孩子發燒該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該就醫嗎?
有以下狀況建議立即就醫。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代表孩子病情可能較嚴重,因此需要醫師的評估處置。
孩子發燒時難免精神較差,如果退燒或是體溫相對低時,孩子精神還不錯就可以稍微放心。但若退燒時孩子仍是病懨懨,還是需要提高警覺。孩子精神是好還是壞,有賴照顧者的細心觀察。
病情是動態變化,現在孩子看起來不嚴重,但下一刻也有可能就忽然變壞,因此我們需要不時觀察小孩病況。當照顧者覺得孩子「好像哪裡怪怪的」,就是一個警訊。

raw-image

#該吃藥嗎?需要打點滴嗎?
藥物簡單分為症狀緩解及抗生素2類。
醫師會根據病情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請照顧者配合使用,不建議自行隨意停藥。
另一種症狀治療的藥物,目的在於減輕症狀讓病童舒服些。因此當孩子症狀改善,藥物多半不需要全部吃完。

發燒打點滴的情形也可分為幾種:
[注入藥物] 醫師判斷病情較適合使用針劑藥物者。例如:持續抽搐或是嚴重感染者。
[缺水或糖] 脫水嚴重或是無法進食喝水者。常見於嚴重腸胃炎,孩子一吃就吐,只好藉助點滴補充。

對於發炎性疾病造成的發燒,打點滴增加體內水分並無退燒效果。只是當孩子反覆發燒過程中容易有水份流失,所以需要適度的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醫師評估過後會再和家屬討論適合孩子目前的處置方式。

#該積極退燒嗎?
發燒的目的是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只是同時也會消耗較多能量,這對健康的孩子影響有限。如果體溫未大於39度且沒有引起特殊不舒服的時候,可以不需要積極退燒。但發燒對於特殊族群可能造成較大負擔而引起不適。

專家(引用兒科醫學會兒童發燒問答集第二版)建議下列情形較易併發發燒引起的不適,所以當體溫超過38°C以上就可考慮退燒:
A. 慢性肺病、成人型呼吸窘迫症候群
B. 併發心臟衰竭之心臟病或發紺性心臟病
C. 慢性貧血
D. 糖尿病與其他代謝異常
E. 曾有熱性痙攣或曾有癲癇發作的患者
F. 孕婦
G. 其他因為發燒而有不適症狀

孩子呀,當你頭昏腦脹,是他在旁牽腸掛肚。他愁眉苦臉,只盼看見你再次眉開眼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挺好的-江雅婷醫師的沙龍
1會員
7內容數
2023/03/08
讓新手父母吃不消的一個常見問題就是嬰幼兒的睡眠。舉凡寶寶日夜顛倒晚上不睡覺或是半夜經常清醒需要安撫。寶寶作息和成人不同時,導致父母無法獲得足夠的休息,身心俱疲。 又或者寶寶一直哭鬧不睡覺,會擔心他是否生病了,半夜猶豫著是否要出門尋求醫師幫忙。到達急診寶寶卻又安穩地睡著了,常讓醫師和家長哭笑不得。
Thumbnail
2023/03/08
讓新手父母吃不消的一個常見問題就是嬰幼兒的睡眠。舉凡寶寶日夜顛倒晚上不睡覺或是半夜經常清醒需要安撫。寶寶作息和成人不同時,導致父母無法獲得足夠的休息,身心俱疲。 又或者寶寶一直哭鬧不睡覺,會擔心他是否生病了,半夜猶豫著是否要出門尋求醫師幫忙。到達急診寶寶卻又安穩地睡著了,常讓醫師和家長哭笑不得。
Thumbnail
2023/02/19
作者利用外表有特色及個性鮮明的角色,敘述在幼兒園出現的日常情境。包裝的硬紙殼上印有書中人物的相片及姓名,讓讀者可以一邊閱讀一邊認識他們。我很喜歡這種設計,閱讀過程中就像在玩記憶遊戲,和孩子一起回憶對照出現人物的名字。 一開始的畫面就讓人很有同感:當老師在講話,一定有部分人在做自己(無厘頭 )的事。光
Thumbnail
2023/02/19
作者利用外表有特色及個性鮮明的角色,敘述在幼兒園出現的日常情境。包裝的硬紙殼上印有書中人物的相片及姓名,讓讀者可以一邊閱讀一邊認識他們。我很喜歡這種設計,閱讀過程中就像在玩記憶遊戲,和孩子一起回憶對照出現人物的名字。 一開始的畫面就讓人很有同感:當老師在講話,一定有部分人在做自己(無厘頭 )的事。光
Thumbnail
2023/02/11
小孩子也會有糖尿病?沒錯, 甚至連新生兒都有可能發生糖尿病(只是發生率不高)! 當體內血糖升高,體內的胰島素會協助糖分運輸到細胞使用。這個過程若出現問題,使得血糖無法順利移動到細胞,血糖持續升高甚至尿液出現多餘的糖分,即稱作「糖尿病」。依據發生的機轉不同,糖尿病可以分為幾大類,包括比較常聽見的第一型
Thumbnail
2023/02/11
小孩子也會有糖尿病?沒錯, 甚至連新生兒都有可能發生糖尿病(只是發生率不高)! 當體內血糖升高,體內的胰島素會協助糖分運輸到細胞使用。這個過程若出現問題,使得血糖無法順利移動到細胞,血糖持續升高甚至尿液出現多餘的糖分,即稱作「糖尿病」。依據發生的機轉不同,糖尿病可以分為幾大類,包括比較常聽見的第一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網路上說發燒的時候,可以增進身體免疫力,不要輕易退燒,但為什麼去看醫生的時候,有的醫生卻還是會開規則退燒藥給病患吃呢?這樣發燒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吃退燒藥?
Thumbnail
網路上說發燒的時候,可以增進身體免疫力,不要輕易退燒,但為什麼去看醫生的時候,有的醫生卻還是會開規則退燒藥給病患吃呢?這樣發燒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吃退燒藥?
Thumbnail
#該就醫嗎? 有以下狀況建議立即就醫。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代表孩子病情可能較嚴重,因此需要醫師的評估處置。 孩子發燒時難免精神較差,如果退燒或是體溫相對低時,孩子精神還不錯就可以稍微放心。但若退燒時孩子仍是病懨懨,還是需要提高警覺。孩子精神是好還是壞,有賴照顧者的細心觀察。 病情是動態變化,現在孩子看
Thumbnail
#該就醫嗎? 有以下狀況建議立即就醫。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代表孩子病情可能較嚴重,因此需要醫師的評估處置。 孩子發燒時難免精神較差,如果退燒或是體溫相對低時,孩子精神還不錯就可以稍微放心。但若退燒時孩子仍是病懨懨,還是需要提高警覺。孩子精神是好還是壞,有賴照顧者的細心觀察。 病情是動態變化,現在孩子看
Thumbnail
Q 為什麼給了退燒藥還是會燒燒退退? 只要身體還沒完全清除感染病原體,還是會再燒起來,待空襲警報完全解除才會降回正常體溫。不過,如果每次燒退的間隔時間逐漸拉長,溫度高點也會慢慢下降 (整體發燒曲線向下),代表身體感染逐漸獲得控制。 Q 為什麼孩子會畏寒以及手腳冰冷? 前面有提過,發燒就像是空襲警報以
Thumbnail
Q 為什麼給了退燒藥還是會燒燒退退? 只要身體還沒完全清除感染病原體,還是會再燒起來,待空襲警報完全解除才會降回正常體溫。不過,如果每次燒退的間隔時間逐漸拉長,溫度高點也會慢慢下降 (整體發燒曲線向下),代表身體感染逐漸獲得控制。 Q 為什麼孩子會畏寒以及手腳冰冷? 前面有提過,發燒就像是空襲警報以
Thumbnail
孩子發燒了,做父母的您下一步會怎麼做呢? 是立即就醫,還是再觀察? 如果家裡有退燒藥,孩子服用後仍高燒不退,您下一步會是立即就醫,還是再觀察? 大部分兒童就醫的原因都擺脫不了發燒,這個現象在去年新冠疫情上升時尤其明顯。在去年疫情上升時,只要孩子摸起來燙燙的,許多辛苦的家長更是直接衝進醫療院所,造成兒
Thumbnail
孩子發燒了,做父母的您下一步會怎麼做呢? 是立即就醫,還是再觀察? 如果家裡有退燒藥,孩子服用後仍高燒不退,您下一步會是立即就醫,還是再觀察? 大部分兒童就醫的原因都擺脫不了發燒,這個現象在去年新冠疫情上升時尤其明顯。在去年疫情上升時,只要孩子摸起來燙燙的,許多辛苦的家長更是直接衝進醫療院所,造成兒
Thumbnail
  發燒是可以用中藥退掉的,根據我的經驗   醫案:小兒濕溫流感 2017年某週五晚: 小朋友碎唸有幾位同學重感冒在小教室密閉空間不戴口罩。 晚上咳了幾聲沒太去理會,書讀累了就睡了。 周六晚: 外感症狀逐漸加重,仍不以為意,發懶,想說之前的藥繼續吃,多休息就好。 周日晚: 喔喔…頭痛、眼乾、咳嗽、喉
Thumbnail
  發燒是可以用中藥退掉的,根據我的經驗   醫案:小兒濕溫流感 2017年某週五晚: 小朋友碎唸有幾位同學重感冒在小教室密閉空間不戴口罩。 晚上咳了幾聲沒太去理會,書讀累了就睡了。 周六晚: 外感症狀逐漸加重,仍不以為意,發懶,想說之前的藥繼續吃,多休息就好。 周日晚: 喔喔…頭痛、眼乾、咳嗽、喉
Thumbnail
很多爸媽看見孩子咳嗽就急忙給止咳藥,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單純止咳,痰仍在體內停留,根沒除掉疾病就不會痊癒。因此孩子生病時,不要只針對某一個症狀,比如感冒發熱不要只想著退熱,咳嗽不能只考慮止咳,而是應該找到疾病的癥結,做出相應的治療。
Thumbnail
很多爸媽看見孩子咳嗽就急忙給止咳藥,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單純止咳,痰仍在體內停留,根沒除掉疾病就不會痊癒。因此孩子生病時,不要只針對某一個症狀,比如感冒發熱不要只想著退熱,咳嗽不能只考慮止咳,而是應該找到疾病的癥結,做出相應的治療。
Thumbnail
家中寶貝生病了,是所有父母的噩夢,其實,孩子成長過程中,生病是難免的,尤其一到季節轉換、秋冬季等流感盛行的季節,更是呼吸道疾病的好發季節,不只會引發咳嗽,流鼻水,有時,還會連續發燒好幾天,怎麼樣都無法退燒時,到底該做才能有效地降低孩子反覆發燒的情況?
Thumbnail
家中寶貝生病了,是所有父母的噩夢,其實,孩子成長過程中,生病是難免的,尤其一到季節轉換、秋冬季等流感盛行的季節,更是呼吸道疾病的好發季節,不只會引發咳嗽,流鼻水,有時,還會連續發燒好幾天,怎麼樣都無法退燒時,到底該做才能有效地降低孩子反覆發燒的情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