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育學習科技發展趨勢預測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之前我常常在年終歲末時,應邀在論壇或專欄上發表對於 EdTech 學習科技產業的未來趨勢預測看法。記得這是在 10 年前的一個寒冬,我在飛機上突然有了靈感,匆匆寫下幾個關鍵字,一抵達入住飯店後,就在北京的冷冽寒風中一氣呵成的文章。十年後再回首,確實有幾分是相當準確的,也有幾分看得太早了些,或許應該再找個時間修正一下其中的觀點.....。

前言

2013年11月底,我又再度來到了北京,參加老朋友秦宇兄舉辦了第五年的「CEFE中國企業在線學習大會」。北京初冬的寒風,向來都讓我有種蕭瑟悲壯的感覺,但今年,我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心境。冷冽的寒風,已經完全抵擋不住教育互聯網的發展熱度,一場又一場的論壇活動、一次又一次的沙龍、不論是業界、學界,彷彿大家都在熱熱鬧鬧且興奮地預期和迎接著教育互聯網的巔峰盛世到來。
我在本次大會的TED式演講中,主要是完整地梳理了之前發表有關 MOOCs 企業創新應用的課題,並提出企業應用MOOCs的八種情境,最後也對未來 MOOCs 的可能發展方向進行了基本的預測。
記得在演講後和主持人王敏娟教授的座談對話中,王教授特別希望我對於2014年的教育學習科技進行一些預測。我想,值此年終歲末之際,在本期專欄的確很適合與各位讀者分享我們當時的對話,也特別藉此提出我個人對於2014年教育學習科技發展趨勢的拙見,就教於各位。

回顧

在我們預測未來之前,或許先讓我們花點時間回顧一下近期人類努力提升教育學習科技成效的歷程。
2002年MIT的OpenCourseWare計劃啟發了許多大學對於互聯網開放教育的創新思維,可說是高等教育機構開始探索互聯網開放教育的先驅,至今仍深深影響著很多學校。但是這第一波的革命,尚未成功,很多學校雖然意識到但卻還沒有警覺到,互聯網開放教育對於校園的衝擊或革命力度到底有多麼強烈。
2006年,可汗學院的誕生又邁向了另一個里程碑。可汗學院只運用一個人的力量透過簡單的計算機和視頻,從一個單純的動機出發,但如今卻改變了今天所有教育界對於未來教育學習的視野和方向。
2007年,Apple 因應 iPhone 和 iPad 普及,推動了一項iTunes U的服務,有超過600所以上大學的精彩視頻和音頻可供下載交流我想在人類的歷史上從來沒有能將這麼多大學得上課精華同時集結及分享交流的時刻, iTunes U 的出現,又讓教育學習科技的發展站上了另一個里程碑。
到了2008年,概念上的第一個史無前例的cMOOCs課程在加拿大學者Stephen Downes的實驗下開始嶄露新芽。
2011年,史丹福大學的Sebastian Thrun教授開設的人工智能課程,創造160,000學生同時在線的紀錄,從此開始了我們目前所熟知的 xMOOCs 平台運作模式。
2012年,紐約時報正式宣告「The Year of The MOOCs」終於奠定 MOOCs 成為當今教育學習科技發展主流的地位。

預測

此刻,我們正站在2013及2014年度的交界,未來教育學習科技的發展又將會朝向什麼方向發展呢?在此,我將幾個關鍵詞串聯起來,恰巧是“BMW”,我想或許就是2014教育學習科技的幾項重要發展趨勢吧 ?

B : Big Data大數據

在本次大會論壇中,有很多位演講嘉賓不約而同地提到在未來學習行為、學習資源、學習方法、學習媒體…..等,將會產生很多很多的Data。如何運用 Big Data 的技術去分析、應用、重組、預測這些海量的數據,提升人類學習成效,肯定是2014年在教育學習科技領域中最重要的發展方向和研究課題之一。

B : BYOD (Bring Your Own Devices)

從企業觀點來看,移動裝置的普及,增加了便利性,企業應用教育學習科技的模式和領域也更擴大了;但相對地,也提升了管理上的難度,不論是在企業資源整合或是信息安全的議題上,都遇到了有別於以往的挑戰。

M : Mobile Learning 移動學習

隨著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M-Learning非常有可能在 2014年成為主流的學習載具和平台。事實上,我們現在已經非常習慣於在手機或平板上的閱讀及互動,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學習內容及課程,專注於 SmartPhone 及平板的呈現效果,M-Learning 普及的趨勢,顯然已是指日可待了。

MOOCs : 大規模在線公開課程

MOOCs的發展將在2014達到更高峰的境界應該是無庸置疑的。如果說,2012年被紐約時報喻為是歐美的MOOC元年,那麼我想,2013年應該非常有資格被稱之為「中國MOOC元年」;如果2013年被稱為「中國MOOC元年」,那麼我想,2014非常有可能就在各位共同的努力之下,即將有可能被稱之為「MOOC企業元年」!
我認為,2014年的MOOCs將會更百花齊放,也會有更多的創新應用及商業模式被提出來,也會有更多企業嘗試運用MOOCs來改善或提升員工培訓或者是顧客服務或品牌營銷的成功案例。

Wearable: 穿戴式裝置

在本次大會中,來自美國的 Elliott Masie帶來的 Google 眼鏡引起大家一陣驚呼。事實上,我已經可以預見,未來 Google 眼鏡應用在教育學習上,將會有許多令人驚艷和讚嘆的創意出現。而未來,許多穿戴式裝置 (Wearable Device) 例如智能手錶,都可能成為人類學習的一種儲存裝置,或是接收各類訊息和學習資源很好的一個媒介跟管道。
記得我曾在本專欄中提過,所謂「穿戴式電腦」大致上可以分為 : 頭戴式、腕戴式、指戴式、穿著式、別入式、貼入式、嵌入人體式等;操作接口則可分為 : 觸控、語音、眼球、肢體動作、體感,腦波或神經傳導。因此,不論是手錶、眼鏡、帽子、鞋子、胸針/別針、耳環、衣物、皮帶….等,任何人類隨身的對象,都可成為穿戴式電腦的裝置。
英國研究機構 Juniper Research 預估到2014年穿戴式電腦的市場產值可達 $15 億美元;ABI Research預估至2018年,穿戴式電腦的出貨量將達4.85億個。近來,Google、蘋果、三星、索尼、樂金等科技大廠都將陸續推出智能眼鏡、智能手錶等穿戴式電腦裝置。無疑的,穿戴式電腦裝置的普及,將加速實現 U-Learning 泛在學習的理想境界。

結語

曾有社會學家做過一個簡單的調查,得出一項結論 : 當某一項科技成長到全球5,000萬用戶時,這項科技就會對人類的社會、文明、乃至於教育、文化,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甚至改變人類社會活動的各種樣貌和方向。回顧歷史,廣播花了38年才到達全球5,000萬用戶的境界;電視花了13年;PC跟互聯網花了4年左右時間;Facebook及微博這類2.0的社交媒體不到2年;而微信或Line,則幾乎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達成了這樣的規模。
但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在學習科技飛躍成長速度越來越快的現代,我們的學習思維、學習行為、學習習慣,是不是也能夠跟上這樣的速度同比例的飛躍成長?
除了預測2014年的教育學習科技發展趨勢之外,如果我們稍微再想遠一點,可能10年20年後,學習科技的發展或許已經超越了我們現在所能想像的境界了。
但我個人認為,不管多遠的未來,教育學習科技的發展趨勢,大概不外乎就是針對人類學習時的兩大類問題 --- 解決與突破人類在學習時間和空間上的各種限制。
譬如,空間方面,我們現在已經可以運用科技,可以在地球任何一個角落,非常方便地互向進行教或學的活動;時間方面,我們也早就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基礎上進行我們各類的學習活動。我甚至在國外曾看過一個「睡眠枕頭」和「睡眠眼鏡」,運用激光及人類潛意識的理論,可以讓使用者在睡眠時潛意識最活躍的時候進行學習活動。
簡單來說,未來教育學習科技的發展,大都脫離不了為了解決人類在學習時間和學習空間限制的各種努力所呈現的成果。
事實上,人類腦神經的很多區塊我們都還沒有去碰觸和探索與教育學習科技之間的關係,讓我們再想像更遙遠的未來,當我們探討「教育學習科技」的相關議題時,或許將不再只限於互聯網或各種IT信息科技的應用, Biotech 生物技術或是腦神經科學….等跨領域的學科,都有可能在十年、二十年後與 IT 信息科技相互結合,並將對人類的教育學習科技發展帶來更令人驚嘆的成果。
2013年,整個教育互聯網產業經歷了飛躍成長的喜悅,我們也共同創造與見證了EdTech 教育學習產業蓬勃起飛的歷史時刻;2014年即將到來,讓我們一起預祝來年順利平安,讓我們一起共創 EdTech 教育學習科技產業發展的美好未來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未來的學習 X 學習的未來] 專注探討教育科技 (EdTech) 與生成式 AI 的相關主題與創新應用,內容包括:最新國際趨勢、專欄文章、推薦課程、實務案例、研究報告、工作花絮、電子書下載、Podcast、工具軟體....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果你認為 EdTech 學習科技,大部分都是在談學校教育之類的課題,那就大錯特錯了! 事實上,在 Covid-19 疫情之後,EdTech 更引起了投資界的關注,也是許多新創公司和創投公司非常看好的產業領域。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 McKinsey 麥肯錫對於 EdTech 產業發展趨勢的觀點..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是一場 20 年前就已經透過連線方式辦理的 “兩岸線上論壇”,有來自台灣、上海、香港、美國、英國...的演講來賓與聽眾。當時E-Learnig剛在興起階段,兩岸三地的專家學者剛開始交流,台灣的發展速度相對快一些,我很常被訪問對於產業發展以及國際趨勢的看法....
我如果不是在學習,就是在教導如何學習的課堂上.... 【生成式 AI 教育科技實驗室】 【IDI.Capital 指數投資力實驗室】
近來 OpenAI 推出新一代 ChatGPT 聊天機器人,又讓各界開始對於人工智慧在教育方面的應用,卻也產生了無限的爭辯與想像。 隨著疫情逐漸趨緩與各國解封,《AI+教育》 又再度重新獲得各界矚目,而且 AI 智慧也大幅提升,讓我們看看幾項值得關注的《AI+教育》 創新應用....
對於數位轉型有興趣的朋友,光看一些案例和報導是不夠的,你一定要先從思維和邏輯上,理清思路,才能對症下藥,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解決之道。 BCG 在 Coursera 上開辦的課程已有 8 萬多名來自全球的學員(當然我也是其中之一)從數位轉型的 ABC 及重要理論開始講起,為期四周,可以完全自學....
我上過很多國外 MOOCs 課程,雖然都很精彩,但能堅持到最後的其實並不多。從 Coursera 的這門「學習如何學習」(Learning How to Learn)線上課程,在一段段製作和剪輯非常不完美的視頻中,真的感受到一位真正的教育家滿滿的愛....
如果你認為 EdTech 學習科技,大部分都是在談學校教育之類的課題,那就大錯特錯了! 事實上,在 Covid-19 疫情之後,EdTech 更引起了投資界的關注,也是許多新創公司和創投公司非常看好的產業領域。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 McKinsey 麥肯錫對於 EdTech 產業發展趨勢的觀點..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是一場 20 年前就已經透過連線方式辦理的 “兩岸線上論壇”,有來自台灣、上海、香港、美國、英國...的演講來賓與聽眾。當時E-Learnig剛在興起階段,兩岸三地的專家學者剛開始交流,台灣的發展速度相對快一些,我很常被訪問對於產業發展以及國際趨勢的看法....
我如果不是在學習,就是在教導如何學習的課堂上.... 【生成式 AI 教育科技實驗室】 【IDI.Capital 指數投資力實驗室】
近來 OpenAI 推出新一代 ChatGPT 聊天機器人,又讓各界開始對於人工智慧在教育方面的應用,卻也產生了無限的爭辯與想像。 隨著疫情逐漸趨緩與各國解封,《AI+教育》 又再度重新獲得各界矚目,而且 AI 智慧也大幅提升,讓我們看看幾項值得關注的《AI+教育》 創新應用....
對於數位轉型有興趣的朋友,光看一些案例和報導是不夠的,你一定要先從思維和邏輯上,理清思路,才能對症下藥,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解決之道。 BCG 在 Coursera 上開辦的課程已有 8 萬多名來自全球的學員(當然我也是其中之一)從數位轉型的 ABC 及重要理論開始講起,為期四周,可以完全自學....
我上過很多國外 MOOCs 課程,雖然都很精彩,但能堅持到最後的其實並不多。從 Coursera 的這門「學習如何學習」(Learning How to Learn)線上課程,在一段段製作和剪輯非常不完美的視頻中,真的感受到一位真正的教育家滿滿的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的兩篇報導引發了我對未來產業發展的深思。首先,中國在科技實力上的迅速崛起,逐漸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先的科技研究中心。這不僅體現在探捕捉、AI應用和通訊網絡上,更在激烈競爭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展現出色。中國的科技擴展對全球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對台灣來說,這種趨勢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Thumbnail
未來的教育將更加註重個性化、自由化和多元化,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機遇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實現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AI伺服器成長預期2028年的數學也已經逐漸都有人算出來了 這就是正常的未來產業週期,無可避免也是歷史慣性 過去的智慧型手機跟電動車都表演過了 硬體先領先市場市佔率想像力之後才是軟體的週期還有電子零組件的價值提升想像 就像近期很多人討論巴菲特賣蘋果的操作 巴菲特買蘋果是在2016年跟現
Thumbnail
今天我們用電腦上網,用智慧手機上網,用ipad上網,似乎是很尋常的事,連小學生都會上網。 可是在30年前,這是不可思議的事。   記得民國80年左右,我用2400bps數據機撥接網路,速度很慢。那時候台灣剛有網路,是台灣學術網路。   當時沒有全球資訊網,沒有任何網站。
Thumbnail
臺大開放式課程(NTU OCW) 自2009年開放式課程網站建立至今,十多年來已經累積了超過300門的課程,透過與均一教育平台的交流,期待透過共同合作,推出有助於豐富高中多元課程的線上課程,讓學生能更深入認識大學相關學群的課程,進而幫助他們在自我探索、選擇科系以及生涯規劃上有更多元的認識。
Thumbnail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我們獲取知識的方式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數字時代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學習資源和工具,但同時也帶來了資訊過載和分散注意力的挑戰。本文將探討如何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中,有效利用在線資源,實現個人成長和知識積累。
Thumbnail
2024年的科技趨勢有多個報告指出,包括MIT Technology Review、Gartner 和Accenture,強調了人工智能的全面融入、超高效太陽能電池、戰略科技趨勢和科技遠景。這些報告展示了科技在未來將如何塑造我們的世界。
Thumbnail
為了因應時代快速的變遷,教育體制早已有了大幅的變化。 教育部長潘文忠也深刻體會到,教育界面臨的,會是更多翻天覆地的改變,因此教育部不斷鬆綁制度的限制。
Thumbnail
2024年是一個關鍵的年,不論對於企業還是個人。受到媒光燈關注的科技案例,包含高齡化、少子化、缺工、人工智慧、ESG、新科技、永續經營等,深深地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此外,針對僱主品牌,以及面試和入職過程中的體驗進行分享。
Thumbnail
3C產品嚴重奪走專注力的時代還有解方嗎?
Thumbnail
最近的兩篇報導引發了我對未來產業發展的深思。首先,中國在科技實力上的迅速崛起,逐漸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先的科技研究中心。這不僅體現在探捕捉、AI應用和通訊網絡上,更在激烈競爭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展現出色。中國的科技擴展對全球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對台灣來說,這種趨勢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Thumbnail
未來的教育將更加註重個性化、自由化和多元化,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機遇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實現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AI伺服器成長預期2028年的數學也已經逐漸都有人算出來了 這就是正常的未來產業週期,無可避免也是歷史慣性 過去的智慧型手機跟電動車都表演過了 硬體先領先市場市佔率想像力之後才是軟體的週期還有電子零組件的價值提升想像 就像近期很多人討論巴菲特賣蘋果的操作 巴菲特買蘋果是在2016年跟現
Thumbnail
今天我們用電腦上網,用智慧手機上網,用ipad上網,似乎是很尋常的事,連小學生都會上網。 可是在30年前,這是不可思議的事。   記得民國80年左右,我用2400bps數據機撥接網路,速度很慢。那時候台灣剛有網路,是台灣學術網路。   當時沒有全球資訊網,沒有任何網站。
Thumbnail
臺大開放式課程(NTU OCW) 自2009年開放式課程網站建立至今,十多年來已經累積了超過300門的課程,透過與均一教育平台的交流,期待透過共同合作,推出有助於豐富高中多元課程的線上課程,讓學生能更深入認識大學相關學群的課程,進而幫助他們在自我探索、選擇科系以及生涯規劃上有更多元的認識。
Thumbnail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我們獲取知識的方式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數字時代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學習資源和工具,但同時也帶來了資訊過載和分散注意力的挑戰。本文將探討如何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中,有效利用在線資源,實現個人成長和知識積累。
Thumbnail
2024年的科技趨勢有多個報告指出,包括MIT Technology Review、Gartner 和Accenture,強調了人工智能的全面融入、超高效太陽能電池、戰略科技趨勢和科技遠景。這些報告展示了科技在未來將如何塑造我們的世界。
Thumbnail
為了因應時代快速的變遷,教育體制早已有了大幅的變化。 教育部長潘文忠也深刻體會到,教育界面臨的,會是更多翻天覆地的改變,因此教育部不斷鬆綁制度的限制。
Thumbnail
2024年是一個關鍵的年,不論對於企業還是個人。受到媒光燈關注的科技案例,包含高齡化、少子化、缺工、人工智慧、ESG、新科技、永續經營等,深深地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此外,針對僱主品牌,以及面試和入職過程中的體驗進行分享。
Thumbnail
3C產品嚴重奪走專注力的時代還有解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