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未來學習科技發展的三種主要力量

2023/01/19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這篇文章主要是整理了我在 2010 北京兩場論壇上的演講內容,後續被轉載引用的次數非常多。我當時的思路是,希望能夠將正在快速蓬勃發展中的 EdTech 各種技術,歸納於一個可長可久的整體架構中 --- 從過去看未來,至今的 EdTech 發展,也依然是在同樣的小宇宙中運轉著.....

前言

11月初,應邀前往在北京舉辦的「2010中國遠程教育大會」以及「2010中國企業學習信息化論壇」發表演說,和許多朋友分享了有關移動學習與各種未來學習科技的發展趨勢,至今仍意猶未盡,今天就藉專欄一隅,再好好補充敘述個人的若干心得與淺見。

驅動未來學習科技發展的三種主要力量

驅動未來學習科技發展的三種主要力量, 廖肇弘, 2010
目前世界各國的學習科技,大致上往三種方向前進:

第一種是是以「量」取勝

主要是以學習內容或學習資源的豐富度與多樣性為主。例如我們之前介紹過英國的Teacher’s TV就屬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 OCW 計畫(Open Courseware) 更是眾所周知的典範,到目前為止已有約1億300萬人次造訪,平均每月100萬人造訪,翻譯成世界各國語言版本超過50萬篇。
此外,2007年起才對外開放的APPLE iTunes U也不遑多讓,主要是以Podcasting的方式提供各類學習影音內容,目前歐美約有600所大學的上課內容,超過 35萬份教材,超過2億5000萬次下載。
這類型的應用,並不特別標榜製作出炫麗奪目的動畫多媒體教材,而是以量取勝,讓學習者在海量的學習媒體內容中,隨時取得豐富的學習資源。

第二種是以「質」取勝

主要是以製作令人贊嘆的精緻動畫或擬真技術為主要目標。
目前國內仍以流媒體或 Flash 多媒體教材為多,尚未有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作品出現。不過在國外,我已經看到許多令人嘆為觀止的 3D 或 VR虛擬現實等等技術應用在遊戲和學習領域上了。
但這種耗費巨資且製作耗時的作品,大概就和拍電視劇或電影一樣,很難大量生產,主要是以追求作品的精緻度和質感為主要努力方向。
但是盲目追求動畫效果的炫麗奪目是很愚蠢的,因為故事劇本才是最核心的靈魂,缺乏內涵的作品,只是賣弄特效的花拳繡腿,不可能成為一部偉大的作品。
別忘了,電影阿凡達除了那醖釀了12年才成就的 3D 特效令人嘖嘖稱奇之外,其實最關鍵的是它那深富人文關懷以及充滿環保意識與諷刺列強侵略主義的故事內涵,深深打動了每位觀眾的心靈深處。
以目前市面上常見E-Learning 教材比較起來,就算任何單位有能力砸出好幾個億來製作一部「E-Learning經典大片」,是不是能達到阿凡達這種世界級水平,我想還是很大的問號。

第三種則是以「互動」取勝

例如運用Web2.0或是以各種感測科技,強調人機互動和人際互動在學習領域的應用。
除了大家已熟悉社交人脈互動的E-Learning 2.0 之外,任天堂的Wii 即是以互動感測技術所創造的親子互動娛樂勝過了以畫質精緻著稱的 Sony PS3遊戲機。
未來隨著各種感測科技的進步,人類的視覺、聽覺、甚至是觸覺、嗅覺、味覺,目前針對視覺效果的擴增實境(AR, Augmented Reality) 已經有應用在教育領域的產品發表,未來甚至可以感測腦波的腦電波儀(EEG, Electroencephalography),都可以用來體驗或做為刺激學習的工具。
未來E-Learning學習科技不再是單調無聊觀看教材,絕對有可能讓學習者的 E-Learning學習活動成為「五味雜陳」般的深刻體驗。
若把上述三種方向,架構成三維坐標,再將各種學習科技標示在三維空間坐標上,便會得出一種很有趣的圖像,你會發現未來學習科技方展的三種主要力量,個別的出發點和技術內容雖不相同,但彼此牽引,相互影響,就好比像太陽系的各個行星一樣,平時雖各自在不同的軌道上運行,但彼此的命運終究會有所交集。
如果要各用一句話描述這三種方向對於學習科技的影響,那麼就是早期大家說的Content is King (內容為王),以及去年我又加上的一句 : Context is Queen (情境為后);今年我再補上一句: Collaboration is Key (互動為鑰),大概就可以描繪出未來學習科技發展的三大主要趨勢了。

移動學習與長尾理論

不過如果要我回答,短期內最可行或最有發展潛力的未來學習科技是什麼?那我會豪不遲疑地說 :「移動學習 M-Learning」。
之所以敢大膽預測M-Learning即將由「百廢待舉」進入「百花齊放」的階段,除了移動裝置已及通訊科技本身的技術條件和市場條件已臻成熟之外,更重要的是,人們已習慣且適應在智能手機或是電子書等移動裝置上來進行各種互動。
另一個原因,則是我在前幾期文章提到的概念,M-Learning可能才是E-Learning長久以來Anytime、Anywhere理想的實踐者。
因為「非正式學習」佔了人們學習時間比例的80%,但在M-Learning實現之前,我們並沒有什麼有效的學習科技能夠進行「非正式學習」,因此頂多只能發揮其中20% 的學習效率。而M-Learning 出現之後,可以說是徹底解放了人們的學習時間與空間,使得人類以往因為科技的限制而未能發揮的學習潛能得以被充分發揮出來。
其中,「長尾理論」正好可以解釋移動學習和非正式學習之間的關係。長尾理論 (The Long Tail)是由美國 Wired 雜誌總編輯 Chris Anderson 在2004年發表的。長尾理論主要分析了當時 Netflix 以及 Amazon 等各種.com 網絡公司的營業數據,畫出了一條顛覆傳統80/20 法則的曲線。
以往的80/20法則指得概念是公司80%的業績來自於20%的客戶,或是前面20% 暢銷的商品創造一個公司80% 的利潤等現象,20%的菁華撐之為「頭部」,剩下的80% 稱之為「尾部」,之所以稱為「長尾」是因為這條尾部的曲線,幾乎會一直延伸下去。
以往人類正式學習的時間就好比長尾理論的頭部那20%的精華,而非正式學習就是長尾理論那80%的尾部。若能把尾部80%的非正式學習時間充份發揮,其累積的學習效果決不亞於頭部那20% 正式學習的價值。M-Learning的出現,就是推倒正式學習/非正式學習在長尾理論中那道高牆的主要力量。

Khan Academy 的啓示

當我們在探討「未來學習科技」的同時,千萬不要陷入高科技等於高經費的迷思。
事實上,發展學習科技的重點,絕不在於投入大量金錢去開發各種「高科技」或是拍出什麼「經典大片」,而是如何適切的「應用」最可行的科技和最符合人性需求的學習模式來增進人類學習的效果並創造人類學習的價值。
我在論壇上分享的「可汗學院」 (Khan Academy) 即是一個成功的經典案例。
2010年9月24日,Google宣10的100次方計劃(Project 10^100) 的獲勝者,由「可汗學院」(Khan Academy) 獲得2百萬美元的獎金。以往從沒人聽說過世界各國的高教體系里有什麼「可汗學院」(Khan Academy) 這號人物,而且更令人驚奇的是,這所謂的「可汗學院」(Khan Academy),其實只是一人在家中的臥室里開創出來的網絡學習王國。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2004年時,一名在美國避險基金公司上班的青年Salman Khan 為了教他七年級的小姪女數學,因平時工作忙碌,就用最簡單的科技工具,在他自己的臥室內以200美元Camtasia錄像機、80美元的Wacom Bamboo手寫板,SmoothDraw3免費軟件,把各種繁復的數學公式,用最直覺最易學的方式講解錄像下來,然後透過互聯網傳送過去。這種沒有視頻、沒有Flash、甚至老師從不出現在畫面上的教材,沒想到學習效果實在太好,2006年Salman Khan 乾脆透過YouTube 分享所有教學內容,到了2010年,已上傳1500余則教學影片,訪客超過2,000萬人次,平均每日的觀看次數超過7萬,平均每堂課有1萬人觀看。
有誰能告訴我,目前世界上哪一所大學,或是哪一位教授的課堂,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創造出這麼巨大的學習影響力?
不要以為 Khan是什麼天才,他從未學過教育學,更沒有教師資格,但他的教學內容無所不包,除了數學、生物、物理和化學外,連理財、歷史和人生也都教。其實現年33歲的Khan是孟加拉國移民後裔,父母從小離異,但他從沒放棄過自己,從小就課業優異,擁有麻省理工學院數學和電機計算機工程雙學士,電機計算機工程碩士學位,還半工半讀取得哈佛大學企管碩士。
從幾乎一無所有的人生,到現在一片光明的未來,Khan 給了我們太多的衝擊和啓示,值得我們反省與深思。

結語

培根曾說過 : 「知識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看完 Khan 的故事,我要再補充一句 : 「知識就是力量,學習就有希望。 (Knowledge is power, and Hope is the power of Learning.)」。
漫步在北京11月初冬難得幾許和煦的陽光下,我思考並決定了兩場論壇的結語:
「眼界決定世界、態度決定高度;科技來自人性、終端來自雲端;移動源於主動、互動創造感動。」
---- 願與諸君共勉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未來的學習 X 學習的未來] 專注探討教育科技 (EdTech) 與生成式 AI 的相關主題與創新應用,內容包括:最新國際趨勢、專欄文章、推薦課程、實務案例、研究報告、工作花絮、電子書下載、Podcast、工具軟體....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