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讀的最後一本小說
《奶奶的夏威夷祭祀》不但替年底畫下完美句點,也為當時極度濕冷的天氣稍來一股心理暖流(封面也足夠溫暖吧!)很妙的是,我無法只以一個詞彙來定義這本小說。
喜歡一本書的原因有很多,或許是從角色經歷回答了自己過往的問題;或許是得到了一種心情療癒;又或許是太貼近了我們的現實而有共鳴,但《奶奶的夏威夷祭祀》好像綜合了以上,卻書寫得不著痕跡。書裡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看似圍繞著主角-沈時善奶奶,但故事的開始她已經缺席,反倒從家人們之間拼湊出奶奶的樣貌,並各自舒展自己的故事;角色們經歷了各種不同的煩憂,卻也沒有要給解答的意思。這本更像是開啟了一個個對話,從他人生命經驗裡,由我們去展現自己想要的模樣。
越是重要的問題,每個人的答案就越不一樣。與其讓小說成為某種解答,我更希望我的小說能夠為大家開啟話題,那會更有意義。
-鄭世朗
作者鄭世朗借用了自己家族的一個玩笑與一個悲劇創建了這個故事,更挪用了自己奶奶的名字「沈時善」(但她改了其中一個字)寫出了書中這位經歷過大戰而顛沛流離、親密關係暴力、藝術與現實的20世紀堅強女性,擁有太獨特經歷的她成為了當時不合時宜的存在,也討厭傳統禮數,在她過世十周年之際,由同樣特別的家人舉辦第一場,也是最後一場於夏威夷的祭祀。
什麼才叫不合時宜?先前曾分享過「打破框架的女性」書單,就曾說過若多數人所認為的男女、家庭、關係裡應該要怎樣的正常,不要強勢到壓住那些不一樣的人,就跟本不會有框架產生。沈時善奶奶就是如此的代表,在那幾乎沒辦法為自己發聲的年代,她的對抗開了一條新路。
奶奶等於是單槍匹馬地上戰場,打得非但沒有效率,而且好像也沒有打贏。但人都是這樣,就只能看到時代呈現出來的東西而已。
不合時宜的人終究能在對的時代找到立足點的。
也正因為如此,沈時善的故事與家人們延伸出的經歷,同時有著戰爭、女性、社會歧視、生態、歷史、藝術甚至是對工作的熱情等議題,卻也將每人面臨的困境表現得舉重若輕,同樣的問題,每個人都會在不同的階段得出不同的解答。是阿,我們為何一定要在一本書中得到只有一個的完美答案?
始於他人,終於自我的旅程
相當喜歡書中於每個篇章前,皆摘錄了一小段沈時善奶奶的專訪、隨筆或演講,不但慢慢立體化了沈時善的個性,也預告了接下來哪一位角色的故事,彷彿在看一齣精彩調度的電影。在這一場幾乎是勞師動眾的祭祀之旅中,每人都透過自己的方式,在夏威夷找一件美好的經驗,或與奶奶有關連的事物來紀念她,於是有人學了草裙舞、有人找到那極致的咖啡豆、有人學一件不敢挑戰的事物、有人完美計算賞味期限的甜點。是緬懷,更是從中找到自己的救贖。
或許自己曾經歷過不順的難關,曾對這個世界失望,但在這樣思索與過往親密之人的連結裡,也重新思考了生命美好的存在,就如同鄭世朗於
中央社的專訪提到:
比起描寫那些裂痕,我更希望把重點放在連結彼此上,寫出帶有連帶感的故事。即使是不同世代、擁有不同煩惱的人們,也能夠連結彼此,但不一定要有血緣關係。只有當我們承認在不同世代之間,確實存在著彼此難以理解的部分以及侷限時,我們才能夠真實地擁抱對方。
年節假期即將到來,對很多人來說或許也是一同團聚、一起懷念已故之人的時刻,這本讀來輕鬆卻也能療癒內心的家族故事,為我展現了緬懷過往之人的真諦;透過連結與實踐而得到的美好關係;始於他人卻忠於自我的旅程,推薦給大家。
《奶奶的夏威夷祭祀:韓國熱銷10萬本,教保文庫、Yes24、阿拉丁「年度之書」》
■博客來∣https://reurl.cc/QWmQ3b
■誠品∣https://reurl.cc/eWnY9M
■讀冊∣https://reurl.cc/kqkALd
■時報∣https://reurl.cc/jRa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