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生命的始與終,4本作品帶你看見美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近日適逢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接下來就是「清明」,除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之外,你還會想到什麼呢,是繁複的祭祀流程還是肅靜的哀悼場面,又或是其他不一樣的回答呢?說實話,為了這次選書,我可說是絞盡腦汁啊!不想用陳腔濫調的方式傳遞「無懼死亡」、「把握生命」等心靈語錄,希望能帶領讀者用比較詼諧、輕鬆的態度來面對你和我都無可避免的病與死議題。

來吧!和我一起去參加陌生人的喪禮吧!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奶奶的夏威夷祭祀》

✏️鄭世朗 (譯者:胡椒筒)

沈時善這位奶奶在世時不只有個精彩的人生閱歷,連思想也十分前衛;「為死人擺一桌吃的有什麼意義?沒有那個心就只是活人受罪,更何況受罪的都是女人。我已經交代大女兒,我死後絕對不要舉行祭祀。」這一趟夏威夷之旅,我不覺得只是子女們與時善、與自己的和解,更多的是「擁抱」那個有遺憾的自己。人生漫漫,與其帶著遺憾,悶悶不樂往下走,何不把這些遺憾看作是祝福呢?每一個來到你生命中的人,一定會教會你某個重要的課題的。

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東方社會的祭祀流程總是繁文縟節的,但這樣真的能讓子孫感念先人種樹的辛勞嗎?如今坐在樹下乘涼的我們,對於這些逝去的長輩們了解多少呢?我的曾祖父是在我三歲時過世的,我們的生命是有交集的,不過當時年紀小不記事,日常的互動十分模糊;如果可以,希望能離他更近一些⋯⋯。

🔍《棺材告白者》

✏️比爾.埃德加 Bill Edgar

阿德勒曾說過人類所有的煩惱都源自於人際關係,不過比爾卻認為人際關係是最重要的東西,你覺得兩句話有矛盾之處嗎?本書以比爾如何成為棺材者告白者做為開端,除了棺材告白者的案件內容外,也有比爾成長過程中發生的所有人際互動,他看過人性的醜陋與人性的無私,他在恨裡長大、在愛裡得到救贖;可不論如何,給予他這些的都是「人」啊,有他的血親、摯友、妻子這些都是他生命中不可抹滅的過去。

並非金錢不重要、名譽不重要,而是重要的東西太多了,多到讓你必須負「重」前行,該往前走的時候,就該往前走。以前我覺得這裡的「重」是指具體的財產、隱形的責任,不過現在我想「愛」也是有重量的吧!如果說長的相反是短的,那有沒有可能「死」的相反是「愛」呢?

🔍《送行者的生死筆記》

✏️木村光希

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容子媽媽的告別式,不是一片死寂的靜默,而是一個家屬認可「符合母親形象」的告別儀式,除了名片上的頭銜之外,他人回想起「你是這樣的一個人」,你現在所希望的模樣也許可以是你日後生活追尋的目標,試試看!木村先生在書中用不同的角度和案例與讀者分享「死亡隨時可能降臨在任何人身上」這個確切事實,不是要大家提心吊膽,而是希望「讓人活下去」;面對死亡、送別逝者之後,在世的人該如何調整自己的生存之道,這才是死神派給我們的功課。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我想這不只是父母子女兒而已,你來到這世間所相遇的每一個人皆是如此,漸行漸遠。看完木村先生的作品,我的生存之道不是「把握相處的時間」,更正確地說是「認真得活每一天,不辜負自己的心意」。

🔍《一路笑到掛的生死哲學課》

✏️湯瑪斯.凱瑟卡 Thomas Cathcart/ 丹尼爾.克萊恩Daniel Klein

前面三本的作品分別是文學類型、心理類型,你可能會覺得這當中過於「一廂情願」、過於「樂觀主義」,那最後一本我們來練習用比較理性的哲學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自古希臘羅馬時代起,你我都熟知的蘇格拉底、柏拉圖等人都對生與死這個議題各自闡述自己的想法,經過上千年,中間誕生了不少名留青史的哲學家,有什麼不同的想法能釐清這些概念、減輕對死亡的焦慮呢?

「你願意為何而死?」、「如果沒人會死,死神會失業嗎?」以我的經驗來說,你可能無法在閱讀完的當下理清書中哲學的思緒,不過中間穿插的小故事會確實會拉近讀者與哲學的距離,加上當中不只是哲學,還有提到宗教、藝術,甚至是倫理道德的議題,內容相當多元,以哲學新手來說,我認為算是友善的入門書籍。

-
讀完這四本書後,我可能明天醒來還是可能會懶散的度過一個周末,可能還是會把壞脾氣留給最包容我的家人,也可能會對於夢想仍會裹足不前,不過思考「死亡」這件事變得沒有那麼遙不可及,我知道只有面對它,我的人生才能更有意識地掌握在自己手上。

不怨過去,不畏將來,願你能掌握自己的每一天。

☺️喜歡的話,按個❤️
👉🏻追蹤 @reader.triple,不漏接任何貼文

#仨仁 #無菜單書店 #林編 #閱讀筆記 #22號加菜日 #奶奶的夏威夷祭祀 #鄭世朗 #棺材告白者 #比爾埃德加 #送行者的生死筆記 #木村光希 #一路笑到掛的生死哲學課 #湯瑪斯凱瑟卡 #丹尼爾克萊恩 #生命書單 #清明節 #春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仨仁 無菜單書店的沙龍
12會員
72內容數
雙週更書評
2023/06/13
有些夜晚,總感覺到大城市裡的孤寂躁動,捷運裡的乘客前仆後繼,但卻覺得心裡空蕩蕩的,今天分享四本作品,給城市裡的孤獨者,陪伴我們孤身時刻。
Thumbnail
2023/06/13
有些夜晚,總感覺到大城市裡的孤寂躁動,捷運裡的乘客前仆後繼,但卻覺得心裡空蕩蕩的,今天分享四本作品,給城市裡的孤獨者,陪伴我們孤身時刻。
Thumbnail
2023/05/02
你了解獸醫師的日常嗎?動物的生老病死、飼主的喜怒哀樂,每天的心情都像在坐雲霄飛車,此外他們還必須做出困難的決定、必須做動物與飼主的支柱。
Thumbnail
2023/05/02
你了解獸醫師的日常嗎?動物的生老病死、飼主的喜怒哀樂,每天的心情都像在坐雲霄飛車,此外他們還必須做出困難的決定、必須做動物與飼主的支柱。
Thumbnail
2023/03/09
2023年了,想到女性主義作品,還是只想到《82年生的金智英》嗎?今天讓我們跨出亞洲,走入非洲、美洲,你會訝異,原來女性的共同經歷,能夠跨文化的共感,讓我們聊聊奈及利亞女性主義作者阿迪契,感受一下,來自遙遠地球的另一端女性朋友們! 🔸奇瑪曼達.恩格茲.阿迪契 Chimamanda Ngozi A
Thumbnail
2023/03/09
2023年了,想到女性主義作品,還是只想到《82年生的金智英》嗎?今天讓我們跨出亞洲,走入非洲、美洲,你會訝異,原來女性的共同經歷,能夠跨文化的共感,讓我們聊聊奈及利亞女性主義作者阿迪契,感受一下,來自遙遠地球的另一端女性朋友們! 🔸奇瑪曼達.恩格茲.阿迪契 Chimamanda Ngozi A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近日適逢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接下來就是「清明」,除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之外,你還會想到什麼呢,是繁複的祭祀流程還是肅靜的哀悼場面,又或是其他不一樣的回答呢?
Thumbnail
近日適逢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接下來就是「清明」,除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之外,你還會想到什麼呢,是繁複的祭祀流程還是肅靜的哀悼場面,又或是其他不一樣的回答呢?
Thumbnail
時間過得很快,又到了清明時節。 記得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在大陸雲南省,靠近緬甸的一個小城市的茶山上寫下一篇「連接祖先的感恩祝禱」,並錄成音頻。一轉眼又一年了。 清明掃墓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每到清明,許多人有回家鄉故居的掃墓經驗驗⋯⋯
Thumbnail
時間過得很快,又到了清明時節。 記得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在大陸雲南省,靠近緬甸的一個小城市的茶山上寫下一篇「連接祖先的感恩祝禱」,並錄成音頻。一轉眼又一年了。 清明掃墓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每到清明,許多人有回家鄉故居的掃墓經驗驗⋯⋯
Thumbnail
或許自己曾經歷過不順的難關,曾對這個世界失望,但在這樣思索與過往親密之人的連結裡,也重新思考了生命美好的存在。
Thumbnail
或許自己曾經歷過不順的難關,曾對這個世界失望,但在這樣思索與過往親密之人的連結裡,也重新思考了生命美好的存在。
Thumbnail
主持人問沈時善:「那您死後也會拒絕祭祀嗎?」 沈時善:「當然。為死人擺一桌吃的有什麼意義?祭祀是一種應該消失的習俗。」 十年後在夏威夷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祭祀,試讀的篇章較為可惜的是無法完整呈現夏威夷對時善的重要性,但特別的人特別的祭祀是每個人物都「用著自己的方式想念」 驚濤駭浪的一生,以讀者的角度
Thumbnail
主持人問沈時善:「那您死後也會拒絕祭祀嗎?」 沈時善:「當然。為死人擺一桌吃的有什麼意義?祭祀是一種應該消失的習俗。」 十年後在夏威夷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祭祀,試讀的篇章較為可惜的是無法完整呈現夏威夷對時善的重要性,但特別的人特別的祭祀是每個人物都「用著自己的方式想念」 驚濤駭浪的一生,以讀者的角度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朋友的母親過世,我前往捻香。朋友提及母親因為跌倒手腳斷掉,導致行動不便,日久得了憂鬱症。原本透露要在家裡自我了斷,但因怕家人受影響,選擇到外面的公園結束一生,並留了遺書,表示要樹葬。朋友家人原本不贊同樹葬,但後來決定尊重母親的遺願。 對於自殺、樹葬,精舍都有開示過,內心考慮很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朋友的母親過世,我前往捻香。朋友提及母親因為跌倒手腳斷掉,導致行動不便,日久得了憂鬱症。原本透露要在家裡自我了斷,但因怕家人受影響,選擇到外面的公園結束一生,並留了遺書,表示要樹葬。朋友家人原本不贊同樹葬,但後來決定尊重母親的遺願。 對於自殺、樹葬,精舍都有開示過,內心考慮很
Thumbnail
「三哥」隨手拿起正在燃的紙錢點菸;嚼著口香糖幫亡者入殮;對於莊嚴的會場,眼中充滿著不屑和冷漠,為何?
Thumbnail
「三哥」隨手拿起正在燃的紙錢點菸;嚼著口香糖幫亡者入殮;對於莊嚴的會場,眼中充滿著不屑和冷漠,為何?
Thumbnail
有沒有幻想過,獨自一人倒數生命,每一幕歡笑、淚水和遺憾淹過鼻子,那是一個通往未知的結束或開始。身兼殯葬禮儀師和生死教育者的陳培興看盡生死,曾以為總有一天會麻木,卻不斷被逝者的故事撼動。他把每一個用生命刻劃的故事、每一個「不見棺材不流淚」教訓變成教材帶進校園,讓大家思考生死,珍惜這一趟期間限定的旅程。
Thumbnail
有沒有幻想過,獨自一人倒數生命,每一幕歡笑、淚水和遺憾淹過鼻子,那是一個通往未知的結束或開始。身兼殯葬禮儀師和生死教育者的陳培興看盡生死,曾以為總有一天會麻木,卻不斷被逝者的故事撼動。他把每一個用生命刻劃的故事、每一個「不見棺材不流淚」教訓變成教材帶進校園,讓大家思考生死,珍惜這一趟期間限定的旅程。
Thumbnail
生、老、病、死,是每個正經歷漫漫人生的生命,必然會遇上的事情,其中「生」與「死」更是每一個生命歷程的頭等大事。新生命的誕生,充滿愛、喜悅與祝福,是值得慶祝的事,然而,當人們面對死亡時,態度卻大不相同。
Thumbnail
生、老、病、死,是每個正經歷漫漫人生的生命,必然會遇上的事情,其中「生」與「死」更是每一個生命歷程的頭等大事。新生命的誕生,充滿愛、喜悅與祝福,是值得慶祝的事,然而,當人們面對死亡時,態度卻大不相同。
Thumbnail
你可曾經歷過失去親人的痛苦哀傷?你預期過自己想要怎麼樣的死亡嗎?
Thumbnail
你可曾經歷過失去親人的痛苦哀傷?你預期過自己想要怎麼樣的死亡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