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港人速寫日記#170:報紙 新聞 難以培養的台式生活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雖然住在台灣八年了,但我們一家真的成為台灣人了嗎?這個問題最近一直盤旋在腦海之中。我們家只要是假期,都會台灣南北東西無處不去,我們對台灣各地的情況,比不少台灣朋友更熟;對所居住城市的歷史,往往比本地人更清楚。然而這樣我們就是台灣人了嗎?天爸為此感到懊惱。
我們是不是台灣人呢?例如我們一家真的不常看台灣的新聞,不太知道台灣的最新消息,我們這樣算是一個台灣人的表現嗎?
不是不想看新聞,而是實在對台灣的新聞提不起勁,例如經常是政治八卦,但我們對那些政治人物不太認識,也對政治人物之間的對話,常被媒體刻意變成一種八卦感到不滿。既然覺得這樣子的媒體操作不好,所以總是對看新聞這回事提不起勁。
例如最近一則政治新聞「「萬安」兩字入春聯 王世堅:天天都「萬安警報」嗎?」天爸真的不懂其新聞價值為何。但是每天都有很多這類新聞,讓天爸對台灣新聞興趣缺缺。
再從另一角度去看台灣的電視新聞台,內容好像總是無窮無盡的車禍片段與無關痛癢的生活小事⋯⋯例如哪一位客人去哪一家店遭不禮貌對待⋯⋯又例如大家去排隊買哪一家店最近推出的冰淇淋⋯⋯而這些小事又會伴隨大量的民眾訪問評論。這些所謂新聞有必要佔用電視新聞的時段嗎?
剛移民台灣的時候,會很刻意養成台灣人的生活習慣,例如收聽台灣的廣播電台,例如每天去買台灣的報紙。但慢慢發現台灣人不常聽廣播電台,而廣播電台的節目也很普通,久而久之又變成維持聽香港的廣播電台習慣。
台灣人也不太看報紙,要在便利店買到報紙是很困難的事,而且只要一翻開報紙,仍然是以政治新聞為主。天爸雖然關心政治,但老是在政治漩渦之中也會感到疲累。久而久之,天爸也沒再看台灣的報紙了。
對不少移民者來說,究竟我們只是住在這個國家、這個城市?我們會不會主動關心這國家這城市正在發生中的事?有人說究竟我們這些移民者,能否以成為這國家這城市的人民為榮?但即使我們以成為台灣人為榮,跟是否必須全盤接受台灣的一切文化有必然的關係?
天爸是台灣人嗎?天爸的三個仔女是台灣人嗎?我們的國籍當然是台灣人,但真的是台灣人嗎?有沒有台灣出生成長的正宗台灣人,也像我們這些移民者一樣,其實只是住在這片土地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37會員
271內容數
一位普通不過的爸爸,分享生活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三個仔女 的其他內容
聖誕節到了,三個小孩仍然非常重視這節日,尤其是那份由聖誕老人送出的聖誕禮物。記得初到台灣時,天一在聖誕節一起床發現不見聖誕禮物而大哭,最後在放衣服的房間中找到禮物才破涕為笑。又有一年孩子在餐桌上放滿糖果,又在地方灑上米,希望能捕捉聖誕老人的足跡,現在回想仍覺得好好笑。今年比較小的兩位孩子趕在聖誕節前
這是漆黑的夜晚,廣東道上空無一人,那時候天爸仍然年輕,在馬路中心享受空無一人的深宵。空氣中彷彿都是自由的味道,甜絲絲的,還帶點陌生的刺激。90年代的廣東道,雖然未是名店搶駐的名店街,然而已經有即將崛起之勢。大約十六歲的天爸,把這一晚深深地印記在腦海中,亦化成今天「紀實文學」的教案靈感。
選舉來了,天爸最關心的是「18歲公民權」公投。天爸雖然也經歷過兩次台灣選舉,但到最近才知道,原來台灣人並不是在18歲就可以投票,至今仍是20歲才有公民權。而不少家長級朋友閒聊時發現,有些朋友會持否定的心態,認為18歲還是個小孩,適合把重要責任交到18歲的小孩身上嗎?
19歲?誰還記得自己的19歲?天爸的19歲大概無憂無慮地,在台灣享受著大學生活。那時候的天爸沉迷電影,在電影社為同學介紹香港電影,1997-2000年的香港電影雖然已經不及97前耀眼,但仍然金光燦爛!後97的政治隱寓與充斥娛樂的光影交織在一起,為影迷提供豐富層次的閱讀體驗。
自從1997年以來,香港人的家被強行奪走,自此不管去或留,都是寄人籬下。留下來的人,要面對一天比一天陌生的舊居,究竟是要適應新生活?抑或堅持舊的價值觀?無論如何都很難。而漂泊四海的,只能努力適應,期望當地人接納自己,容許我們能在此落腳,也是在無盡的患得患失之間掙扎。
那是一座山,開著車,車蓋頂著一個行李箱,車尾塞滿各樣必須品,在山腰小路中迂迴前行。移民台灣後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善用周末的時光,一家大小一起露營。台灣的山既高且險,半小時車程就可以爬升數百米,很輕鬆的,你就已經可以在海拔近千的山中享受寧靜的假期。
聖誕節到了,三個小孩仍然非常重視這節日,尤其是那份由聖誕老人送出的聖誕禮物。記得初到台灣時,天一在聖誕節一起床發現不見聖誕禮物而大哭,最後在放衣服的房間中找到禮物才破涕為笑。又有一年孩子在餐桌上放滿糖果,又在地方灑上米,希望能捕捉聖誕老人的足跡,現在回想仍覺得好好笑。今年比較小的兩位孩子趕在聖誕節前
這是漆黑的夜晚,廣東道上空無一人,那時候天爸仍然年輕,在馬路中心享受空無一人的深宵。空氣中彷彿都是自由的味道,甜絲絲的,還帶點陌生的刺激。90年代的廣東道,雖然未是名店搶駐的名店街,然而已經有即將崛起之勢。大約十六歲的天爸,把這一晚深深地印記在腦海中,亦化成今天「紀實文學」的教案靈感。
選舉來了,天爸最關心的是「18歲公民權」公投。天爸雖然也經歷過兩次台灣選舉,但到最近才知道,原來台灣人並不是在18歲就可以投票,至今仍是20歲才有公民權。而不少家長級朋友閒聊時發現,有些朋友會持否定的心態,認為18歲還是個小孩,適合把重要責任交到18歲的小孩身上嗎?
19歲?誰還記得自己的19歲?天爸的19歲大概無憂無慮地,在台灣享受著大學生活。那時候的天爸沉迷電影,在電影社為同學介紹香港電影,1997-2000年的香港電影雖然已經不及97前耀眼,但仍然金光燦爛!後97的政治隱寓與充斥娛樂的光影交織在一起,為影迷提供豐富層次的閱讀體驗。
自從1997年以來,香港人的家被強行奪走,自此不管去或留,都是寄人籬下。留下來的人,要面對一天比一天陌生的舊居,究竟是要適應新生活?抑或堅持舊的價值觀?無論如何都很難。而漂泊四海的,只能努力適應,期望當地人接納自己,容許我們能在此落腳,也是在無盡的患得患失之間掙扎。
那是一座山,開著車,車蓋頂著一個行李箱,車尾塞滿各樣必須品,在山腰小路中迂迴前行。移民台灣後最喜歡的一件事,就是善用周末的時光,一家大小一起露營。台灣的山既高且險,半小時車程就可以爬升數百米,很輕鬆的,你就已經可以在海拔近千的山中享受寧靜的假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台灣共和國》的台灣國民vs在台灣的《山寨版中國人》,應該有很明確的對比,《山寨版中國人》在國際社會沒有真正的中國護照。台灣獨立建國陣營的腳步、節奏,務必跟上國際腳步,才能及時做明確的決擇。台灣人沒有機會也不需要再討論是否廢棄中華民國體制獨立建國,因為中華民國台灣的法定位在國際社會早就已經非常清楚。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Thumbnail
有一天,我們到一家餐廳晚餐,原本以為是火鍋店,但原來是一家以火鍋為概念的麵食店。即是湯頭與麵以外,還把不同的火鍋料都放進去,再選一款肉,例如牛/豬/羊,這樣就有一種吃火鍋錯覺的麵食。那一剎那是有點意外,這樣就是一碗麵/火鍋了嗎?那些火鍋料是什麼一回事?
Thumbnail
我們本來沒有想要去立法院,但天一很想去看看,看看這個難得一遇的台灣大事。既然天一想去,天爸當然奉命陪伴,在台北車站會合之後,我們就前往這個一直風急浪高、眾人議事之地前進。雖然不能說人數少,但也沒有想像中的人山人海。細心一想我們在台灣這九年以來,除了反送中等等集會以外,這是我們第一次參與台灣抗爭。
Thumbnail
妳說:「追星之前,首先你是台灣人。」 無論年紀大小、性別認同為何? 追求哪種方式來財富自由? 喜歡韓國、日本、泰國的偶像、歌手? 到底什麼是「台灣人」? 也就是不分族群和移民 台灣 的時間多久,只要認同台灣,願意共同守護這塊土地和民主價值,就是「台灣人」。 是的,妳宣導的沒錯。 這些粉絲們,首
有一天,我們全家出門用餐,大天二穿了一雙拖鞋。天爸皺眉,請大天二穿鞋,大天二一臉不解,不是只是去吃個飯嗎?為什麼非得穿鞋不可?簡單的穿鞋穿拖鞋,就讓天爸想到不同地方的人,真的有不同的穿著標準。大天二從小在台南長大,穿拖鞋可能真的是自然不過的事。
Thumbnail
報稅對大家來說可能是一個複雜而令人頭痛的議題,尤其是對於常年旅居國外之台灣人,或者往返各地並曾居住在台灣一段時間的人士,在開始報稅前,可能都會先困惑自己究竟是否需要向台灣政府報稅。據此,首先要務通常都是從瞭解自己是否是台灣的稅務居民做為前提。 ​ 基本上,台灣之個人所得稅係依照個人其在台灣有無住
Thumbnail
到餐廳用完餐,很習慣地四處找一下哪裡有擦嘴巴的衛生紙。這是泰國的餐廳,我們剛剛到泰國的第一次用餐,還沒有適應泰國的生活文化節奏。當我們看看桌上、看看牆壁,那些在台灣習慣會放衛生紙的地方,在這裡都找不到。再往收銀處看過去,一包又一包的衛生紙,是要付費才能買到的! 似曾相識的感覺一湧而來,在天爸成
哪裡是家台灣是我的家,雲林是我的家,中國是我的家嗎?不是,可是我從小到大讀的是中國的歷史、台灣的歷史,英法聯軍的屈辱,日本殖民的痛我好像可以跟中國人民一樣共鳴、觸動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麼想統一,但不能理解的是他們使用的方式,砲彈、飛機、在地震當中網路上粗鄙的語言,武力的統一我們能幸福嗎?
美國漫畫人物蝙蝠俠,他用自己的能力保護葛咸城,隱身於漆黑之中將一個又一個壞人打至落花流水。照道理說他應該大受葛咸城市民歡迎,但偏偏蝙蝠俠是個被警察追捕,被葛咸城市民恐懼的角色。80年代之後不同導演拍攝蝙蝠俠,都會很強調蝙蝠俠的左右不是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台灣共和國》的台灣國民vs在台灣的《山寨版中國人》,應該有很明確的對比,《山寨版中國人》在國際社會沒有真正的中國護照。台灣獨立建國陣營的腳步、節奏,務必跟上國際腳步,才能及時做明確的決擇。台灣人沒有機會也不需要再討論是否廢棄中華民國體制獨立建國,因為中華民國台灣的法定位在國際社會早就已經非常清楚。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Thumbnail
有一天,我們到一家餐廳晚餐,原本以為是火鍋店,但原來是一家以火鍋為概念的麵食店。即是湯頭與麵以外,還把不同的火鍋料都放進去,再選一款肉,例如牛/豬/羊,這樣就有一種吃火鍋錯覺的麵食。那一剎那是有點意外,這樣就是一碗麵/火鍋了嗎?那些火鍋料是什麼一回事?
Thumbnail
我們本來沒有想要去立法院,但天一很想去看看,看看這個難得一遇的台灣大事。既然天一想去,天爸當然奉命陪伴,在台北車站會合之後,我們就前往這個一直風急浪高、眾人議事之地前進。雖然不能說人數少,但也沒有想像中的人山人海。細心一想我們在台灣這九年以來,除了反送中等等集會以外,這是我們第一次參與台灣抗爭。
Thumbnail
妳說:「追星之前,首先你是台灣人。」 無論年紀大小、性別認同為何? 追求哪種方式來財富自由? 喜歡韓國、日本、泰國的偶像、歌手? 到底什麼是「台灣人」? 也就是不分族群和移民 台灣 的時間多久,只要認同台灣,願意共同守護這塊土地和民主價值,就是「台灣人」。 是的,妳宣導的沒錯。 這些粉絲們,首
有一天,我們全家出門用餐,大天二穿了一雙拖鞋。天爸皺眉,請大天二穿鞋,大天二一臉不解,不是只是去吃個飯嗎?為什麼非得穿鞋不可?簡單的穿鞋穿拖鞋,就讓天爸想到不同地方的人,真的有不同的穿著標準。大天二從小在台南長大,穿拖鞋可能真的是自然不過的事。
Thumbnail
報稅對大家來說可能是一個複雜而令人頭痛的議題,尤其是對於常年旅居國外之台灣人,或者往返各地並曾居住在台灣一段時間的人士,在開始報稅前,可能都會先困惑自己究竟是否需要向台灣政府報稅。據此,首先要務通常都是從瞭解自己是否是台灣的稅務居民做為前提。 ​ 基本上,台灣之個人所得稅係依照個人其在台灣有無住
Thumbnail
到餐廳用完餐,很習慣地四處找一下哪裡有擦嘴巴的衛生紙。這是泰國的餐廳,我們剛剛到泰國的第一次用餐,還沒有適應泰國的生活文化節奏。當我們看看桌上、看看牆壁,那些在台灣習慣會放衛生紙的地方,在這裡都找不到。再往收銀處看過去,一包又一包的衛生紙,是要付費才能買到的! 似曾相識的感覺一湧而來,在天爸成
哪裡是家台灣是我的家,雲林是我的家,中國是我的家嗎?不是,可是我從小到大讀的是中國的歷史、台灣的歷史,英法聯軍的屈辱,日本殖民的痛我好像可以跟中國人民一樣共鳴、觸動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麼想統一,但不能理解的是他們使用的方式,砲彈、飛機、在地震當中網路上粗鄙的語言,武力的統一我們能幸福嗎?
美國漫畫人物蝙蝠俠,他用自己的能力保護葛咸城,隱身於漆黑之中將一個又一個壞人打至落花流水。照道理說他應該大受葛咸城市民歡迎,但偏偏蝙蝠俠是個被警察追捕,被葛咸城市民恐懼的角色。80年代之後不同導演拍攝蝙蝠俠,都會很強調蝙蝠俠的左右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