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女性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春節年假快要來了,今天就來和大家推薦一下《RBG:不恐龍大法官》電影版和紀錄片版。

從電影和紀錄片的交互參照下,露絲拜德金斯伯格成為我的新女性生命典範。不僅因為她的堅韌,還有她對待專業的認真和不妥協。

她在婚後育有一女的情況下,進入哈佛法學院就讀,又在讀到二年級時,遇到丈夫罹患癌症,必須同時幫丈夫上課(丈夫是大三學長),幫自己跟上課業,還要在晚上照顧好孩子後,挑燈夜戰各種報告作業。

後來丈夫康復,但為了丈夫可能會復發,她放棄最後一年在哈佛法學院拿到畢業證書,而是隨著丈夫要在紐約擔任受僱稅務律師,舉家遷至紐約定居,改念了哥倫比亞法學院,最後從哥大畢業。

但即使她以第一名畢業,卻遇到男女性別強烈不平等的時代,沒有任何一家法律事務所願意聘任她,以致她只能接受哥大的法律系教職。卻也因此讓她敏感到性別的不平等,及美國諸多法律條文,是建立在兩性不平等的傳統認知上。

可想而知,她的處境,和一生所要面臨的挑戰。當她在為不平等待遇的男性或女性倡言時,許多人不停攻擊她,罵她婊子、賤貨、惡名昭彰,甚至不停質疑她為何不在家裡帶小孩就好⋯

然而,所幸她有一位毫不自卑,並且從不吝於讚許她的智慧與天賦,並不斷告訴她,他是何等欽慕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不僅樂於在家裡照顧家務,料理餐點(全家決定不讓露斯煮飯,說會有創傷),並且成為她出任大法官的最佳推手。

當人們總問她的丈夫,身為大法官的丈夫,會不會自卑或難堪時,他總是堅定又幽默的說:「我們家一直分工的很好,一個主內,一個主外。」 他們一生堅定的支持著彼此,真實的認識彼此,真正的讓對方在關係中成為完整的自己,並且實現自我。

雖然在前幾年,她的丈夫比她先離世(她也於2020年9月18日去世),但從未分離他們之間的情感,那一生的摯愛,如她先生所說:「妳必須學著放手,讓我走,這不會減少任何我對妳的愛⋯」。而這也是露斯仍有力量和珍愛自己的勇氣,繼續為平權投入心力的生命能源。

推薦給你。若可以,請電影版和紀錄片都看,你會讚嘆一位女性的堅韌和勇氣,和她不輕易妥協的理性和專業素養。

raw-image

#不凡力量的女性 #影響及改變時代的人 #不向傳統低頭的女性 #自我實現

記錄片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4.3K會員
226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2025/04/08
在《苦盡柑來遇見你》劇集中,第三代女兒金明曾經以為會和初戀男友順利的結婚。他們交往了七年,男友也一直對金明很好,他們很相愛。 愛情或許是兩人的事,但婚姻就不是兩人的事,而是兩家的事。在重視孝順(順從)的社會環境下,婚姻很難只需要相愛的兩人相處就好。 所以,一切的風雲變色,就從金明遇到男友的母親之
Thumbnail
2025/04/08
在《苦盡柑來遇見你》劇集中,第三代女兒金明曾經以為會和初戀男友順利的結婚。他們交往了七年,男友也一直對金明很好,他們很相愛。 愛情或許是兩人的事,但婚姻就不是兩人的事,而是兩家的事。在重視孝順(順從)的社會環境下,婚姻很難只需要相愛的兩人相處就好。 所以,一切的風雲變色,就從金明遇到男友的母親之
Thumbnail
2025/03/25
《苦盡柑來遇見你》堪稱2025年上半年絕對要看的影集。雖然敘述著1950年傳統、保守的家庭故事,但無論是愛純(母)或是金明(女兒),都有著守護家人也愛惜自己生命的勇氣。 有別於傳統家庭的母親總是抑制女兒的價值,把女兒視為和自己一樣「沒價值」「麻煩」「要小心看人臉色」「要討好他人過日」的延伸,愛純的
Thumbnail
2025/03/25
《苦盡柑來遇見你》堪稱2025年上半年絕對要看的影集。雖然敘述著1950年傳統、保守的家庭故事,但無論是愛純(母)或是金明(女兒),都有著守護家人也愛惜自己生命的勇氣。 有別於傳統家庭的母親總是抑制女兒的價值,把女兒視為和自己一樣「沒價值」「麻煩」「要小心看人臉色」「要討好他人過日」的延伸,愛純的
Thumbnail
2025/02/28
若說到要說明「心靈課程」究竟為何的影片,這一支影片講到三階段課程的歷史來源及發展。 原本這一套課程是為了增進業務員的積極業務能力,所以在企業界推廣。後來漸漸發展成「全民參與」,鼓勵人拉人進來,並誤用許多心理學理論及概念,再加上心靈操控技巧(羞辱、壓迫、煽動和攻擊批判)來作為營利賺錢的目的。
Thumbnail
2025/02/28
若說到要說明「心靈課程」究竟為何的影片,這一支影片講到三階段課程的歷史來源及發展。 原本這一套課程是為了增進業務員的積極業務能力,所以在企業界推廣。後來漸漸發展成「全民參與」,鼓勵人拉人進來,並誤用許多心理學理論及概念,再加上心靈操控技巧(羞辱、壓迫、煽動和攻擊批判)來作為營利賺錢的目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探討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露絲·金斯伯格的生平貢獻,強調她如何透過法律推動性別平等與社會正義。金斯伯格在艱苦環境中奮起,成為法律界的詞召者,並以其反對意見啟發未來的法律及文化變革。文章還分享金斯伯格的教育背景、職業生涯,以及她的家庭與支持者的重要性,鼓勵讀者堅持信念、追求卓越,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一份子。
Thumbnail
探討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露絲·金斯伯格的生平貢獻,強調她如何透過法律推動性別平等與社會正義。金斯伯格在艱苦環境中奮起,成為法律界的詞召者,並以其反對意見啟發未來的法律及文化變革。文章還分享金斯伯格的教育背景、職業生涯,以及她的家庭與支持者的重要性,鼓勵讀者堅持信念、追求卓越,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一份子。
Thumbnail
美國歷史上第二個女性大法官魯斯.巴德.金斯伯格(1933-2020),畢生致力於法律事業並且推動男女平權工作不遺餘力。如果可以跟他學習如何健身,應該很不賴吧。
Thumbnail
美國歷史上第二個女性大法官魯斯.巴德.金斯伯格(1933-2020),畢生致力於法律事業並且推動男女平權工作不遺餘力。如果可以跟他學習如何健身,應該很不賴吧。
Thumbnail
強烈建議大家有機會一定要透過《RBG:不恐龍大法官》,認識這位美國家喻戶曉的金斯伯格大法官。 露絲一直很努力的向社會證明,女性與男性沒有什麼不同。從律師、法學教授,到大法官,她始終在自己的崗位,以「淑女」的方式,為性別平權奮鬥。
Thumbnail
強烈建議大家有機會一定要透過《RBG:不恐龍大法官》,認識這位美國家喻戶曉的金斯伯格大法官。 露絲一直很努力的向社會證明,女性與男性沒有什麼不同。從律師、法學教授,到大法官,她始終在自己的崗位,以「淑女」的方式,為性別平權奮鬥。
Thumbnail
如果你平常有在追劇的話,應該不難發現近年來很風行「大女主」戲劇,當中劇情發展會著重在女性的「成長」、「蛻變」。社會大眾可以透過影視作品來同理女性兼顧多種身分的不易,讓根深蒂固的性別刻板印象有所鬆動;不過我想,除了「找到愛情的幸福」這個結局,女主角如何憑藉自身的優勢,扭轉局勢,也是一大看點。
Thumbnail
如果你平常有在追劇的話,應該不難發現近年來很風行「大女主」戲劇,當中劇情發展會著重在女性的「成長」、「蛻變」。社會大眾可以透過影視作品來同理女性兼顧多種身分的不易,讓根深蒂固的性別刻板印象有所鬆動;不過我想,除了「找到愛情的幸福」這個結局,女主角如何憑藉自身的優勢,扭轉局勢,也是一大看點。
Thumbnail
「為你所在乎的事而戰,但以能讓他人加入你的方式實踐它。」   -露絲金斯伯格 劇情講述年輕的女性律師魯斯·拜德·金斯伯格,與丈夫馬丁透過開創性的案件,在法庭上留下歷史性的一刻,為世人爭取本該存在的性別平權。這部電影也是真人真事改編,紀念美國最高法院的女性大法官—金斯伯格。 《法律女王》預告 謝謝!
Thumbnail
「為你所在乎的事而戰,但以能讓他人加入你的方式實踐它。」   -露絲金斯伯格 劇情講述年輕的女性律師魯斯·拜德·金斯伯格,與丈夫馬丁透過開創性的案件,在法庭上留下歷史性的一刻,為世人爭取本該存在的性別平權。這部電影也是真人真事改編,紀念美國最高法院的女性大法官—金斯伯格。 《法律女王》預告 謝謝!
Thumbnail
金斯伯格的溫和改革,不求一次到位撼動憲法。人權團體上街頭抗爭,形成一股時代風氣,而金斯伯格選擇走向溫和且堅定的路線,在體制內呼應改革。方法各異,殊途同歸。這大概就是我喜歡她的原因吧!
Thumbnail
金斯伯格的溫和改革,不求一次到位撼動憲法。人權團體上街頭抗爭,形成一股時代風氣,而金斯伯格選擇走向溫和且堅定的路線,在體制內呼應改革。方法各異,殊途同歸。這大概就是我喜歡她的原因吧!
Thumbnail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一部NETFLIX 的新片, (來日同行) 因為本人我有喜歡邊看電影邊爬文的怪習慣(笑) 就是很喜歡在看劇的當下,一邊找看看有沒有關於這部片或劇更多不同的影評或觀點 能讓我發現到更多那些導演或編劇的巧思 蘇菲亞羅蘭, 我也是看了這部電影後才略知她是位義大利傳奇巨星
Thumbnail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一部NETFLIX 的新片, (來日同行) 因為本人我有喜歡邊看電影邊爬文的怪習慣(笑) 就是很喜歡在看劇的當下,一邊找看看有沒有關於這部片或劇更多不同的影評或觀點 能讓我發現到更多那些導演或編劇的巧思 蘇菲亞羅蘭, 我也是看了這部電影後才略知她是位義大利傳奇巨星
Thumbnail
我們終究無法滿足於貝絲透過各種方式的自我賦權,或是甘於《后翼棄兵》如何於最後帶出一個「必須成為自己」的理想主義式號召。不過,藉由《后翼棄兵》的劇情層層地反映了女性主義的核心價值如何更迭,也許我們能夠設想一個尚未到來的第四波女性主義,並將之命名為第三階段之「半」⋯⋯
Thumbnail
我們終究無法滿足於貝絲透過各種方式的自我賦權,或是甘於《后翼棄兵》如何於最後帶出一個「必須成為自己」的理想主義式號召。不過,藉由《后翼棄兵》的劇情層層地反映了女性主義的核心價值如何更迭,也許我們能夠設想一個尚未到來的第四波女性主義,並將之命名為第三階段之「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