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

含有「大法官」共 6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露絲·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作為美國女性平權運動的先驅,多次挑戰敏感議題,公開為女性權利、墮胎權和同性婚姻權發聲。她充滿爭議的行為,讓人們以「聲名狼藉的金斯伯格」(Notorious RBG)來稱呼她,並將原本帶有負面色彩的詞彙轉化為勇敢與堅毅的代名詞。
Thumbnail
2020年9月18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法官、被譽為「法律女王」與「不恐龍大法官」的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以下簡稱RBG)因轉移性胰腺癌在華盛頓家中辭世,享年87歲。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人在中國大陸經商的風險,以楊智淵、張永福、東泰公司等案例說明中共政權下法治缺失、官商勾結、以及強奪財產等問題,並呼籲臺灣人應謹慎評估在中國大陸投資的風險,參考李登輝總統的戒急用忍政策。
Thumbnail
本文探討美國墮胎權的歷史演變,從羅訴韋德案到多布斯案的推翻,並分析其影響與各方觀點。文章包含羅訴韋德案的背景、經過及結果,多布斯案推翻羅訴韋德案的原因,以及墮胎權被推翻後的影響和各方觀點,最後提出作者的觀點。
Thumbnail
新竹市長高虹安助理費案高等法院移送大法官釋憲,引發熱議。本文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說明案情發展、大法官釋憲的意義,以及可能的影響,並呼籲民眾理性看待政治議題,專注生活。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2)於司法院人事同意權審查時,向大法官被提名人劉靜怡提出質詢。郭昱晴表示,憲法法庭與大法官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人民、確保人民不受違憲行為侵害,司法院112年統計也顯示,受理案件中96.69%都是人民聲請案,「保護人民權利」就是憲法法庭的核心功能。
近期,中國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通過的憲法訴訟法修正案引發廣泛爭議。本篇文章探討了修法的理由、憲法法庭現況及兩大版本的差異,並分析了提高門檻可能導致的法律適用困擾,以及對憲法法庭運作的影響。透過深入的討論,旨在提高讀者對憲法法庭與修法過程的理解,並指出可能的司法公信力危機。
Thumbnail
  透過憲法法庭,李姓聲請人成功地為全體台灣國民爭取到了不被「沒有充足法源依據的停復保制度」影響的權利,幫全民健保擴充了財源,也為自己爭取到了「就算多數時候不在台灣,還是要乖乖繳健保費」的義務。真是皆大歡喜!
我昨天發出文章之後,內容有一些缺漏甚至錯誤見解,在受到指正之後做了不少修改和增補。討論的過程和修改紀錄可以在臉書那邊看到: https://www.facebook.com/PreBluePaper/posts/pfbid0h7Yq261Si36BqaQi9qbNpnqtecKHSxRL3ycsjMNefiqosZVh2HTvxUemT183QPh6l
  為了讓裁定可以被完成,大法官們有能力去協調出一個「符合規則」的結果。但這件事並不改變「當同意違憲的人數超過半數,卻不足九人時,大法官不得做出違憲宣告」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種「提高違憲宣告門檻」。而且,在十人的情況下,只要有兩位大法官認為法案沒有違憲,不管其他人的意見是什麼,法案就是不能被宣告違憲。
一、《憲訴法修法》為什麼會癱瘓憲政體制?這是民主問題還是政治問題?   為什麼修改《憲訴法》會影響民主憲政呢?違憲宣告是對憲政的伸張?還是政治的工具呢?   先快速了解憲訴法修改大家在擔心什麼,主要有2個部分 1. 宣告違憲所需大法官人數增加為至少10人   以往若發生疑似違憲的事件或法案,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