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成長」是別人給不起的東西,只有我們自己才懂。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大人們總是想要教導孩子們做什麼樣的事情,但是,卻很少人換位思考,在我們身邊的孩子或是晚輩,他們身上也許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正所謂「萬物皆為我師,學習換位思考,跳脫框架」,以下是我的親身經歷,與大家分享:
一、 恆心、毅力、堅持的小故事
班上有位女孩喜歡摺紙,我見她每日都會摺小狗或是小貓,然後把圖案貼在簿子裡面。剛開始她不太會摺,經過老師和班上大哥哥、大姊姊們的教導,她會自己摺紙了。從剛開始線條的不對稱、眼睛無法畫圓,經過多次的努力,我見她的摺工越來越精準,眼睛能畫實心圓,還會自己畫圖案在摺紙上面裝飾。她的畫冊幾乎都是摺紙的創作居多,且越來越漂亮。後來甚至有孩子不會摺紙,她竟然可以教別人怎麼做。
從這位孩子身上我學習到,做事情要「恆心、毅力、堅持」,這位孩子只有小班的年紀,我見過許多年稚的孩子,遇到不會的事情就是坐著發呆,或是遊走,甚至拜託老師或是大哥哥、大姊姊幫忙處理。但是她不一樣,遇到困難就是不斷地練習一樣的事情,直到她認為事情完成了,才會去換下一個工作。
我觀察她工作的時候,即使是同樣的工作,她也樂此不疲,且越畫越精準,有時候還超乎該年齡層的侷限。可想而知,這位孩子未來一定是非常棒的人才,因為她是會主動幫忙整理教室,喜歡幫助別人的好孩子。
在她身上我看見我沒有的東西「恆心、毅力、堅持」。有時候大人們總想要改變孩子,但是,當我們靜下心來看他們的時候,會發現當我們願意改變、開始接納孩子的時候,孩子才會願意被改變,彼此的人生才會更加圓滿。
二、 大膽挑戰未知,勇於學習的小故事
某日兩位小班的孩子,做著平時老師只教過她們幾次的工作,這個工作需要許多的棒子,還有許多形狀和顏色的圓柱體。我見過老師提示過其他大哥哥和大姊姊,但是很少提示她們兩人做此工作。
這天,這兩位小班孩子自己就拿著許多材料,拼湊出大城堡的樣子,當時我和老師都以為那是某位大哥哥的材料沒有收,要請他去收拾。結果,他說這不是他準備的材料,是那兩位女孩做的。我跟老師一看驚呼連連,老師幾乎沒有提示他們這項材料的做法,卻能做出大孩子工程度的城堡,真是太棒了!果然,當我們學習「尊重」和「信任」他們,且給孩子空間自由去發展和創作時,他們的潛能才會被激發。
在這兩位孩子的身上我看見他們「大膽挑戰未知,勇於學習」的良好心態,他們並不限制於自己年幼的框架,大膽去挑戰沒有接觸過的工作,而且每樣工作都是經過排序,最後還能完整,這有時候大孩子們還不見得有他們這樣的精神和心態。
我自己就是一個容易被自己框架設限的人,老是覺得那樣事情我好像做不來,通常逃避比勇於嘗試的多。在這些孩子們身上我看見的是他們勇於嘗試的精神,那是我缺乏的心態。
與其說教養孩子,不如說學習換位思考,當我們想去改變別人的時候,不如去思考,我們自身改變多少?我們又了解別人多少?我們要的結果,是他們要的嗎?適合他們嗎?
每個人的資質和潛能皆不同、發展速度也不同、領悟也不同,我們不應該用同一隻尺去衡量別人,我們該做的就是學習當一位善於等待的人,默默地守候在他們身旁,等待他們有天經歷過許多挫折和磨難。然後,過來告訴我們:「我真的懂了」。那麼此刻的他們才是真的長大了,也變得更成熟、更有責任感了,「成長」是別人給不起的東西,只有我們自己才懂。與大家共勉之。
(分享完畢)
上述有緣人提到:「每個人的資質和潛能皆不同、發展速度也不同、領悟也不同,我們不應該用同一隻尺去衡量別人,我們該做的就是學習當一位善於等待的人,默默地守候在他們身旁,等待他們有天經歷過許多挫折和磨難」。這個道理跟學佛一樣,修行要自己去歷練,等哪天磨夠了、自己願意改變了,想起菩薩的教誨,就會改了。學佛不必強求,真正的改變都來自於自己願意改變。
以上教學模式用在學佛可通,也適用在各種教育。牟尼精舍除了推行因果教育,鼓勵大家認識與了解因果道理,消業障增福慧,也鼓勵成家的家庭要組成佛化家庭,讓孩子能從小就接受佛法知識。
學佛是種教育,教育孩子也是種教育。要組佛化家庭除了教導孩子因果知識與學佛外,好的教育環境也很重要。如同學佛一樣,佛教有一整個教育系統,如世尊說法49年,用的是以「戒定慧」為本,所以學佛修行是有方法的。教育孩子也一樣,應該要有方法。只是我們從小活在原生家庭,可能複製的都是父母親的方法,這些方法對不對?這是需要確認的。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近期看到網路一則視頻,裡頭有父母親請問自己教養孩子時都很暴躁,都用打罵教育,後來變成親子互毆,該怎麼辦?節目主持人回答說家庭都是匹配的,每個孩子出生後都是10分,但父母親如果只有2分,都用這種2分的方式來邊打邊教孩子,這樣孩子為了適應父母親,也只能下降身份,反應出2分的程度來匹配父母親。高分的父母教出高分的孩子,低分的父母教出低分的孩子。
這讓我反省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也會打罵,但那些歷程有時真的歷歷在目,比如說打過孩子的回憶等等。我也記得祖母在我小時候對我也是這樣,還曾在眾人面前要我跪下,展現她的教養?但實際有效嗎?確實有效,成功的在我心裡留下一個忘不了的回憶。想想我當父母,我是否也複製了原生家庭的教養行為呢?
多看這些教養的視頻後真的學到許多,我開始改變作法,提高情商。孩子們其實都是需要愛的,我學著每天擁抱他們,培養情感。當孩子吵架,我試著不介入他們,讓他們學習溝通,以前的我也只是不耐煩的希望他們早點結束,是我自己修養不好,但他們該溝通的沒學到,只是在事後用其他方式針對對方,這是我的責任。(分享完畢)
現代人孩子生得少,特別重視成績或是學校的教養,很多時候成績沒考好或是學校出事,對於孩子也是有壓力。我們可以在孩子回家後先給個擁抱,在拋棄自己評論的成見下,跟孩子只陳述事實而不帶批評的討論,這樣孩子才會願意開口告訴您問題。但我們常做的就是直接批判,事實上這樣真的有效嗎?這將可能摧毀您與孩子溝通的管道,讓他知道反正告訴您也會被罵,乾脆別講了。我們要的是有效溝通,長遠的溝通管道。
至於成績部分,幾次考試考差並不會如何。只是許多父母親求好心切,要孩子每次80分,慢慢的每次90分,接著可能要孩子每次滿分,甚至滿分後還補上一句「對呀,就是得都考滿分才對」。事實上我們自己不希望被這樣對待,但我們卻一直這樣對孩子?我們要建立的是他自己養成學習的習慣,這樣以後他們的學習才不用我們操勞。何況按照因果,其實孩子一輩子成就或許早有定數了,現在都考得很好,未必未來就會很好。還是應該加入因果觀念教育孩子,讓孩子養成學習習慣外,也該幫孩子多培福,往後福慧聚足,自然有好的歸宿。
心理學家說當孩子青春期的時候,父母親閉上評判的嘴巴,孩子青春期就過了。跟孩子建立長期愛的關係,這可以幫助佛化家庭的推行。學佛需要學習,家庭教育也需要學習,以上幾個方式請您參照,跟孩子建立一個有愛的家庭生活模式。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