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記實:1/14《認同創傷》台北場新書分享會(主講:王曙芳;引言:謝文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場講座的引言人謝文宜老師,和《認同創傷》作者王曙芳老師是多年朋友,也是諮商心理師。她說,每次看曙芳老師的書都感到非常驚豔,因為書中和自己諮商的經驗是相呼應的,回想第一次見到曙芳老師時,就覺得這個女孩很有仙氣,記得有次去英國找她時,她也教自己跳騷莎,當時玩得很開心。

  看見曙芳老師後來走上能量心理學這條路,應驗了文宜老師最喜歡跟學生說的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也像書上曙芳老師引用她的老師講的「你的創傷正在揭露你生命的目的」,「受苦其實不是目的,只是通往目的引擎」。

  文宜老師說,在英國當時的曙芳老師在音樂的職涯上非常痛苦,正尋求自己生命的意義,因緣際會開始接觸能量心理學,每個人看了她的第一本書《原能量》都會有種共鳴:「對!這就是曙芳的使命!」

raw-image

  第二本書《認同創傷》,則收錄了很多真實的故事、案例,裡面講了經過什麼樣的歷程,經歷了認同創傷,又如何去解除,文宜老師尤其是最喜歡第三部,講的是「我是誰?」裡面提到靈魂藍圖是什麼?我們要怎麼開始去尋找這個部分,這些都讓文宜老師非常有感。

raw-image

  曙芳老師首先分享了小玫的例子,小玫在國外生產不太順利,她的認同問題是:「我不值得好好被照顧。」她媽媽飛去國外照顧她,但因媽媽語言不通,反而引發小玫更多焦慮。小時侯爸爸常常毆打她跟妹妹,甚至拉頭去撞牆,而媽媽卻無法保護她們,導致長大後的小玫每一天都在煩惱當中度過,每一天都在盤點生活待處理的瑣事。

  另一位個案來找曙芳老師,告知覺得自己有恐慌症,診斷後,才發現有一個原型認同的問題,個案說生活中感受到的都是痛苦,而經由進一步診斷後得知,這樣子可得到的好處是很容易和其他人連結、同理幫助他人,其實底下更深的恐懼是,如果沒有痛苦就會自己一個人待在黑暗當中。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膻中穴是喜樂的出口,是掌管陰陽兩氣交流,調節冷熱,任督二脈的繞行樞紐,每秒收放一百萬次。膻中收放影響了我們的情緒,當我們正向思維、懺悔,膻中會開;負向思維、憂思,膻中被鎖住。每個念頭都在影響膻中、影響健康,只要你能改變心情,就能不藥而癒。

  曙芳老師分享近期經驗,因為了寫書不斷熬夜,使肝經無法修復而生病,後來從中醫角度來看,才知道須將膻中打開,才能讓經絡通暢。曙芳老師也以此來比喻自我認同──當自我認同錯誤時,將導致生活中很多的阻塞,看出去的世界也會將是錯的,因而造成很多生活上的困難。曙芳老師說,命運是寫在認同裡,改變了認同,就改變了命運。

raw-image

  最近有一個廣播節目主持人詢問曙芳老師,到底我們是要認同創傷,還是不認同?對此曙芳老師進一步分享,這本書想協助的是,我們要將自己的創傷認回來,但是不要去認同創傷的標籤,而是要接納自己創傷的世界,才能放下認同的標籤,療癒自己。在個案療癒的處理過程中,有一些觀念如「我說的話永遠不會被重視」,可用TAT來轉化,如果未能及時轉化,一旦成為原型認同,就需要花很多方式來處理,書中有提供方法供讀者自行施作。又如書中提到的上癮症與強迫症,其實是為了逃避恐懼,才讓我們發展出一些逃避的策略,例如:追劇、美食、打電玩、購物、賭博、喝酒、健身、慢跑、囤積、生病、上課、打掃屋子、疑病症……其實只要恐懼消失,這些行為就會隨之消失。

  書中有個案例,提到的淑美和阿傑,常常因為不明原因感到疼痛,淑美的原型認同:我無法控制我的身體。淑美的核心恐懼是:「我不過是個沒有才華的失敗者,如果我沒有身體的毛病,而結果還是一事無成,別人會怎麼看我?」阿傑的原型認同是:「我是個眼高手低的人,我很平庸,努力也沒有用。」疼痛其實是為了 轉移注意力,合理化淑美裹足不前的人生,讓阿傑不出去與人交流有合理藉口。

raw-image

  曙芳老師分享奧斯卡.懷爾德說的一句話「做你自己,因為其他的人都已經有人做了!」她也提到靈魂印記──攜帶你的習慣、舉止,愛與恨,偏好與激情,你想成為的樣子,我們要把它記起來,活出來!人和神之間有一條線連結著,當神想要愛時,就往人這邊走去,當人想要臻於完美時,就會往神的方向走去。但是會一直存在下去的是我們的本質,直到下一個生命開始,而除了自己的心之外,宇宙有一個更大的心,涵容所有人的心,牽引一切。

  曙芳老師也分享哈茲若.音那雅.康說的一句話「心是雙面鏡,它反映所有的外在,以及所有的內在。」當我們受傷了,看出去的景象也是扭曲的。要幫助心的修復,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看,第一是物質的層面,好比父母無法照顧好我們,的確會造成創傷,長大的我們需要將創傷領回來,面對並承認自己的痛苦,可用能量心理學將其轉化。另外,也可以思考為什麼要承受這些創傷,可以透過創傷學習什麼?從物質與精神兩個層面來看,才會有意義。

  書中第三部第四章:「關於靈魂,你所不知道的事」說到,沒有任何創傷是無意義的,這都是靈魂的計劃,透過創傷幫助我們學習。誕生在世上不是為了只體會歡樂的事情,有時侯去體驗人生的痛苦,也是靈魂幫助我們的歷程,也許那就是很多世都沒有好好學習的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博客來

讀冊生活

金石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靈工坊文化的沙龍
166會員
203內容數
2025/04/25
我希望我想要過更好的生活…… 我想要和別人有更深的連結……   這些願望,都不是隨便任何人可以給我們的。 但我們可以透過經驗來領悟如何追尋它們。乙甯老師認為,神話可以讓生活更有溫度,也蘊含智慧,所以她將塔羅占卜和坎伯的英雄旅程結合在一起,幫助人為生活指點迷津。   #敘事塔羅 塔羅
Thumbnail
2025/04/25
我希望我想要過更好的生活…… 我想要和別人有更深的連結……   這些願望,都不是隨便任何人可以給我們的。 但我們可以透過經驗來領悟如何追尋它們。乙甯老師認為,神話可以讓生活更有溫度,也蘊含智慧,所以她將塔羅占卜和坎伯的英雄旅程結合在一起,幫助人為生活指點迷津。   #敘事塔羅 塔羅
Thumbnail
2025/03/31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讀典範,光是閱讀就會帶來療癒。任何一位投身於內在工作的讀者,都很容易從乙甯老師的說明中找到自己正處於英雄之旅的哪個階段,正遇上什麼困境,曾做過什麼回應。   如何用以意義的方式串連大祕牌的順序,是所有塔羅工作者的挑戰,也是成為大師最重要的門檻。因為知識可以藉由記誦來增加,解
Thumbnail
2025/03/31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讀典範,光是閱讀就會帶來療癒。任何一位投身於內在工作的讀者,都很容易從乙甯老師的說明中找到自己正處於英雄之旅的哪個階段,正遇上什麼困境,曾做過什麼回應。   如何用以意義的方式串連大祕牌的順序,是所有塔羅工作者的挑戰,也是成為大師最重要的門檻。因為知識可以藉由記誦來增加,解
Thumbnail
2025/02/12
於我而言,這是一本奇書。 雖然我個人本科學習翻譯專業,但我其實並不喜歡做筆譯。筆譯的過程枯燥、漫長且不能過多自主創造,對我而言曾是一種不大不小的折磨。比起口譯的那種即時性、現場感,筆譯的過程多少有些孤寂。 但我依然記得六年前拿起這本書開始閱讀時的那份激動和暢快。當時我的兒子剛剛降生,
Thumbnail
2025/02/12
於我而言,這是一本奇書。 雖然我個人本科學習翻譯專業,但我其實並不喜歡做筆譯。筆譯的過程枯燥、漫長且不能過多自主創造,對我而言曾是一種不大不小的折磨。比起口譯的那種即時性、現場感,筆譯的過程多少有些孤寂。 但我依然記得六年前拿起這本書開始閱讀時的那份激動和暢快。當時我的兒子剛剛降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前一陣子因為連續多日睡不好、頭痛,被C帶去體驗「頌缽」。 我記得頌缽師說,我的心輪的傷蠻深的,需要時間恢復。她要我想想,過往哪一件接近「背叛」、「付出與回饋不對等」的感受,讓我有很受傷的感覺,試著去化解它、療癒它。還有,她指出,我的能量場較弱,所以容易被外在許多負能量干擾。 第一次體驗這麼特別的
Thumbnail
前一陣子因為連續多日睡不好、頭痛,被C帶去體驗「頌缽」。 我記得頌缽師說,我的心輪的傷蠻深的,需要時間恢復。她要我想想,過往哪一件接近「背叛」、「付出與回饋不對等」的感受,讓我有很受傷的感覺,試著去化解它、療癒它。還有,她指出,我的能量場較弱,所以容易被外在許多負能量干擾。 第一次體驗這麼特別的
Thumbnail
4月9日在台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原力效應》新書發表會中,除了愛大上半場的演講將他畢生絕學都盡數分享,毫無藏私外,下半場12位講者的短講要在5分鐘內呼應原力精神,其實難度非常高。 怡慧老師的短講分為相信自己、相信朋友、相信世界三部分,今天的分享先以第一部分為主。 記得演講中一個讓我印象很深刻的例子,
Thumbnail
4月9日在台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原力效應》新書發表會中,除了愛大上半場的演講將他畢生絕學都盡數分享,毫無藏私外,下半場12位講者的短講要在5分鐘內呼應原力精神,其實難度非常高。 怡慧老師的短講分為相信自己、相信朋友、相信世界三部分,今天的分享先以第一部分為主。 記得演講中一個讓我印象很深刻的例子,
Thumbnail
  引言人王浩一老師說,非常喜歡台中中央書局民眾的眼神,感到很舒服,浩一老師本身學數學,因此他將人生當作X軸,把別人當Y軸,分成四個象限: 第一象限:自我感覺良好 第二象限:很喜歡照顧別人 第三象限:把別人當作別人,類似禪宗 第四象限:把自己當作別人,無我狀態   很多人沒辦法饒過身邊的人,似乎因為
Thumbnail
  引言人王浩一老師說,非常喜歡台中中央書局民眾的眼神,感到很舒服,浩一老師本身學數學,因此他將人生當作X軸,把別人當Y軸,分成四個象限: 第一象限:自我感覺良好 第二象限:很喜歡照顧別人 第三象限:把別人當作別人,類似禪宗 第四象限:把自己當作別人,無我狀態   很多人沒辦法饒過身邊的人,似乎因為
Thumbnail
  本場講座的引言人謝文宜老師,和《認同創傷》作者王曙芳老師是多年朋友,也是諮商心理師。她說,每次看曙芳老師的書都感到非常驚豔,因為書中和自己諮商的經驗是相呼應的,回想第一次見到曙芳老師時,就覺得這個女孩很有仙氣,記得有次去英國找她時,她也教自己跳騷莎,當時玩得很開心。   看見曙芳老師後來走上能量
Thumbnail
  本場講座的引言人謝文宜老師,和《認同創傷》作者王曙芳老師是多年朋友,也是諮商心理師。她說,每次看曙芳老師的書都感到非常驚豔,因為書中和自己諮商的經驗是相呼應的,回想第一次見到曙芳老師時,就覺得這個女孩很有仙氣,記得有次去英國找她時,她也教自己跳騷莎,當時玩得很開心。   看見曙芳老師後來走上能量
Thumbnail
人總是不停在學習,包括:愛情、親密關係,難免有一些坑坑疤疤,有些人把創傷當成勳章,有些人傷得太深因此走不出來。我們並不是為了承受創傷來的,但有時難免也需要借助諮商師幫我們清創與釐清,這是現代很需要的學科與研究。王浩一分享,在他最近寫的一本書中,序文的標題是「每一朵玫瑰都有自己的荊棘」。換句話說,我們
Thumbnail
人總是不停在學習,包括:愛情、親密關係,難免有一些坑坑疤疤,有些人把創傷當成勳章,有些人傷得太深因此走不出來。我們並不是為了承受創傷來的,但有時難免也需要借助諮商師幫我們清創與釐清,這是現代很需要的學科與研究。王浩一分享,在他最近寫的一本書中,序文的標題是「每一朵玫瑰都有自己的荊棘」。換句話說,我們
Thumbnail
心靈工坊總編輯徐嘉俊在致詞時表示,一般人都以為心理諮商都在聊天而已,好像沒什麼用,但她引用王浩威醫師的話請大家可以想想:有什麼人能以你為主體,不帶評斷的聽你說話20分鐘? 最後就是處理當事人的傷口。曹老師說,這不意味要重現當事人的傷痛歷程,而是要以「當下」傷口的處理為重 博客來 金石堂 學思行
Thumbnail
心靈工坊總編輯徐嘉俊在致詞時表示,一般人都以為心理諮商都在聊天而已,好像沒什麼用,但她引用王浩威醫師的話請大家可以想想:有什麼人能以你為主體,不帶評斷的聽你說話20分鐘? 最後就是處理當事人的傷口。曹老師說,這不意味要重現當事人的傷痛歷程,而是要以「當下」傷口的處理為重 博客來 金石堂 學思行
Thumbnail
後來,我不再需要這些關於心理創傷的書了。若有需要,我想是因為我想知道在別人心上有哪些創傷,好讓彼此舞刀弄劍時,可以有一個人能閃避,而不要一直都是兩敗俱傷。總是,關係裡要有一個人柔軟,才有機會解開糾成一團的結,也要有一個人是強壯的,才能保護和包容對方,以及那一段想要維持的關係。
Thumbnail
後來,我不再需要這些關於心理創傷的書了。若有需要,我想是因為我想知道在別人心上有哪些創傷,好讓彼此舞刀弄劍時,可以有一個人能閃避,而不要一直都是兩敗俱傷。總是,關係裡要有一個人柔軟,才有機會解開糾成一團的結,也要有一個人是強壯的,才能保護和包容對方,以及那一段想要維持的關係。
Thumbnail
取自網路 如果,你也常說「沒關係,我自己來就好。」 如果,也常有人對你說「你應該對自己好一點。」 如果,你也害怕「不夠好,是不是就代表自己沒用?」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總想著:「我表現得好不好?」而不是:「我好不好?」我想現在,該換你上這艘船了。 ---摘自推薦序,蕭彤雯(前新聞主播/知名節目主持人)
Thumbnail
取自網路 如果,你也常說「沒關係,我自己來就好。」 如果,也常有人對你說「你應該對自己好一點。」 如果,你也害怕「不夠好,是不是就代表自己沒用?」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總想著:「我表現得好不好?」而不是:「我好不好?」我想現在,該換你上這艘船了。 ---摘自推薦序,蕭彤雯(前新聞主播/知名節目主持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