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2023~製造業產業趨勢觀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個人觀點分享

2023年普遍都認為製造業與科技業上半年景氣不會好。但景氣不好與產業趨勢沒關係。

製造業(泛指所有的製造業)

1 工業機器人Robot需求,依然強勁。

自動化的需求越來越多,也代表著越來越多傳統的現場工作人員將失去既有的舞台。

2 協作式機器人Cobot需求,非常快速成長

協作式機器人自推出以來,在這兩年間以非常快速的成長速度拓展到全世界的各個製造領域。並不是因為Cobot比Robot便宜,而是Cobot比Robot在使用上更簡單,更安全。

3 工業4.0與互聯網

工業4.0的目標,並非創造新穎的製造技術,而是整合現有的製造資源、銷售流程、大數據,建立能夠快速反應市場需求、精準生產、減少成本浪費、跨領域合作的製造產業。

4 更多的機械設備開始與雲端有連結

這與工業4.0有相關,因此疫情加速了部分公司往工業4.0前進一小步。

5 ESG永續、綠色生產、淨零碳排

大家開始有“注意到”這個國際的趨勢,不過絕大多數公司看起來還沒有計畫要投入。最多人做的事情就是在工廠屋頂架設太陽能板,這樣就算是綠電了。而之所以架設太陽能板,其實主因也不是為了綠電,而是為了賺政策財。



關於本專欄

三個月試閱只要 NT$ 399。 可以看到過去所有的付費文章喔。 想入門國外業務的讀者,只要一本書的價格就可以就能幫助您快速的建立B2B業務該有的基本知識與觀念。

每個月 NT$ 150。 持續的閱讀在B2B業務職涯中,實務上會遇到的案例、實作方法與業務觀念、工作觀念,保證物有所值。

Podcast 即時的工作內容分享。搜尋"業務可頌 | B2B外銷業務工作筆記"。

raw-image



如果喜歡本篇文章,還請按下右邊欄位〔訂閱〕、〔追蹤〕或〔贊助〕。

業務可頌 杭特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0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B2B業務行銷專欄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2B Sales&Business Development
128會員
221內容數
B2B業務行銷 筆者是專職於國際B2B業務行銷的工作者,以旅行國家或城市來說,在台灣應該是PR99的等級,數十個國家,數百個城市。在2024年末改任職於一間德國公司,也是擔任國際B2B業務行銷的工作。本專欄主要分享B2B工作中的案例、觀念、經驗,與在德國公司的工作日常。
2024/12/10
本文探討參加展會的主要目的,包括拓展品牌知名度、尋找潛在客戶及合作夥伴。針對不同身分的來訪者,提供有效的溝通策略,以提高參展效果。強調透過明確的目標設定和時間控管,避免無效溝通,實現展會的最大商業效益。
Thumbnail
2024/12/10
本文探討參加展會的主要目的,包括拓展品牌知名度、尋找潛在客戶及合作夥伴。針對不同身分的來訪者,提供有效的溝通策略,以提高參展效果。強調透過明確的目標設定和時間控管,避免無效溝通,實現展會的最大商業效益。
Thumbnail
2024/11/12
疫情期間很多人詢問,實體展覽會消失嗎?線上展覽會不會取代實體展覽?我相信現在已經不會有人問這個問題了。因為事實擺在眼前,這兩年的展覽人潮都非常的多,很明顯,人們喜歡碰面。 這次睽違六年我再次回到Hannova漢諾威的EuroBLECH展。這可以算是金屬加工業的重量級展覽,從切割,銲接,折彎,滾
Thumbnail
2024/11/12
疫情期間很多人詢問,實體展覽會消失嗎?線上展覽會不會取代實體展覽?我相信現在已經不會有人問這個問題了。因為事實擺在眼前,這兩年的展覽人潮都非常的多,很明顯,人們喜歡碰面。 這次睽違六年我再次回到Hannova漢諾威的EuroBLECH展。這可以算是金屬加工業的重量級展覽,從切割,銲接,折彎,滾
Thumbnail
2024/03/05
整理與潛在商機商業思考。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的新世界機器人報告記錄了全球工廠中的553,052臺工業機器人安裝數量。202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將增長7%,達到超過59萬臺。預計2024年很有可能就達到超過60萬臺的年安裝數量。
Thumbnail
2024/03/05
整理與潛在商機商業思考。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的新世界機器人報告記錄了全球工廠中的553,052臺工業機器人安裝數量。202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將增長7%,達到超過59萬臺。預計2024年很有可能就達到超過60萬臺的年安裝數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好的產品總是要從好的工具開始,協助你容易的開始,協易機械這類產業可以重新觀察。沖床龍頭廠協易機械第1季財報,單季合併稅後純益1.22億元,每股獲利0.77元同期新高。協易機因為於AI而帶動伺服器、電動車...等產業需求往上,推升沖床需求增長,協易機主要產品:門型沖床、C型沖床兩大類,以自有品牌「SE
Thumbnail
好的產品總是要從好的工具開始,協助你容易的開始,協易機械這類產業可以重新觀察。沖床龍頭廠協易機械第1季財報,單季合併稅後純益1.22億元,每股獲利0.77元同期新高。協易機因為於AI而帶動伺服器、電動車...等產業需求往上,推升沖床需求增長,協易機主要產品:門型沖床、C型沖床兩大類,以自有品牌「SE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製造商和商業經營角度在商業決策上的差異。文章提到了A類型自動化機器的市場趨勢以及公司內部的決策過程,以及不同觀點之間的衝突。最後,作者強調了在工作中碰到的挫折和如何通過與經營層溝通來應對。文章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製造商和商業經營角度在商業決策上的差異。文章提到了A類型自動化機器的市場趨勢以及公司內部的決策過程,以及不同觀點之間的衝突。最後,作者強調了在工作中碰到的挫折和如何通過與經營層溝通來應對。文章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價值。
Thumbnail
整理與潛在商機商業思考。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的新世界機器人報告記錄了全球工廠中的553,052臺工業機器人安裝數量。202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將增長7%,達到超過59萬臺。預計2024年很有可能就達到超過60萬臺的年安裝數量。
Thumbnail
整理與潛在商機商業思考。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的新世界機器人報告記錄了全球工廠中的553,052臺工業機器人安裝數量。202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將增長7%,達到超過59萬臺。預計2024年很有可能就達到超過60萬臺的年安裝數量。
Thumbnail
2024年的AI產業不會只是在2023年那些舊標的打轉 無人商店跟智慧醫療,光通訊就是案例,這只是基礎的產業擴散節奏 智慧型手機>電動車>綠能 都表演過了 大多贏家AI跟摺疊產業的獲利資金,都確認跟我們差不多 已經都在各處不同預期的題材標的輪流 每個人的投資階段選擇不同,就只是
Thumbnail
2024年的AI產業不會只是在2023年那些舊標的打轉 無人商店跟智慧醫療,光通訊就是案例,這只是基礎的產業擴散節奏 智慧型手機>電動車>綠能 都表演過了 大多贏家AI跟摺疊產業的獲利資金,都確認跟我們差不多 已經都在各處不同預期的題材標的輪流 每個人的投資階段選擇不同,就只是
Thumbnail
依照目前各機構趨勢產業 電動車 AI 生技醫療 儲能 ,都還是這些在輪轉 電動車的滲透率要注意後面就會邁入成熟期 因為已經從14%會跳升到28% 這邊會有一個階段從Level 2 跳躍到 Level 4的蜜月想像期 也是AI跟電動車會最多題材的階段全自動駕駛 所有產業過程就是要保持溫
Thumbnail
依照目前各機構趨勢產業 電動車 AI 生技醫療 儲能 ,都還是這些在輪轉 電動車的滲透率要注意後面就會邁入成熟期 因為已經從14%會跳升到28% 這邊會有一個階段從Level 2 跳躍到 Level 4的蜜月想像期 也是AI跟電動車會最多題材的階段全自動駕駛 所有產業過程就是要保持溫
Thumbnail
2023年已經過完農曆年,開工後投在電子領域的工程師們檢視目前自己所在的公司上下游產業鍊是否跟上五大潮流趨勢。年終獎金之外,再一筆年中獎金!
Thumbnail
2023年已經過完農曆年,開工後投在電子領域的工程師們檢視目前自己所在的公司上下游產業鍊是否跟上五大潮流趨勢。年終獎金之外,再一筆年中獎金!
Thumbnail
個人觀點分享 2023年普遍都認為製造業與科技業上半年景氣不會好。但景氣不好與產業趨勢沒關係。 製造業(泛指所有的製造業) 1 工業機器人Robot需求,依然強勁。 自動化的需求越來越多,也代表著越來越多傳統的現場工作人員將失去既有的舞台。 在台灣傳統產業本來就屬於人力短缺的狀態,因此對於既有產業從
Thumbnail
個人觀點分享 2023年普遍都認為製造業與科技業上半年景氣不會好。但景氣不好與產業趨勢沒關係。 製造業(泛指所有的製造業) 1 工業機器人Robot需求,依然強勁。 自動化的需求越來越多,也代表著越來越多傳統的現場工作人員將失去既有的舞台。 在台灣傳統產業本來就屬於人力短缺的狀態,因此對於既有產業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