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的Quantics MBA 是什麼?為什麼那麼多科技人去上?

免費的Quantics MBA 是什麼?為什麼那麼多科技人去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在2021年4月錄取了Quantics MBA programme,所以這個突然竄紅,然後錄取錄只有5%的MBA 到底值得嗎,據說跟哈佛一樣的低率取錄?

Quantics 簡介

Quantic 是由華盛頓特區的州教育總監辦公室(OSSE)許可,並由遠程教育認證委員會(DEAC)認證。 DEAC被美國教育部列為公認的認可機構,並且還獲得了高等教育認可委員會(CHEA)的認可。下面有兩種program,一是我所在的MBA 和EMBA,費用都是的12,350 美金,也有提供獎學金,真的很便宜!

它其實也有自己的campus位於華盛頓,但我自己沒有去過,我猜可能大部分是給EMBA交流用。

Getting in is not easy

整體申請流程是很簡單的:

  • 上傳履歷
  • 回答網站上面關於動機問題
  • 500字的小論文
  • 15分鐘面試

我差不多花了一週準備,因為率取率少於5%,再加上是比較便宜的MBA,每年申請人數約5萬人。

課程架構

基本上還一般的MBA沒有太多差異。每個模組結束都還會有一個case study小考試去確認學到的東西知道如何應用,畢業必須要通過其中和期末考,佔比70%的畢業門檻,而且前面課程沒有完成不可以考試。

raw-image

至於因為是線上MBA,我自己的選擇標是看不了只是線上教課的影片,當時發現他們設計了一套互動填空的方式,用模組化一塊塊拆解知識,把我最討厭的會計(大學還被當),一層一層像洋蔥抽絲剝繭,很好理解和應用。左邊是會計例子,右邊是統計例子,答錯系統會告訴你背後邏輯和正確答案,所以我比較不會看影片分心分神。

raw-image

時間花費

  • 所有課程為期一年
  • 每週我大約花5–10小時在作業和報告
  • 期中和期末考:各花了4天考試,每個考試可有48小時去完成

Network

  • 同期加入的同學會有一個由Quantic委員組成的管理員來經營各種頻道,發布office hours, online or offline networking event 等
  • 網站上面有一個世界地圖和filter,可以提供想要認識其他學長姐的人去交流
  • 和我同期加入的學生很多都是科技業和科學背景,和好多人聊天都是說為了要轉管理職所以來讀這個不用暫停工作的MBA


raw-image

我的評價

  • 雖然有來自世界各地學生,但目前的遠距學程還是很難打破在networking有限制這塊,所以當朋友來問我時,我都會很直白的說,想認識人建立社交圈還是可以去傳統實體MBA;若是建立知識架構,這個MBA足夠。
  • 社交的主要平台在slack,學生會創立各種標籤群,很多人其實不會常常上去slack,雖然會發布消息和學生會問問題,但大多數學生都沒有辭職讀MBA,所以平常也忙自己的事,互動有限
  • 各地有meet up 活動可以參加,所以有時候當我去旅行時,我會用Quantic alumn map去找有意的人來聊天,我自己的經驗大家都很快回訊息,也很好奇不同學生的背景等
  • 和其他傳統學校學生一樣可以access各種要付費的線上圖書館服務和期刊資源,要找產業資料時,真的蠻方便

So is this for you?

我希望透過寫這篇文章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除了傳統昂貴的MBA,還有越來越多的線上選項,透過遊戲化設計的方式,將各種艱澀難懂的內容拆解成小模組來學習。

若有任何問題,都歡迎IG 找我聊 @ian.coaching。下面附上我的畢業證書。



raw-image
avatar-img
Ian Weng的沙龍
26會員
4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Ian We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工作六年,我在台灣和新加坡的Airbnb,到愛爾蘭Meta歐洲總部,一路上遇見很多經理人,有真的善於征戰沙場的領導人,也有和屬下吵翻天碰一鼻子灰的經理。 我這邊紀錄了三種領導人的類型,能夠幫助你看出老闆的層次高低。
我和很多人是一樣的,普通中產家庭,不是富二代,也沒有國外留學的背景。 憑什麼跟上千萬優秀的年輕人競爭?而且我當年還是大學剛畢業的第一份工作。 Airbnb來台灣招聘時,只找兩人,做社群經理,需要常跟美國和新加坡共事,因為總部亞洲和大本營都不在台灣,所以英語的要求也嚴格。 我除了履歷,我還做了什麼?
每個人在工作上多少會遇到紛爭(conflict),可以小至是激烈討論該如何執行或是執行方法不同,大到進行人身攻擊類的紛爭。 你知道什麼是高價值紛爭嗎?什麼又是絕對要避免的? 以及遇到怎麼辦?2023看這篇,幫助你解決職場大多數紛爭問題!
工作六年,我在台灣和新加坡的Airbnb,到愛爾蘭Meta歐洲總部,一路上遇見很多經理人,有真的善於征戰沙場的領導人,也有和屬下吵翻天碰一鼻子灰的經理。 我這邊紀錄了三種領導人的類型,能夠幫助你看出老闆的層次高低。
我和很多人是一樣的,普通中產家庭,不是富二代,也沒有國外留學的背景。 憑什麼跟上千萬優秀的年輕人競爭?而且我當年還是大學剛畢業的第一份工作。 Airbnb來台灣招聘時,只找兩人,做社群經理,需要常跟美國和新加坡共事,因為總部亞洲和大本營都不在台灣,所以英語的要求也嚴格。 我除了履歷,我還做了什麼?
每個人在工作上多少會遇到紛爭(conflict),可以小至是激烈討論該如何執行或是執行方法不同,大到進行人身攻擊類的紛爭。 你知道什麼是高價值紛爭嗎?什麼又是絕對要避免的? 以及遇到怎麼辦?2023看這篇,幫助你解決職場大多數紛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