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回顧雜想: 夢、記憶、A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去年 2022 的年底時,有陣子突然常常出現 Deja vu (既視感),在做完一件事、看到某個事物後,過沒幾分鐘,回想起來,卻感覺這段記憶非常遙遠,好想多年前就植入我的腦海一樣,我甚至一度認為是不是前世記憶甦醒了,或是我困在這個時空,同樣的一天我已經度過 10幾次了,科幻魂上身。

剛好那陣子,用 Netflix 看了一部劇: Sandman (睡魔),在講的是掌管夢境的主角故事,非常好看的劇,我又重新對"意識" 感興趣,下次聊聊我最愛的一集。

然後遊戲 "原神"也出了新大版本 ,進入3.0,新的故事發生在新的區域、 國家: 須彌,須彌的所有人都頭戴"虛空" :神所創造的機器裝置,長的像智慧眼鏡,簡單理解為,把腦袋連接到一台超強的智慧中央電腦,隨時幫你解決回答問題,缺點是所有人不再做夢

  • 因為夢都被機器奪走,晚上貢獻大腦算力給 "虛空"中央處理器

我常常會被這種現實體驗,巧合的與當下影視作品、時事產生的連結,產生一種很難描述的感覺,大概就是原本獨立的神經元,被激活相連的滋味吧?

這幾年對於人類意識的看法,我也慢慢定型了,"我"這個意識,和我的肉體本身是分開的,"我"所認知的世界,只是泡在頭蓋骨裡那顆大腦的電子訊號。這個思想是在當兵行軍時,體悟出來的,或者只是當時太苦悶,只好想辦法讓自己抽離一下現實。

  • 如果 "我" 不存在了,這世界也不存在了

所以,當既視感不斷出現,現實和夢境的區隔突然變得薄弱了,說真的,我也無法確定打這篇文章的當下,我不是在夢中。(莊子?

這又衍生到最近 AI 在科技圈又變成熱門話題,因為 2022年底 AI 聊天機器人 Chatgpt 的橫空出世,大家一邊感嘆 奇點將至,也有另一種聲音在說這個 機器人不過又是一個沒靈魂的唬爛產生器,它只是把大量訓練出來的前後文打出來而已,和人類的邏輯思考能力摸不上邊。

  • 人類學習、組織語言,不也是把前後文拼湊出來而已?

雖然 Chatgpt 能還有很多能挑剔的點,但它目前展現的實用性,在各領域不斷冒出來,我過年前也測試了一下它對徒步環島的認識,因為它剛出來時,我就有問過它,但當時它的回答很爛,時隔兩個月,它可以說是進步神速。

raw-image
raw-image

它還唬爛出了一個不存在的 APP 給我,猜猜是哪一個?
不然它的回答我覺得算是很好了,雖然大多數回答很籠統,但是要我寫的話,其實大綱也不會脫離那些內容。

雖然 Chatgpt 被叫做 AI 聊天機器人,但最令大家吃驚的,是它能輔助的領域太廣了,只要能餵資料,都能訓練出不錯的成果,正確性可以靠人工糾正,但工作效率能翻好幾倍。

  • 而且回首一望,AI 已經能廣泛的用在 畫圖、產生語音了,甚至能用一整套的 AI 來做出 有聲書故事影片。

雖然我的資歷非常淺,還是半路出家,但越鑽研電腦科學的基礎,像是一些簡單的演算法、電腦的基礎零件運作,總覺得好像能夠藉此更了解人類的思考方式,甚至到現在 AI的類神經網路算法,程式不再是單純的堆疊邏輯,而是在規劃軟體的思考方式,畢竟都叫 類神經網路了,也算嘗試接近生物腦袋的運作方式。

我們可能正在創造出神
但從造神的過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切の人生雜學
116會員
105內容數
一些生活的體悟,融合閱讀心得、或是各類影視作品、遊戲等。世界的一切都是有關連的,希望能用文字把所有連結寫出來。
切の人生雜學的其他內容
2025/01/20
回顧2024年,充滿愛情課題、自我覺察與寫作成長的旅程。認識新朋友,開啟感性,並在寫作方面持續精進,期待2025年更多發展。
Thumbnail
2025/01/20
回顧2024年,充滿愛情課題、自我覺察與寫作成長的旅程。認識新朋友,開啟感性,並在寫作方面持續精進,期待2025年更多發展。
Thumbnail
2024/10/18
這篇文章靈感來源於一段引人思考的對話,探討了討好型人格對自我的影響。作者分享了她與 podcaster 姥姥之間的交流,反思情感中的失落和人際關係中的自我價值。文章鼓勵讀者學會在拒絕和失去中找到安慰,並重視自我的需求與慾望。走出過度分析的循環,勇敢追求想要的東西,成為更真實的自己,是本文的核心主題。
Thumbnail
2024/10/18
這篇文章靈感來源於一段引人思考的對話,探討了討好型人格對自我的影響。作者分享了她與 podcaster 姥姥之間的交流,反思情感中的失落和人際關係中的自我價值。文章鼓勵讀者學會在拒絕和失去中找到安慰,並重視自我的需求與慾望。走出過度分析的循環,勇敢追求想要的東西,成為更真實的自己,是本文的核心主題。
Thumbnail
2024/08/17
遭遇拖延症的我,原本期待準時搭乘普悠瑪前往花蓮,卻意外錯過班次,轉而搭乘慢悠悠的莒光號。這段旅程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節奏與情緒,意外感受到內心深處的愉悅。透過這次經驗,探索潛意識中的不同人格也成為我反思的主題。拖延或許是一種成癮,而真正的自我卻在慢慢遊回來。
Thumbnail
2024/08/17
遭遇拖延症的我,原本期待準時搭乘普悠瑪前往花蓮,卻意外錯過班次,轉而搭乘慢悠悠的莒光號。這段旅程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節奏與情緒,意外感受到內心深處的愉悅。透過這次經驗,探索潛意識中的不同人格也成為我反思的主題。拖延或許是一種成癮,而真正的自我卻在慢慢遊回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清大通識第十五週心得分享
Thumbnail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清大通識第十五週心得分享
Thumbnail
AI 的進展通常分為四個階段: 被動機器 (Reactive machines) 有限的記憶體 (Limited memory) 心智理論 (Theory of mind) 自我意識 (Self aware)
Thumbnail
AI 的進展通常分為四個階段: 被動機器 (Reactive machines) 有限的記憶體 (Limited memory) 心智理論 (Theory of mind) 自我意識 (Self aware)
Thumbnail
※本次彩圖為筆者用Midjourney製作※本次彩圖為筆者用Midjourney製作 (三) Silurs: 「有很多電影,小說或是創造刊物都會以“人工智慧進化出有靈魂”這樣的主題去做描述,那麼您認為人工產物能夠產生靈魂嗎? 前一陣子看到新聞說Google工程師說他發現人工智慧疑似有靈魂和情緒,但被
Thumbnail
※本次彩圖為筆者用Midjourney製作※本次彩圖為筆者用Midjourney製作 (三) Silurs: 「有很多電影,小說或是創造刊物都會以“人工智慧進化出有靈魂”這樣的主題去做描述,那麼您認為人工產物能夠產生靈魂嗎? 前一陣子看到新聞說Google工程師說他發現人工智慧疑似有靈魂和情緒,但被
Thumbnail
最近社群上都在討論ChatGPT聊天機器人相關話題,我聽了劉軒老師跟老高等創作者的想法,他們第一時間都產生了「威脅感」,人類終於創造出了一個會不斷學習,搞不好哪天「無法控制」的工具出來了,老高甚至以文明的「奇異點」來形容ChatGPT的出現,不管這是不是多數人想要的未來,這個「未來」已經來了。
Thumbnail
最近社群上都在討論ChatGPT聊天機器人相關話題,我聽了劉軒老師跟老高等創作者的想法,他們第一時間都產生了「威脅感」,人類終於創造出了一個會不斷學習,搞不好哪天「無法控制」的工具出來了,老高甚至以文明的「奇異點」來形容ChatGPT的出現,不管這是不是多數人想要的未來,這個「未來」已經來了。
Thumbnail
剛好那陣子,用 Netflix 看了一部劇: Sandman (睡魔),在講的是掌管夢境的主角故事,非常好看的劇,我又重新對"意識" 感興趣,下次聊聊我最愛的一集。 然後遊戲 "原神"也出了新大阪本,新的故事發生在新區域: 須彌,須彌的所有人都頭戴"虛空" :神所創造的機器,長的像智慧眼鏡,簡單理解
Thumbnail
剛好那陣子,用 Netflix 看了一部劇: Sandman (睡魔),在講的是掌管夢境的主角故事,非常好看的劇,我又重新對"意識" 感興趣,下次聊聊我最愛的一集。 然後遊戲 "原神"也出了新大阪本,新的故事發生在新區域: 須彌,須彌的所有人都頭戴"虛空" :神所創造的機器,長的像智慧眼鏡,簡單理解
Thumbnail
從我小時候所看到的第一部科幻片Star Trek開始,AI及人造人就成為我生命的一部份,當HBO的自製影集Westworld第一部上演時我跟了幾集,之後一直到第三季我才成為Fans,上週所演出的第四季第五集【莊子】卻與身心靈擦出了火花。 但你在未來有個過去,我會在起點與你會合 ===
Thumbnail
從我小時候所看到的第一部科幻片Star Trek開始,AI及人造人就成為我生命的一部份,當HBO的自製影集Westworld第一部上演時我跟了幾集,之後一直到第三季我才成為Fans,上週所演出的第四季第五集【莊子】卻與身心靈擦出了火花。 但你在未來有個過去,我會在起點與你會合 ===
Thumbnail
我們之所以知道其他個體有意識,其實也並不是因為我們真的掌握了他們的「內在本質」。我從來沒有從我的小狗的角度去感知過這個世界,我也從未以我的伴侶的主觀角度去感知這個世界,因為這些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然而我依然十分肯定我的小狗和我的伴侶有意識和感覺,而這是基於很合理的「實用考量」
Thumbnail
我們之所以知道其他個體有意識,其實也並不是因為我們真的掌握了他們的「內在本質」。我從來沒有從我的小狗的角度去感知過這個世界,我也從未以我的伴侶的主觀角度去感知這個世界,因為這些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然而我依然十分肯定我的小狗和我的伴侶有意識和感覺,而這是基於很合理的「實用考量」
Thumbnail
在人工智能發展日趨成熟與先進的今日,人們對於人形智能的機器人管家始終有一種浪漫的想像。 希望能有一個忠實的為我們分擔家庭、公司上需要體力的勞務工作,也希望能像人一樣可以在孤單時和你對話談心。 而在距離人類可以上火星旅行的日子前,我們真的有可能研發出這樣的機器人嗎?你也喜歡機器人嗎? 不久前,
Thumbnail
在人工智能發展日趨成熟與先進的今日,人們對於人形智能的機器人管家始終有一種浪漫的想像。 希望能有一個忠實的為我們分擔家庭、公司上需要體力的勞務工作,也希望能像人一樣可以在孤單時和你對話談心。 而在距離人類可以上火星旅行的日子前,我們真的有可能研發出這樣的機器人嗎?你也喜歡機器人嗎? 不久前,
Thumbnail
微軟在 2020 年底取得了一項專利,可以利用「特定的某人」在網路上留下的文字、影像、聲音等記錄,來創造以「這個某人」的人格特質為基礎的聊天機器人(chatbot)。重點來了,「這個某人」不一定是個活人,也可能是死人...
Thumbnail
微軟在 2020 年底取得了一項專利,可以利用「特定的某人」在網路上留下的文字、影像、聲音等記錄,來創造以「這個某人」的人格特質為基礎的聊天機器人(chatbot)。重點來了,「這個某人」不一定是個活人,也可能是死人...
Thumbnail
科技一直在進步,當我們在驚呼著科技是多麼的快速發展、方便,但人們可曾想過,這樣快速發展下,會帶來什麼壞處?AI智慧若發展到辨識不出來,他們是否可以享受人權?人們要與時俱進、努力適應科技的變遷,不然到最後,錯誤的就是人類了。
Thumbnail
科技一直在進步,當我們在驚呼著科技是多麼的快速發展、方便,但人們可曾想過,這樣快速發展下,會帶來什麼壞處?AI智慧若發展到辨識不出來,他們是否可以享受人權?人們要與時俱進、努力適應科技的變遷,不然到最後,錯誤的就是人類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