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通識心得分享 week 1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科技的高速變遷,是我們不容忽視的現況。其在發展的同時,帶來了便利,也帶來了擔憂,帶來了開闊視界,也帶來了未知風險。要如何去調適自我的心態,反倒成為這個世代的我們應該學習去思考的課題……

  許多影視作品的題材,放在過去是驚為天人的前衛思考,但隨著技術的成熟,這些「想像」將逐步成為「現實」。就好比知名動漫《刀劍神域》的題材,其藉由虛擬實境技術將玩家的意識以虛擬形象展現,雖然真實的身體就只是趟在床上,但在遊戲中的人們卻依然能感受到五感帶來的知覺,且不受限制的自由跑動。類似的想法在《名偵探柯南:貝克街的亡靈》中也有出現過。經由人工智慧將自己死後的意志流傳下去,他期待獲得甚麼?又或者改變甚麼?即使放到現代來看,也不單單只是讓人思考那些尚未發展完善的技術,還讓人探討所謂的心智與意識到底有沒有經由「上傳」而留存下來的意義。

  人之所以為人的關鍵,一部份在於我們能夠進行心智活動,但當我們跳脫了死亡的界線,將我們的心靈、意識透過科技展現出來,甚至以我們未見的方式成為新時代的「永生者」,那我們是否還能稱之為人?亦或是說,成為「阿凡達」將是我們將技術發展至臻熟階段後的出路?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一方面而言,我將成為歷史的見證者,以或實體,或虛擬的形式繼續著可能不會結束的人生,而從另一方面來說,我是否將成為被操控的存在,以違背我最初意願的方式,作為工具被利用?畢竟,倘若我真的能夠上傳自己的意識,在某種程度上,我會認為自己是「一項技術」。

  同樣引起我興趣的還有連接大腦,並透過意識進行「想像寫字」的機械手臂。對我來說,思考跟想像不是一件困難的事,而當我看到某些事物,可能是書,也可能是電影時,有一些想法出現在腦中倒也無可厚非。但我一直是到今年,嘗試將自己所思所想以文字表現出來的時候才發現,要能夠把自己糊成一團的內容,以文章的形式表現出來,事實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箇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在於,我不知道從哪裡開始表達,才是最能貼近、最能切合我「想」的事。

  實際上我在將自己的想法以文字呈現時,很難直接憑空撰寫,而是必須經由「我手寫我口」的方式,將其盡可能流暢的被述說與閱讀。也因此,想像寫字的機械手臂可能解放了雙手,但對我來說,在實務上仍有操作的困難。更精確地說,在我已習慣邊說邊打字的模式下,我不能確定想像打字是否能夠帶給我更快速的文字撰寫。因為說出我的內容好像才能讓我找到我思考脈絡的那一條線。還是說,內建一個ChatGPT在我的腦裡,幫我把想像的資訊以大綱模式或文章模式書寫下來也是可行的方法呢?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魚兒水中游的沙龍
8會員
48內容數
2025/05/03
臨安謝家出了狀元郎,將於三日後設宴,向眾人分享喜悅,且讓我們一窺南宋士大夫階層如何操辦一場宴席! - 連載短文發想自國立清華大學考古學導論的課程,旨在透過中國考古出土的金銀器物,向大家分享南宋時期的仕紳生活。若有時代考據不妥之處,煩請多多包涵,也歡迎各位不吝指教,一同與我們交流~
Thumbnail
2025/05/03
臨安謝家出了狀元郎,將於三日後設宴,向眾人分享喜悅,且讓我們一窺南宋士大夫階層如何操辦一場宴席! - 連載短文發想自國立清華大學考古學導論的課程,旨在透過中國考古出土的金銀器物,向大家分享南宋時期的仕紳生活。若有時代考據不妥之處,煩請多多包涵,也歡迎各位不吝指教,一同與我們交流~
Thumbnail
2025/04/26
國家尋寶記的一系列漫畫是我對考古學的第一印象,然而,上了大學之後才發現,考古學並沒有那麼單純。作為一門跨領域的學科,它提供了多重的視角協助人們探索沒有文字的世界,那麼,在這個領域耕耘的人們,究竟都在做些什麼呢?在實際走一遭前,先來看看我的觀展分享吧!
Thumbnail
2025/04/26
國家尋寶記的一系列漫畫是我對考古學的第一印象,然而,上了大學之後才發現,考古學並沒有那麼單純。作為一門跨領域的學科,它提供了多重的視角協助人們探索沒有文字的世界,那麼,在這個領域耕耘的人們,究竟都在做些什麼呢?在實際走一遭前,先來看看我的觀展分享吧!
Thumbnail
2025/04/18
第一次參訪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我看見了學校課本未曾詳述的,關於十三行人生活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的生命故事。儘管簡單的介紹無法完全解決我的困惑,但卻為我拓展了新的視野。因此,期待透過簡單的分享,引起他人前去了解的好奇心,繼而對自己,也對台灣有著更多元的想像。
Thumbnail
2025/04/18
第一次參訪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我看見了學校課本未曾詳述的,關於十三行人生活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的生命故事。儘管簡單的介紹無法完全解決我的困惑,但卻為我拓展了新的視野。因此,期待透過簡單的分享,引起他人前去了解的好奇心,繼而對自己,也對台灣有著更多元的想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清大通識第十五週心得分享
Thumbnail
當代認知神經科學_腦與心智 清大通識第十五週心得分享
Thumbnail
顯化第一件事就是我們都是機器人,把自己當成數據,人工智慧就好。人類是一串代碼,或人類活在更高維度生物操控的虛擬世界,都是其中的說法。人生簡單來說就是一場遊戲,由意識決定自己是什麼的遊戲,我認為自己是什麼,我就是什麼,境由心轉、相由心生就是這個道理。我的意識決定我是誰,我的意識決定我周遭的環境,我
Thumbnail
顯化第一件事就是我們都是機器人,把自己當成數據,人工智慧就好。人類是一串代碼,或人類活在更高維度生物操控的虛擬世界,都是其中的說法。人生簡單來說就是一場遊戲,由意識決定自己是什麼的遊戲,我認為自己是什麼,我就是什麼,境由心轉、相由心生就是這個道理。我的意識決定我是誰,我的意識決定我周遭的環境,我
Thumbnail
這是 AI Bard 的回答 懷疑自己是否為有意識的生化人?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想法。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意識的本質一直是個謎,至今尚無定論。有些人認為意識是物理現象,可以通過計算來模擬;而另一些人則認為意識是超越物理世界的存在,無法用計算來解釋。
Thumbnail
這是 AI Bard 的回答 懷疑自己是否為有意識的生化人?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想法。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意識的本質一直是個謎,至今尚無定論。有些人認為意識是物理現象,可以通過計算來模擬;而另一些人則認為意識是超越物理世界的存在,無法用計算來解釋。
Thumbnail
多年前我曾受邀到教育廣播電台介紹『視覺紀錄師』這樣一個新興行業,當時主持人問我「你覺得未來AI會不會取代視覺紀錄師?」 記得我那時的回答是 「我覺得對於單純紀錄,把文字轉成圖像這件事,就像翻譯一樣一定會發生,但如果是紀錄當下與會人員的情感、故事,甚至是引導彼此交流、思考、互動,這件事我想是AI無法取
Thumbnail
多年前我曾受邀到教育廣播電台介紹『視覺紀錄師』這樣一個新興行業,當時主持人問我「你覺得未來AI會不會取代視覺紀錄師?」 記得我那時的回答是 「我覺得對於單純紀錄,把文字轉成圖像這件事,就像翻譯一樣一定會發生,但如果是紀錄當下與會人員的情感、故事,甚至是引導彼此交流、思考、互動,這件事我想是AI無法取
Thumbnail
剛好那陣子,用 Netflix 看了一部劇: Sandman (睡魔),在講的是掌管夢境的主角故事,非常好看的劇,我又重新對"意識" 感興趣,下次聊聊我最愛的一集。 然後遊戲 "原神"也出了新大阪本,新的故事發生在新區域: 須彌,須彌的所有人都頭戴"虛空" :神所創造的機器,長的像智慧眼鏡,簡單理解
Thumbnail
剛好那陣子,用 Netflix 看了一部劇: Sandman (睡魔),在講的是掌管夢境的主角故事,非常好看的劇,我又重新對"意識" 感興趣,下次聊聊我最愛的一集。 然後遊戲 "原神"也出了新大阪本,新的故事發生在新區域: 須彌,須彌的所有人都頭戴"虛空" :神所創造的機器,長的像智慧眼鏡,簡單理解
Thumbnail
元宇宙的概念在人類社會是新穎的,但如你所知,意識為真,實相為虛的觀念在宇宙只是日常,透過元宇宙「借用」(不是發明),人類可能可以一睹意識世界的浩瀚和逼真,但你會不會感覺當你很認真地沉浸在一部電影裡,感受與情緒和呼吸完全跟著劇情起伏,當下你把自己代入的影片裡的角色,你忘了自己是誰、忘了自己上一秒的煩惱
Thumbnail
元宇宙的概念在人類社會是新穎的,但如你所知,意識為真,實相為虛的觀念在宇宙只是日常,透過元宇宙「借用」(不是發明),人類可能可以一睹意識世界的浩瀚和逼真,但你會不會感覺當你很認真地沉浸在一部電影裡,感受與情緒和呼吸完全跟著劇情起伏,當下你把自己代入的影片裡的角色,你忘了自己是誰、忘了自己上一秒的煩惱
Thumbnail
文 / 藍劍虹 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容再問一次:我們遺忘了什麼?在數位技術「遍在」(Omnipresence)狀態,所遺忘的不僅是只有手、身體的一般性存在,更是手與身體的勞作、技藝。這才是我們日益喪失的,乃至淪為「技術的無產階級」。然而,得探問:何謂技藝?
Thumbnail
文 / 藍劍虹 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容再問一次:我們遺忘了什麼?在數位技術「遍在」(Omnipresence)狀態,所遺忘的不僅是只有手、身體的一般性存在,更是手與身體的勞作、技藝。這才是我們日益喪失的,乃至淪為「技術的無產階級」。然而,得探問:何謂技藝?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向讀者粗略探討人工智能的普及化如何影響我們未來的工作模式。 其實除了人工智能外,還有另一種比較鮮為人知的技術,未來亦會完全改變我們的生活。 它就是腦機相關技術。
Thumbnail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向讀者粗略探討人工智能的普及化如何影響我們未來的工作模式。 其實除了人工智能外,還有另一種比較鮮為人知的技術,未來亦會完全改變我們的生活。 它就是腦機相關技術。
Thumbnail
腦電圖藉由侵入式電極或電極貼片測量大腦電訊號而得,多年前科學家測試受試者做決定前的大腦活動發現,在做出決定的前幾秒,大腦就已經做好相應的訊號處理,因此我們的決定似乎是只純物質的決定形式,就跟電腦一樣,不是自己能決定的。但有另一派科學家則認為......
Thumbnail
腦電圖藉由侵入式電極或電極貼片測量大腦電訊號而得,多年前科學家測試受試者做決定前的大腦活動發現,在做出決定的前幾秒,大腦就已經做好相應的訊號處理,因此我們的決定似乎是只純物質的決定形式,就跟電腦一樣,不是自己能決定的。但有另一派科學家則認為......
Thumbnail
臺北數位藝術節在松山文創園區的數場科技藝術講座,其中一場由藝術節策展人羅禾淋擔任講者。講者從一開始便拋出了幾個關鍵字,首先是──「人的極限」,並提到以機械取代人的身體性以及人類自詡萬物之靈,最後講到了我們一直關心的──AI對於人類的威脅以及生態性的想像,接著帶入重點:「科幻世界對於人體極限的反撲」。
Thumbnail
臺北數位藝術節在松山文創園區的數場科技藝術講座,其中一場由藝術節策展人羅禾淋擔任講者。講者從一開始便拋出了幾個關鍵字,首先是──「人的極限」,並提到以機械取代人的身體性以及人類自詡萬物之靈,最後講到了我們一直關心的──AI對於人類的威脅以及生態性的想像,接著帶入重點:「科幻世界對於人體極限的反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