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中流淌的美與意義 - 許多關於美學的思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書名:美學的思索
作者:谷風出版社
心得:



【基礎心得】

修辭法中的擬人和擬物,是從小到大都能在國文課本看到的內容,而我自己在閱讀本書的時候,也同時在思忖著一件事:與其說這是一種寫作方法,不如說這是一種傳遞內在精神的方式。

詩詞因其暗喻和抽象的言詞而獨具美感,我想這種美感體驗,它不該被人解釋和教學,也不能僅被簡化成修辭用法上的剖析(當然以文學角度是沒問題,也很專業的),否則美感就會變得扁平又無趣,原先應璀璨奪目又神秘隱現的朦朧美,也會隨著清晰的解釋,蕩然無存。

我很喜歡李清照的詞,以她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為例: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若用文學的角度去看詩詞,我們會剖析詩詞的詞類、形式、格律、朝代、作者經歷...等等,若用美學的角度去看,或許就能感受到雨的力度、風的驟狂、睏倦與宿醉、海棠花挺立綻放的姿態、花葉的色澤與清香,還有那看不見也摸不著的傷春悲秋之感。


raw-image



這也讓我憶起以前有國文老師上課,會要求我們抄寫她個人對於詩詞與文章的感想,並且一再強調考試會考,抄寫下來就對了。

我當時不太明白,為什麼各自體悟的詩詞,需要抄寫老師個人感受算分數,如果是專業性的詞類剖析等等,我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後來眼見無法與老師進行溝通,索性放棄。


在閱讀這本書以後,我才發覺我當時不知不覺間,就使用了美學的方式去看待詩文,我想問題是出在於:個人的內心體驗,是可以透過語言(創作詩文者所寫)和個人感受(讀者主觀閱讀感受)而共享部分的精神;卻也無法完全共享與重現,因為最原初的精神,僅存於原作者內心,任誰都不可言明,亦不可妄圖描述。

而詩人或是哲學家能透過文字的象徵與暗喻,在詩歌或文字裡使用形象去觸發感受,將抽象的精神還原於別人的心智中,雖說是還原,但仍是不完全的。




若以自己主觀所感,去要求別人銘記一樣的感受,亦是一件有些奇怪又無法做到的事情。就好比有人喜愛香菜;有人覺得難以入口,若在此基礎上,要求每個人無視好惡,都要歌頌香菜滋味有多美好,我想會困難重重。


反思的問題:


(1)你/妳有沒有很喜歡的詩句呢?它在哪方面吸引你/妳?又帶給你/妳什麼樣的感覺?


【進階心得】:


這本書真的就是“美學的思索”,匯聚了歐美日不同學者的觀點,也因這本書較為老舊,且涵蓋的內容其實比較沒有連貫性,所以我將目錄十二標題置於此處。

一、美學
二、哲學與藝術
三、“審美無利害性”的起源
四、審美的起源:審美鑒賞和審美態度
五、精神的形象再現和對不可表達之物的表達
六、建築美學
七、維特根斯坦的美學與文學論論理
八、從哲學角度看羅曼茵加登的美學理論要旨
九、二十世紀的法國美學
十、研究東方美學的現代意義
十一、孔子的藝術哲學
十二、美學應該追求體系嗎?


這本書當中的幾篇其實蠻有意義的,像是談論建築究竟算不算一種藝術品?我們又該如何判斷建築美不美?若建築的目的是要使人居住,那我們能否使用無功利的眼光去看待它?

還有在後半部關於孔子美學的討論,透過此篇作者的一番講述,我真的越讀越驚異於孔子的思想,以前在學校讀論語時,總是搞不懂所謂的“禮”究竟是什麼意思,似乎什麼都是,也什麼都不是,現在才知道是自己有些愚鈍,要用哲學的角度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本篇作者寫的很好理解,如果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這本書來看。

作者在書中提到孔子所說的“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其實指的是三種層次的精神。興於詩,是運用詩中象徵的能力去思考、描述存在;立於禮,是一種行動的藝術,透過實際行動表現存在,此時美善合一;成於樂,是一種融為一體、沉醉於其中的境界。

也因如此,我注意到哲學不能僅用文字去理解,很多時候文字只是不得已的情況下,用來展現精神的方式,而最貼近精神的是詩;即便如此,卻也不能道盡所有精神世界的思想。

而在閱讀感受方面,我認為這本書適合在美學與哲學方面,已具備厚實基礎的人,零基礎的人會感到很挫折,因為書中半數的學者站在的角度,比較是評價、澄清、重新論述舊時的美學觀點,而非單純介紹美學思想,所以如果對此比較陌生的讀者,可能會被專有名詞、哲學概念和邏輯思考弄得暈頭轉向。


書句摘抄:


「形態明確的事象可以攝影般地把它拍攝下來,可以進行那種描寫的機械的再現,但不能形成爲形態的事象又該怎樣去捕捉呢?這就不是科學技術上的問題,是藝術上的課題了。」


「對藝術進行解釋,決不是注釋家的語句解析或語句分析,解釋是意義的發現。詩作品的意義不單純是改寫成散文後的那種意義,不是那樣,它的意義還在於構成形象的刺激性的魅力,還在於鏗鏘作響語言的音樂上的魅力,還在於委諸想像力的自由空間中任意遨遊的能動的魅力。所以詩作品的意義,是在於象徵和被象徵事物的潛在的美。對詩進行真正的解釋,必須是對這種潛在的美的發現性的再發揮。了解了被象徵事物的意義,再使它和象徵的事物在情感上交互作用,那就能進行寓於作品中的內在意義的再發揮,精神在那裏就會超越詩作的原來的限界。」




「維特根斯坦的神秘主義倫理學——和——美學中其餘的陳述是相當容易理解的。例如,提到了人生活在世界上甚至會是痛苦的;但是如實地認識世界並現實地接受世界導致幸福。知識的生活就是雖有世界上的痛苦而仍然是幸福的生活。以藝術所能啓迪的幸福爲基礎的生活也樣。“藝術的目的是美,這個概念肯定是有道理的。而美是使人幸福的東西。」



「孔子認爲行動比說話更重要,認爲言語只是獲得知識的手段和媒介,行動才是人的全部。對孔子來說,言語只是行動的前一個階段,行動卻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總體。行動是現實生活中前進的能力(faculty),精神是通過行動和現實接觸的,一個人即使說得很動聽,甚至也是那樣想的,如果不那樣做,那不但是不充分的,他還是一個偽善者。因此,即使我們的精
神通過學習詩已經走向存在,而且對存在還有所領悟,但如不在行動的形態上努力使之實現,那就沒有什麼意義。」

「孔子認爲人可以因藝術而完成自我形成,在他的思想體系中達到自我形成有三個階段:即人的精神首先是根據詩藝術覺悟到存在,然後是因禮藝術向存在靠近,最後是以音樂的現實態沉醉到自我形成的目的。自我形成是修練自己,是使精神向著自由上升,它的最高形態是從這個世界獲得解放和自由,是沉醉式的超越。」


*【基礎心得】是我挑選書中的小議題進行短篇寫文,讓人閱讀起來比較沒有負擔,不一定代表的是整本書最核心的部分,有時候僅有一個議題想提及,也會使用這個方式。
*【進階心得】是我閱畢整本書,稍微提及本書架構、閱讀感受和閱讀建議,讓對於書籍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斟酌與概覽。
*反思的問題 如果你/妳對於問題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在下方自由留言分享☺。

除此之外,我比較不會去分析、統整和濃縮書籍內容,這點還請各位海涵,如果不喜愛我這種風格的人,也希望你們能找到符合你們期待的書評。


如果喜歡的話也可以按讚追蹤分享留言贊助,這些鼓勵都是我分享的動力,也謝謝你們願意點入閱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台大中文系教授劉少雄老師的「唐宋詞的情感世界」這本書談了很多詩詞的意境與修辭,我很喜歡,跟著專家導讀,邊看書邊想其中描述的美妙,就有如您所描述的概念一般。謝謝您的分享
伊芙琳(Evelyn)-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2/16
經您這樣一提,我突然想到我也曾在台大的開放式課程中,看過這位老師解說宋詞的教學影片,他講述的內容真的非常美妙,真的可以讓人感受到詩詞帶有的美感,我可以理解您的感受☺️,他真的是一位很厲害的老師。
avatar-img
伊芙琳(Evelyn)的沙龍
7會員
17內容數
因為喜愛閱覽美學、藝術方面的書籍,所以建立了這樣一個書單,偶爾紀錄一些近期閱覽的書及感想,也因為我並非專業的藝術從業人員,可能有時會稍嫌無知或內容粗淺,還請各位見諒,若是有推薦的書籍,也歡迎各位留言分享給我,謝謝各位☺️。
2023/04/06
讀這本書,總讓我想起蔡依林的台灣的心跳聲:「少一點傷痕,多一點的掌聲;少一點戰爭,多一點的單純。認真用棒球魂,揮汗去體會青春,用心聽著,那台灣的心跳聲。」屬於台灣的心跳聲,我想能讓它長久跳動的,不是任何一個有名有權有錢的人,其實正是一群再平凡不過的平凡人,也是那些你我日常都能看見的人們
Thumbnail
2023/04/06
讀這本書,總讓我想起蔡依林的台灣的心跳聲:「少一點傷痕,多一點的掌聲;少一點戰爭,多一點的單純。認真用棒球魂,揮汗去體會青春,用心聽著,那台灣的心跳聲。」屬於台灣的心跳聲,我想能讓它長久跳動的,不是任何一個有名有權有錢的人,其實正是一群再平凡不過的平凡人,也是那些你我日常都能看見的人們
Thumbnail
2023/03/16
麥可在書中寫下這樣一段話:「從每個孩子那兒,你都能找到愉悅的笑容和某種神性。這種單純的善意源自內心,值得給我們諸多教誨。要是一個小孩想吃巧克力冰淇淋,他就會要它;而成人把一切搞得十分複雜,只爲決定吃或不吃。小孩僅僅享受它。我們要從孩子身上學的並非是孩子氣。和他們相處使我們能和生命深邃的智慧又連上線,
Thumbnail
2023/03/16
麥可在書中寫下這樣一段話:「從每個孩子那兒,你都能找到愉悅的笑容和某種神性。這種單純的善意源自內心,值得給我們諸多教誨。要是一個小孩想吃巧克力冰淇淋,他就會要它;而成人把一切搞得十分複雜,只爲決定吃或不吃。小孩僅僅享受它。我們要從孩子身上學的並非是孩子氣。和他們相處使我們能和生命深邃的智慧又連上線,
Thumbnail
2023/02/03
這本書沒有陽光;沒有喜悅;沒有美好結局;沒有浪漫;沒有彩虹;沒有希望。相反地,它匯聚了所有的黑暗、詭譎、殘酷、腐敗、酷刑、恐懼、醜陋、諷刺、血腥...。 作者引用眾多的詩歌和文學作品,搭配上用心尋找的畫作,呈現出許許多多醜的意境,有些內容甚至赤裸、血腥的令人心頭一顫。我想如同亞里斯多德所認為的
Thumbnail
2023/02/03
這本書沒有陽光;沒有喜悅;沒有美好結局;沒有浪漫;沒有彩虹;沒有希望。相反地,它匯聚了所有的黑暗、詭譎、殘酷、腐敗、酷刑、恐懼、醜陋、諷刺、血腥...。 作者引用眾多的詩歌和文學作品,搭配上用心尋找的畫作,呈現出許許多多醜的意境,有些內容甚至赤裸、血腥的令人心頭一顫。我想如同亞里斯多德所認為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各種真情實感之後,詩是身心俱傷的紀錄產物。 它既掩蓋又真實,長話可以短說,避開明說,我暗裡說,而展露出來的即使令人摸不著頭緒,卻又保有魅力。 ~《白晝之花》
Thumbnail
在各種真情實感之後,詩是身心俱傷的紀錄產物。 它既掩蓋又真實,長話可以短說,避開明說,我暗裡說,而展露出來的即使令人摸不著頭緒,卻又保有魅力。 ~《白晝之花》
Thumbnail
修辭法中的擬人和擬物,是從小到大都能在國文課本看到的內容,而我自己在閱讀本書的時候,也同時在思忖著一件事:與其說這是一種寫作方法,不如說這是一種傳遞內在精神的方式。詩詞因其暗喻和抽象的言詞而獨具美感,我想這種美感體驗,它不該被人解釋和教學,也不能僅被簡化成修辭用法上的剖析
Thumbnail
修辭法中的擬人和擬物,是從小到大都能在國文課本看到的內容,而我自己在閱讀本書的時候,也同時在思忖著一件事:與其說這是一種寫作方法,不如說這是一種傳遞內在精神的方式。詩詞因其暗喻和抽象的言詞而獨具美感,我想這種美感體驗,它不該被人解釋和教學,也不能僅被簡化成修辭用法上的剖析
Thumbnail
每當我讀起唐詩宋詞,暫時間忘我,浸淫於該人的情境裡。那短短個字裡行間,涵意可寬可深,任憑讀者解讀文字背後的境界。 人世間沒有完美,總有殘缺,令人頓感悵落。談情說愛,酸甜苦辣,愛恨情仇始終是人世界無法迴避課程。名利得失,壯士未酬,小人與大宇宙間生命呼應,自唐宋以來就跌宕起落。
Thumbnail
每當我讀起唐詩宋詞,暫時間忘我,浸淫於該人的情境裡。那短短個字裡行間,涵意可寬可深,任憑讀者解讀文字背後的境界。 人世間沒有完美,總有殘缺,令人頓感悵落。談情說愛,酸甜苦辣,愛恨情仇始終是人世界無法迴避課程。名利得失,壯士未酬,小人與大宇宙間生命呼應,自唐宋以來就跌宕起落。
Thumbnail
對現在的時間軸而言,某些詩的歲月是過去;而過去一如清晨的薄霧,雖然眼見飄散於空中,轉瞬間卻凝於空氣成了水珠落於底心的某處,消散而去。可能是人到了一定年紀,莫名地就想來個「歲度統整」吧!在人生尚未達到總計的時刻,先來個歲月小計,
Thumbnail
對現在的時間軸而言,某些詩的歲月是過去;而過去一如清晨的薄霧,雖然眼見飄散於空中,轉瞬間卻凝於空氣成了水珠落於底心的某處,消散而去。可能是人到了一定年紀,莫名地就想來個「歲度統整」吧!在人生尚未達到總計的時刻,先來個歲月小計,
Thumbnail
  有一次我問學生,作家分成哪兩種? 「男的跟女的。」相當男校式的回答。 「不對,有沒有其他的答案?」 「活的跟死的!」隨後全班哄堂大笑。   很有笑點,但卻不是我要的答案。   我說分成「天才型」跟「努力型」。   簡言之,天才型作家我們學不來,但努力型作家卻值得我們仿效的。
Thumbnail
  有一次我問學生,作家分成哪兩種? 「男的跟女的。」相當男校式的回答。 「不對,有沒有其他的答案?」 「活的跟死的!」隨後全班哄堂大笑。   很有笑點,但卻不是我要的答案。   我說分成「天才型」跟「努力型」。   簡言之,天才型作家我們學不來,但努力型作家卻值得我們仿效的。
Thumbnail
自大學時代開始就讀小說寫小說也評小說,一直樂在其中。關於閱讀與寫作,有些許心得可跟有志者一起分享。
Thumbnail
自大學時代開始就讀小說寫小說也評小說,一直樂在其中。關於閱讀與寫作,有些許心得可跟有志者一起分享。
Thumbnail
我是一名高中生,我喜歡中國古典文學,若有人問我最喜歡哪一種古典文類,我絕對會毫不遲疑地說:「宋詞!!!」宋詞,這種形式類似當今歌詞,文句能體現詞人性格的細膩文體究竟有甚麼可人之處呢?這個問題我也常常問我自己,沉澱了很久,終於立下決心要梳理一下自己跟宋詞「剪不斷,理還亂」的緣分,我不會說現代古典文學衰
Thumbnail
我是一名高中生,我喜歡中國古典文學,若有人問我最喜歡哪一種古典文類,我絕對會毫不遲疑地說:「宋詞!!!」宋詞,這種形式類似當今歌詞,文句能體現詞人性格的細膩文體究竟有甚麼可人之處呢?這個問題我也常常問我自己,沉澱了很久,終於立下決心要梳理一下自己跟宋詞「剪不斷,理還亂」的緣分,我不會說現代古典文學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