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愛親密伴侶,是從家裡「學來」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強暴」、「情殺」、「家教」(打罵羞辱控制……)之間,我想是有一些關聯的。
印度的紀錄片《 印度的女兒》( India's Daughter )裡有一個性侵犯說:我是要給他(受害者)一個教訓。英文 teach a lesson白話文來說就是:我要教他(這是為了要教他)。至於他為什麼會認為強暴是一種教人的方式,就得去看看他在那個社會和家庭中學習到什麼樣的人際關係/性別關係。
圖片來源:BohemianVagabond
人學習人際關係,甚至是後來的親密關係,第一個「榜樣」就是親子關係。如果孩子在「家教」模式中經驗到的是打罵羞辱控制,他就會以為這些就是愛/被愛,而且只有這樣才是愛/被愛,然後野獸就這樣愛著美女,美女也這樣被野獸愛著(反之亦然),直到上了社會新聞。
圖片來源:Cosmopolita
真人電影《美女與野獸》( Beauty and the Beast )裡,美女和野獸跳完舞之後,野獸問美女說:
“Do you think you could be happy here?” (你覺得在這裡會幸福嗎?)
美女回答說:“Can anybody be happy if they aren’t free?” (一個不自由的人會幸福嗎?)
以愛為名的暴力,不是愛,以教為名的暴力,也不是教。
我說的暴力,不是社會邊緣的家暴或性侵家庭,而是包裝在「正常家庭」裡的噓寒問暖和管教之中,以愛為名實施控管和威權的一種家庭模式,就像許多我們看到新聞中家暴甚至殺害親密關係人的那些「兇手」,不也是出生於「正常家庭」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8會員
393內容數
除了翻譯之外,這裡也是抒發烘焙、時事、戲劇、書、自然環境、信仰等想法的天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但小丸子的考試成績始終如一的沒有及格,所以他
六人行FRIENDS (TV Show) 算是我可以一看再看的歷久不衰美國喜劇影集,除了好笑還有貼到一個帥哥,結果都還沒知道人家名字就害他被撞到昏迷,他們兩人除了因為人帥之
但小丸子的考試成績始終如一的沒有及格,所以他
六人行FRIENDS (TV Show) 算是我可以一看再看的歷久不衰美國喜劇影集,除了好笑還有貼到一個帥哥,結果都還沒知道人家名字就害他被撞到昏迷,他們兩人除了因為人帥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愛情的墳墓 (三):婚姻中的親密與獨立:如何平衡兩者 婚姻中的親密與獨立:如何平衡兩者 婚姻是一種深刻的聯繫,夫妻之間的親密關係是婚姻的核心,但同時,保持一定的個人獨立性也同樣重要。 很多人對婚姻的理解偏向於兩人完全融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 的確,夫妻間應該
Thumbnail
與迴避型依附伴侶相處的愛情指南。文章探討迴避型依附風格的成因與特徵,並提供處理情感交流困難、衝突退縮等常見情境的解決方案,以及如何建立安全感、增進溝通技巧,最終目標是共建親密關係,讓愛情不再是獨角戲。
Thumbnail
作者認為,如果伴侶可以成為我們的後盾,支持我們、讓我們有安全感, 我們就能全神貫注,面對人生中的挑戰,把生活過得精彩, 這就是「成年人的安全基地」。 所以,依附並不是壞事, 重點是「找對人來依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冷暴力對親密關係的深遠影響,包括情感疏離、信任崩塌、溝通障礙等。強調了認識冷暴力危害並及早識別的重要性,避免關係陷入難以修復的境地。文章提出積極應對策略。改善關係需要雙方共同努力,以理解、溝通和愛來重建親密感。最後,作者呼籲讀者分享知識、互相支持,共同創造健康的愛情關係氛圍。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在教育下一代時,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們要打破從眾效應,勇於表現,在古代社會,從眾效應或許曾是保護的一種機制,但如今卻可能限制了自己的發展。這篇文章以活潑生動的故事說明這個觀念。
Thumbnail
你是否曾想過,當愛的延伸成為他人的傷害時,我們該如何面對?當我們發現自家的寶貝竟然是學校中的「霸凌者」,這份震驚和無助可能遠超過想像。 但這不是終結,而是一次重新理解和引導的開始,透過溫柔的對話,理解背後的故事,我們能夠一步步引導孩子從同理心出發,學習正確的互動方式。 閱讀全文,一起探索這個旅程
Thumbnail
在親密關係中,瞭解到修煉親密關係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作者分享了親密關係中存在的陷阱和解決的方法。在這個文章中,也強調了愛自己是很重要的,並提出瞭如何愛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讓孩子打回來嗎? 還是你幫孩子打回來呢? 說實在的,我真得很想替我婆婆按100個讚。
Thumbnail
愛情的墳墓 (三):婚姻中的親密與獨立:如何平衡兩者 婚姻中的親密與獨立:如何平衡兩者 婚姻是一種深刻的聯繫,夫妻之間的親密關係是婚姻的核心,但同時,保持一定的個人獨立性也同樣重要。 很多人對婚姻的理解偏向於兩人完全融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 的確,夫妻間應該
Thumbnail
與迴避型依附伴侶相處的愛情指南。文章探討迴避型依附風格的成因與特徵,並提供處理情感交流困難、衝突退縮等常見情境的解決方案,以及如何建立安全感、增進溝通技巧,最終目標是共建親密關係,讓愛情不再是獨角戲。
Thumbnail
作者認為,如果伴侶可以成為我們的後盾,支持我們、讓我們有安全感, 我們就能全神貫注,面對人生中的挑戰,把生活過得精彩, 這就是「成年人的安全基地」。 所以,依附並不是壞事, 重點是「找對人來依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冷暴力對親密關係的深遠影響,包括情感疏離、信任崩塌、溝通障礙等。強調了認識冷暴力危害並及早識別的重要性,避免關係陷入難以修復的境地。文章提出積極應對策略。改善關係需要雙方共同努力,以理解、溝通和愛來重建親密感。最後,作者呼籲讀者分享知識、互相支持,共同創造健康的愛情關係氛圍。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在教育下一代時,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們要打破從眾效應,勇於表現,在古代社會,從眾效應或許曾是保護的一種機制,但如今卻可能限制了自己的發展。這篇文章以活潑生動的故事說明這個觀念。
Thumbnail
你是否曾想過,當愛的延伸成為他人的傷害時,我們該如何面對?當我們發現自家的寶貝竟然是學校中的「霸凌者」,這份震驚和無助可能遠超過想像。 但這不是終結,而是一次重新理解和引導的開始,透過溫柔的對話,理解背後的故事,我們能夠一步步引導孩子從同理心出發,學習正確的互動方式。 閱讀全文,一起探索這個旅程
Thumbnail
在親密關係中,瞭解到修煉親密關係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作者分享了親密關係中存在的陷阱和解決的方法。在這個文章中,也強調了愛自己是很重要的,並提出瞭如何愛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讓孩子打回來嗎? 還是你幫孩子打回來呢? 說實在的,我真得很想替我婆婆按100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