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揮別2022落花流水三千尺 春滿東方宏兔大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2022年經歷美聯儲連續升息抗通脹的背景下,投資人心態預期2023年經濟體之衰退隱憂,但我們認為23年不但不會衰退,風險資產反而會迎來最好的新春行情,22年的低點或將在幾年後都不會再浮現!投資人可要好好把握接下來佈局良機!
我們再度重申1980年代之惡性通貨膨脹迴圈不會發生!主要的原因來自於經濟體轉型。
現在已經由知識經濟取代了傳統工業時代,原油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力已不如以往,因此,我們採取的基準會"捨棄"1980年代沃克擔任美聯儲主席的時空背景。
接下來將透過歷史軌跡與宏觀經濟為投資人進行解析應該借鏡哪一段歷史?
下圖紅框部分為1994-1995、2004-2006與2016-2018年之升息迴圈與CPI年增率走勢圖。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99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金杉【深度總經分析】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33會員
62內容數
從歷史行情搭配總體經濟了解股市慣性,歷史不斷重演是建立在人性,從邏輯找尋未來趨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岩一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經過2022年一整年的洗禮,市場不尋常的現象似乎已經延續一段時間了,不管是技術派或是基本面派別,共識趨於一致,也就是「金融市場好像變得很難懂」,但這一次會跟歷史不一樣嗎? 尤其是最近的台股,成交量持續萎縮,雖然還不到窒息量,但可以感受到族群同漲效應不夠整齊,單一個股方面似乎隨便來一個消息就可以開啟大
未來市況應該怎麼看?我們認為在市況一遍悲觀之際,接下來的投資術應採取樽節開銷且定量或定期投資術,才有機會成為長期大贏家,原因有二! 1. 成交量明顯不足,市場缺乏信心 2. 市場對經濟數據的催化劑反映開始鈍化,並且行情無延續性 如果上述兩點為明年的新常態,在降息之前都是這種慣性的話,投資心態可以轉向
經過鮑威爾會後記者會後,市場對於未來經濟預期的口徑再度出現分歧。先前數據開出來的正面數據,到記者會後對於總體經濟面產生不確定性。個人觀點是市場擔心鮑威爾將經濟體引導至衰退。 然而關於經濟成長率,季增年率計算方式將會使Q1經濟增長率貼近0%成長,在明年Q1 GDP又有可以發揮的題材,但從YOY的角度,
承上篇文章,我們認為4.75-5.00%之共識很有可能不會成真。 不過雖然市場的各大投行也提出相同的觀點,但FED於12月FOMC的態度仍然未有修正,相當可惜。 這也讓我們對未來資本市場上漲路徑預期還要緩慢一些 主要是基於市場的情緒降溫,但整體下行空間不大,因為市場的空方論點越來越顯得薄弱。 我們認
今夜將召開FOMC會議,大家聚焦的重點在經濟前景預測(SEP),而非12月升息幾碼(市場共識為2碼)。 然而昨(13日)也提供了我們很好的前瞻指引,也就是一切往正確的方向再前進(on the right way),也意味著通脹的進展不如想像中的影響經濟體、頑固且難以控制。甚至我們可以進一步推斷現在距
22年Q4-23年Q1的行情相對崎嶇,這也是在貨幣政策逆週期與實體經濟火燙矛盾下的走勢。近期市場再度擔憂終端利率問題而使風險資產呈現溫吞上漲走勢,這種走兩步退一步的行情,使整體大盤走勢的慣性相對明確。 我們認為在市場對終端利率上調過於腦補的狀態下,如果回過頭重新審視基本面,我們對未來行情的思路可以更
經過2022年一整年的洗禮,市場不尋常的現象似乎已經延續一段時間了,不管是技術派或是基本面派別,共識趨於一致,也就是「金融市場好像變得很難懂」,但這一次會跟歷史不一樣嗎? 尤其是最近的台股,成交量持續萎縮,雖然還不到窒息量,但可以感受到族群同漲效應不夠整齊,單一個股方面似乎隨便來一個消息就可以開啟大
未來市況應該怎麼看?我們認為在市況一遍悲觀之際,接下來的投資術應採取樽節開銷且定量或定期投資術,才有機會成為長期大贏家,原因有二! 1. 成交量明顯不足,市場缺乏信心 2. 市場對經濟數據的催化劑反映開始鈍化,並且行情無延續性 如果上述兩點為明年的新常態,在降息之前都是這種慣性的話,投資心態可以轉向
經過鮑威爾會後記者會後,市場對於未來經濟預期的口徑再度出現分歧。先前數據開出來的正面數據,到記者會後對於總體經濟面產生不確定性。個人觀點是市場擔心鮑威爾將經濟體引導至衰退。 然而關於經濟成長率,季增年率計算方式將會使Q1經濟增長率貼近0%成長,在明年Q1 GDP又有可以發揮的題材,但從YOY的角度,
承上篇文章,我們認為4.75-5.00%之共識很有可能不會成真。 不過雖然市場的各大投行也提出相同的觀點,但FED於12月FOMC的態度仍然未有修正,相當可惜。 這也讓我們對未來資本市場上漲路徑預期還要緩慢一些 主要是基於市場的情緒降溫,但整體下行空間不大,因為市場的空方論點越來越顯得薄弱。 我們認
今夜將召開FOMC會議,大家聚焦的重點在經濟前景預測(SEP),而非12月升息幾碼(市場共識為2碼)。 然而昨(13日)也提供了我們很好的前瞻指引,也就是一切往正確的方向再前進(on the right way),也意味著通脹的進展不如想像中的影響經濟體、頑固且難以控制。甚至我們可以進一步推斷現在距
22年Q4-23年Q1的行情相對崎嶇,這也是在貨幣政策逆週期與實體經濟火燙矛盾下的走勢。近期市場再度擔憂終端利率問題而使風險資產呈現溫吞上漲走勢,這種走兩步退一步的行情,使整體大盤走勢的慣性相對明確。 我們認為在市場對終端利率上調過於腦補的狀態下,如果回過頭重新審視基本面,我們對未來行情的思路可以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股的投資人借貸指數目前也是第二次共鳴點跟2021年第四季~2022年第一季一樣的位置 但這個量化還不夠長期,只能確認跟其他指標同步,只能說明近4年投資人的槓桿慣性,繼續觀察未來是不是有參考性 比特幣再度要確認低點,如果跌破就是之前看得跌幅滿足位置60周 現在市場開始講美國可能要經濟衰退,
Thumbnail
我的預判肯定有主觀成份,否則丟硬幣就好了,心態上能接受一年9個半月189.37%漲幅,就要能承受不到1個月23.45%跌幅,計畫擬定後照表操課,錯了也不影響生活和心態。 22年捏著往下攤才有今天的輕鬆應對,投機者不要把自己的理念套用在每個人身上,每個人擁有的條件不同,因此我的投資方式絕對不適合一般
Thumbnail
近期CPI數據開始出現不如預期的情況,由於FOMC關注的核心CPI數據也開始趨緩,FED主席Powell暗示貨幣政策可能轉鴿派,降息循環極有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開始。降息帶動債券殖利率下滑,債券價格上漲,因此債券ETF成為投資人的新寵。本文專注在研究過去歷史上降息是否有帶動債券殖利率下滑。
Thumbnail
隨著美國6月CPI 數據的公告,Fed在9月19日降息的氛圍也開始鋪陳,趨於確定。 多的是資金已經在債市領域磨了一年半以上的人,這些資金完完全全的錯過了這一波股市大漲,但似乎也即將迎來春天。 個人則是在今年上半年的多篇文章或留言中,直接表達今年只要遇到有債券利率反彈、美債回跌的情況,對債券有
Thumbnail
Fed鮑爾:高利率太久可能危及經濟成長!降息似乎露出一絲曙光!但話鋒一轉,他仍強調需要更多數據強化通膨降溫信心!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反補貼關稅,中國提出反制!美國眾議院議長則表示將會推動全面抗中法案!中歐美貿易大混戰,勢將不可避免! 謝金河:兩岸關係越差錢越多!台灣錢淹到天花板!台灣會大好30年!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國經濟正在復蘇,失業率沒有上升,消費也沒有大幅放緩,這是因為經濟供應側的緩解有助於抑制通膨。於是美聯儲並不急著降息,美元持續堅挺,導致全球貨幣相對貶值,而墜入「美元陷阱」。
Thumbnail
最新的經濟數據發布後,市場普遍預期通膨下降的幅度可能有限,進而增加了延後降息的可能性。對股市的本益比造成了不小的壓力。4月中旬將開始的企業財報季,將是市場的下一個焦點。市場的波動性有所降低,短線操作空間縮小,中長期投資趨勢的斜率也有所減緩。
Thumbnail
2024開始了,猶如過去一年,大家都在期待著美國Fed降息!隨著時間的經過,大家開始猜測今年的Fed降息是否會超過4碼?降息的次數是否會超過2次? 過去美國通貨膨脹的歷史數據 根據過去的歷史數據 (圖1),美國的通貨膨脹最高來到20%,最近23年的新高則發生在2022年6月。所以就歷史資料來看,
Thumbnail
經過2022年高通膨的肆虐,2023年一開始投資人其實都對全球景氣及股市行情打上一個大問號,美國聯準會為了打壓通膨仍舊維持原調、持續調高利率,因高利率而增加的營運成本及貸款利息衝擊了企業獲利及民眾消費力,這些都讓人產生了經濟走向硬著陸的疑慮。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股的投資人借貸指數目前也是第二次共鳴點跟2021年第四季~2022年第一季一樣的位置 但這個量化還不夠長期,只能確認跟其他指標同步,只能說明近4年投資人的槓桿慣性,繼續觀察未來是不是有參考性 比特幣再度要確認低點,如果跌破就是之前看得跌幅滿足位置60周 現在市場開始講美國可能要經濟衰退,
Thumbnail
我的預判肯定有主觀成份,否則丟硬幣就好了,心態上能接受一年9個半月189.37%漲幅,就要能承受不到1個月23.45%跌幅,計畫擬定後照表操課,錯了也不影響生活和心態。 22年捏著往下攤才有今天的輕鬆應對,投機者不要把自己的理念套用在每個人身上,每個人擁有的條件不同,因此我的投資方式絕對不適合一般
Thumbnail
近期CPI數據開始出現不如預期的情況,由於FOMC關注的核心CPI數據也開始趨緩,FED主席Powell暗示貨幣政策可能轉鴿派,降息循環極有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內開始。降息帶動債券殖利率下滑,債券價格上漲,因此債券ETF成為投資人的新寵。本文專注在研究過去歷史上降息是否有帶動債券殖利率下滑。
Thumbnail
隨著美國6月CPI 數據的公告,Fed在9月19日降息的氛圍也開始鋪陳,趨於確定。 多的是資金已經在債市領域磨了一年半以上的人,這些資金完完全全的錯過了這一波股市大漲,但似乎也即將迎來春天。 個人則是在今年上半年的多篇文章或留言中,直接表達今年只要遇到有債券利率反彈、美債回跌的情況,對債券有
Thumbnail
Fed鮑爾:高利率太久可能危及經濟成長!降息似乎露出一絲曙光!但話鋒一轉,他仍強調需要更多數據強化通膨降溫信心!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反補貼關稅,中國提出反制!美國眾議院議長則表示將會推動全面抗中法案!中歐美貿易大混戰,勢將不可避免! 謝金河:兩岸關係越差錢越多!台灣錢淹到天花板!台灣會大好30年!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國經濟正在復蘇,失業率沒有上升,消費也沒有大幅放緩,這是因為經濟供應側的緩解有助於抑制通膨。於是美聯儲並不急著降息,美元持續堅挺,導致全球貨幣相對貶值,而墜入「美元陷阱」。
Thumbnail
最新的經濟數據發布後,市場普遍預期通膨下降的幅度可能有限,進而增加了延後降息的可能性。對股市的本益比造成了不小的壓力。4月中旬將開始的企業財報季,將是市場的下一個焦點。市場的波動性有所降低,短線操作空間縮小,中長期投資趨勢的斜率也有所減緩。
Thumbnail
2024開始了,猶如過去一年,大家都在期待著美國Fed降息!隨著時間的經過,大家開始猜測今年的Fed降息是否會超過4碼?降息的次數是否會超過2次? 過去美國通貨膨脹的歷史數據 根據過去的歷史數據 (圖1),美國的通貨膨脹最高來到20%,最近23年的新高則發生在2022年6月。所以就歷史資料來看,
Thumbnail
經過2022年高通膨的肆虐,2023年一開始投資人其實都對全球景氣及股市行情打上一個大問號,美國聯準會為了打壓通膨仍舊維持原調、持續調高利率,因高利率而增加的營運成本及貸款利息衝擊了企業獲利及民眾消費力,這些都讓人產生了經濟走向硬著陸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