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牛棚】記憶體晶片之王三星也挺不住了!據稱因Q1鉅虧考慮減產,業界預計價格暴跌延續到上半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因爲供過於求、客戶砍單、晶片價格暴跌,1600億美元規模的記憶體晶片行業正在遭遇歷史性的崩潰,即使是業內巨頭三星也難以獨善其身。

據韓國媒體消息,因2023年第一季度可能錄得鉅額營業虧損,全球最大的晶片、智能手機和顯示屏生產商三星電子正考慮削減DRAM和NAND晶片產量。以上消息意味着三星將改變一貫按計劃生產的立場。2022年10月,三星的高管曾表示將堅持生產計劃不變,同時推進晶片製造技術,以此渡過供應過剩的行業難關,並拉大與競爭對手的技術差距。

由於行業放緩程度可能超出預期,三星目前考慮效仿競爭對手削減資本支出和產量,以此支撐不斷下跌的晶片價格,並緩解供應過剩。

傳出以上消息一天後,今天三星就將發佈2022年第四季度的財報。本月初三星公佈的四季度指引顯示,當季營業利潤料將從2021年同期的13.87萬億韓元降至4.3萬億韓元,同比下降近69%,降幅超過三分之二,銷售額同比下降約9%至70萬億韓元。這一指引意味着,由於全球經濟下滑打擊三星的核心業務晶片生產和消費類科技產品,三星四季度的盈利可能至少創八年來新低。

因爲業務多元化,三星可能是相對而言唯一沒有元氣大傷的記憶體晶片大廠,但三星的半導體業務也面臨虧損的前景。三星迄今爲止很少評價記憶體晶片業的近期前景。儘管三星不怎麼表態,但整個行業已經在經歷史無前例的危機。三星及其對手每生產一塊晶片都在虧損,預計今年他們的合計營業虧損將達到創紀錄的50億美元。同時,體現記憶體晶片需求的關鍵指標—庫存水平已經增長兩倍多,達到創紀錄的高位,相當於三到四個月的供應量。

更爲糟糕的是,業內預測,晶片價格暴跌將持續到今年上半年。對已經要削減投資和裁員的晶片廠商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一些分析師預計,繼去年第四季度環比三季度價格暴跌超過20%之後,今年第一季度,用於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PC)及電視這兩大類日常電子產品的記憶體晶片均價還將都有兩位數大跌。

在三星發佈財報前,多家晶片大廠—美國的美光科技、西部數據、韓國的海力士、日本的鎧俠都公佈計劃,要麼削減旨在擴大產能的投資,要麼減產,避免加劇供應過剩。12月美光科技稱,除了減產,還要削減新工廠和設備的預算,連帶預估設備公司的銷售額也將銳減約30%到5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盯股牛的沙龍
16會員
58內容數
盯股牛,指引牛熊明燈
盯股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30
1月26日,豐田汽車(TM.US)突然宣佈將迎來最高負責人的人事變更——隨着現任會長內山田竹志(Takeshi Uchiyamada)卸任(仍保留董事會席位),豐田章男(Akio Toyoda)將辭去社長一職就任新會長。
Thumbnail
2023/01/30
1月26日,豐田汽車(TM.US)突然宣佈將迎來最高負責人的人事變更——隨着現任會長內山田竹志(Takeshi Uchiyamada)卸任(仍保留董事會席位),豐田章男(Akio Toyoda)將辭去社長一職就任新會長。
Thumbnail
2023/01/29
美東時間1月27日(週五)美股收盤,特斯拉股價漲幅11%,報收177.90美元/股,當日市值上漲約56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00億元。在當週,特斯拉創下公司2013年5月以來最大單週漲幅,股價累計大漲33%。
Thumbnail
2023/01/29
美東時間1月27日(週五)美股收盤,特斯拉股價漲幅11%,報收177.90美元/股,當日市值上漲約56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00億元。在當週,特斯拉創下公司2013年5月以來最大單週漲幅,股價累計大漲33%。
Thumbnail
2023/01/22
瀚亞投資表示,在中國防疫政策優化後,經濟活動重啟,消費、服務領域會出現強勁復甦,房地產投資也會有一些驅動力,預計今年GDP的增長或在5%左右。同時,北向資金在今年1月前兩週淨買入量超過去年一整年,外資對中國經濟復甦很有信心,主要佈局方向在消費類資產,以及成長型、低估值的企業。
Thumbnail
2023/01/22
瀚亞投資表示,在中國防疫政策優化後,經濟活動重啟,消費、服務領域會出現強勁復甦,房地產投資也會有一些驅動力,預計今年GDP的增長或在5%左右。同時,北向資金在今年1月前兩週淨買入量超過去年一整年,外資對中國經濟復甦很有信心,主要佈局方向在消費類資產,以及成長型、低估值的企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25年Q1 DRAM市場需求疲弱,合約價格全面下跌 注意美光、三星、海力士、華邦電、南亞科股價 重點摘要: 受智慧手機與筆記型電腦需求萎縮影響,DRAM價格全面下跌,PC DRAM與server DRAM跌幅尤為顯著。 Mobile DRAM採購策略被動,價格持續下滑,graph
Thumbnail
2025年Q1 DRAM市場需求疲弱,合約價格全面下跌 注意美光、三星、海力士、華邦電、南亞科股價 重點摘要: 受智慧手機與筆記型電腦需求萎縮影響,DRAM價格全面下跌,PC DRAM與server DRAM跌幅尤為顯著。 Mobile DRAM採購策略被動,價格持續下滑,graph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三星電子目前面臨的競爭壓力與市場挑戰,特別是來自競爭對手SK海力士與輝達的高端產品攻勢。文章分析了三星在人才管理、生產模式及技術調整等方面的策略,旨在提升其長期競爭力。此外,針對記憶體市場的價格壓力及韓國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進行深入探討。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三星電子目前面臨的競爭壓力與市場挑戰,特別是來自競爭對手SK海力士與輝達的高端產品攻勢。文章分析了三星在人才管理、生產模式及技術調整等方面的策略,旨在提升其長期競爭力。此外,針對記憶體市場的價格壓力及韓國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進行深入探討。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三星在第三季財報中面臨的各種挑戰,包括代工業務持續低迷、記憶體漲價空間有限,以及終端手機銷售衰退等問題。文章探討了三星如何應對競爭對手的挑戰,以及未來可能的市場走向。尤其是中國市場的自給自足趨勢,將對三星的利潤造成壓力。最終,文章指出如不改善市場策略,三星可能面臨成長緩和或衰退的風險。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三星在第三季財報中面臨的各種挑戰,包括代工業務持續低迷、記憶體漲價空間有限,以及終端手機銷售衰退等問題。文章探討了三星如何應對競爭對手的挑戰,以及未來可能的市場走向。尤其是中國市場的自給自足趨勢,將對三星的利潤造成壓力。最終,文章指出如不改善市場策略,三星可能面臨成長緩和或衰退的風險。
Thumbnail
對於記憶體來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到今年是一段頗嚴峻的時期 但根據美光發布財報後所顯示的資料,這樣的頹勢或許將要被扭轉了.....
Thumbnail
對於記憶體來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到今年是一段頗嚴峻的時期 但根據美光發布財報後所顯示的資料,這樣的頹勢或許將要被扭轉了.....
Thumbnail
這幾週 AI 概念股熱度稍減後,這幾天記憶體族群看起來資金明顯回籠。而記憶體在顆粒廠減產效益逐漸浮現下,報價下滑程度有限,模組廠營運有望在下半年回溫。而群聯在資料中心、車用等領域持續佈局,PCIe 5.0 產品線完整,預期 2024 年有望重回成長。
Thumbnail
這幾週 AI 概念股熱度稍減後,這幾天記憶體族群看起來資金明顯回籠。而記憶體在顆粒廠減產效益逐漸浮現下,報價下滑程度有限,模組廠營運有望在下半年回溫。而群聯在資料中心、車用等領域持續佈局,PCIe 5.0 產品線完整,預期 2024 年有望重回成長。
Thumbnail
本週操作 這週超廢,除了在群聯做了一個韭判斷,拿本來要380補群聯的錢去買138勝一,被打臉的莫名其妙外,也就是三陽填息做了小價差,然後把6月砍出去的倉都建回來。 自有持股追蹤 群聯: 上週本來是要在董座加碼點的附近再補回,但是越想越不對(女權附體?),覺得GG法說已經預示消費性電子不好,i
Thumbnail
本週操作 這週超廢,除了在群聯做了一個韭判斷,拿本來要380補群聯的錢去買138勝一,被打臉的莫名其妙外,也就是三陽填息做了小價差,然後把6月砍出去的倉都建回來。 自有持股追蹤 群聯: 上週本來是要在董座加碼點的附近再補回,但是越想越不對(女權附體?),覺得GG法說已經預示消費性電子不好,i
Thumbnail
2009 年開始,日本的夏普、南韓的三星與台灣的友達、奇美電子擴產競爭,導致電視面板供過於求並讓面板報價大跌,為了避免損失,許多公司便陸續減產以恢復價格;從需求面來看,大型顯示器終端需求成長不如預期也導致供應商即使產能足夠,還是必須按照市場需求少量生產,更使得電視面板不斷受到景氣循環的影響。
Thumbnail
2009 年開始,日本的夏普、南韓的三星與台灣的友達、奇美電子擴產競爭,導致電視面板供過於求並讓面板報價大跌,為了避免損失,許多公司便陸續減產以恢復價格;從需求面來看,大型顯示器終端需求成長不如預期也導致供應商即使產能足夠,還是必須按照市場需求少量生產,更使得電視面板不斷受到景氣循環的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