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University of Brighton 就讀中:理論支撐快門的攝影研究所

2023/02/0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學攝影的人】系列由敘光室策劃,專訪出國進修攝影的學員(或我們的好友!),將這份學習經驗分享給同樣喜愛攝影的大家。

本篇受訪者:語晨
每間學校的「攝影研究所」取向不同,有些規定學生密集寫字、做研究,拍照則隨喜;有些則著重於棚燈、修圖、攝影企劃能力的提升。本次的受訪者 —— 語晨,以「攝影創作+英國」為預設值選校,錄取位於英國南方的 University of Brighton(以下簡稱 UOB)攝影研究所之後,開啟了「苦讀理論+影像創作」並進的研究所生活!

根據系所風格提交作品集

語晨申請時,遞交的是展覽提案《Noah’s Ark(諾亞方舟)》,透過平面影像與一組裝置作品,質疑「動物園存在的倫理問題」。
如上圖所示,裝置為一件與人等身的動物立牌,其中一隻眼睛被挖空,讓觀者順勢往裡窺看,看進去的卻是自己稍早凝視洞口的影片,會看見自己觀看動物時的模樣,瞬間發現原來自己已被監控,這種不舒適感即動物日復一日的親身經歷。

受訪時,語晨剛結束第一學期的課。入學前課表都已安排好,不用選課,一年內完成 180 小時的七門課就可以畢業。班上共九位學生,語晨是唯一母語為中文的學生。

意料之外的苦讀之旅

第一學期的課「Contemporary Debates」,每週要看兩篇文章,並以論文體撰寫報告,然後在課堂上討論,無拍攝作業。語晨除了要克服艱澀的文本,非英文系出身的她,還要在期間內完成教授標準內的 paper 書寫。
教室
書看不完、報告寫不完的狀況下,另一門課「Research and Experimentation」一樣壓力滿滿,但這門課可以拍自己的專題,教授會教藝術研究方法,以及提到報告需要涵蓋的內容。課程目標是替發展中的專題寫提案,不能只講自己的拍攝喜好,一定要帶到理論!
訪問時,我對於語晨系上教授的背景感到好奇,因為這是第一次聽到理論與實踐並重的教學方法,查了 UOB 官網,發現攝影系教授下方掛的不是學位,而是「practitioner(實踐者)」!
這令我感到羨慕,因為我的研所老師皆為藝術家,評圖與講課時較感性,著重在藝術家自我意識的培養,極少帶到理論,系上也沒有攝影或哲學理論的課程,在畢業後才真正開始接觸藝術研究。
UB 校區

如果留學前能有所準備

UOB 的教授跟同學給予語晨創作上實質信心,且人都很親切,如果作品沒有拍好,同學也會盡力地從討論提出解方。如果能回到過去,在留學前提前做準備,語晨表示會把攝影史中的經典作品看完並參透,因為第一學期同時也在惡補攝影史,真的太密集啦!
Brighton 街景

文字|韓筠青;圖片提供|語晨
【學攝影的人】系列由 敘光室 策劃,轉載或合作請來信 [email protected]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illustration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韓筠青 // Anna
韓筠青 // Anna
971追蹤者
94內容數
文學出身的影像創作者,同時以經營者、教育者,英文攝影書籍譯者身份生活於台北。 Anna 為舊金山藝術大學 MFA 攝影碩士,現為「敘光室:for Storyteller」經營者。
學攝影的人
NT800/次(單次購買)
【學攝影的人】系列由敘光室策劃、韓筠青主筆,專訪出國進修攝影的學員,將這份學習經驗分享給同樣喜愛攝影的我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