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一四三:「藏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藏結,無陽證」,藏結的病人,裡寒很盛,沒有陽證,「不往來寒熱」,往來寒熱是少陽證,「其人反靜」,陰證的人都很安靜,不喜歡曬太陽,巴不得整天待在衣櫥裡面,「舌上苔滑者」,舌苔白厚滑膩,「不可攻也」,不可以用黃芩、黃連等寒涼的藥下去,會很危險的。

成無己曰:「臟結」於法當下,「無陽證」為表無熱,「不往來寒熱」為半表半裡無熱,「其人反靜」為裡無熱(無陽明熱)。以表裡皆寒,故不可攻。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9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張仲景的中醫經方世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鮪魚肚的中醫經方世界
57會員
520內容數
經方,中醫行醫濟世的寶典,被歷代名醫尊為救世經典之方,傷寒與金匱是漢朝張仲景集大成之作。但由於時空背景的不同,導致這千年偉大的醫學知識,被世人所淡忘。倪海夏先生,本世紀最偉大的經方家,窮盡畢生精力,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古代的智慧解密。而今師已仙逝,雖無法再見其風華典範,但傳承中醫的精神,卻永遠深留筆者內心,不斷前行。
2024/08/03
「傷寒」,傷寒邪入厥陰,裡寒很盛,「噦而腹滿」,不停的在打嗝,體內寒濕很盛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前指的是小便,後指的是大便,厥陰證患者最怕大小便不通,小便不通會造成腹水,大便不通肝臟的毒素就無法排出,前者可以用五苓散利尿,後者可以在處方中加入大黃幫助排便,基本上這種狀況都是能治
2024/08/03
「傷寒」,傷寒邪入厥陰,裡寒很盛,「噦而腹滿」,不停的在打嗝,體內寒濕很盛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前指的是小便,後指的是大便,厥陰證患者最怕大小便不通,小便不通會造成腹水,大便不通肝臟的毒素就無法排出,前者可以用五苓散利尿,後者可以在處方中加入大黃幫助排便,基本上這種狀況都是能治
2024/08/03
「傷寒」,傷寒邪入厥陰,「大吐大下之,極虛」,大字代表程度嚴重,人都虛掉了,裡虛寒掉了,虛熱會上浮到頭面,「以其人外氣怫郁」,虛熱上浮,人看起來憂憤,臉色微紅,而手腳冰冷,這是陽脫的現象,「發其汗」,醫者不察,以為有身熱表證而發其汗,「復極汗出者」,流汗流很多,裡陽盡失,陽都被發散掉了,現在身體裡面
2024/08/03
「傷寒」,傷寒邪入厥陰,「大吐大下之,極虛」,大字代表程度嚴重,人都虛掉了,裡虛寒掉了,虛熱會上浮到頭面,「以其人外氣怫郁」,虛熱上浮,人看起來憂憤,臉色微紅,而手腳冰冷,這是陽脫的現象,「發其汗」,醫者不察,以為有身熱表證而發其汗,「復極汗出者」,流汗流很多,裡陽盡失,陽都被發散掉了,現在身體裡面
2024/08/03
「嘔而發熱者」,嘔是少陽的主證,發熱代表病邪退到表,所以處在半表半裡的地方,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曹穎府曰:肝臟陰虛,則膽胃上逆,因有嘔而發熱之證。這是因為太陽水氣不能作汗,因成濕痰留積上膈,致少陽膽火鬱而不達,則上泛為嘔,寒濕在皮毛之裡,正氣與之相抗,是生表熱,此證必先形寒或兼頭痛,若發有定侯
2024/08/03
「嘔而發熱者」,嘔是少陽的主證,發熱代表病邪退到表,所以處在半表半裡的地方,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曹穎府曰:肝臟陰虛,則膽胃上逆,因有嘔而發熱之證。這是因為太陽水氣不能作汗,因成濕痰留積上膈,致少陽膽火鬱而不達,則上泛為嘔,寒濕在皮毛之裡,正氣與之相抗,是生表熱,此證必先形寒或兼頭痛,若發有定侯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少陰病,吐利」,太陽寒水內陷於脾臟,造成胃的熱度不足,併胃中宿食下走大腸而自利腹痛,大便狀如爛泥,這是太陰證的下利;當太陽寒水內陷到腎臟,則併手少陽三焦為病,因為三焦為疏瀉的管道,屬於淋巴系統,當腎臟寒,功能差,無法排除氾濫的寒水之時,寒水往中焦入胃,胃熱不足無法氣化則吐,往下焦水道系統疏瀉不及則
Thumbnail
「少陰病,吐利」,太陽寒水內陷於脾臟,造成胃的熱度不足,併胃中宿食下走大腸而自利腹痛,大便狀如爛泥,這是太陰證的下利;當太陽寒水內陷到腎臟,則併手少陽三焦為病,因為三焦為疏瀉的管道,屬於淋巴系統,當腎臟寒,功能差,無法排除氾濫的寒水之時,寒水往中焦入胃,胃熱不足無法氣化則吐,往下焦水道系統疏瀉不及則
Thumbnail
桂枝人參湯方 理中湯(乾薑2、白朮3、人參2、炙甘草2)+桂枝4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桂枝四兩、甘草四兩炙、白朮三兩、人參三兩、乾薑三兩切。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納桂更煮,去滓,取三升,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解
Thumbnail
桂枝人參湯方 理中湯(乾薑2、白朮3、人參2、炙甘草2)+桂枝4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桂枝四兩、甘草四兩炙、白朮三兩、人參三兩、乾薑三兩切。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納桂更煮,去滓,取三升,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解
Thumbnail
一六四:「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也,宜「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3、黃芩3、黃連1
Thumbnail
一六四:「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也,宜「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3、黃芩3、黃連1
Thumbnail
一四二:問曰病有「結胸」,有「藏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何謂「藏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藏結」;舌上白苔滑者,難治。 臟結方:柴胡5、生附子3、乾薑2、炙甘草2、茯苓3、白朮3、炮附子3、生硫磺1~ 注意:漢制劑
Thumbnail
一四二:問曰病有「結胸」,有「藏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何謂「藏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藏結」;舌上白苔滑者,難治。 臟結方:柴胡5、生附子3、乾薑2、炙甘草2、茯苓3、白朮3、炮附子3、生硫磺1~ 注意:漢制劑
Thumbnail
「藏結,無陽證」,藏結的病人,裡寒很盛,沒有陽證,「不往來寒熱」,往來寒熱是少陽證,「其人反靜」,陰證的人都很安靜,不喜歡曬太陽,巴不得整天待在衣櫥裡面,「舌上苔滑者」,舌苔白厚滑膩,「不可攻也」,不可以用黃芩、黃連等寒涼的藥下去,會很危險的。 成無己曰:「臟結」於法當下,「無陽證」為表無熱,「不往
Thumbnail
「藏結,無陽證」,藏結的病人,裡寒很盛,沒有陽證,「不往來寒熱」,往來寒熱是少陽證,「其人反靜」,陰證的人都很安靜,不喜歡曬太陽,巴不得整天待在衣櫥裡面,「舌上苔滑者」,舌苔白厚滑膩,「不可攻也」,不可以用黃芩、黃連等寒涼的藥下去,會很危險的。 成無己曰:「臟結」於法當下,「無陽證」為表無熱,「不往
Thumbnail
這是續上條辨說明血證的三個症狀,「身黃、脈沉結,少腹鞭」,與下焦濕熱的區別在於小便是否通利,濕熱是透過小便排出體外,如果濕熱淤積在裡,無法從小便排出來,造成小便不利者,就是「茵陳蒿湯證」,身體皮膚也會發黃。「小便自利者,其人如狂者」,小便通暢,結果病人發狂,「血證諦也」,瘀血在腹腔造成。
Thumbnail
這是續上條辨說明血證的三個症狀,「身黃、脈沉結,少腹鞭」,與下焦濕熱的區別在於小便是否通利,濕熱是透過小便排出體外,如果濕熱淤積在裡,無法從小便排出來,造成小便不利者,就是「茵陳蒿湯證」,身體皮膚也會發黃。「小便自利者,其人如狂者」,小便通暢,結果病人發狂,「血證諦也」,瘀血在腹腔造成。
Thumbnail
一一八:「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鞕,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微當厥,今反和者知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傷寒,十三日不解」,感冒拖了很久沒有好,「過經」,從太陽傳經到陽明去了,「譫語者,以有熱也」,譫語就
Thumbnail
一一八:「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鞕,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微當厥,今反和者知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傷寒,十三日不解」,感冒拖了很久沒有好,「過經」,從太陽傳經到陽明去了,「譫語者,以有熱也」,譫語就
Thumbnail
胡希恕的經方醫學概念,《傷寒論》來自六經八綱 1.保津液的概念。 2.發燒只是一㮔症狀,不等於是熱證。 3.陰證與陽證的辨別。
Thumbnail
胡希恕的經方醫學概念,《傷寒論》來自六經八綱 1.保津液的概念。 2.發燒只是一㮔症狀,不等於是熱證。 3.陰證與陽證的辨別。
Thumbnail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3、芍藥2、麻黃2、杏仁2、生薑兩片、大棗4枚、炙甘草1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桂麻各半湯」與少陽證的「小柴胡湯」都會有往來寒熱的現象,但身體癢是辨證的重點,小柴胡湯證不會身體發癢。
Thumbnail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3、芍藥2、麻黃2、杏仁2、生薑兩片、大棗4枚、炙甘草1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桂麻各半湯」與少陽證的「小柴胡湯」都會有往來寒熱的現象,但身體癢是辨證的重點,小柴胡湯證不會身體發癢。
Thumbnail
由此可知,病之初始就開始下手去治療,病邪就不會繼續往陰證走,復原的速度是很快的,如果忽略不去治療,或是用錯方法,病情就會越來越嚴重,治療上也更加困難。中醫的五運六氣,就是利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加上六經辨證,判斷病情目前正處於哪一個階段,配合相應的治療準則,來達到正氣順轉、陰陽平衡的狀態。
Thumbnail
由此可知,病之初始就開始下手去治療,病邪就不會繼續往陰證走,復原的速度是很快的,如果忽略不去治療,或是用錯方法,病情就會越來越嚴重,治療上也更加困難。中醫的五運六氣,就是利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加上六經辨證,判斷病情目前正處於哪一個階段,配合相應的治療準則,來達到正氣順轉、陰陽平衡的狀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