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一、「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六經辨證

六經辨證

一般正常人正氣的運行方向是順時針方向,這是沒有生病的狀態,當一個人生病時,病邪就會開始從表入侵人體,中醫依照症狀的不同,分六個階段來區分病邪入侵身體的嚴重程度,依次為太陽證(最表淺)、陽明證、少陽證、太陰證、少陰證、厥陰證(最嚴重),病邪之初起,正氣尚強,邪氣尚淺,則宜速攻;到了中期,受病較久,邪氣漸深,宜攻兼扶;到了末期,病已經久,邪氣侵凌,宜扶正氣。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9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張仲景的中醫經方世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鮪魚肚的中醫經方世界
57會員
523內容數
經方,中醫行醫濟世的寶典,被歷代名醫尊為救世經典之方,傷寒與金匱是漢朝張仲景集大成之作。但由於時空背景的不同,導致這千年偉大的醫學知識,被世人所淡忘。倪海夏先生,本世紀最偉大的經方家,窮盡畢生精力,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古代的智慧解密。而今師已仙逝,雖無法再見其風華典範,但傳承中醫的精神,卻永遠深留筆者內心,不斷前行。
2024/08/03
「傷寒」,傷寒邪入厥陰,裡寒很盛,「噦而腹滿」,不停的在打嗝,體內寒濕很盛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前指的是小便,後指的是大便,厥陰證患者最怕大小便不通,小便不通會造成腹水,大便不通肝臟的毒素就無法排出,前者可以用五苓散利尿,後者可以在處方中加入大黃幫助排便,基本上這種狀況都是能治
2024/08/03
「傷寒」,傷寒邪入厥陰,裡寒很盛,「噦而腹滿」,不停的在打嗝,體內寒濕很盛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前指的是小便,後指的是大便,厥陰證患者最怕大小便不通,小便不通會造成腹水,大便不通肝臟的毒素就無法排出,前者可以用五苓散利尿,後者可以在處方中加入大黃幫助排便,基本上這種狀況都是能治
2024/08/03
「傷寒」,傷寒邪入厥陰,「大吐大下之,極虛」,大字代表程度嚴重,人都虛掉了,裡虛寒掉了,虛熱會上浮到頭面,「以其人外氣怫郁」,虛熱上浮,人看起來憂憤,臉色微紅,而手腳冰冷,這是陽脫的現象,「發其汗」,醫者不察,以為有身熱表證而發其汗,「復極汗出者」,流汗流很多,裡陽盡失,陽都被發散掉了,現在身體裡面
2024/08/03
「傷寒」,傷寒邪入厥陰,「大吐大下之,極虛」,大字代表程度嚴重,人都虛掉了,裡虛寒掉了,虛熱會上浮到頭面,「以其人外氣怫郁」,虛熱上浮,人看起來憂憤,臉色微紅,而手腳冰冷,這是陽脫的現象,「發其汗」,醫者不察,以為有身熱表證而發其汗,「復極汗出者」,流汗流很多,裡陽盡失,陽都被發散掉了,現在身體裡面
2024/08/03
「嘔而發熱者」,嘔是少陽的主證,發熱代表病邪退到表,所以處在半表半裡的地方,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曹穎府曰:肝臟陰虛,則膽胃上逆,因有嘔而發熱之證。這是因為太陽水氣不能作汗,因成濕痰留積上膈,致少陽膽火鬱而不達,則上泛為嘔,寒濕在皮毛之裡,正氣與之相抗,是生表熱,此證必先形寒或兼頭痛,若發有定侯
2024/08/03
「嘔而發熱者」,嘔是少陽的主證,發熱代表病邪退到表,所以處在半表半裡的地方,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曹穎府曰:肝臟陰虛,則膽胃上逆,因有嘔而發熱之證。這是因為太陽水氣不能作汗,因成濕痰留積上膈,致少陽膽火鬱而不達,則上泛為嘔,寒濕在皮毛之裡,正氣與之相抗,是生表熱,此證必先形寒或兼頭痛,若發有定侯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少陽之為病」,少陽就是半表半裡的地方,也是水道循環、淋巴系統的所在,病邪會從太陽表證進入到半表半裡,代表人體的免疫力,也就是腸胃津液開始下降了,「口苦」,肝膽與半表半裡是牽連在一起的,病邪一進入到半表半裡,會讓膽受邪,膽汁本來應該進入十二指腸幫助消化,現在逆流進入血液中時,身體就會發黃,如果膽汁再
Thumbnail
「少陽之為病」,少陽就是半表半裡的地方,也是水道循環、淋巴系統的所在,病邪會從太陽表證進入到半表半裡,代表人體的免疫力,也就是腸胃津液開始下降了,「口苦」,肝膽與半表半裡是牽連在一起的,病邪一進入到半表半裡,會讓膽受邪,膽汁本來應該進入十二指腸幫助消化,現在逆流進入血液中時,身體就會發黃,如果膽汁再
Thumbnail
許多人一到換季時節就渾身不對勁,頭痛、關節痛、心臟痛、肚子痛等症狀一下都跑出來,甚至還可能出現頭暈、嘔吐等症狀,是怎麼回事?療日子特別邀請陽明馬光邱柏豪醫師與您說明天氣病是什麼?是由哪些原因造成?並與您分享可以緩解、改善的穴道及養生茶飲! 天氣病是什麼? 「天氣病」是指因溫度、濕度、大氣壓等天氣
Thumbnail
許多人一到換季時節就渾身不對勁,頭痛、關節痛、心臟痛、肚子痛等症狀一下都跑出來,甚至還可能出現頭暈、嘔吐等症狀,是怎麼回事?療日子特別邀請陽明馬光邱柏豪醫師與您說明天氣病是什麼?是由哪些原因造成?並與您分享可以緩解、改善的穴道及養生茶飲! 天氣病是什麼? 「天氣病」是指因溫度、濕度、大氣壓等天氣
Thumbnail
一四八:「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頭痛發熱,而微汗出,及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客氣動膈,膈內拒痛,短氣躁煩,心中懊憹,胃中空虛,陽氣內陷,心下因鞕,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也。 大陷胸湯
Thumbnail
一四八:「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頭痛發熱,而微汗出,及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客氣動膈,膈內拒痛,短氣躁煩,心中懊憹,胃中空虛,陽氣內陷,心下因鞕,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也。 大陷胸湯
Thumbnail
胡希恕的經方醫學概念,《傷寒論》來自六經八綱 1.保津液的概念。 2.發燒只是一㮔症狀,不等於是熱證。 3.陰證與陽證的辨別。
Thumbnail
胡希恕的經方醫學概念,《傷寒論》來自六經八綱 1.保津液的概念。 2.發燒只是一㮔症狀,不等於是熱證。 3.陰證與陽證的辨別。
Thumbnail
又是一個蹭熱度的文章,不過剛好借這個機會,簡單說一下中醫的外感、瘟疫跟西醫的病毒,有著什麼樣的連結與關係,以及中醫在治療上該如何選擇。
Thumbnail
又是一個蹭熱度的文章,不過剛好借這個機會,簡單說一下中醫的外感、瘟疫跟西醫的病毒,有著什麼樣的連結與關係,以及中醫在治療上該如何選擇。
Thumbnail
人生病的病因在《傷寒論‧雜病例》有提到: 簡而言之就是內因、外因與不內外因。內因多是七情內傷,外因那就是天氣的六氣(風寒暑濕燥火)外感,不內外因的話就意外居多了。 我家有兩老要照看,當然也怕遇到狀況,我去年就靠三罐藥平安渡過下半年-清暑益氣湯、銀翹散、桑菊飲。
Thumbnail
人生病的病因在《傷寒論‧雜病例》有提到: 簡而言之就是內因、外因與不內外因。內因多是七情內傷,外因那就是天氣的六氣(風寒暑濕燥火)外感,不內外因的話就意外居多了。 我家有兩老要照看,當然也怕遇到狀況,我去年就靠三罐藥平安渡過下半年-清暑益氣湯、銀翹散、桑菊飲。
Thumbnail
「温病」其實是說人得急性熱病特性就是病發作迅速,傷寒感冒人也會發熱,所以要分風寒與風熱。雖然兩者發作的症狀很像,但是賊邪卻是大大的不同,一個是温熱邪,一個是寒邪,屬性完全相反。
Thumbnail
「温病」其實是說人得急性熱病特性就是病發作迅速,傷寒感冒人也會發熱,所以要分風寒與風熱。雖然兩者發作的症狀很像,但是賊邪卻是大大的不同,一個是温熱邪,一個是寒邪,屬性完全相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