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 Amtifragile 》作者: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
【脆弱的相反不是堅強,而是反脆弱】
骨頭會因為長期受到小小的壓力而逐漸變得更加強壯,肌肉是透過斷裂與修復的過程來獲得增長,人體與自然正是透過這樣的機制,不斷的強化自身,以及進行演化
這樣的強化是讓個體、群體與整體環境脫離脆弱的狀態,但這樣算是堅強、強固的嗎?我們其實應該用更精準的字詞來型種這樣的特性-反脆弱
《反脆弱 Amtifragile》書中和我們比較了脆弱、堅強和反脆弱的樣貌,"脆弱"大家都有類似的想像,那什麼是堅強呢?如果脆弱的相反是堅強,那麼堅強的事物就應該完全不會受到任何衝擊影響,然而世界上沒有這樣的東西,就如一個脆弱的玻璃杯很容易碎,那麼一個強固的鐵杯就不會損壞嗎?鐵杯仍然會生鏽,只是他相對比較堅硬而已
既然沒有絕對的強固,那麼我們要如何擺脫脆弱?我們應該讓自己獲得「反脆弱性」,脆弱的事物害怕風險,因為只要受到小小的衝擊,可能就會碎裂,堅強的事物也不喜歡風險,雖然能抵抗更多一些的狀況,但始終有一個極限,或者會在各種風險中被找到他脆弱的一面,而反脆弱的事物喜歡風險,因為可以在擁抱風險的過程中變得更加強大
在這個快速波動、變化極端的時代中,「反脆弱性」是讓我們順利存活下來的重要特質,《反脆弱》書中舉了各式各樣的例子,從自然、生物、金融、政治、戰爭、國家都可以找到反脆弱性,打破我們既有的認知,讓我們理解如何獲得反脆弱
【銀行行員是脆弱的、計程車司機是反脆弱】
普遍社會中都會認為銀行行員是不錯的職業,有固定工時與薪資,也不容易失去工作,是很穩定的職業,而計程車司機則沒有固定的工時與薪資,雖然拼一點也許收入不會輸給銀行員,但因為沒有穩定性,所以社會普遍不會鼓勵大家投入
不過,《反脆弱》卻確認為銀行行員是脆弱的,而計程車司機是反脆弱的
當大環境變動,兩者都收到衝擊時,銀行行員可能面臨裁員的為機,雖然擁有專業的金融知識與經驗,但可能因為各種因素:年齡、薪資水準、其他銀行狀況也不好,造成失業後無法再獲得工作的困境;計程車司機則有機會活下來,以英國倫敦的黑頭計程車司機為例,平常司機的收入本來就波動,他早已習慣不穩定收入,也在平常收入少的時候嘗試過了各種應對的方法,計程車司機會知道現在他應該去哪裡、載什麼樣的客人、如何節省開支讓自己在風險之中存活下來
【造成繁盛不是和平,是自由】
在過去,黎巴嫩與敘利亞是GDP差不多的國家,兩者有著類似的民族、語言、文化,也都有著內戰的困擾,然而敘利亞極權專政、黎巴嫩卻仍保有共和政治,而現在黎巴嫩的經濟現況也是敘利亞的3-6倍之間
【槓鈴策略:同時擁抱最大與最小的風險,創造反脆弱性】
那麼我們一般人應該如何獲得反脆弱性?主動擁抱風險,並且學習保護自己不會受到「下檔風險」而失去所有,同時獲得「上檔利益」
「槓鈴策略」是《反脆弱》裡提出的擁抱風險的好方法,槓鈴的兩端是有重量的槓片,中間只有一根細細的桿子連接,我們可以像槓鈴一樣,關注兩側最極端的風險,而中間的中等風險呢?就算完全忽略也沒關係
例如投資股票,最大的風險是我們把大部分的積蓄都賠光,我們可以把90%的金錢都放在低風險的標的上,如:現金、大盤ETF、低風險債券等,剩下10%的錢則可以放在高風險的投資中,如:可能飆漲的個股、短線的操作等,既可以避免自己「下檔」,也持續保有上檔的獲利機會
例如個人生涯,最大的風險是我們死亡或者生病,我們可以規劃好壽險、醫療險、意外險的保障,選擇安全與健康的食物、交通工具,剩下的時間與金錢就可以好好工作並且投資自己,讓自己無後顧之憂,並且保有突破的機會
【顛覆過去的理論,用《反脆弱》實踐風險管理】
《反脆弱》對我來說真的不好讀,厚厚一本就已經讓人壓力很大,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翻譯和太口語化的關係,文字非常散亂難懂,一段話總要看個兩三遍才能好好理解
不過《反脆弱》給了我完全不一樣的觀點,讓我重新看待「風險」與「風險管理」,過去的我是小心翼翼的風險趨避者,雖然這幾年知道不能再只做規避風險,可是在風險管理的知識框架下,讓我一直找不到好的方法來做風險應對
但《反脆弱》顛覆了整個風險管理理論,過去風險管理最大的盲點就是「風險機率無法計算」,所以只能靠著經驗和猜測,來評估損失的幅度與頻率,再去思考應該要自留、控制還是轉嫁與規避
現在以反脆弱的思維,就會去思考「什麼風險會讓我"下檔"」,也就是死亡、入不敷出等,如果會,就要用力的去避免、轉嫁,再來思考「什麼風險能讓我"上檔"」,也就是讓我獲得利益、成長,如果能,那麼就應該擁抱他,運用槓鈴策略,做好避免下檔的防護後,就能後顧之憂的去挑戰讓自己獲利的風險
做好保險規劃、存好緊急預備金,把大部分的錢投入波動低的投資,剩下的錢就拿來投資高波動、高獲利的項目,以及投資自己的腦袋,學習更多的技能,讓自己去做那些已經想了很久的事,至於中間的中等風險的事物,就都成為我練習面對風險的養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