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問對問題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身為一個生涯諮詢師,每天都要問上許多問題, 「今天想聊什麼?」 「目前面對什麼困擾?」,我需要問對問題,才能讓我與對象的溝通順利
《What’s your problem?》不只讓人知道要如何問對問題,更著重探討「問題背後的問題」,如同我的生涯督導老師提醒我:『生涯諮詢師要去探討「困境背後的困境」』,有時候,只要我們問對問題,會發現已經同時找到答案了

【你有什麼問題?】

什麼事情困擾你?什麼事情讓你煩惱? 你的問題真的是你的問題嗎?我們可以透過「重組問題框架」來找到真正的問題,不過在這之前,先把問題問出來吧! 有太多的問題因為說不清楚、講不明白,讓人搞不懂在問什麼,或者拋出了一個大哉問,別人怎麼答都可以,但往往對你沒有幫助
因此,先好好地把問題寫下來完整的句子去描述你的狀況,才有能夠重組與跳脫的框架

【框架不是一定要打破,跳脫只是為了重組】

常看到有人鼓勵打破框架、跳出框架 才能發揮創意、找到新的面向,但往往我們不是被框架侷限,而是還沒建立自己的思考模式,想了東、想了西,越想越多
有了一定的思考範圍,我們才能專注在真正該關心的事情上,因此框架不見得要打破,否則又失去了思考的方向,我們可以跳出來,從不同角度看看
有沒有我們太用自己的經驗看事情? 有沒有在這之前發生了什麼,這只是結果? 有沒有我們太鑽牛角尖,忽略了什麼背後的因素?
釐清問題發生的原因與現況,我們才能設定解決的目標
不過,要再思考,我們設定的這個目標達成後 真的能解決我們的問題嗎?這個目標的意義是什麼?有更高層次的目標嗎?也就是,我們提出這個問題的目的到底是什麼?能滿足我們「目的」的方法 才是解決問題的答案 否則可能會與我們理想的狀態越來越遠
「最危險的,不是提出錯誤的答案, 而是提出錯誤的問題; 最需要的,不是提出正確的答案, 而是提出正確的問題」 -彼德·杜拉克
重組起來的問題,可能和一開始你寫下來的問題截然不同,但你會知道,解決這個最終的目的 一開始的那些困擾,都會迎刃而解

【問問題的人,聽問題的人】

在問答之中,聽和說的人都互為主體,有時候我們會有無法突破的盲點,讓我們無法接受問題被重組、被改變,或者,原本只有一個問題,重組後,變成了好幾個問題,然後變成了很複雜的問題,讓人無法接受
這時聽和說的人都可以問問自己:我真的理解對方的意思了嗎?擁抱對方的邏輯 模擬一次對方的思考模式,雙方都能更了解彼此,找到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法

【解決問題不是,重組框架只是暫時繞個圈】

偶爾,繞個圈沒什麼不好,畢竟,你可以解決問題的話,早就解決了,只是用腦袋思考一下問題的框架而已,多花點時間,讓思考繞個圈,甚至多繞幾個圈,找到「正確的問題」 才知道答案會在哪裡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9會員
37內容數
什麼是你在乎的?什麼是你覺得重要的?什麼又是你不能妥協的?那個最終你無法放棄的東西,就是你重要的價值觀,釐清價值觀不僅能更勾勒出我們自己的面貌,在面對人生選項時,也會是我們做出選擇的依據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杰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的生命越活越長,世界卻越來越不確定,當上一個世代的人生經驗無法套用在我們身上,我們該怎麼規劃我們的人生? 【不再適用的三階段人生】 三階段人生的分界很清楚:在6歲到大約22歲學習,在22歲踏入職場,在65歲退休,平均活到70多歲,過完一個還不錯的人生。 【多重階段生涯轉換】
【有限賽局與無限賽局】 【在無限賽局中堅持下去】 在讀《無限賽局》之前,我以為我們要在無限賽局中挑戰一個又一個的有限賽局,但我錯了,我們應該用無限的思維去面對一個又一個的困境,讓自己與其他人都能夠在這無限的賽局中堅持下去 【你的賽局在哪裡呢?】 美國連鎖藥局CVS為了理念不賣香菸反而開創新局
「曾讓蜜雪兒‧歐巴馬、艾瑪‧華森都深陷焦慮…」 這是《冒牌者症候群》這本書簡介的開頭,看到這個簡介,會有種這個「冒牌者症候群」離我們很遠的感覺, 是那些功成名就、位高權重的人才會有的煩惱, 已經很厲害的人會產生突然不相信自己的現象,很容易讓人誤解了冒牌者症候群的意義
大概從大學畢業後,腦海裡常會跑出一些自認為還不錯的想法,有時候滿想分享給別人的,但總是覺得不好意思,所以常常想要讓自己思考的更完整的時候,再跟別人分享 【用簡單的方法,立刻就能實踐】 【勞動興奮】 只要開始 5分鐘,我們就能會啟動勞動開關,你會發現,開始前的懶惰一掃而空 【說出來】
如果你認為勇於改變是你重要的價值觀,表示你是正在渴望改變的人,或者是曾經成功改變的人,改變好像很難,但改變是有方法的,用3個步驟簡單開始:身分認同、我想要、讓行動輕而易舉,每天只要進步一點點,累積起來的效果和自我的認同感,就會讓改變實現,讓你勇於改變,成為你想成為的樣子
做喜歡的事是許多人重要的價值觀,做喜歡的事情會得到幸福感,你喜歡做什麼呢?你想要什麼時候去做呢? 阿廣剛研究所畢業、喜歡開車,嚮往開UBER,但卻想要35歲還沒有穩定工作時再來去開UBER,只好提醒他試著把專業和興趣結合,不需要再壓抑忍耐,現在就開始做喜歡的事
我們的生命越活越長,世界卻越來越不確定,當上一個世代的人生經驗無法套用在我們身上,我們該怎麼規劃我們的人生? 【不再適用的三階段人生】 三階段人生的分界很清楚:在6歲到大約22歲學習,在22歲踏入職場,在65歲退休,平均活到70多歲,過完一個還不錯的人生。 【多重階段生涯轉換】
【有限賽局與無限賽局】 【在無限賽局中堅持下去】 在讀《無限賽局》之前,我以為我們要在無限賽局中挑戰一個又一個的有限賽局,但我錯了,我們應該用無限的思維去面對一個又一個的困境,讓自己與其他人都能夠在這無限的賽局中堅持下去 【你的賽局在哪裡呢?】 美國連鎖藥局CVS為了理念不賣香菸反而開創新局
「曾讓蜜雪兒‧歐巴馬、艾瑪‧華森都深陷焦慮…」 這是《冒牌者症候群》這本書簡介的開頭,看到這個簡介,會有種這個「冒牌者症候群」離我們很遠的感覺, 是那些功成名就、位高權重的人才會有的煩惱, 已經很厲害的人會產生突然不相信自己的現象,很容易讓人誤解了冒牌者症候群的意義
大概從大學畢業後,腦海裡常會跑出一些自認為還不錯的想法,有時候滿想分享給別人的,但總是覺得不好意思,所以常常想要讓自己思考的更完整的時候,再跟別人分享 【用簡單的方法,立刻就能實踐】 【勞動興奮】 只要開始 5分鐘,我們就能會啟動勞動開關,你會發現,開始前的懶惰一掃而空 【說出來】
如果你認為勇於改變是你重要的價值觀,表示你是正在渴望改變的人,或者是曾經成功改變的人,改變好像很難,但改變是有方法的,用3個步驟簡單開始:身分認同、我想要、讓行動輕而易舉,每天只要進步一點點,累積起來的效果和自我的認同感,就會讓改變實現,讓你勇於改變,成為你想成為的樣子
做喜歡的事是許多人重要的價值觀,做喜歡的事情會得到幸福感,你喜歡做什麼呢?你想要什麼時候去做呢? 阿廣剛研究所畢業、喜歡開車,嚮往開UBER,但卻想要35歲還沒有穩定工作時再來去開UBER,只好提醒他試著把專業和興趣結合,不需要再壓抑忍耐,現在就開始做喜歡的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提問者的困境基本就是沒有弄清楚好自己的問題,以及所問的問題裡包含太多可以討論的議題。問題本身就是促進我們深入思考,發現並理解現象的本質或是達成某個目的。如果問題是抽象的,會使人無法理解問題本身,沒有方向可以思考,導致不易回答。 一個好問題就是具體的、明確的,能夠引導人思考,聚焦關鍵的觀點。 提出
Thumbnail
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第一時間看到的問題,通常不是真正的問題。通常我們想解決的是第一眼看見的問題。這時,如果我們基於原有問題想出的解決方案,在加以實行。那失敗是很正常的。 這時,其實可以將失敗作為一開始的定義的問題的提醒。但是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是保持著「可是都做到這邊了,那現在放棄不就都白費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會遇到熟悉的問題,那些我們曾經解決過的難題。面對這些問題,腦海中最先浮現的往往是那些已被證明有效的「正確答案」。然而,這些答案也可能成為我們創新思維的障礙。 當我們一再依賴過去的經驗和解決方案時,我們的思維便被固化在一個狹隘的框架內。這種成見會限制我們的創造力,讓我們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你問對問題了嗎?:重組問題框架、精準決策的創新解決工具》作者:湯馬斯‧維戴爾-維德斯柏。作者研究發現,85%的企業表示,經常忙於解決問題,卻不一定是對的問題,因而浪費許多人力物力與金錢。找對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問對問題,比答對答案更重要!
Thumbnail
陷入對問題之中 當我們面對挑戰和困難時,常常會陷入對問題的強調之中。我們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問題的分析、討論和訴苦上,而忽略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心態往往使得問題看起來更加龐大、更加棘手,而我們的信心也逐漸被侵蝕。然而,當我們轉變思維,專注於解決問題時,我們就會發現,原本看似無解的難
若想改變、如果詢問別人自己有什麼改進空間,那麼就在被點出問題時好好追問「為什麼這樣覺得」、問對方觀察到些什麼,聽聽對方提出這些背後的理由是什麼,而不是急著回覆一句:「你說的那些我都已經知道了」。 真的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也好好思考過原因的話,為何還會想要不斷詢問他人意見、但一被點出問題就產生防衛反應
Thumbnail
在一對一諮詢時,最常問的問題之一就是對未來迷惘該怎麼辦? 首先,可以從興趣、能力往下思考。 
Thumbnail
解決問題的藝術:從問題的多面向到解決的巧妙之道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深入問題的本質。"一個問題研究到精深,就能出師"。 當我們面對一個問題時,往往會急於尋找解決之道,但這並非有效的方式。問題是多面向的,它們存在著無數的可能性,而我們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就像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而忽略了浸沒在水中的巨大
Thumbnail
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懂得提問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金鑰匙,而問一個好問題的關鍵,在於它能夠挑戰我們的既有認知。 「因為每個好問題都是對現狀的一次質疑,它迫使我們跳脫框架,探索更廣闊的視野。」 當我們提出問題時,我們不只在尋求答案,更在拓展我們的認知邊界,這是增進知識的高效率手段。 問問題也是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提問者的困境基本就是沒有弄清楚好自己的問題,以及所問的問題裡包含太多可以討論的議題。問題本身就是促進我們深入思考,發現並理解現象的本質或是達成某個目的。如果問題是抽象的,會使人無法理解問題本身,沒有方向可以思考,導致不易回答。 一個好問題就是具體的、明確的,能夠引導人思考,聚焦關鍵的觀點。 提出
Thumbnail
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第一時間看到的問題,通常不是真正的問題。通常我們想解決的是第一眼看見的問題。這時,如果我們基於原有問題想出的解決方案,在加以實行。那失敗是很正常的。 這時,其實可以將失敗作為一開始的定義的問題的提醒。但是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是保持著「可是都做到這邊了,那現在放棄不就都白費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會遇到熟悉的問題,那些我們曾經解決過的難題。面對這些問題,腦海中最先浮現的往往是那些已被證明有效的「正確答案」。然而,這些答案也可能成為我們創新思維的障礙。 當我們一再依賴過去的經驗和解決方案時,我們的思維便被固化在一個狹隘的框架內。這種成見會限制我們的創造力,讓我們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你問對問題了嗎?:重組問題框架、精準決策的創新解決工具》作者:湯馬斯‧維戴爾-維德斯柏。作者研究發現,85%的企業表示,經常忙於解決問題,卻不一定是對的問題,因而浪費許多人力物力與金錢。找對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問對問題,比答對答案更重要!
Thumbnail
陷入對問題之中 當我們面對挑戰和困難時,常常會陷入對問題的強調之中。我們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問題的分析、討論和訴苦上,而忽略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心態往往使得問題看起來更加龐大、更加棘手,而我們的信心也逐漸被侵蝕。然而,當我們轉變思維,專注於解決問題時,我們就會發現,原本看似無解的難
若想改變、如果詢問別人自己有什麼改進空間,那麼就在被點出問題時好好追問「為什麼這樣覺得」、問對方觀察到些什麼,聽聽對方提出這些背後的理由是什麼,而不是急著回覆一句:「你說的那些我都已經知道了」。 真的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也好好思考過原因的話,為何還會想要不斷詢問他人意見、但一被點出問題就產生防衛反應
Thumbnail
在一對一諮詢時,最常問的問題之一就是對未來迷惘該怎麼辦? 首先,可以從興趣、能力往下思考。 
Thumbnail
解決問題的藝術:從問題的多面向到解決的巧妙之道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深入問題的本質。"一個問題研究到精深,就能出師"。 當我們面對一個問題時,往往會急於尋找解決之道,但這並非有效的方式。問題是多面向的,它們存在著無數的可能性,而我們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就像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而忽略了浸沒在水中的巨大
Thumbnail
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懂得提問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金鑰匙,而問一個好問題的關鍵,在於它能夠挑戰我們的既有認知。 「因為每個好問題都是對現狀的一次質疑,它迫使我們跳脫框架,探索更廣闊的視野。」 當我們提出問題時,我們不只在尋求答案,更在拓展我們的認知邊界,這是增進知識的高效率手段。 問問題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