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永河《裨海紀遊》-日本與荷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荷蘭帆船

荷蘭帆船

【琉球】

琉球國在福建省正東,離中國最近,卻最弱小而貧窮。

各國商船,從不在琉球進行貿易。他們的國王,就決定對各國都進貢,這樣至少可以前往他國交易。

因為琉球實在太沒有經濟價值,大家也都懶得佔領掠奪他,反得自安。

琉球對中國是三年一貢,貢品主要是硫磺跟皮紙。帶來的貨品,也不過就是螺啦,蚌殼啦……這兩個算是有點銷路的,螺可以拿來當號角,蚌殼也可以做裝飾品。

其他工藝品像紙扇,煙筒,因為做工實在太爛,連中國的奴僕都不屑一顧。

郁永河的老家(浙江)就有俗語講爛東西,稱之為「琉球貨」。可見這國家幾百年來都沒啥進步。

【日本】

古時候的東夷倭國,是今天(十七世紀)海外第一等的強國。

(原文為「莫強之國,典出《管子》:天下之國,莫強於越)

日本自恃強國,不與中國朝貢。反視中華為小邦,自己接受各國進貢。

由來久矣。

溫馨提示,本書做於清康熙年間,而日本在元明就已經敢開始跟中國對著幹了,這是正常當代評價。

日本國的事務,一律由將軍主持,國君就像是多餘的腫瘤,擺在那邊做做樣子而已。他們的國內征戰,也只是為了爭奪將軍之位。什麼殺天皇流放天皇的,很久沒有人在做了。

就因為國家的權柄,不在天皇的手中,你去篡弒除了得到惡名,什麼幫助也沒有。

雖然我們現代人都知道,但聽清朝人這麼說感覺還是挺新鮮的。

也就是這個緣故,日之本的國名,不會被更改(沒人要篡天皇嘛)。

我(郁永河)剛剛說了,琉球因為貧弱無人欺凌,日本天皇也不持國政……你不覺得他們的開國者,似乎深得黃老治術的精要嗎?

喔,不過持政的不是天皇,所以他們的刑罰還是很嚴苛的。即使只是小小過失,也會處死。

欸郁永河不說我沒發現,日本確實很長期動不動就殺人。

他們的死刑有四種。

一,灌水灌滿,然後開始毆打……水消了(散入肢體),再灌再打,反覆再三,最後死者必然全身腫脹。

你覺得可怕嗎?接下來更可怕,沒信心不要看下去。

二,從肛門割開,把人的腸子抽出來,綁在彎折的竹子前端。一放手,整個腸子迅速被抽離,人體倒懸在空中。

三,活燒之刑。給罪犯上枷鎖,四面圍繞乾柴點火,活活將人燒死。

四,倒吊之刑。也不做啥,就是把你倒吊著,一天兩天三天,頭慢慢的脹大,五臟開始從嘴裡掉出來……

這種堪比地獄惡鬼的做法,打造了日本路不拾遺的民風。

老實說我沒辦法確認郁永河說的是不是事實跟他從哪裡聽來的。但是想到日本人近百年的那種民族性,或許真的是在這樣高壓統治下所產生的也說不定。

過去,西洋人覬覦日本,派了很多天主教士來傳教。後來陰謀暴露,皆被屠殺。如今商船去到日本,必先盤問船上是否有天主教徒。

那問會說謊啊,日本人就準備了天主像,要上岸者踐踏而過,來證明自己不信天主。

熟悉日本戰國之後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這個「踏繪」不是郁永河瞎掰的。至於起源通常會說是豐臣秀吉的「伴天連追放令」。

但郁永河寫那個動機,其實只會讓我想到:康熙也很信任傳教士。

如果海外船隻有天主教徒,日本不會管你什麼原因,就算那人是偷渡的也不管。一律叫所有人回到船上,然後把船拖上岸,點火連人帶船燒個精光。

日本唯一開放海外通商的地方,叫做長崎島。

當地人的膚色極白,就算是中國人到那邊,一段時日下來也會變得一樣白皙。

「雖使桓宣武黑王相公往,亦當改觀。」

桓宣武是東晉桓溫,黑王相公則是北宋的王德。郁永河會這樣寫表示他們都是知名的黑臉仔,也不知道是讀了些甚麼,《晉書》我只知道桓溫面有七星而已。

總之呢,很多中國人就留在長崎,聚集地稱為「大唐街」。

【紅夷】

說的是荷蘭人,又名波斯胡。

荷蘭也在西海,算是大西洋的附庸。

這些名詞都是郁永河寫的喔,大多跟我們現在是一樣的。

荷蘭人貪婪且狡詐,能夠辨認值錢的寶器,擅長貿易,注重利益而輕視生命。他們的船,是當前所知最大的,中國人都稱之為「夾板船」。用兩層木板,刀斬不削,十分堅固。其實問題在於他們根本不是用木板,而是圓木片。

啥意思?一般人可能不知道。

夾板是個歷史非常悠久的東西,又稱作膠合板,其實是把不同的木材薄片黏貼在一起做出來的。

那它的強度就不如完整的原生樹木。

除了船板,荷蘭人在風帆上也頗有巧思,交錯縱橫而置,可以調整八面受風,行動能力非一般船隻可比。

你就說我們中國船吧,只吃單面風,風不順你也只能左右拉個吃個斜角,船跑斜的,那可是會翻的啊。

比起我們動不動就被風所困,荷蘭船當真是來去自如。也正因為他們有這等好船,就常常幹那海上搶劫的營生。

他們會派幾個人坐在桅桿頂端,拿著千里鏡(望遠鏡)四面監視。即使商船在百里之外,他們也能馬上發現,轉舵就追上去。

荷蘭人是最常到日本貿易的(無誤),那日本人也知道他們是海盜,所以日本海關都要管理讓中國商船先離開,估計荷蘭人追不上了,才放行荷蘭船隻。

你知道嗎?這個操作模式透露出,當時在長崎,中國商人的勢力是比荷蘭人大的。所以日本政府禁不起中國商人來找麻煩。

郁永河之所以能知道荷蘭船的構造,其實就是顧敷公告訴他的。顧敷公還說,雖然荷蘭船靈動,但就少了「全帆吃風」的加速。所以如果真的遇上荷蘭船打劫,找準順風必能逃脫。

若否,荷蘭船大如山,與之交戰連箭都射不上他們甲板,打個雕。

但這秘訣不是人人知曉,所以荷蘭人在海上仍是橫行無阻。

他們特別愛欺負的,就是交阯。

交阯人也為此特製了戰船,名為「軋」(讀作挖),長僅三丈,舷出水面一尺,兩頭尖銳,基本就是一個龍舟。

他們會用十四個人划槳,因為兩頭皆可破浪,進退十分快速,無須迴轉。

別看船小,首尾各會放置一門紅衣巨砲。

因為船身低,所以碰到大船都直接轟人家船底,算是專門為抵抗紅毛船的戰法。結果現在紅毛經過交阯,看到軋船反而掉頭就跑了。

我中國東南半壁皆海,應該也要採取軋船的戰術,來抵禦紅夷。

過去鄭成功攻打台灣,跟荷蘭人陸戰。

荷蘭人的火器十分先進,不用點火就能發炮……其實沒那麼誇張,但當時的歐洲大砲確實用了可以瞬發的引線。

炮身的冷卻,以及發射的彈藥磅數,荷蘭大砲的技術都在鄭成功之上。

可是他們根本不懂打仗。

荷蘭人的鞋子都是高底,跑不快不說,一旦倒下都難以站起。但鄭軍想要趁機靠近,就會被槍砲射殺。

剛開始不知道怎麼回事,後來鄭軍檢視荷蘭人屍體,發現他們會在小腿上綁火槍,一蹲下就是要擊發,但一擊發這個士兵的兩腳就算是廢了。

鄭軍這才慢慢注意到,荷蘭人用的都是與敵俱亡的打法:包括會在房屋跟船上安裝火藥。其實就是他們不希望「裝備器具」的秘密落到外國的手中。

按郁永河這套說法,對照現在已知的鄭成功攻台戰況,其實撇除主觀敘述,你會發現荷蘭人的士兵數量確實損失很快。也真的有燒房子炸船等等行動沒錯。

如果荷蘭人的心態真是這樣,那鄭成功從登陸那一刻起,其實就穩操勝算了:打換頭打到優勢之後和談,只要准許他們把東西帶走,那條件是很好談的。

郁永河還補述了一段佐證。

這應該是發生在後來的事情,說有荷蘭船在彰化外海擱淺,他們就用船帆把大船蓋起來,在裡面花了三天打造小船。

鄭氏得到消息,派戰艦前來,荷蘭人就登上小船逃跑,把大船給炸了。

好啦,就到這裡,最後還剩西洋國……其實應該還有一章《宇內形勢》,不會單獨翻出來,就拿一些資料配合西洋國來寫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0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06
馬來西亞華人的起點,以「麻六甲」為主。 《裨海紀遊》最後有提到這樁怪事:郁永河的認知,當時主航路明顯不走麻六甲海峽。新加坡的重要性也在十九世紀才出來。 基本上相信,《明史》中的「滿剌加」,就是今天的麻六甲。 「滿剌加,在占城南。順風八日至龍牙門,又西行二日即至。或云即古頓遜,唐哥羅富沙。」
Thumbnail
2023/03/06
馬來西亞華人的起點,以「麻六甲」為主。 《裨海紀遊》最後有提到這樁怪事:郁永河的認知,當時主航路明顯不走麻六甲海峽。新加坡的重要性也在十九世紀才出來。 基本上相信,《明史》中的「滿剌加」,就是今天的麻六甲。 「滿剌加,在占城南。順風八日至龍牙門,又西行二日即至。或云即古頓遜,唐哥羅富沙。」
Thumbnail
2023/02/09
《裨海紀遊》終於來到尾聲,西洋國。 這次就不按照郁永河的順序,聊聊這西洋國。 正如你所想,西洋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泛指西海以外的國家。 西海又是哪裡呢? 郁永河這麼寫:「自麻六甲斜指西北,四十更為咬𠺕叭,始渡西海。咬𠺕叭西北為啞齊。啞齊之外,中國舟航不能往。」 至少我們一看就知道麻六甲。
Thumbnail
2023/02/09
《裨海紀遊》終於來到尾聲,西洋國。 這次就不按照郁永河的順序,聊聊這西洋國。 正如你所想,西洋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泛指西海以外的國家。 西海又是哪裡呢? 郁永河這麼寫:「自麻六甲斜指西北,四十更為咬𠺕叭,始渡西海。咬𠺕叭西北為啞齊。啞齊之外,中國舟航不能往。」 至少我們一看就知道麻六甲。
Thumbnail
2023/02/07
2023/02/07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松浦隆信 (1529~1599) 肥前 (今屬九州西北部) 松浦氏第二十五任家督,能文能武多才多藝,對兵法、禮法、橫笛與鷹狩都頗有涉略;外交與商業手段靈活,巧妙周旋於九州各主要勢力與豐臣政權,是使松浦氏確保獨立地位並躍升為戰國大名的關鍵人物。
Thumbnail
松浦隆信 (1529~1599) 肥前 (今屬九州西北部) 松浦氏第二十五任家督,能文能武多才多藝,對兵法、禮法、橫笛與鷹狩都頗有涉略;外交與商業手段靈活,巧妙周旋於九州各主要勢力與豐臣政權,是使松浦氏確保獨立地位並躍升為戰國大名的關鍵人物。
Thumbnail
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的「葡日貿易」中,有位居中穿針引線的中國海商,其生存年代比鄭芝龍、顏思齊、李旦都早,算是中國海商集團的大學長、老前輩,而且既不是閩南人也不是廣東人,而是安徽人,他就是「五峰船主」「唐人海賊王」王直。
Thumbnail
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的「葡日貿易」中,有位居中穿針引線的中國海商,其生存年代比鄭芝龍、顏思齊、李旦都早,算是中國海商集團的大學長、老前輩,而且既不是閩南人也不是廣東人,而是安徽人,他就是「五峰船主」「唐人海賊王」王直。
Thumbnail
今天3月4日看到有意思的新聞是報導日本東大生談日本的沖繩縣是怎麼來的。 這群東大在學生說「世界史就是戰爭的歷史」。 他們3月1日剛出版“東大生が教える戦争超全史”(ダイヤモンド社)一書,從戰爭切入簡明講解世界史,從古代的戰爭到此刻的俄烏戰爭大約有140篇戰爭紛爭。 今天這篇報導就是這本新書其中一篇。
Thumbnail
今天3月4日看到有意思的新聞是報導日本東大生談日本的沖繩縣是怎麼來的。 這群東大在學生說「世界史就是戰爭的歷史」。 他們3月1日剛出版“東大生が教える戦争超全史”(ダイヤモンド社)一書,從戰爭切入簡明講解世界史,從古代的戰爭到此刻的俄烏戰爭大約有140篇戰爭紛爭。 今天這篇報導就是這本新書其中一篇。
Thumbnail
台灣政策法在2022年9月14日於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以17比5,懸殊的票數通過。美國對台灣越來越友善的原因當然是中國 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23年的4月底,將沖繩島改為琉球群島。目的當然是挑動中日之間敏感的神經:琉球的主權。 如果有四成以上的沖繩人都不認為自己是日本人,那麼台灣人要如何看待自己呢?
Thumbnail
台灣政策法在2022年9月14日於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以17比5,懸殊的票數通過。美國對台灣越來越友善的原因當然是中國 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23年的4月底,將沖繩島改為琉球群島。目的當然是挑動中日之間敏感的神經:琉球的主權。 如果有四成以上的沖繩人都不認為自己是日本人,那麼台灣人要如何看待自己呢?
Thumbnail
荷蘭武裝帆船重新集結,再次與漢人發戰鬥。搶奪物資燒毀村莊,掠取海上商船財寶,強壓無辜村民成為俘虜,更將俘虜帶往澎湖強迫建造城堡,築城中死亡1300漢人。城堡建造完成後,榨乾最後僅存的價值,將這些人送往萬丹販售為奴。
Thumbnail
荷蘭武裝帆船重新集結,再次與漢人發戰鬥。搶奪物資燒毀村莊,掠取海上商船財寶,強壓無辜村民成為俘虜,更將俘虜帶往澎湖強迫建造城堡,築城中死亡1300漢人。城堡建造完成後,榨乾最後僅存的價值,將這些人送往萬丹販售為奴。
Thumbnail
1604年秋天,三艘荷蘭克拉克大帆船來到澎湖灣,和明朝對戰、在東亞劫掠,從此改變了澎湖與台灣的命運。 大航海時代開啟,歐洲人相繼東來,交織成無比複雜,精彩萬分的悲喜劇。海盜與海商勾心鬥角,日本豐臣秀吉想征服世界而征戰朝鮮,明朝大將帶領水師對戰荷蘭紅毛船,歐洲崛起大國將內部戰爭延伸至海外殖民地。
Thumbnail
1604年秋天,三艘荷蘭克拉克大帆船來到澎湖灣,和明朝對戰、在東亞劫掠,從此改變了澎湖與台灣的命運。 大航海時代開啟,歐洲人相繼東來,交織成無比複雜,精彩萬分的悲喜劇。海盜與海商勾心鬥角,日本豐臣秀吉想征服世界而征戰朝鮮,明朝大將帶領水師對戰荷蘭紅毛船,歐洲崛起大國將內部戰爭延伸至海外殖民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