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相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佛教教義中有三相這個詞彙,分別指 無常、苦、非我,也就是,世間無常是本質,萬物都會改變,好的事情會變壞,壞的事情會變好。
苦,逆境與磨難是人生的常態,必須接受這一點,沒有人是完全好,不需要看到臉書、IG,以為大家都過得很好。
非我,提醒自己任何事情都不是針對你,停止以自我中心為角度看事情。
無常,一切都會變好,也會變壞,這一點我特別有深刻的體悟,已經印證了許多次。
同事的男友回故鄉工作,很開心,很好,她一心想著何時她也能回鄉,以為男友好運,她沒這好運,結果男友遇到很爛的單位,職場地獄,悽慘無比,陷入憂鬱,以為是好的其實不好,而她以為本來自己卡在外地,卻變成好的,因為她的工作很輕鬆,此時可以幫助男友。後來,男友又再來同一個城市工作,看似是黯淡離開前職,不好,但卻是終於可以和她聚首在相同的地方,又是好的。
又比如,跟同事之間有點不快,每天都有點壓力與忍耐,不知如何開口調整關係,這樣不好,但想到不好也會有變好的一天,也就順隨心意,放著不管,突然一天,她確診,求助於我,給了雙方喘息空間,拉開距離,而這時我也幫上忙,重新調整了彼此的關係,讓她感受到,我願意幫忙,只是必須有所距離,又變成是好的。
再如,前天要去看租房,朋友邀約吃飯,無法前去,本覺得有點惋惜,加上看到的租屋很差,風塵僕僕一場空,兩面錯失,飯沒吃到,房子又爛,心中想著他們的聚會或許很有趣,當晚小失落,但隔兩天,朋友居然告訴我,當天吃飯幸好我沒去,因為席間另一位主管,一直抱怨其他同事,一頓飯吃得有些尷尬。
印證了太多次。
當然最有感的,就是我原本狼狽來到此城,降職離鄉,覺得是不好的,但也正是因為移居,獲得輕鬆的工作,重新安頓了身心,找回了時間與節奏,重新認識自己、學到新的事物,解放了原本被制約的生活,重獲新生。
好的會變壞,壞的也會變好,變化本是無常,依照熵的定律,一切如果不改變,就只會衰亡,但衰亡不是宇宙的現實,正是持續不歇的創造與進化,造就了生命,才有了你我身在其中的宇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長久以來,我們被灌輸一日三餐。不吃,會餓,難受。 歡慶的場合,團聚的場合,要吃大餐。大餐,代表獎賞,吃大餐,就會快樂。 但,真的嗎? 或許,那只是我們大腦丟出來的訊號。 而大腦之所以給我們飢餓的訊號、給我們期待與喜悅的訊號,也只是我們已經訓練大腦習慣這樣想。 今天思考到,一日一餐、兩餐,每一次吃或不
    梭羅引用波斯詩人薩迪"薔薇園"的詩句: 別把你的心傾注在那種轉瞬即逝的事務上,許多回教國家消失地無影無蹤後,底格里斯河依舊川流不息流過巴格德;如果你手頭很充裕,就像棗樹那樣慷慨大方吧;但如果兩手空空,那就成為像是柏樹那樣,做個自由自在的人吧。
    你的經驗和我的經驗,顯然都證實我們能藉由表現行動,來映現出我們秉持自由意志決斷的思維、慾望和決定,從而影響現實的展開。 不過這裡堅守我們的物理主義派立場,你我不過就是行為完全受物理定律支配的粒子所形成的群集。我們的選擇,是我們的例子以不同方式奔逐穿梭我們的腦所產生的結果。我們的行動,是我們的例子以不
    聞某位並不熟悉、僅從旁認識的長輩死訊。 大家追憶他的俠士風範。他突然的離去,我私以為也是最適合他告別這個世界的方式。 俠,在年輕的時候看,是一種瀟灑,一種風格,一種生命情調。嚮之往之。 但過了中年後看,也看出一種無可奈何,一種時不我予,一種自棄,一種沉溺自愛的個人主義。 看到另一位晚輩追憶他的文字,
    發現一個年紀以後,人的分別,不是成功不成功、顏值高或低、車房有沒有,而是清爽或油膩。 清爽,有些人年已四五十,但常有自持與自省;或即使紅塵打滾,仍然爽颯,我手寫我口。 油膩,萬般意念隨身,宛如黏滿藤壺的漁船,難有乘風破浪的快意。 清爽或油膩,需要不時的照見與洗滌。
    讓恐懼穿過我 讓焦慮穿過我 讓痛苦穿過我 讓我穿過我 帶走不是我的我 還原我,為與萬有存在和諧的一份子 與美和諧 與醜和諧 與痛苦和諧 與死亡和諧 我不是我 我才是我
    長久以來,我們被灌輸一日三餐。不吃,會餓,難受。 歡慶的場合,團聚的場合,要吃大餐。大餐,代表獎賞,吃大餐,就會快樂。 但,真的嗎? 或許,那只是我們大腦丟出來的訊號。 而大腦之所以給我們飢餓的訊號、給我們期待與喜悅的訊號,也只是我們已經訓練大腦習慣這樣想。 今天思考到,一日一餐、兩餐,每一次吃或不
    梭羅引用波斯詩人薩迪"薔薇園"的詩句: 別把你的心傾注在那種轉瞬即逝的事務上,許多回教國家消失地無影無蹤後,底格里斯河依舊川流不息流過巴格德;如果你手頭很充裕,就像棗樹那樣慷慨大方吧;但如果兩手空空,那就成為像是柏樹那樣,做個自由自在的人吧。
    你的經驗和我的經驗,顯然都證實我們能藉由表現行動,來映現出我們秉持自由意志決斷的思維、慾望和決定,從而影響現實的展開。 不過這裡堅守我們的物理主義派立場,你我不過就是行為完全受物理定律支配的粒子所形成的群集。我們的選擇,是我們的例子以不同方式奔逐穿梭我們的腦所產生的結果。我們的行動,是我們的例子以不
    聞某位並不熟悉、僅從旁認識的長輩死訊。 大家追憶他的俠士風範。他突然的離去,我私以為也是最適合他告別這個世界的方式。 俠,在年輕的時候看,是一種瀟灑,一種風格,一種生命情調。嚮之往之。 但過了中年後看,也看出一種無可奈何,一種時不我予,一種自棄,一種沉溺自愛的個人主義。 看到另一位晚輩追憶他的文字,
    發現一個年紀以後,人的分別,不是成功不成功、顏值高或低、車房有沒有,而是清爽或油膩。 清爽,有些人年已四五十,但常有自持與自省;或即使紅塵打滾,仍然爽颯,我手寫我口。 油膩,萬般意念隨身,宛如黏滿藤壺的漁船,難有乘風破浪的快意。 清爽或油膩,需要不時的照見與洗滌。
    讓恐懼穿過我 讓焦慮穿過我 讓痛苦穿過我 讓我穿過我 帶走不是我的我 還原我,為與萬有存在和諧的一份子 與美和諧 與醜和諧 與痛苦和諧 與死亡和諧 我不是我 我才是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文 / 許貞慧 二千多年前《史記》對椰子已有記載,在古書中又稱名「胥椰、椰僳、越王頭、椰糅」等。印度半島至澳大利亞、印尼至太平洋群島等熱帶地區均有栽種,為重要的熱帶木本油料作物,具極高經濟價值,全株都有用途。 椰子亦被稱為「Shrifala」,吉祥果之意,是祭神之果。 《大唐西域記》卷十:「迦
    我個人學習佛教辯論(攝類學)的小記錄:包含了動機、有趣的事情、以及一些小體悟
    Thumbnail
    椰棗樹原產地在中東地區如伊朗、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它在阿拉伯神話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代希臘人常用其枝葉裝飾在神殿周圍;沙烏地阿拉伯則是將椰棗樹圖案放在國徽上方,彰顯它的神聖。椰棗樹果實產量高,是中東國家的重要出口農作物,其營養價值高,亦被稱為「沙漠麵包、綠色金子」。
    Thumbnail
    什麼是愛呢?其實我們也無法真正回答愛是什麼,仍常在愛裡迷失,但也在邊迷路邊尋找答案的過程,沿途找到散落在時間線的自己。 佛法講慈悲,不講愛。因為眾人口中的愛常與渴愛混淆。
    最近接觸到類似佛懺之類的東西,裡面就一直唸佛、拜拜,某佛可以破除什麼罪障,所以就拜、一直拜,這真的有用嗎?
    Thumbnail
    【編按:「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舉辦第三季「雲水系列教育推廣講座」,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分享他在佛教與伊斯蘭教之間,友善往來成功的經驗。閱讀本文可提升了解跨宗教交流,亦可再點閱線上視頻觀看:http://lnago.com/ADO3M】 回教(Islam伊斯蘭)是穆罕默德於西
    Thumbnail
    《雜阿含經》 種植園果故,林樹蔭清涼,橋船以濟度,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給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長,如法戒具足,緣斯得升天。 摘自《星雲大師全集。人間佛教的經證》
    Thumbnail
    一個人在生活中,除了物質以外,還有很重要的精神存在,所謂精神,就是一個人的思想見解,一個人內心的認識,所以學佛的人如何過自己的精神生活,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精神生活是要從心裡的空間去開拓,也就是要開擴我們自己的心胸。佛法描寫一個人的心量,空間之大,可以容納三千大千世界,不論什麼人,如果能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文 / 許貞慧 二千多年前《史記》對椰子已有記載,在古書中又稱名「胥椰、椰僳、越王頭、椰糅」等。印度半島至澳大利亞、印尼至太平洋群島等熱帶地區均有栽種,為重要的熱帶木本油料作物,具極高經濟價值,全株都有用途。 椰子亦被稱為「Shrifala」,吉祥果之意,是祭神之果。 《大唐西域記》卷十:「迦
    我個人學習佛教辯論(攝類學)的小記錄:包含了動機、有趣的事情、以及一些小體悟
    Thumbnail
    椰棗樹原產地在中東地區如伊朗、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它在阿拉伯神話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代希臘人常用其枝葉裝飾在神殿周圍;沙烏地阿拉伯則是將椰棗樹圖案放在國徽上方,彰顯它的神聖。椰棗樹果實產量高,是中東國家的重要出口農作物,其營養價值高,亦被稱為「沙漠麵包、綠色金子」。
    Thumbnail
    什麼是愛呢?其實我們也無法真正回答愛是什麼,仍常在愛裡迷失,但也在邊迷路邊尋找答案的過程,沿途找到散落在時間線的自己。 佛法講慈悲,不講愛。因為眾人口中的愛常與渴愛混淆。
    最近接觸到類似佛懺之類的東西,裡面就一直唸佛、拜拜,某佛可以破除什麼罪障,所以就拜、一直拜,這真的有用嗎?
    Thumbnail
    【編按:「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舉辦第三季「雲水系列教育推廣講座」,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分享他在佛教與伊斯蘭教之間,友善往來成功的經驗。閱讀本文可提升了解跨宗教交流,亦可再點閱線上視頻觀看:http://lnago.com/ADO3M】 回教(Islam伊斯蘭)是穆罕默德於西
    Thumbnail
    《雜阿含經》 種植園果故,林樹蔭清涼,橋船以濟度,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給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長,如法戒具足,緣斯得升天。 摘自《星雲大師全集。人間佛教的經證》
    Thumbnail
    一個人在生活中,除了物質以外,還有很重要的精神存在,所謂精神,就是一個人的思想見解,一個人內心的認識,所以學佛的人如何過自己的精神生活,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精神生活是要從心裡的空間去開拓,也就是要開擴我們自己的心胸。佛法描寫一個人的心量,空間之大,可以容納三千大千世界,不論什麼人,如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