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日本搶不到人才的原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人才爭奪戰開打,隨著全球各國年輕人結婚意欲減少、出生率下降等引致勞動人口不足的問題日趨嚴重,幾乎每個主要城市、國家都在推出不同的政策吸引其他國家的人才到該國就職,很高興聽見日本也終於跟上世界的步伐,日前政府終於推出更新人才簽證的藍圖,並將在收集好公眾意見後,最快4月實施。
除了高收入外國籍人士在日本更容易取得永久居留權外,日本也革命性地推出全新人才簽證——未來創造人才簽證J-Find,此項簽證指申請人如在過去5年畢業於全球排名一百位以內的大學(需於指定3個排行榜中至少有2個上榜為一百名內),便可以獲得最多兩年留日的限期,期間可以工作或尋求創業的機會,更可以攜同家人留日。
過去畢業於外國大學的年輕人只能在日本最多逗留90日,過短的時間也不利年輕人於日本就業,也間接讓日本失去更多的外國人才,現在日本政府推陳出新,如此嶄新的簽證又是不是真的可以如願吸引更多的外國人才在日本定居、為日本長遠地扭轉勞動人口不足的事實呢?
事實上,赫然發現原來我也在合資格申請J-Find簽證的行列,就讀的大學長年於各個大學排行榜排行60-80左右,看起來要申請並不算是太困難的事情,但我又是不是真的想長遠留日呢?

一、 工資太少

工資過低長年都是日本的一個問題,但更有趣的是,日本人本身好像不太認為是一個問題,這個社會現象主要是因為就算在日本只拿著跟最低工資沒兩樣的月薪(一般指扣稅後每月月薪15萬日圓),在日本甚至東京仍然可以生活,就是很大可能變成月光族而已,既然這麼低的工資也足夠滿足大部份人的基本需要,那麼自然也較少人說三道四。
不過更為打臉的是,既然要跟全球『搶人才』,那麼就不得不將日本的平均工資跟其他主要大國的一較高下,以下圖片可以看見,如果將日本跟其他G7的主要工業大國比較的話,顯然日本是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如美英法意德加等,更重要的是,根據2021年的數據顯示,鄰近的南韓已儼然越過日本,可以說放眼亞洲,作為主要國家日本的工資真的是數一數二的低。
OECD data: https://data.oecd.org/earnwage/average-wages.htm#indicator-chart
再說,傳說中的日本工資30年不漲可真的不是隨便說說,下圖的資料顯示,亞太區2021年實際及2022年預測的加薪幅度中,日本真的是不負眾望排名最低,而且跟其他國家/城市的差距甚至是一倍或數倍以上,如此強差人意的薪金待遇,恐怕就算再推出更好的簽證條件,也不容易吸引優才留日。
資料來源: Willis Towers Watson 2021 Salary Budget Planning Survey Report (July edition)

二、 社會制度並不歡迎外國人

我常說在日本並沒有受到來自日本人的歧視,一般上班的時候同事們還是十分親切的,對於我說日語並不是太熟稔,他們也願意花耐性去聆聽,甚至不介意一再重覆讓我抄下來學習。但我認為在日本受到的歧視,最大程度是來自制度上的『不一樣』,比如說,我之前有分享過到日本郵局開辦銀行戶口 (指路: 承認討厭的勇氣——討厭日本五件事),相信有曾經在日本待過的朋友也會知道,原則上在日本沒住滿半年的人就只能申請郵局戶口,其他銀行都會拒絕開辦的申請,這個我只能無奈接受吧,不過想起來其實什麼銀行都沒什麼關係,反正可以管理一下基本資產就可以。
但最奇怪的是,當時我朋友拜託我給她一名在日的朋友匯一下款,我如實照辦之後居然發現從我的日本郵政戶口,匯款到她朋友另一所日本銀行的戶口居然要收3000日圓的收續費?! 當時我感到十分奇怪,因為一般不同銀行之間轉帳的話手續費大約在300-500日圓上下,3000日圓的話簡直是天文數字,後來我再三查證之後才發現,原來是因為我的戶口被界定為『外國人』的話戶口,沒住滿半年的話所有轉帳,包括收款還是匯款,都得扣個3000日圓,都被算作『國際匯款』。
有關外國人使用匯款的收費
不曉得其他國家有沒有這種情況,至少我以前曾在美國居住過,先不提是多麼的輕易便可以開辦銀行戶口,而且只要你開了戶口,所有功能跟美國本地人是一模一樣的;自然,在香港工作的外國人也是同樣情況,只要能開辦,功能都是一樣,並不會特別在裡面再仔細分辨。
這樣讓我最感到難受的,就是人人都說日本人排外,但要我說的話,是日本從制度起已經在排外,讓你充滿不解。

三、 語言要求高

另一點我認為人才簽證並沒辦法有效地吸引外國人才的原因,是在日本工作或是生活的語言要求相當高。比如我現在持打工度假簽,其實申請的時候連理由書都可以寫英文的,事實上也有認識的人以英文填好理由書,也一樣成功獲得簽證,官方的介紹裡說只要有N4-N5的日語程度便可以在日本生活及工作了——但自然,實際是完全不一樣。
之前求職的時候,看見如果工作是寫明招外國人的話,通常也會說大約想要什麼程度的日語能力,基本上通常是酒店房務、民宿之類有機會N4-N5或是完全不用,但很多都是N3以上,更多的都是N2以上。可能你會說,當然是找外資公司啊,朋友也有推介一些專門是外資公司的求職網站讓我參考,很抱歉,外資公司並不是指你英語沒問題就可以,他們是希望N1水平的地道流利日語再加上流利英語,只有一項的話也是不行。
學習一種全新的語言並不容易
暫時我工作的地方雖然只說了N3程度便可以,但以我身為一個已取得JLPT N1的人而言,有時候我還是覺得滿吃力的,上司跟同事們大都是日本人,他們教授工作的時候自然也是使用日語,但這所公司已經是比較多外國人在工作,所以他們某程度也知道什麼時候需要說慢一點、什麼時候需要一字一句教導外國人,要是遇上一些公司外國員工佔的比例更少的話,便很大機會需要更高要求的日語能力。最大的問題是,日本人對JLPT的認知跟我們實際考試的相當不一樣,我們會覺得考過JLPT N1代表的只是真真正正站在學習日語的起跑線上,並沒有特別流利,但日本人會覺得我們已經可以說得非常流利,甚至期待我們說得像個本地人一樣。
這種情況下,實際的工作環境變相要求外國的人才們至少需要N1-N2程度的日語,才有機會在日本擁有更多的工作機會,雖然我自己也認為,要是想在一個全新的國度生活,學習別國的語言也是必要的,不過要是一開始的門檻便是『流利』,使人們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去掌握日語,這種顯然過高的語言要求也減少了簽證的吸引程度。

四、 職場文化難以適應

網絡上常有不同的文章去討論日本的職場文化,什麼下班後要跟同事上司去應酬,進入餐廳的時候要按職位高低入席,職位較低的人要負責什麼事情……等,我算是比較幸運,工作的地方並沒有這種文化,但也有我不太習慣的事情。
我工作的地方都是平常就有在招聘外國人的公司,一般而言對工作十分嚴格的都是日本人同事,他們很多都會希望你完全按照他的方法去處理事情,但同一件事情換一個外國人同事的話處理手法很可能不一樣,但結果都是一致的,我必須去學習如何在找到平衡——有時候耍點小聰明,在日本人同事面前一個手法,在外國人同事面前又可以回復到自己更為舒服的方式,結果一樣,同時也可以減少工作的壓力。
網絡圖片
我曾聽說過有認識的人不曉得是好運還是不好運,聘請他的公司剛好之前完全沒招過外國人員工,他是頭一個,結果從座位上的垃圾桶要放到多滿才可以扔,到上班時沒有人上廁所,公司沒有微波爐……等,完完全全讓他體驗一個聽聽也覺得可怕的日本地道職場文化,他十分厲害,工作了整整一年多才離職,換著是我的話不曉得能不能熬過三個月。我不曉得這種完全日式文化的公司在日本還有多少,雖然很多人都說來日本工作自然是要進外資,但畢竟在日本想要更多工作機會的話少不免還是要跟日資碰碰頭,能否適應職場文化也是影響簽證是否吸引的原因之一。

五、 外國人融入日本人圈子並不容易

我工作的地方有不少的外國人,大家平常都會討論一下習不習慣日本的生活,想留下來還是回國,有一次一位俄羅斯的同事很認真地跟我說,雖然比起俄羅斯他更喜歡日本,也會想留在日本生活,但他超級討厭日本人,也強烈建議我要多認識在日本生活的『外國人』朋友,他特別重覆了許多遍是一定要『外國人』的朋友。
我在猜想,其實至今我在日本遇到的每位外國人都說得一口流利的日語,讓他不敢恭維的應該不是語言方面的問題,那麼就只能是文化差異吧,我不敢說自己本來就很習慣外國文化,只能說生活在香港無論是人種、語言、習慣上本來就東西合壁,面對跟自己不一樣的東西時也沒多大的反應。
不過日本人首先他們較少說真心話,總是喜歡婉轉地表達拒絕,不習慣直接了當的說話方式也許讓很多人受不了,覺得虛偽或是難以交往,向好處想是日式的貼心,不想你覺得為難,但換個角度,交朋友不就是真誠相處嗎? 我想,我也是能明白為什麼外國人在這裡反而不喜歡認識日本人當朋友的,大概是文化差異真的相距太大,怎麼樣也沒辦法接受吧。
網絡圖片
來到日本生活,少不免就要離開自己原來的交友圈子,就算J-Find簽證可以帶上家人,不過沒有半個朋友在身邊也會覺得十分寂寞,能否在新的地方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重新建立生活的圈子,也是簽證是否吸引的地方,我自然也有朋友在日本認識很多日本朋友,完全融入生活,但與此同時,很多實例都證明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人才爭奪戰隨著勞動人口減少似乎只會在各國之間越演越烈,要成為被各國爭奪的對象,自然是要日常好好裝備跟增值自己,讓自己無論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堂堂正正地當一個『人才』,擁有更多選擇的機會。
老實說我有一半的朋友都已經待在日本,因為大家喜歡追星,不約而同都會希望能留在日本生活,也是我當初選擇到日本打工度假的原因,不過很遺憾,我認為自己並不適合日本,跟朋友們的意見背道而馳,我自己內心也十分複雜,離開日本意味著日後追星也不像現在的方便,但有時候再想想,追星是追一種快樂,而自己生活得快樂也就是當初追星最想獲得的事情,要是為了僅僅追星一件事情,而勉強自己不開心地呆在日本,好像才是真正地本末倒置吧。
我的所見所聞|深度反思生活|認識真正的·日本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新冠肺炎肆虐數年,在歐美等地早已將政府適時調整,各地及人民都找到平衡對抗疫情的方法,逐步回復至正常的生活裡。而在日本,久候多時的口罩政策也終於亮起綠燈,日前日本政府宣佈,從3月13日起,無論是室外還是室內,市民都可以『自行判斷』是否配戴口罩,變相正式廢除長久以來的口罩指引。
少子化、低欲望、無法向上流的年輕人……這些詞彙幾乎就充斥著現今日本社會裡,有些人說日本就是25號宇宙最好的投映,物質的富裕於是令國內的年輕人不願努力,也沒有向上爬的志向,最後造成的就是少子化、低婚姻率等問題
不經不覺,來到日本生活已經兩個月,體感上既長又短。想當初申請工作假期的時候,剛好是社運之後,的確下定決心把從小到大的移民夢想提前執行。但經歷接近三年的漫長又無了期的等待,又再經歷來到日本後遇上各種不適應後,移民夢不變,變的很可能是目的地,但正如人生一樣,每一分鐘都是變動。
新冠肺炎肆虐數年,在歐美等地早已將政府適時調整,各地及人民都找到平衡對抗疫情的方法,逐步回復至正常的生活裡。而在日本,久候多時的口罩政策也終於亮起綠燈,日前日本政府宣佈,從3月13日起,無論是室外還是室內,市民都可以『自行判斷』是否配戴口罩,變相正式廢除長久以來的口罩指引。
少子化、低欲望、無法向上流的年輕人……這些詞彙幾乎就充斥著現今日本社會裡,有些人說日本就是25號宇宙最好的投映,物質的富裕於是令國內的年輕人不願努力,也沒有向上爬的志向,最後造成的就是少子化、低婚姻率等問題
不經不覺,來到日本生活已經兩個月,體感上既長又短。想當初申請工作假期的時候,剛好是社運之後,的確下定決心把從小到大的移民夢想提前執行。但經歷接近三年的漫長又無了期的等待,又再經歷來到日本後遇上各種不適應後,移民夢不變,變的很可能是目的地,但正如人生一樣,每一分鐘都是變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日本外務省發函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要求不得將日本提供的資金,用於旗下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理由是「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去年呼籲日本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日本政府此舉屬於極為破例的作法。
誰會在一日之內折返新宿與河口湖? 有些事情,一輩子做一次就好了,譬如折返這件事。 當初訂票的時候,只搶著訂新宿往河口湖,因為覺得河口湖回返新宿不是問題。 豈料一上富士洄游號,人海如恐懼淹沒我——如果回程沒有位置,我與我的28吋行李箱該何去何從? 上東日本的JR網站訂票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日本外務省發函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要求不得將日本提供的資金,用於旗下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理由是「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去年呼籲日本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日本政府此舉屬於極為破例的作法。
誰會在一日之內折返新宿與河口湖? 有些事情,一輩子做一次就好了,譬如折返這件事。 當初訂票的時候,只搶著訂新宿往河口湖,因為覺得河口湖回返新宿不是問題。 豈料一上富士洄游號,人海如恐懼淹沒我——如果回程沒有位置,我與我的28吋行李箱該何去何從? 上東日本的JR網站訂票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從技能實習制到育成勞就 🗻🗻🗻🗻🗻 這不是在台灣工作的東南亞移工migrant. 是外國人技能實習生inter 在日本。 日本有外國人技能實習生制度,如TOYOTA豐田汽車或是朝日報社等大型企業公司會僱用。而雇用海外技能實習生的企業,除了需要負擔薪資外,還需要支付手續費給引進技
Thumbnail
出國這些年想了很多,但很多時候還是不明白如何取捨。 從薪水、退休、工作環境、交通、醫療等方面比較了臺灣、德國和日本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從一開始看日文求人票看得霧煞煞,到後來發現許多隱藏在漂亮敘述後的魔鬼,歸納出一套與担当面試時的必問大全,可說是這一年的的珍貴結晶哪~
Thumbnail
日本近年不論是旅客入境人數、樓價,還是通脹率均是出乎意料地高企,加上多間日企均工會爭取加薪要求,市場預計今年工資增長將達到5%甚至更高。若近年投資日本樓市,在過去3年可避開香港樓市跌幅,亦避開了歐美市場的大幅加息。加上日本市場租金收益穩定,樓價遂逐步向上。
Thumbnail
日本政府由過去的「排外」心態大刀闊斧,除了放寬外國創業者的日本在留資格條件,由停留1年,只要符合條件亦可無限期停留外,去年新增年收入2000萬日圓以上的技術人員在日本停留1年,即可以申請永住權的制度。未來擬允許海外大學畢業生日本求職時可停留2年等。
Thumbnail
受惠日圓疲弱,吸引不少全球旅客前往日本報復式消費,同時亦吸引港資機構投資日本大型項目,就連日本國民亦積極投資房地產,令其按揭貸款總額急升。 日本政府觀光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拜日圓疲軟之賜,今年6月訪日外國旅客估計破200萬人,創3年半以來新高,已恢復到疫情爆發前2019年同月的72%,另外今年上半年
Thumbnail
日本物業為不少海外投資者鍾情的市場。近日市場卻拋出震撼消息,稱當局即將修改不動產登記法,凡購買日本房地產者,必須提供擁有日本長期居住權者的基本信息。而且其身份信息、姓名、住址等,會和購買人一同登錄在不動產登記簿上。
Thumbnail
本篇文章主旨在教學入境日本後要辦理的手續,會提到 1. 在留卡取得 2. 在留卡住址登記 3. 國民健康保險 4. 國民年金 5. 國民年金免除
有一篇2019年5月號標題為 「開放特定技能簽證 旅日求職路更寬 台灣精英進攻東瀛職場 先搞懂五種工作簽證」 的遠見的文章, 覺得很有趣, 想跟社團裡的大家分享。 臉書社團 日本簽證法務疑難雜症(行政書士・遺產稅繼承・不動產登記過戶・社保勞務士業務etc)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從技能實習制到育成勞就 🗻🗻🗻🗻🗻 這不是在台灣工作的東南亞移工migrant. 是外國人技能實習生inter 在日本。 日本有外國人技能實習生制度,如TOYOTA豐田汽車或是朝日報社等大型企業公司會僱用。而雇用海外技能實習生的企業,除了需要負擔薪資外,還需要支付手續費給引進技
Thumbnail
出國這些年想了很多,但很多時候還是不明白如何取捨。 從薪水、退休、工作環境、交通、醫療等方面比較了臺灣、德國和日本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從一開始看日文求人票看得霧煞煞,到後來發現許多隱藏在漂亮敘述後的魔鬼,歸納出一套與担当面試時的必問大全,可說是這一年的的珍貴結晶哪~
Thumbnail
日本近年不論是旅客入境人數、樓價,還是通脹率均是出乎意料地高企,加上多間日企均工會爭取加薪要求,市場預計今年工資增長將達到5%甚至更高。若近年投資日本樓市,在過去3年可避開香港樓市跌幅,亦避開了歐美市場的大幅加息。加上日本市場租金收益穩定,樓價遂逐步向上。
Thumbnail
日本政府由過去的「排外」心態大刀闊斧,除了放寬外國創業者的日本在留資格條件,由停留1年,只要符合條件亦可無限期停留外,去年新增年收入2000萬日圓以上的技術人員在日本停留1年,即可以申請永住權的制度。未來擬允許海外大學畢業生日本求職時可停留2年等。
Thumbnail
受惠日圓疲弱,吸引不少全球旅客前往日本報復式消費,同時亦吸引港資機構投資日本大型項目,就連日本國民亦積極投資房地產,令其按揭貸款總額急升。 日本政府觀光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拜日圓疲軟之賜,今年6月訪日外國旅客估計破200萬人,創3年半以來新高,已恢復到疫情爆發前2019年同月的72%,另外今年上半年
Thumbnail
日本物業為不少海外投資者鍾情的市場。近日市場卻拋出震撼消息,稱當局即將修改不動產登記法,凡購買日本房地產者,必須提供擁有日本長期居住權者的基本信息。而且其身份信息、姓名、住址等,會和購買人一同登錄在不動產登記簿上。
Thumbnail
本篇文章主旨在教學入境日本後要辦理的手續,會提到 1. 在留卡取得 2. 在留卡住址登記 3. 國民健康保險 4. 國民年金 5. 國民年金免除
有一篇2019年5月號標題為 「開放特定技能簽證 旅日求職路更寬 台灣精英進攻東瀛職場 先搞懂五種工作簽證」 的遠見的文章, 覺得很有趣, 想跟社團裡的大家分享。 臉書社團 日本簽證法務疑難雜症(行政書士・遺產稅繼承・不動產登記過戶・社保勞務士業務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