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耐心布局、等待來年收網 │《2023全球投資趨勢論壇─隧道深遠,洞見復甦關鍵信號 》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有看到隧道口的光了嗎?

拜美國爆力升息之賜,2022年真的是個讓人感覺荷包縮水超厲害的一年,食衣住行的成本漲勢超級兇猛,但股市卻呈現一片低迷,更心酸的是薪水不動如山。目前看來2023年想要透過股市加薪是有困難了,聽完論壇後感覺今年是撒網的一年,收網只能寄望2024年了。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林啟超先生在論壇中提到,從總體經濟角度來看2023年會是個衰退的一年,今年的股市看來是沒有機會來個V型反轉了,但是仍然有15-20%的漲幅空間,如果上半年有拉回的話是個可買進的機會。專家會這麼說主要是有觀察到下列幾個2023的機會與挑戰:

機會

  1. 供應鍊壓力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
  2. 台灣五大筆電製造商庫存在慢慢去化中,3-6月有落底的跡象
  3. 半導體資本支出上半年是低點,下半年會往上
  4. 美國實質利率翻正,3-5月間升息將告一段落
  5. 全球股指本益比偏低
  6. 美國S&P500上半年的企業盈餘下修
  7. 通膨造成的衰退將帶來3個反轉:  
  • 美元: 美元反轉已雛形已現,因為貨幣供給已在歷史低點
  • 利率: 美台利差影響漸褪
  • 通膨: 下半年預估會下修到5%                   

挑戰

  1. 中國是否順利解封是決定供應鍊壓力是否變小的關鍵
  2. 沒有QE加持股市了
  3. 新興國家的債務增加一倍,比較難推出財政政策

另外,資深半導體產業評論家 陸行之先生在論壇中也針對半導體產業提出長期看好的觀察及投資機會與風險。主要有下列幾個重點:

  1. 美國管制半導體技術輸出(AI、設備、人才),短期將會驅使大陸將重心轉向成熟製程,可能因此衝擊台灣成熟製成的產業,同時迫使台積電為分散風險而到日本及美國投資,因而增加營運成本。
  2. 長期而言因為車用電子、自駕、數據中心、工業用晶片的應用,會促使AI晶片需求加速成長,第三代半導體需求成長,未來投資方向可著重在減碳及數位化。
  3. 手機及電腦將會變成弱應用,不會有強勢的成長,轉而變成支持性的存在。投資儘量不要著重在弱應用的部份。
  4. 半導體行業在股市的最糟狀況已過,2023年股市表現將會逐季往上走,會是"無基之彈"的一年,也就是基本面仍繼續惡化但股價開始往上走。
  5. 通膨並沒有讓半導體價格跌價,反而漲價,因為半導體價值提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ang Liang的沙龍
14會員
40內容數
"⋯不沈迷於某部作品,也不妄作評價⋯只在乎自己對這部作品的直接感受,如此讓他更具有人情味⋯“成為一個專業的品文員,他們能夠在任何一部作品中提出來自靈魂深處的見解”—《諾貝爾文學獎大系:泰綺思》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市場觀察現象分享 Fed當已經完成升息,預估2024降息3碼 上周五,美國科技股和半導體表現強勁,道瓊工業指數連續三天創下新高,顯得美國經濟軟著陸和市場對降息的預期迅速提振了信心。 然而,今天(12/19)亞洲股市主要指數開盤多數走低,雖然台灣股市在NB代工和鋼鐵等板塊勉強撐盤,但仍受半導
Thumbnail
市場觀察現象分享 Fed當已經完成升息,預估2024降息3碼 上周五,美國科技股和半導體表現強勁,道瓊工業指數連續三天創下新高,顯得美國經濟軟著陸和市場對降息的預期迅速提振了信心。 然而,今天(12/19)亞洲股市主要指數開盤多數走低,雖然台灣股市在NB代工和鋼鐵等板塊勉強撐盤,但仍受半導
Thumbnail
聯準會主席談話關注服務業物價以極看好今年通膨將大幅下降,隨著就業市場罷工恢復、短線就業市場的強勢可能趨穩,預期市場淡化聯準會的終點利率看法。 擺脫手機與消費市場低於,晶片IC設計大廠ARM繳出高增速授權收入,並致力於今年掛牌上市。
Thumbnail
聯準會主席談話關注服務業物價以極看好今年通膨將大幅下降,隨著就業市場罷工恢復、短線就業市場的強勢可能趨穩,預期市場淡化聯準會的終點利率看法。 擺脫手機與消費市場低於,晶片IC設計大廠ARM繳出高增速授權收入,並致力於今年掛牌上市。
Thumbnail
對今年股市的看法 先說結論,我認為熊市已走到末段,兔年高機率在下半年迎來新的牛市開端! 今年是難得的低基期,但經濟數據未徹底扭轉之前,仍須謹慎控制資金投入步調,避免過度樂觀的追漲。
Thumbnail
對今年股市的看法 先說結論,我認為熊市已走到末段,兔年高機率在下半年迎來新的牛市開端! 今年是難得的低基期,但經濟數據未徹底扭轉之前,仍須謹慎控制資金投入步調,避免過度樂觀的追漲。
Thumbnail
失業率小幅回升至3.7%,整體行業就業穩健但持續放緩,薪資年增放緩,市場續押注聯準會利率上限目標。中國解封再獲關注、油價、原物料表現 ,半導體領軍科技股,美元迅速回落,中國股市表現。周末中國堅持動態清零,官方仍釋出部分地區過度防疫訊息。
Thumbnail
失業率小幅回升至3.7%,整體行業就業穩健但持續放緩,薪資年增放緩,市場續押注聯準會利率上限目標。中國解封再獲關注、油價、原物料表現 ,半導體領軍科技股,美元迅速回落,中國股市表現。周末中國堅持動態清零,官方仍釋出部分地區過度防疫訊息。
Thumbnail
大盤 :空頭,壓力約萬四,支撐約12000-13000(有盤整區間),盤跌行情,請謹慎。 #盤跌不代表只會跌,反彈可能很強勁,但會一再創新低,請小心。 #下週延續反彈行情概率較高,如持股比重過高,是逢高減碼的好機會。 #我要強調,目前不是多頭市場,還遠遠不是。所以別急,沉著應對。 特殊事件: 喜訊:
Thumbnail
大盤 :空頭,壓力約萬四,支撐約12000-13000(有盤整區間),盤跌行情,請謹慎。 #盤跌不代表只會跌,反彈可能很強勁,但會一再創新低,請小心。 #下週延續反彈行情概率較高,如持股比重過高,是逢高減碼的好機會。 #我要強調,目前不是多頭市場,還遠遠不是。所以別急,沉著應對。 特殊事件: 喜訊:
Thumbnail
大盤 :空頭,壓力約萬四,支撐約12000-13000(有盤整區間),盤跌行情,請謹慎。 盤跌不代表只會跌,反彈可能很強勁,但會一再創新低,請小心。 下週隨美股反彈概率較高,如持股比重過高,是逢高減碼的好機會。 特殊事件: 喜訊: 1.政府護盤防線約14000(但已跌破) 2.限空已發佈,10/1起
Thumbnail
大盤 :空頭,壓力約萬四,支撐約12000-13000(有盤整區間),盤跌行情,請謹慎。 盤跌不代表只會跌,反彈可能很強勁,但會一再創新低,請小心。 下週隨美股反彈概率較高,如持股比重過高,是逢高減碼的好機會。 特殊事件: 喜訊: 1.政府護盤防線約14000(但已跌破) 2.限空已發佈,10/1起
Thumbnail
大盤 :空頭,壓力約萬四,支撐約12000-13000(有盤整區間),盤跌行情,請謹慎。 盤跌不代表只會跌,反彈可能很強勁,但會一再創新低,請小心。 下週隨美股反彈概率較高,如持股比重過高,是逢高減碼的好機會。 特殊事件: 喜訊: 1.政府護盤防線約14000(但已跌破) 2.限空已發佈,10/1起
Thumbnail
大盤 :空頭,壓力約萬四,支撐約12000-13000(有盤整區間),盤跌行情,請謹慎。 盤跌不代表只會跌,反彈可能很強勁,但會一再創新低,請小心。 下週隨美股反彈概率較高,如持股比重過高,是逢高減碼的好機會。 特殊事件: 喜訊: 1.政府護盤防線約14000(但已跌破) 2.限空已發佈,10/1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