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E3與山城首都麥德林的邂逅:用永無止盡的髮夾彎迎接悲喜交加的第一天

2023/02/15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山城首都麥德林

抵達哥倫比亞後的下一站,即將要前往寄宿的地方,也是就是馬龍的家。去哥國之前我已經先跟馬龍和他的母親商量他們家是否還有多的空間能借住,短暫的聊天後,他們很爽快就答應了,我當下真的受寵若驚,很感動他們能接待一位來自如此遙遠且素昧平生的外國人。
哥國第二大城麥德林Medellin,大家稱它為山都、長春之城,顧名思義,這是一座群山繚繞的大城市,因為地理環境和位置,溫度終年落在18~28度之間,非常舒適,哥倫比亞的「恆春」因而得名。以一個海島人的觀點來看,他們的天氣彷彿一天就能過完四季,早上舒爽如春、中午烈日如夏,午後雷陣雨過後,便是傍晚微風徐徐如秋、接著晚上寒氣聚集如冬;當然這段描述是我在這座城市待了快兩年才下的結論,初到麥德林之時,我對這個地方沒有任何的了解,論旅行的話,我習慣不查太多資料、不做太多功課,我更喜歡的是生命和旅程帶給我的驚喜,再加上有當地人陪伴,我就這樣糊里糊塗地闖進這座山城,究竟它會用什麼樣的方式迎接我的到來呢…?
山城首都麥德林

倉促的決定

麥德林國際機場
根據當時馬龍跟我說的,從機場到他們家,需要先前往麥德林市區,首先要先走出麥德林國際機場(荷西·瑪利亞·科爾多瓦Aeropuerto Internacional José María Córdova,哥倫比亞第二大機場),再搭乘公車前往市區。
我帶著一大堆行李,跟馬龍踏出機場門的那一刻,我差點沒有昏倒,又是一個很長、很長的隊伍,我心裡暗自祈禱:「不會的,這個不是我們要去排的隊伍的。」當時我又累又餓,一心只想趕快到寄宿的地方,躺著好好睡上一覺;馬龍走向隊伍最前方,詢問這個隊伍是在排往哪個方向的公車,我觀察著站務人員的表情,我有種不好的預感。
「他跟我說這個大排長龍的隊伍就是往麥德林市區的。」馬龍說。
「又要排隊…」我用中文碎念著。
「如果你不想排隊,有其他方式能到市區。」馬龍聽得懂中文似的接著說。
「真的嗎?什麼方法?」我燃起希望的問。
他帶著我繼續往前走,我們超越正在排隊的人群,走到最前方,有一台中型巴士停著,外頭只有大約五、六個人在排隊。
「這個也是可以到麥德林市區的車嗎?為什麼人這麼少?」我好奇的提問。
「那邊排隊的車會走隧道,比較快到;這台會繞一點路,晚點才到。」他回答。
當時被疲勞轟炸和飢餓困擾的我,心裡想著:「繞一點路,那不就是台中到埔里有經國道六號和台十四線兩個選擇的道理一樣嗎?應該不會慢到哪裡去!」於是我沒繼續追問,一口答應,便上了車。
上了車後,我終於能喘口氣了,在等待其他乘客將車坐滿的空檔,我開始環顧四周,稍稍觀察了哥倫比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首先,車上是沒有空調的,窗戶都是打開的;再來,我觀察到他們有各式各樣膚色的人,白人、黑人、小麥色皮膚還有跟我膚色差不多的人,是一個文化大熔爐;最後,他們每個人都好有禮貌,一種熱情又不失尊重的禮貌,每個上車的人,儘管彼此不認識也都笑著說:「午安,您今天過得好不好?」「很好呀,您呢?」「我也很好,謝謝。」而這個對話,是從我進到這個國家以來,未曾間斷過的日常對話。

綠意盎然

約莫十分鐘後,乘客坐滿,這輛車採先上車後付錢的方式,車掌先生會來每個座位收錢,當時的價格是11,000哥倫比亞披索(約台幣100元),收完錢,也沒給車票,車子就啟動了。巴士開出了機場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色的大地,有很多、很多、很多的樹木,真的很多,所以要說三次,一些房子和餐廳以及正在修繕的道路,從窗戶吹進來的冷風,不會刺骨,卻令人起雞皮疙瘩,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冷,像台灣的春冬之際,我才突然想起,我們在山上兩千公尺高的地方,簡直是避暑勝地,有涼風的陪伴,怕暈車的我,彷彿待在冷氣房,絲毫沒有防備的讓它帶我隨風飄盪,卸下心防的我,把自己交給這座群山擁抱的城市;不過,當時的我並沒有想到接下來便是惡夢的開始。
兩旁總是充滿著綠色植物的道路
起初,一切安好,一邊欣賞著外面的風景,做著望遠凝視的眼睛復健運動;一邊和馬龍閒聊著,享受著從台灣出發到現在最輕鬆的時刻;然而,我突然感覺到一股莫名強烈的力量,推著我的身體,我的身體不間斷也不規律的搖晃著,像坐了一條小船在海上漫無目的地飄著,晃暈了我身體的每個細胞,我以為是因為身體過於疲勞而出現幻覺,但我左顧右盼,視線所及的乘客也是晃呀晃的,只是他們的表情老神在在,不太在意似的做著自己的事,講電話的講電話、睡覺的睡覺、聽音樂的聽音樂,發呆的也是專注地發呆著,好像只有我慌張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

髮夾彎的祝福

我往前看,透過擋風玻璃看見前方的路,竟是無止盡的髮夾彎,先是一個左彎、再來一個右拐,司機駕輕就熟的開著巴士,我膽戰心驚地看著這條山路,一下是峭壁,一下是懸崖,我絲毫不敢移動。
麥德林所屬的安蒂奧基亞省(Antioquia)的山脈和河流空拍圖
「這條路本來就是這樣嗎?」我用微微顫抖的聲音問了馬龍。
「2019年8月隧道開通以前基本上都走這條路,最古老也最曲折。」他說。
「所以你剛剛說會晚點到,是晚多少時間呀?」我內心激動但小聲的問。
「走隧道大概二、三十分鐘,這條路大概一個小時吧!還好啦!」他淡淡地說。
「我的老天!差那麼多!難怪大家寧願排隊!國道六號跟台十四有差那麼多時間嗎?宜蘭九彎十八拐,這裡則是百折千迴,簡直另一個境界啊!」情緒瀕臨崩潰邊緣的我喃喃自語著。
「我來之前三個月才開通,原來是這樣,我了解了。」我慢半拍的回答馬龍。
不一會兒,我雙眼渾濁,分不清白天黑夜的搖頭晃腦,只剩下車上的廣播一連串聽起來挺模糊的西文在我腦海裡播放著。
「你不舒服嗎?你可以靠在我的肩膀。」馬龍說。
我沒說話,慢慢的把頭靠在他的肩膀上,然後我就暈睡去了。
多虧了永無止境的髮夾彎,讓我安穩的在馬龍肩膀上休息。睡夢中,我感到路漸平穩,因為小睡了一會兒,精神也恢復了一些,醒來看著車外,風景變了,我看見群山繚繞的麥德林,從高處俯瞰整個城市,實在很壯觀,密密麻麻的房子與眾多山脈不規則的交錯排列著;越接近市區,過彎的次數越來越少,路段也越來越完整,不過因為長時間的旅程也讓我舟車勞頓,只想盡快安頓一切、好好休息。
麥德林市
「等等下車之後我們要怎麼去你們家呢?」我問。
「喔!不用擔心,等等下車我們先走去捷運站,搭上捷運後我們再換公車,最後再走一小段路就能到我家了!」他輕鬆的回答。
「!」我心頭一顫,但不是戀愛的感覺。
「那個…我們可不可以搭Uber回你們家?因為別忘了我有一百多公斤的行李呢。」我溫柔卻語帶威脅的提醒了一下馬龍。
「對耶,行李,好,搭Uber。」他同意了。

最後一哩路的考驗

一個小時又八分鐘後,抵達麥德林市區,我們等待著已經叫好的Uber司機,我透過手機追蹤著司機的位置,祈禱著他能盡快將我們送到家。過沒多久,手機上顯示司機已到達,而我再三確認附近的車輛,沒看見我想像中台灣的Uber車輛,地圖上顯示的地方只停了一輛銀色雷諾(Renault)的小車,我看了看我的行李,再看一眼那輛雷諾,我不斷地懷疑著:「這台車裝得下我的行李就不錯了,我跟馬龍坐的進去嗎?應該不會是這台車吧?」
我們走了過去,第一次我看清楚了車牌,終於我確認了,就是他沒錯。司機熱心跟我們打了招呼,然後把行李塞進後車廂,並且艱難的蓋上,我甚至聽見汽車的埋怨聲,剩下的手提行李與我填滿了整個後座,馬龍和司機這才坐進前方駕駛與副駕,接著我們朝著馬龍家邁進。
約莫三十分鐘後,抵達了家門口,是一個三樓公寓,如你們所想,馬龍他們家就是在三樓。我心裡想著:「最後一哩路,用爬的也要爬上去!」我倆扛著水泥般重的行李們,好不容易到了門口,用剩餘的力氣敲了敲門。來應門的是馬龍的弟弟Sebastián,進去之後,初次見到馬龍的媽媽Sandra本人,他們用熱情卻又帶點靦腆的微笑跟我說:「¡Hola!」。而我也害羞的回了:「¡Hola!」。
寄宿家庭附近街道

溫馨的驚喜

稍微安頓了行囊,我坐在行李旁邊回想著,從台灣到哥倫比亞所發生的一切、從危機到轉機、一個人一路過關斬將來到哥國、從機場峰迴路轉的到寄宿的家、與從未見過面的網友同住在一個屋簷下,他與他的家人都很歡迎我的到來。很慶幸自己可以安平的抵達,也很幸運地遇到馬龍一家人。突然間,我的腦海閃過今天早上某個畫面:我走出領行李的地方,馬龍一看到我便張開他的雙手,給我一個很真誠的擁抱,說了:「歡迎你來哥倫比亞!」
想著這一切,嘴角便稍稍上揚,頭不怎麼暈了、身體也不那麼累了,我只是覺得:「好餓!」。就在此時,不遠處傳來馬龍的聲音:「Shu,你準備一下,我媽媽說要帶你去他朋友的餐廳吃飯,他們幫你準備了一個小小的歡迎會。」聽到這句話時,真的又驚又喜,那些疲勞便瞬間煙消雲散,心裡只有滿滿的感謝和感動。距離離開台灣將近四十小時,我換掉了從台灣冬天穿來的厚厚的帽T,穿上跟馬龍媽媽借的一件白色短T,此時此刻下午四點,氣溫27度,我深深吸了一口氣,我告訴自己:「我相信這個第一天接下來會過得很美好的。」
-----------------------------------------------------------------------
小記:通常出國旅遊,我們通常都會先拜訪首都,但到哥倫比亞後,我的第一站便是麥德林,它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冷冷的風、綠意盎然,還有那讓人暈頭轉向的山路(我真的非常容易暈車);正如上述所說,為了見網友我來到哥倫比亞,事實上,我沒有選擇麥德林,我認為是命運讓我來到這裡,與這裡的一切相遇。是這座城市,開啟了我人生最魔幻的旅程,待的時間不是特別長,但已經足夠拿來回憶和品嚐了。
-----------------------------------------------------------------------
看完這個故事有什麼感想嗎?各位是會暈車、暈船或是暈機的人嗎?看完會想來麥德林走走嗎?對哥倫比亞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或對這個國家有什麼樣的想像呢?歡迎各位留言或到哥倫比亞角落IG交流互動!
哥倫比亞作家賈西亞•馬奎斯(García Márquez)曾說:Vivir para contarla. 活著是為了說故事。在哥倫比亞無論是自己遭遇或是聽人轉述的故事不在少數,我想透過文字記錄,關於哥倫比亞的真人真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