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繼承-1 |長期旅居海外,沒有身份證明文件,如何辦理銀行存款的遺產繼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繼承人在申請金融機構繼承存款時應附證明文件
今日客戶詢問遺產繼承問題,這個問題已困擾了一周,「原本以為很簡單,後來打了電話詢問才發現是鬼打牆的開始」,客戶甚至已經考慮辦理分割遺產,以凍結一部分遺產換得剩下財產的自由。
客戶的爺爺過世了,爺爺名下有一些存款,爺爺生了三個兒子,老大就是A小姐的父親,但很不幸比爺爺更早往生;爺爺的二兒子,也就是A小姐的二叔,自小旅居海外,因此沒有台灣身份證明文件,在取得二叔的身份證明文件她鬼打牆許久,至於三叔一直定居在台灣,沒有什麼繼承問題,究竟A小姐在辦理遺產繼承時,會碰到什麼繼承問題?
楊律師回答:
首先,A小姐在辦理繼承時,會碰到一般人最常聽到的「代位繼承」。
所謂「代位繼承」指的是第一順位的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前死亡或喪失繼承權者,由其直系血親卑親屬代位繼承其應繼分。簡單說,因為A小姐的父親比爺爺更早往生,因此爺爺留下來的遺產, A小姐可以代位繼承原本屬於父親的那一分,也就是繼承父親的應繼分。
A小姐會問:「父親的應繼分有多少?」因為奶奶幾年前已經過世,爺爺留下遺產就由三個兒子繼承,每個兒子可以均分其遺產,A小姐就是「代位繼承」原本屬於父親應繼分為1/3。那麼若A小姐在繼承前不幸過世,A小姐的配偶能否取代A小姐來代位繼承呢??答案是:不行的,因為代位繼承僅限於直系血親卑親屬。
目前困擾A小姐的是二叔在台灣沒有身分證明文件,如何繼承爺爺在銀行的存款呢?我們先從實務上繼承人在申請金融機構繼承存款時,應附的證明文件一一來做確認:
1. 被繼承人存摺或存單。
2. 國稅局核發之遺產稅完稅或免稅證明書。(繼承存款金額在新臺幣20 萬元以下者免附)
3. 存款人死亡證明書或除戶之個人戶籍謄本1份。
4. 可確認為全體合法繼承人之原始全戶戶籍謄本1份。
5. 全體繼承人親持本人身分證、印章。
6. 填具繼承存款申請書。
就以上6份資料來看,A小姐只要申請全體合法繼承人的原始戶籍謄本,就足以證明二叔確實為爺爺的兒子,但問題出在第5點,二叔沒有台灣身分證,而且人也不在台灣無法親自辦理。
因此若繼承人因故無法親自辦理可委任他人代辦,除應備上列證件外,並須檢附:
居住國內者:
(1) 委任人出具繼承申請書、身分證、印鑑證明及委任書(蓋印鑑章)。
(2) 受委任人國民身分證及印章(印鑑章)。
旅居國外者:
(1)由當地我國駐外機構簽署或經行政院設立或指定之機構或委託之民間團體(如海峽交流基金會)驗證之授權(委任)書。
(2)各委任人印章。
(3)受委任人國民身分證及印章。
因此,建議A小姐要請旅居國外的二叔,在當地的大使館辦理委任A小姐授權書的公認證手續,再將此授權書寄到台灣,由A小姐代辦存款繼承手續。

文章提供:楊欽傑(J&F 冠律國際法律事務所)
  • 預約諮詢:請私訊粉專
  • 業務合作:Jnfmarcom@gmail.com
J&F 冠律國際法律事務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會員
12內容數
台灣要進入超高齡化社會,遺產繼承、財富傳承將是重要課題。因為人生最後一哩路不是只有安養天年,如何辦好身後事,而是要提早規劃遺產,納入財務規劃的思維,消極一點是,不要讓遺產變成子孫爭吵的媒介,積極的想法是找到合法的節稅方式,讓辛苦一輩子的資產得到最佳的延續及保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繼承人為繳納遺產稅除可自行籌措現金繳納,亦得申請以被繼承人遺產中之存款繳納稅款。如無法取得全體繼承人同意,可依規定以繼承人「多數決」同意方式向國稅局提出申請。       該局說明,依民法第828條第3項及第1151條規定,遺產未分割前為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
Thumbnail
兩岸繼承法第一順位法定繼承人的差異(一):父母 |法律百科 Legispedia (legis-pedia.com)
摘要 父親過世後,子女希望將所有遺產都讓媽媽繼承,因此皆選擇拋棄繼承,結果導致後面的順位來繼承 遺產繼承順位: 第一順位繼承人:直系卑親屬(包括被繼承人子女、養子女、非婚生子女、孫子女,根據民法第1139條規定,以親等近者為先)。 第二順位繼承人:父母(如果被繼承人是被收養的,過世時這段
Thumbnail
代位繼承是指當父母早於祖父母去世時,子女可以代替父母繼承祖父母的遺產。這種繼承不要求代位繼承人履行撫養義務,撫養義務由其他健在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承擔。代位繼承權受法律保障,不會因未履行撫養義務而被質疑。
Thumbnail
臺灣人如何繼承大陸地區的遺產?大陸的「繼承公證」是什麼?|法律百科 Legispedia (legis-pedia.com) 大陸的繼承公證制度,對臺灣人來說,即使是法律專業,應該也很陌生。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繼承公證在大陸是辦理不動產遺產的繼承登記的前置程序,所以,普通老百姓都是耳熟能詳。
Thumbnail
現代人少子化,不少人面臨遺產後繼無人的情況,如果想給三等親的姪子或姪女,該如何做最好? 「不動產後人接手的基本規劃,不外乎生前『生前贈與、遺產繼承、遺贈』三大類,無論選擇哪一種,事先規劃好,才能讓事情圓滿。」 遺產繼承 依照民法現行規定,遺產繼承除了配偶為當然繼承人外,其他的繼承順序為
Thumbnail
配偶在海峡两岸的民法,都是第一順位的法定繼承人,不過,在具體細節仍有差異。
Thumbnail
臺灣人繼承大陸地區的遺產,原則上適用大陸地區的法律,繼承公證,是辦理繼承的一種特殊且慣用的方式,本文介紹辦理的方式及優缺點。
Thumbnail
台灣人如要繼承在大陸的遺產,被繼承人若沒有事先立定遺囑,誰具有法定的繼承資格?遺產和繼承人範圍的確認,都是辦理繼承的第一要務。兩岸繼承法律最大的不同,毋庸置疑,即第一順位法定繼承人的範圍,父母更是最大差異所在。
在台灣,早期常見因為某一兄弟姊妹無後嗣,父母作主便將其他兄弟姊妹的孩子報戶口在無子嗣的子女名下,而導致非親生的孩子誤報為婚生子女。 例如,叔叔的孩子其實是大伯的孩子,或是姑姑的子女報在小叔的名下。 但這樣會產生繼承的問題,比如叔叔過世時,該誤報戶口的孩子是否可以繼承叔叔的財產? 又或者該子女是否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繼承人為繳納遺產稅除可自行籌措現金繳納,亦得申請以被繼承人遺產中之存款繳納稅款。如無法取得全體繼承人同意,可依規定以繼承人「多數決」同意方式向國稅局提出申請。       該局說明,依民法第828條第3項及第1151條規定,遺產未分割前為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
Thumbnail
兩岸繼承法第一順位法定繼承人的差異(一):父母 |法律百科 Legispedia (legis-pedia.com)
摘要 父親過世後,子女希望將所有遺產都讓媽媽繼承,因此皆選擇拋棄繼承,結果導致後面的順位來繼承 遺產繼承順位: 第一順位繼承人:直系卑親屬(包括被繼承人子女、養子女、非婚生子女、孫子女,根據民法第1139條規定,以親等近者為先)。 第二順位繼承人:父母(如果被繼承人是被收養的,過世時這段
Thumbnail
代位繼承是指當父母早於祖父母去世時,子女可以代替父母繼承祖父母的遺產。這種繼承不要求代位繼承人履行撫養義務,撫養義務由其他健在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承擔。代位繼承權受法律保障,不會因未履行撫養義務而被質疑。
Thumbnail
臺灣人如何繼承大陸地區的遺產?大陸的「繼承公證」是什麼?|法律百科 Legispedia (legis-pedia.com) 大陸的繼承公證制度,對臺灣人來說,即使是法律專業,應該也很陌生。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繼承公證在大陸是辦理不動產遺產的繼承登記的前置程序,所以,普通老百姓都是耳熟能詳。
Thumbnail
現代人少子化,不少人面臨遺產後繼無人的情況,如果想給三等親的姪子或姪女,該如何做最好? 「不動產後人接手的基本規劃,不外乎生前『生前贈與、遺產繼承、遺贈』三大類,無論選擇哪一種,事先規劃好,才能讓事情圓滿。」 遺產繼承 依照民法現行規定,遺產繼承除了配偶為當然繼承人外,其他的繼承順序為
Thumbnail
配偶在海峡两岸的民法,都是第一順位的法定繼承人,不過,在具體細節仍有差異。
Thumbnail
臺灣人繼承大陸地區的遺產,原則上適用大陸地區的法律,繼承公證,是辦理繼承的一種特殊且慣用的方式,本文介紹辦理的方式及優缺點。
Thumbnail
台灣人如要繼承在大陸的遺產,被繼承人若沒有事先立定遺囑,誰具有法定的繼承資格?遺產和繼承人範圍的確認,都是辦理繼承的第一要務。兩岸繼承法律最大的不同,毋庸置疑,即第一順位法定繼承人的範圍,父母更是最大差異所在。
在台灣,早期常見因為某一兄弟姊妹無後嗣,父母作主便將其他兄弟姊妹的孩子報戶口在無子嗣的子女名下,而導致非親生的孩子誤報為婚生子女。 例如,叔叔的孩子其實是大伯的孩子,或是姑姑的子女報在小叔的名下。 但這樣會產生繼承的問題,比如叔叔過世時,該誤報戶口的孩子是否可以繼承叔叔的財產? 又或者該子女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