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閱讀觀點62】理財,先從整理思維開始--《誰說有錢人一定會理財?》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有句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但如果沒有建立正確的財務觀念,積極理財可能適得其反。

例如,得到一筆獎金,你會覺得這筆錢是「多出來的」、「自己辛苦的結果」,應該用來好好犒賞自己,所以獎金很容易被花掉,而不是存起來。

《誰說有錢人一定會理財?》共有八章,講述心理帳戶、規避損失、現狀偏誤、稟賦效應、貨幣幻覺、定錨效應、過度自信等內容,說明對於金錢我們常有的心理謬誤,以及怎麼避免這些謬誤的方法,西恩整理出重點跟大家分享:

raw-image


為何口袋經常破洞?小心你的心理帳戶作祟

如果你花了5000塊買好演唱會門票,到了演唱會門口卻發現票不見了,請問你還會再買一張嗎?
同樣的狀況,只不過這次你打算到現場再買,結果發現本來要買票的5000元不見了,但身上的錢還夠,請問你還會再買票嗎?

第一個問題大多數的人會選擇不要,第二個則會選擇要。這就是「心理帳戶」對我們造成的影響,我們會根據金錢的來源或是存放的地方決定錢的價值,比如一開始提到的,得到獎金,常會覺得這是一筆「多出來的錢」,結果選擇拿來慰勞自己,或是非常容易把它花掉。又或是使用信用卡付帳時,因為沒直接看到現金從錢包君裡溜走,所以花錢無感(可以改用現金付帳一個月看看)。

要改善這種狀況,要建立「所有收入都是血汗錢」的觀念,並利用「心裡帳戶」的特性,先把拿到的錢歸到儲蓄或是投資的「心裡帳戶」,才不會亂花錢。以儲蓄來說的話,如果能先把要存的錢先自動轉帳扣掉的話,也會比「花完的錢再存」好很多。

掉錢的痛苦大於意外之財的喜悅

「損失規避」主要是在說失去的痛苦大於獲得的喜悅,對人們來說,損失1000元的會比獲得1000元記得還久,也因為失去的痛苦大於得到的喜悅,所以我們會選擇規避損失。

把這個場景運用到投資理財上,很多人會傾向賣掉獲利的投資,保留虧損的股票,又或是選擇看起來比較不會有損失的投資,比如債券(定存)。

因此,在投資時應該要多樣性,藉由分散投資降低大幅虧損的風險,才不會陷入「損失規避」的地步,並為每項投資寫下投資的理由,加強動機與承諾。

作者的建議

作者認為,情緒影響我們的決策比我們自己想像中還來得多,比如在稟賦效應中,我們會因為擁有某樣東西,就把它的價值看得比沒有擁有的東西還來得多。或是因為選項太多,造成決策癱瘓,導致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做雖然也是一種決定,但卻讓我們忽略了機會成本。又或是定錨效應,讓我們特別著眼於某些數目、金額,因而作出錯誤的決定。

不過作者也提到,我們會有這些反應,並不是不好,比如如果沒有「損失規避」的心態,那確實很有可能或落入什麼都沒有的慘境。

對於上述的狀況,作者建議大家應改投資指數型基金,並讓資產多元化,最後要持續紀錄,了解自己看待或處理金錢的方式和心態。


西恩後見

《誰說有錢人一定會理財?》用行為科學,綜整我們對於理財經常有的誤區,作者使用許多案例與問句,讓我們了解同樣的結果,但是換了場景後,我們卻會做出不同選擇以及如此選擇的原因。全書約230頁左右,不過可能是翻譯的關係,整體易讀性沒那麼高。

了解我們為何會這麼做的原因,有助於進一步改善中間的決策過程,進而達到更理想的結果。比如把獎金視為「定期定額投資股票的加碼金」,而非「天外飛來一筆慰勞自己的犒賞金」,同樣的錢,長期拿去消費物品跟投入正資產,最後的結果一定有差。

最後,西恩也很認同紀錄的重要性,後來在每次進出股市時,我也會紀錄當下為何買這張股票的原因,一來用事後角度檢視當初的決策過程是否正確,二來即便最後結果不佳,也能比較理性審視當初的決定,而非落入後悔的地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滾石西恩的沙龍
103會員
168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滾石西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前陣子讀《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李笑來分享一個俄國特工年科靠著蹲下,躲過追殺的故事。 書中提到,有位俄國特工年科同志有一次被一群美國特工追殺,手中的左輪手槍裡已經沒有子彈,他只能邊跑,邊想辦法擺脫厄運,當他衝下一段長長的大理石臺階時,竟然做出一個常人無法想像的動作——止步蹲了下來。
Thumbnail
2025/04/24
前陣子讀《把時間當作朋友》,作者李笑來分享一個俄國特工年科靠著蹲下,躲過追殺的故事。 書中提到,有位俄國特工年科同志有一次被一群美國特工追殺,手中的左輪手槍裡已經沒有子彈,他只能邊跑,邊想辦法擺脫厄運,當他衝下一段長長的大理石臺階時,竟然做出一個常人無法想像的動作——止步蹲了下來。
Thumbnail
2025/04/23
不知道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幾歲?如果你已經40歲,認知哪些能力正在改變,對於開啟第二人生會很有幫助;如果還沒40歲,先做好準備也不錯 《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在開頭用很多數據說明,不論從事何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40歲到50歲出頭開始走向衰退。 更糟的是,職涯
Thumbnail
2025/04/23
不知道看這篇文章的你是幾歲?如果你已經40歲,認知哪些能力正在改變,對於開啟第二人生會很有幫助;如果還沒40歲,先做好準備也不錯 《重啟人生: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在開頭用很多數據說明,不論從事何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40歲到50歲出頭開始走向衰退。 更糟的是,職涯
Thumbnail
2025/04/21
當大家都投入Podcast,你心想著:「很多人都在做Podcast了,我現在再跟進,不可能會成功吧?」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作者用行動告訴你:可以,只要找對方法。 因為(當時)市場上沒有人做日更的Podcast,儘管有許多專家告訴作者不可能,也不建議做日更Podcast,不過作者認為這是他的
Thumbnail
2025/04/21
當大家都投入Podcast,你心想著:「很多人都在做Podcast了,我現在再跟進,不可能會成功吧?」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作者用行動告訴你:可以,只要找對方法。 因為(當時)市場上沒有人做日更的Podcast,儘管有許多專家告訴作者不可能,也不建議做日更Podcast,不過作者認為這是他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生活中充滿了金錢的決策,這本書就是從生活議題出發,揭露我們對於金錢常見的錯誤,我們將探討心理帳戶、付錢的痛苦、估值陷阱以及理財小建議。作者是杜克大學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教授,這本書也是Amazon商業理財百大暢銷書。
Thumbnail
生活中充滿了金錢的決策,這本書就是從生活議題出發,揭露我們對於金錢常見的錯誤,我們將探討心理帳戶、付錢的痛苦、估值陷阱以及理財小建議。作者是杜克大學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教授,這本書也是Amazon商業理財百大暢銷書。
Thumbnail
這幾年,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和快速加劇的通膨,對全世界的經濟產生很大的影響,越來越多人察覺到理財的重要性,也讓很多人開始嘗試理財。 理財確實是一件重要的事,是每個人都應該要好好規劃的,對於理財的意識提升是好事,但我卻經常遇到有人會跟我說,理財這件事情好像很困難,或是在開始理財沒多久之後就放棄了。 理財
Thumbnail
這幾年,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和快速加劇的通膨,對全世界的經濟產生很大的影響,越來越多人察覺到理財的重要性,也讓很多人開始嘗試理財。 理財確實是一件重要的事,是每個人都應該要好好規劃的,對於理財的意識提升是好事,但我卻經常遇到有人會跟我說,理財這件事情好像很困難,或是在開始理財沒多久之後就放棄了。 理財
Thumbnail
有句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但如果沒有建立正確的財務觀念,積極理財可能適得其反。 例如,得到一筆獎金,你會覺得這筆錢是「多出來的」、「自己辛苦的結果」,應該用來好好犒賞自己,所以獎金很容易被花掉,而不是存起來。
Thumbnail
有句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但如果沒有建立正確的財務觀念,積極理財可能適得其反。 例如,得到一筆獎金,你會覺得這筆錢是「多出來的」、「自己辛苦的結果」,應該用來好好犒賞自己,所以獎金很容易被花掉,而不是存起來。
Thumbnail
如何健康的看待財務數字而非心生恐懼,這本大田出版的《和你的錢對話》,真是一本適合在過年跟連假時閱讀、思考自己的書,整本書不跟你談K線跟報股市明牌,而是希望你可以從自己的特質、消費習慣、家庭財務教育中,進一步瞭解自己,瞭解你的錢,探索自己和錢的關係,是本零財務基礎也可以閱讀的財商書。
Thumbnail
如何健康的看待財務數字而非心生恐懼,這本大田出版的《和你的錢對話》,真是一本適合在過年跟連假時閱讀、思考自己的書,整本書不跟你談K線跟報股市明牌,而是希望你可以從自己的特質、消費習慣、家庭財務教育中,進一步瞭解自己,瞭解你的錢,探索自己和錢的關係,是本零財務基礎也可以閱讀的財商書。
Thumbnail
檢視過往對於金錢上的觀念,為自己添加「正確的」金錢觀念,可以讓我們用不同的框架去看待金錢,提升生活的效率與品質。
Thumbnail
檢視過往對於金錢上的觀念,為自己添加「正確的」金錢觀念,可以讓我們用不同的框架去看待金錢,提升生活的效率與品質。
Thumbnail
真正的成功就是退出一場永無止境的競爭,調整自己的活動,但求心靈平靜。
Thumbnail
真正的成功就是退出一場永無止境的競爭,調整自己的活動,但求心靈平靜。
Thumbnail
   面對現在的低薪環境,還有不斷飆漲的物價,想要存錢確實很困難。但是,「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對於金錢,如果你不重視它,就容易失去它。很多人存不了錢,或存了錢卻容易花掉,問題可能是出在以下6個行為:  
Thumbnail
   面對現在的低薪環境,還有不斷飆漲的物價,想要存錢確實很困難。但是,「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對於金錢,如果你不重視它,就容易失去它。很多人存不了錢,或存了錢卻容易花掉,問題可能是出在以下6個行為:  
Thumbnail
傳統經濟學認為,金錢在人們眼中是等值的,賺一塊錢和花一塊錢,都是一塊錢,這一塊錢並無二致,問題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Thumbnail
傳統經濟學認為,金錢在人們眼中是等值的,賺一塊錢和花一塊錢,都是一塊錢,這一塊錢並無二致,問題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