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難題《敲敲門》/《Knock at the Cabi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奈沙馬蘭這幾年似乎一直在反轉與平庸間來回跳躍,當我認為《詭老》的反轉發人省思時,《敲敲門》的平舖直述又令我感到有些困惑。

raw-image

✍️【無私與自私的天平】

這世界上不缺乏道德制高點的評論,但當自己真成為列車長時,才會驚覺電車難題是多麼令人糾結的選擇。

電影《敲敲門》便是最好的例子,同志伴侶雷納德與安德魯帶著女兒溫遠離塵囂來到戶外想渡過一個美好的假期,釣著魚、泡著水、抓著蟋蟀,突然就被人綁在椅子上成為人類救世主。

不得不說,奈沙馬蘭在驚悚題材與緊張氣氛的塑造上還是很有一套的,一座與世隔絕的小木屋,逐間自我犧牲的陌生人,少數幾人的劍拔弩張,沒有過多動作,但仍將場面塑造的張力十足。

raw-image

而關鍵的問題是,在如同邪教徒的四人一一將末日訊息展現與三人眼前時,相信與否,拯救與否甚至犧牲與否,成為了整部作品最關鍵的問題。

如果我們順著一般情境去思考,肯定是覺得對方是嗑嗨了的神經病,但隨著故事脈絡又會對事實如此動搖,進而對收尾感到一絲惆悵。

但若你跟我一樣,自始自終都順著四位陌生人的思路,整部電影又突然變得有些乏善可陳,並非拙劣,但卻再度跌破奈沙馬蘭應有的水準。

raw-image

✍️【Batista成為唯一亮點】

脫離漫威宇宙後,Batista證明了它除了是個好的摔角手,好的復仇者外,他也同樣能成為一個好的演員,但挑角色的眼光還需要磨練一番,近幾年Batista出演的作品不算少,但能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作品大概只有一半,這次的《敲敲門》對我來說就是好的那一半。

宛如陌生人領導者身分的Batista,雖然擁有眾人中最粗曠壯碩的外表,但卻是所有人中最柔軟堅定的,無論是他蹲下身與溫的互動,或是在過程中不斷去阻止衝突,以說服的方式來溝通,直到最後也不誤傷任何一人,卻也堅定自身的立場,這樣的鐵漢柔情形象成了整部作品中最中立也最令人深刻的角色。

他能去體諒整個事件本身的荒誕,但又需要盡自身的使命,溫柔,反而成為推動它成為領導者的核心,他需要保護自己的學生,更需要以自我的犧牲,換取人類的未來。

raw-image

✍️【天啟四騎士】

自電影後段,劇情暗喻四位陌生人,似乎對應了聖經中的天啟四騎士,饑荒、瘟疫、死亡和戰爭;四位陌生人所釋放的天災,洪水、病毒、空難與烈火,這也讓整個故事蒙上了濃厚的一層宗教色彩。

「三人中需要選出一個犧牲者來獻計拯救人類。」這樣荒謬的設定卻隨著劇情一分分的堅定起來,觀眾看到的不僅是驚悚與懸疑的過程,更是看到從斥之以鼻到堅定不移的信仰建立,即便天災一個又一個發生,但如果是對科學與真實深信不疑的人來說,又該如何去證明天災與犧牲的關聯性?這是電影在最後丟出的問題,關於信仰,每個人都有自由,但如果這份自由牽扯的是75億人的生命,我們是否該如此堅定不移?

raw-image

✍️【與原作不同的小修改】

《敲敲門》改編自美國作家保羅·特倫布萊18年的恐怖小說《The Cabin at the End of the World(世界盡頭的小屋)》該書在19年獲得恐怖作家協會的獎項肯定,並受到恐怖大師史蒂芬金的讚譽,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在原著中遭到襲擊的並非同志伴侶,而是一對異性戀夫妻。

當然我們能認為這部分的修改是希望能有別於原作,在故事中展現性向議題更多的必要性,而電影中確實也穿插了兩人因自身性向問題而與家庭產生隔閡,進而領養了溫,對家庭的渴望與嚮往。

但對整個故事來說,這部分的變動是否有必要,又或是這是否改變了故事的結尾,這兩點上都沒能展現具有說服力的呈現,反而成了可惜與令人困惑之處。

raw-image

奈沙馬蘭的作品仍在優秀的轉折與弔詭到令人困惑的節奏中擺盪,我由衷希望他的下一部作品能將砝碼放到令人驚呼的一端。

raw-image

看了不用負責的IG

需要點讚支持的影評粉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王的沙龍
47會員
219內容數
一些我對比賽的看法或是足球雜談 歡迎球迷交流
老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09
《返校》的光環卸下後,徐漢強導演證明了自己即便是原創劇本,也能拍攝出不同卻毫不遜於前作的風格。 EP.1✍️【死前怎麼被看到?】 EP.2✍️【死了,比活著還累】 EP.3✍️【裝著裝著,就不是自己了】
Thumbnail
2024/08/09
《返校》的光環卸下後,徐漢強導演證明了自己即便是原創劇本,也能拍攝出不同卻毫不遜於前作的風格。 EP.1✍️【死前怎麼被看到?】 EP.2✍️【死了,比活著還累】 EP.3✍️【裝著裝著,就不是自己了】
Thumbnail
2024/08/07
這肯定是福斯的復仇戲碼吧! EP.1✍️【童話庭園的一大妥協】 EP.2✍️【既死侍,又羅根】 EP.3✍️【福斯的餘灰】
Thumbnail
2024/08/07
這肯定是福斯的復仇戲碼吧! EP.1✍️【童話庭園的一大妥協】 EP.2✍️【既死侍,又羅根】 EP.3✍️【福斯的餘灰】
Thumbnail
2024/06/10
如果去搜尋台灣動畫,看到的或許是動畫電影代工,3D建模技術成熟等等。 但要提出台灣的動畫作品,又有多少作品能留下如此鮮明的印象? EP.1【2024年的《八戒》】 EP.2【角色的還原度呈現】 EP.3【文化造就的差異性】
Thumbnail
2024/06/10
如果去搜尋台灣動畫,看到的或許是動畫電影代工,3D建模技術成熟等等。 但要提出台灣的動畫作品,又有多少作品能留下如此鮮明的印象? EP.1【2024年的《八戒》】 EP.2【角色的還原度呈現】 EP.3【文化造就的差異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看到《鄰危不亂》(Nebenan)的最後一幕,突然有種希區考克《後窗》(Rear Window)的既視感,只是本片幾無「窺視」的畫面,而是窺視後向鄰居的坦白與對白。   本片由因《再見列寧》而獲得歐洲電影獎的影帝丹尼爾・布魯爾(Daniel Brühl)自導自演,片中的主角也叫丹尼
Thumbnail
  看到《鄰危不亂》(Nebenan)的最後一幕,突然有種希區考克《後窗》(Rear Window)的既視感,只是本片幾無「窺視」的畫面,而是窺視後向鄰居的坦白與對白。   本片由因《再見列寧》而獲得歐洲電影獎的影帝丹尼爾・布魯爾(Daniel Brühl)自導自演,片中的主角也叫丹尼
Thumbnail
  當你今天發現一個只有你知道但其他人都不知道的事實,而該事實會決定800人的性命時,是選擇說?還是不說?   本片主角迪馬,是位育有一子,與妻子和父母同住的水管工人,一邊還再念建築系二年級。某天晚上,某處公寓大廈的天然氣管線爆裂,因負責維修的工人已宿醉三天,於是改由迪馬至現場察看,原
Thumbnail
  當你今天發現一個只有你知道但其他人都不知道的事實,而該事實會決定800人的性命時,是選擇說?還是不說?   本片主角迪馬,是位育有一子,與妻子和父母同住的水管工人,一邊還再念建築系二年級。某天晚上,某處公寓大廈的天然氣管線爆裂,因負責維修的工人已宿醉三天,於是改由迪馬至現場察看,原
Thumbnail
可能沒有別的事物比起《靈異象限》更適合為奈沙馬蘭自己的作品、甚至是所有的災難電影下註解:「你是那種看到跡象、看到奇蹟的人嗎?」。差別在於,《敲敲門》中的角色無論是天啟四騎士或是同性伴侶與他們的孩子──他們被拍攝的臉部特寫;他們透過麥克風、錄音桿所收錄的話語──本身就是一種有理由令人信服的符號
Thumbnail
可能沒有別的事物比起《靈異象限》更適合為奈沙馬蘭自己的作品、甚至是所有的災難電影下註解:「你是那種看到跡象、看到奇蹟的人嗎?」。差別在於,《敲敲門》中的角色無論是天啟四騎士或是同性伴侶與他們的孩子──他們被拍攝的臉部特寫;他們透過麥克風、錄音桿所收錄的話語──本身就是一種有理由令人信服的符號
Thumbnail
似乎可以視作是《破天荒》+《探訪》等片的概念之下的重塑,《敲敲門》一貫的維持了奈沙馬蘭的高概念操作,揉入了容易落入濫情套路的親情支線,相較前作《詭老》而言收斂了不少視覺上的獵奇成分,也讓《敲敲門》在人物塑造上更有血有肉。
Thumbnail
似乎可以視作是《破天荒》+《探訪》等片的概念之下的重塑,《敲敲門》一貫的維持了奈沙馬蘭的高概念操作,揉入了容易落入濫情套路的親情支線,相較前作《詭老》而言收斂了不少視覺上的獵奇成分,也讓《敲敲門》在人物塑造上更有血有肉。
Thumbnail
不過只是拯救了這他媽的世界而已 「相信詹姆士岡恩,穩賺不賠」再度得到了印證,被「暫時」離開老鼠之家的詹姆士岡恩,轉戰來到華納的DC,來拍攝軟重啟版的「自殺突擊隊」,光這個消息與去年釋出的片花就讓人期待不已。
Thumbnail
不過只是拯救了這他媽的世界而已 「相信詹姆士岡恩,穩賺不賠」再度得到了印證,被「暫時」離開老鼠之家的詹姆士岡恩,轉戰來到華納的DC,來拍攝軟重啟版的「自殺突擊隊」,光這個消息與去年釋出的片花就讓人期待不已。
Thumbnail
比起人們相信的事物是否是真實的,我更有興趣人們的相信如何讓那個人變化,尤其是讓他變強或者是變弱,於是最終的問題在於,什麼是強?什麼是弱?一個悖論是,當人信仰著一種比其更強大的存在而抱持著某種信念時,他既會謙卑也會感到驕傲,他不再無能為力的求取幫助,而是盡己所能的達到極限,信念是帶我們前往極限的道路。
Thumbnail
比起人們相信的事物是否是真實的,我更有興趣人們的相信如何讓那個人變化,尤其是讓他變強或者是變弱,於是最終的問題在於,什麼是強?什麼是弱?一個悖論是,當人信仰著一種比其更強大的存在而抱持著某種信念時,他既會謙卑也會感到驕傲,他不再無能為力的求取幫助,而是盡己所能的達到極限,信念是帶我們前往極限的道路。
Thumbnail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透過電影的「三元素」與兩個「額外條件」的輔助,讓我在觀影的同時,能夠更清楚的知道那邊是主體論述,那邊是非戰之罪,甚至也能更客觀的沉浸在電影所構造的世界當中。就算是因為追星而觀影,也不會失去觀影的初衷,為捧自己喜好的演員而對影片一昧好評。所以我在寫影評的時候,會特別注意
Thumbnail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透過電影的「三元素」與兩個「額外條件」的輔助,讓我在觀影的同時,能夠更清楚的知道那邊是主體論述,那邊是非戰之罪,甚至也能更客觀的沉浸在電影所構造的世界當中。就算是因為追星而觀影,也不會失去觀影的初衷,為捧自己喜好的演員而對影片一昧好評。所以我在寫影評的時候,會特別注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