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求於人的感覺好糟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尤其是有求於喜歡的人
如果只是單純喜歡他,我想也沒有那麼難受。畢竟喜歡一個人還是一件很值得開心的事情,就算對方不一定喜歡自己。但當自己有需要對方幫助的時候,不知道是自己的自尊心太強,所以不願意承認自己也需要幫助,尤其是喜歡的人的幫助。
因為喜歡他已經把這份感情丟在他身上,這種情況好像就已經是某種程度上的「有求於對方」。但當自己實際上真的需要對方幫助別的事情的時候,好像這種需求感又更強烈了。本來就已經不喜歡有求於人了,這次還是有求於喜歡的人。這種感覺真的好糟啊。
好像喜歡上對方就已經有一個階級存在,對方在上我在下。原本還能自詡自己並不需要他的回應所以是平等的,但當真的需要對方幫忙的時候,這種他在上我在下的感覺又被放大。感覺十分難受,好想找個洞躲起來。
可是明明知道如果換成別的朋友,自己有求於對方也不會這麼臉皮薄。
其實不過就是因為,喜歡他罷了。
avatar-img
1會員
4內容數
關於人生經歷所產生出的一連串碎碎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貓頭鷹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Growing up's a waste of time 可以不要再成長了嗎?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從小生長在傳統的亞洲家庭,家裡信奉的是佛道教。雖然迄今為止我還是分不太清楚佛教與道教的差別,詢問家母也只得到「佛道本一家」的說法,因此我也放棄深究其中的差異。 我不確定是不是所有的佛道教徒都有著與
Growing up's a waste of time 可以不要再成長了嗎?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從小生長在傳統的亞洲家庭,家裡信奉的是佛道教。雖然迄今為止我還是分不太清楚佛教與道教的差別,詢問家母也只得到「佛道本一家」的說法,因此我也放棄深究其中的差異。 我不確定是不是所有的佛道教徒都有著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不同的關係中,看見不同的匱乏 在我們與他人建立關係時,往往會期待自己能成為對方生命中的一部分,並希望自己是有價值的存在。我們希望能為對方提供支持,滿足他們的需求。然而,當這份價值被定義為經濟上的支持時,若我們無法達到對方的期待,便容易產生挫敗感,甚至進一步開始自我批判。 我們常習慣以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在與新認識的人互動中,我們常常會陷入對方對我們感受的猜測。透過心理學的鏡像效應,我們的好感度會受到對方情感反應的影響。當發現對方的關注並不僅限於自己時,情感的落寞感會隨之而來。這篇文章深入探討這些感受如何反映出自我價值的認知,並探討愛與被愛之間的微妙關係。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愛一個人,是喜歡他最原始的樣子,喜歡他的本質。但如果對方身上的一點讓你不能接受,你該怎麼辦呢?這篇文章探討了喜歡卻不適合的感覺,以及愛一個人應該包容的程度。
「喜歡」是一種積極的情感反應,通常指對某個人、事物、活動或概念的欣賞或享受。當我們喜歡某人時,我們的情感會產生愉悅感和滿足感。 喜歡一個人後,你會在意她的情緒,你會希望她過的更好,你會想接近她,而她若不喜歡你,你也會開始痛苦。 因為喜歡一個人後,你才開始有了弱點,而弱點就是她。 我高中三年
原來我是一個焦慮 內耗的人,獨一獨二 僅此而已。 內耗的人就是不斷地需要吸取別人的能量,來滿足跟緩解自己的焦慮感,以為我這麼多年一直覺得我自己是內向的人 ,其實我是不斷的需要外界 跟身邊的人不斷給我提供能量來滿足自己的被需要感。 「不管他身邊有誰 他就是不愛我」 曾經的我想著他會對其他的女人有
再來說一說關於喜歡自己的玄機。 當妳不喜歡自己的時候,妳其實接受不了任何好東西。 因為妳覺得自己本身是沒有什麼值得被喜歡的,妳必須要提供一些什麼妳才值得被喜歡,所以當別人對妳好的時候,妳會生出一種「無以回報」的感覺,或者是妳認為妳能夠拿來交換的東西拿不出手,然後開始感覺有壓力,想逃跑。 最後讓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不喜歡伴侶和異性朋友來往可能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在特別喜歡一個人的時候 反而會開始討厭他 討厭那個 輕易就能影響自己的他 可能我真正討厭的 是那個無能的自己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不同的關係中,看見不同的匱乏 在我們與他人建立關係時,往往會期待自己能成為對方生命中的一部分,並希望自己是有價值的存在。我們希望能為對方提供支持,滿足他們的需求。然而,當這份價值被定義為經濟上的支持時,若我們無法達到對方的期待,便容易產生挫敗感,甚至進一步開始自我批判。 我們常習慣以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在與新認識的人互動中,我們常常會陷入對方對我們感受的猜測。透過心理學的鏡像效應,我們的好感度會受到對方情感反應的影響。當發現對方的關注並不僅限於自己時,情感的落寞感會隨之而來。這篇文章深入探討這些感受如何反映出自我價值的認知,並探討愛與被愛之間的微妙關係。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愛一個人,是喜歡他最原始的樣子,喜歡他的本質。但如果對方身上的一點讓你不能接受,你該怎麼辦呢?這篇文章探討了喜歡卻不適合的感覺,以及愛一個人應該包容的程度。
「喜歡」是一種積極的情感反應,通常指對某個人、事物、活動或概念的欣賞或享受。當我們喜歡某人時,我們的情感會產生愉悅感和滿足感。 喜歡一個人後,你會在意她的情緒,你會希望她過的更好,你會想接近她,而她若不喜歡你,你也會開始痛苦。 因為喜歡一個人後,你才開始有了弱點,而弱點就是她。 我高中三年
原來我是一個焦慮 內耗的人,獨一獨二 僅此而已。 內耗的人就是不斷地需要吸取別人的能量,來滿足跟緩解自己的焦慮感,以為我這麼多年一直覺得我自己是內向的人 ,其實我是不斷的需要外界 跟身邊的人不斷給我提供能量來滿足自己的被需要感。 「不管他身邊有誰 他就是不愛我」 曾經的我想著他會對其他的女人有
再來說一說關於喜歡自己的玄機。 當妳不喜歡自己的時候,妳其實接受不了任何好東西。 因為妳覺得自己本身是沒有什麼值得被喜歡的,妳必須要提供一些什麼妳才值得被喜歡,所以當別人對妳好的時候,妳會生出一種「無以回報」的感覺,或者是妳認為妳能夠拿來交換的東西拿不出手,然後開始感覺有壓力,想逃跑。 最後讓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不喜歡伴侶和異性朋友來往可能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在特別喜歡一個人的時候 反而會開始討厭他 討厭那個 輕易就能影響自己的他 可能我真正討厭的 是那個無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