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是閃電,來得快又急,遂不及防,又很兇猛。
當人感受到憤怒火力全開時,這時話語、思路都直線橫衝直撞,根本不管什麼法律還是安全號誌紅綠燈。
憤怒會扭曲認知,竄出只要一瞬間,卻足以過度放大事件的重要性和頻率,然而當你只要冷靜下來,專注審慎檢視這些衝出來的認知,你會很快發現有誤會。
舉例:朋友忘了揪你,你會直覺判定這件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是不是朋友刻意排擠或故意冷落你這件事發生非常嚴重非同小可。但其實你冷靜下來會發現,真的只是他忘了,而且只發生過一兩次。當下你卻輕易的就歸因於他動機是惡,而且性格有缺陷因而為之。
你遲到了。我們容易直接判定你是「睡過頭、疏失、粗心大意」,而不是「你下班延誤了、路上交通出意外」等不可抗力因素。
人大部分的壓力便是由這種小規模的反應累計,長期下來便易怒、反應過度。
所有不爽都源自「不被尊重」的感覺,卻非事件本身
其實許多易失控或發火的人,是很沒自信的。
因為潛意識覺得自己軟弱、易受傷害,才會高敏感警鈴滿佈。遇到人際衝突,就覺得自我和社會形象受損了,輕易便怒。你會發現有自信,內心堅強的人,是不會輕易受別人貶低或三言兩語而動搖的。
你的「面子」左右你的程度,可能超乎你想像。
關乎到你內心投射自己在社會的形象,你的臉皮面子自尊控制你情緒的程度,可能比你意識的還深。別人的評價可參考,但不要以他人幾句不傷大雅的話以偏概全,輕易修改自我定位。
為什麼狂制狂易怒?
書中一直出現這詞:「應該的專制」,內在溝通系統讓控制狂對自己和他人都有一套預設的期望。控制狂的女友內建一堆要求,然後強迫規範男友的行為,當男友違反抗拒,女友當然失望沮喪又不滿。
為何每個人的地雷都不一樣?
人類習慣自動對情境賦予自己認知的意義。
例如,有人賦予「被開玩笑」這個行為一個「這個人說話有趣」的意義,有些人卻會賦予它「這人是不是在嘲諷譏笑我?」的意義。但是「被開玩笑」這件事真正的意義是什麼?有誰對誰錯、或正確答案嗎?
原來憤怒的感覺是從「史前時代」遺傳下來的!
原來「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都是古人遺傳下來的基因,一切都是為了存活!自利性偏差、貪婪和自衛與生俱來成為我們的優先考量。
「憤怒」是為了存活大腦給的有價值的資訊,提醒人警惕外來威脅或刺激,因此憤怒會迫使當事人立即採取行動直到刺激被抵消或移除。而生理機制啟用憤怒的門檻低、難免「誤報」。憤怒使人高度分心、反應及時,而非專注於解決問題。
為何我們愛搞小團體?
社交天性這本書說過:人是難以獨自存活的,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群體分工讓你存活更容易。因此一樣,人腦內建機制,一旦感知到一點被排除在群體之外的直覺,就會直接觸發被遺棄或輕視的恐懼。因此人天生就有和團體協作的基因。
然而,一個人真的無法獨活嗎?史前時代是,現代恐怕不是(你看chat GPT...還有啥不可能嗎),這些歷史留下來的習性,在現代為過度反應。
你知道嗎?團體是很洗腦的
實驗證明,因從眾效應、情緒感染,人會為了配合群體看法而改口自己原本的認知,想法輕易被多數決左右。leader的信念和政策也更容易被buy in和接受,最終想法趨於一致。
並且,群體易因人多勢眾,就高人一等、自動排他。種族、宗教、國家啥的都是。所以一旦落入群體偏見和暴力是很恐怖的,你自以為的「正確、真理」,陷入偏誤卻渾不自知。
群體比個人更具破壞性,更易導致迫害和戰爭。
我們天生喜歡幫別人貼標籤
女生心思細膩、黑人犯罪率較高、日本人客氣謹慎,為何會有這些標籤這些刻板印象?原來人類習慣借助「分門別類」來幫助思考和判斷。例如最經典的星座就是。一旦知道作者我是水瓶座,你就大概對我的個性和人設有了初步判斷(即便有很高機率並非如此)。
如果輕易將種族套用標籤,敵人形象輕易被塑造,大屠殺、種族滅絕這種群體對抗群體的慘劇就是這樣發生的。
被憤怒駕馭時怎麼辦?
憤怒讓你陷入「偏差思維」,第一步:請轉移注意力。高明一點轉移話題,激動一點離開案發現場,看幾集YouTube廢片笑一下、聽個音樂唱一下、散個步冷靜一下。第二步,回歸理智時,來試著找找可以糾正「認知扭曲」的「矛盾證據」,試著質疑自己對整起事件的詮釋,試著「去中心化」遠離自我中心的觀點。
請摸著良心思考以下幾個問題:你的結論符合事實嗎?確定不是誤會?有其他詮釋嗎?證據呢?憤怒常常源自於你覺得自己的權利和利益受損害,但真的嗎?雖然你現有的觀點看似真實和合理,但你確定不帶有偏見?確定無絲毫偏差?
當你的小孩不整理房間:
- 你覺得小孩故意跟你唱反調,但有沒有可能是你誤會他的動機了?你對他動機的解釋是「證據」還是「偏見」?
- 有沒有其他可能或解釋?說不定他只是懶或真的沒時間?
- 你氣小孩不尊重你,才會不聽你的話。有沒有可能是因爲己身之脆弱和害怕而扭曲他人形象?
- 小孩知道你想要他整理房間,是為他好嗎?
- 她不整理房間,對你實際的損失是什麼?
- 還是你只是基於原則問題感到憤怒?
- 把他爆罵或冷落一頓後,給你帶來什麼收穫?又讓你失去什麼?
「人慈」嗎?
前面講到很多我們可能不願意與生俱來的「基因」跟「傾向」。但好消息是,數據顯示,人天生也具有「利他」能力,用來平衡和克服「敵對傾向」。人還有「理性思考能力」,用來糾正「偏見」和「認知扭曲」。
同理心、合作、理性,和敵意、憤怒、暴力,都是人性本質。
當人處於情緒激動狀態、思維會恢復至幼兒水準。這時候不妨利用上面那層樓的技巧,招喚你的其他天賦平衡可能失控的結果吧!
本書適合的人類|心理學, 哲學, 人際關係, 陷入內耗關係想了解對方心裡動機
作者| Aaron T. Bec出版社|方舟文化推薦指數|🌕🌕🌕🌑🌑
延伸推薦|
#社交天性 #愛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