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為了存活!原來「憤怒」是遠古遺傳下來的基因|憤恨的囚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憤怒是閃電,來得快又急,遂不及防,又很兇猛。

當人感受到憤怒火力全開時,這時話語、思路都直線橫衝直撞,根本不管什麼法律還是安全號誌紅綠燈。

憤怒會扭曲認知,竄出只要一瞬間,卻足以過度放大事件的重要性和頻率,然而當你只要冷靜下來,專注審慎檢視這些衝出來的認知,你會很快發現有誤會。

舉例:朋友忘了揪你,你會直覺判定這件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是不是朋友刻意排擠或故意冷落你這件事發生非常嚴重非同小可。但其實你冷靜下來會發現,真的只是他忘了,而且只發生過一兩次。當下你卻輕易的就歸因於他動機是惡,而且性格有缺陷因而為之。

你遲到了。我們容易直接判定你是「睡過頭、疏失、粗心大意」,而不是「你下班延誤了、路上交通出意外」等不可抗力因素。

人大部分的壓力便是由這種小規模的反應累計,長期下來便易怒、反應過度。
raw-image


















所有不爽都源自「不被尊重」的感覺,卻非事件本身

其實許多易失控或發火的人,是很沒自信的。

因為潛意識覺得自己軟弱、易受傷害,才會高敏感警鈴滿佈。遇到人際衝突,就覺得自我和社會形象受損了,輕易便怒。你會發現有自信,內心堅強的人,是不會輕易受別人貶低或三言兩語而動搖的。

你的「面子」左右你的程度,可能超乎你想像。

關乎到你內心投射自己在社會的形象,你的臉皮面子自尊控制你情緒的程度,可能比你意識的還深。別人的評價可參考,但不要以他人幾句不傷大雅的話以偏概全,輕易修改自我定位。

raw-image



為什麼狂制狂易怒?

書中一直出現這詞:「應該的專制」,內在溝通系統讓控制狂對自己和他人都有一套預設的期望。控制狂的女友內建一堆要求,然後強迫規範男友的行為,當男友違反抗拒,女友當然失望沮喪又不滿。





為何每個人的地雷都不一樣?

人類習慣自動對情境賦予自己認知的意義。

例如,有人賦予「被開玩笑」這個行為一個「這個人說話有趣」的意義,有些人卻會賦予它「這人是不是在嘲諷譏笑我?」的意義。但是「被開玩笑」這件事真正的意義是什麼?有誰對誰錯、或正確答案嗎?

原來憤怒的感覺是從「史前時代」遺傳下來的!

原來「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都是古人遺傳下來的基因,一切都是為了存活!自利性偏差、貪婪和自衛與生俱來成為我們的優先考量。

「憤怒」是為了存活大腦給的有價值的資訊,提醒人警惕外來威脅或刺激,因此憤怒會迫使當事人立即採取行動直到刺激被抵消或移除。而生理機制啟用憤怒的門檻低、難免「誤報」。憤怒使人高度分心、反應及時,而非專注於解決問題。

raw-image











為何我們愛搞小團體?

社交天性這本書說過:人是難以獨自存活的,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群體分工讓你存活更容易。因此一樣,人腦內建機制,一旦感知到一點被排除在群體之外的直覺,就會直接觸發被遺棄或輕視的恐懼。因此人天生就有和團體協作的基因。

然而,一個人真的無法獨活嗎?史前時代是,現代恐怕不是(你看chat GPT...還有啥不可能嗎),這些歷史留下來的習性,在現代為過度反應

你知道嗎?團體是很洗腦的

實驗證明,因從眾效應、情緒感染,人會為了配合群體看法而改口自己原本的認知,想法輕易被多數決左右。leader的信念和政策也更容易被buy in和接受,最終想法趨於一致。

並且,群體易因人多勢眾,就高人一等、自動排他。種族、宗教、國家啥的都是。所以一旦落入群體偏見和暴力是很恐怖的,你自以為的「正確、真理」,陷入偏誤卻渾不自知。

群體比個人更具破壞性,更易導致迫害和戰爭。

我們天生喜歡幫別人貼標籤

女生心思細膩、黑人犯罪率較高、日本人客氣謹慎,為何會有這些標籤這些刻板印象?原來人類習慣借助「分門別類」來幫助思考和判斷。例如最經典的星座就是。一旦知道作者我是水瓶座,你就大概對我的個性和人設有了初步判斷(即便有很高機率並非如此)。

如果輕易將種族套用標籤,敵人形象輕易被塑造,大屠殺、種族滅絕這種群體對抗群體的慘劇就是這樣發生的。

raw-image


被憤怒駕馭時怎麼辦?

憤怒讓你陷入「偏差思維」,第一步:請轉移注意力。高明一點轉移話題,激動一點離開案發現場,看幾集YouTube廢片笑一下、聽個音樂唱一下、散個步冷靜一下。第二步,回歸理智時,來試著找找可以糾正「認知扭曲」的「矛盾證據」,試著質疑自己對整起事件的詮釋,試著「去中心化」遠離自我中心的觀點。




請摸著良心思考以下幾個問題:你的結論符合事實嗎?確定不是誤會?有其他詮釋嗎?證據呢?憤怒常常源自於你覺得自己的權利和利益受損害,但真的嗎?雖然你現有的觀點看似真實和合理,但你確定不帶有偏見?確定無絲毫偏差?

當你的小孩不整理房間:

  • 你覺得小孩故意跟你唱反調,但有沒有可能是你誤會他的動機了?你對他動機的解釋是「證據」還是「偏見」?
  • 有沒有其他可能或解釋?說不定他只是懶或真的沒時間?
  • 你氣小孩不尊重你,才會不聽你的話。有沒有可能是因爲己身之脆弱和害怕而扭曲他人形象?
  • 小孩知道你想要他整理房間,是為他好嗎?
  • 她不整理房間,對你實際的損失是什麼?
  • 還是你只是基於原則問題感到憤怒?
  • 把他爆罵或冷落一頓後,給你帶來什麼收穫?又讓你失去什麼?
raw-image








「人慈」嗎?

前面講到很多我們可能不願意與生俱來的「基因」跟「傾向」。但好消息是,數據顯示,人天生也具有「利他」能力,用來平衡和克服「敵對傾向」。人還有「理性思考能力」,用來糾正「偏見」和「認知扭曲」。

同理心、合作、理性,和敵意、憤怒、暴力,都是人性本質。

當人處於情緒激動狀態、思維會恢復至幼兒水準。這時候不妨利用上面那層樓的技巧,招喚你的其他天賦平衡可能失控的結果吧!


raw-image


忿恨的囚徒:憤怒、敵意與暴力從何而來?

Prisoners of Hate: The Cognitive Basis of Anger, Hostility, and Violenc

本書適合的人類|
心理學, 哲學, 人際關係, 陷入內耗關係想了解對方心裡動機
作者| Aaron T. Bec
出版社|方舟文化
推薦指數|🌕🌕🌕🌑🌑
延伸推薦|
#社交天性 #愛的藝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已讀 Podcast
32會員
43內容數
Fianne,已讀 Podcast 的 Host。30分鐘有找,聊一本書。白天是fintech打工的行銷經理,假日是上山下海的野人,不滿一年的數位遊牧新手。
已讀 Podcast的其他內容
2025/01/20
Steven Bartlett,是連續創業家,有間成功的行銷公司,他也是40多家公司的投資人,他還有一個歐洲最受歡迎的訪談節目「The Diary Of A CEO」,沒錯我就是被這頻道圈粉的。竟然才31歲,身價就已破 30 億台幣!這本是他成功人生的33個心法
Thumbnail
2025/01/20
Steven Bartlett,是連續創業家,有間成功的行銷公司,他也是40多家公司的投資人,他還有一個歐洲最受歡迎的訪談節目「The Diary Of A CEO」,沒錯我就是被這頻道圈粉的。竟然才31歲,身價就已破 30 億台幣!這本是他成功人生的33個心法
Thumbnail
2024/11/12
比起護理師,醫師更容易被AI取代?你以為你可以養演算法,其實是演算法在養你?你深信不疑的那些都是後天編造的故事!?
Thumbnail
2024/11/12
比起護理師,醫師更容易被AI取代?你以為你可以養演算法,其實是演算法在養你?你深信不疑的那些都是後天編造的故事!?
Thumbnail
2024/10/08
你有100個想去的地方、還有100件想做的事,你對世界充滿熱情,世界好大你想都去看看... 你熱愛學習,有無數件想學的東西... 我猜,你可能有一點時間焦慮,哦可能不只一點,他已經快讓你焦躁甚至失眠...
Thumbnail
2024/10/08
你有100個想去的地方、還有100件想做的事,你對世界充滿熱情,世界好大你想都去看看... 你熱愛學習,有無數件想學的東西... 我猜,你可能有一點時間焦慮,哦可能不只一點,他已經快讓你焦躁甚至失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人在生氣的時候,他「真正」的情緒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乍聽之下有點怪——你都說這個人在生氣了,他真正的情緒,不就是憤怒嗎? 這篇文章,我們從一個少見的角度,重新認識憤怒。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人在生氣的時候,他「真正」的情緒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乍聽之下有點怪——你都說這個人在生氣了,他真正的情緒,不就是憤怒嗎? 這篇文章,我們從一個少見的角度,重新認識憤怒。
Thumbnail
和筆者交流過的朋友必會認同筆者是一位情商指數甚高的人,不容易動怒。有天,筆者遇到一位高手,我們本身正商談一些合作流程,但在討論過程中,對方咄咄逼人,不斷在雞蛋裏挑骨頭。起初,筆者不以為意,但對方的咄咄進逼,筆者終於按耐不住,提高聲線地問:「你究竟想怎樣?我完全不明白為甚麼你要用這樣態度和我說話。」筆
Thumbnail
和筆者交流過的朋友必會認同筆者是一位情商指數甚高的人,不容易動怒。有天,筆者遇到一位高手,我們本身正商談一些合作流程,但在討論過程中,對方咄咄逼人,不斷在雞蛋裏挑骨頭。起初,筆者不以為意,但對方的咄咄進逼,筆者終於按耐不住,提高聲線地問:「你究竟想怎樣?我完全不明白為甚麼你要用這樣態度和我說話。」筆
Thumbnail
憤怒、敵意與暴力從何而來?怎麼解讀親密的人的負面情緒和易怒?怎麼不被情緒束縛?憤怒是閃電,來得快又急,卻足以過度放大事件的重要性和頻率,但憤怒竟然是生存的保護機制?
Thumbnail
憤怒、敵意與暴力從何而來?怎麼解讀親密的人的負面情緒和易怒?怎麼不被情緒束縛?憤怒是閃電,來得快又急,卻足以過度放大事件的重要性和頻率,但憤怒竟然是生存的保護機制?
Thumbnail
★發怒,也可以成為最強大的溝通術! ●很多人會根據對方比自己「高尙」或「低下」,決定彼此的人際關係,好比地位、年齡、財產、身材、美醜……等等。如果對方看起來比自己「低下」,即使心裡沒有惡意,也往往會輕視、瞧不起對方,甚至把別人當成好用的工具。這種時候,被看不起的人如果無視自己心裡的憤怒,只是一味壓抑
Thumbnail
★發怒,也可以成為最強大的溝通術! ●很多人會根據對方比自己「高尙」或「低下」,決定彼此的人際關係,好比地位、年齡、財產、身材、美醜……等等。如果對方看起來比自己「低下」,即使心裡沒有惡意,也往往會輕視、瞧不起對方,甚至把別人當成好用的工具。這種時候,被看不起的人如果無視自己心裡的憤怒,只是一味壓抑
Thumbnail
★高情商的大人,即使情緒不好也不會讓人際關係出現裂痕, 懂得如何處理自己的挫折感,進而有效溝通、解決問題。
Thumbnail
★高情商的大人,即使情緒不好也不會讓人際關係出現裂痕, 懂得如何處理自己的挫折感,進而有效溝通、解決問題。
Thumbnail
【當我們感到憤怒,到底該不該表達出來】 憤怒其實是一種保護機制、期待、自我要求、偽裝,憤怒的背後有太多的原因,因為憤怒實在很好用,所以我們很容易濫用他 但憤怒其實是一種工具,了解自己的工具,知道自己心裡的底線,保護自己,也表達自己的工具
Thumbnail
【當我們感到憤怒,到底該不該表達出來】 憤怒其實是一種保護機制、期待、自我要求、偽裝,憤怒的背後有太多的原因,因為憤怒實在很好用,所以我們很容易濫用他 但憤怒其實是一種工具,了解自己的工具,知道自己心裡的底線,保護自己,也表達自己的工具
Thumbnail
給同樣也對「憤怒」有困難的的你: 你的憤怒情緒會「變形」嗎? 原本應該像「噴火龍般的憤怒」,卻常常會變形成「躺在床上且蓋著棉被無法起身的沮喪或無奈」… 而當我們也無法表達對他人的不滿,反而以淺粉紅色的溫柔來包住內在的憤怒,便可能轉為對自已的攻擊… 讓我們一起練習「看見」自己真實的憤怒
Thumbnail
給同樣也對「憤怒」有困難的的你: 你的憤怒情緒會「變形」嗎? 原本應該像「噴火龍般的憤怒」,卻常常會變形成「躺在床上且蓋著棉被無法起身的沮喪或無奈」… 而當我們也無法表達對他人的不滿,反而以淺粉紅色的溫柔來包住內在的憤怒,便可能轉為對自已的攻擊… 讓我們一起練習「看見」自己真實的憤怒
Thumbnail
「攻擊性人格」算是一種心理疾病的症狀,指的是「過當地」展現傷害性的行為,有些人認為即便只有攻擊意圖也算,此症狀挺起來挺常見,因此很多人可能覺得並不嚴重,但其實它能對社會造成相當大的傷害,而這傷害相信大多數人都承受過,可能是作為被害者,也可能是作為患者被症狀所困擾著。
Thumbnail
「攻擊性人格」算是一種心理疾病的症狀,指的是「過當地」展現傷害性的行為,有些人認為即便只有攻擊意圖也算,此症狀挺起來挺常見,因此很多人可能覺得並不嚴重,但其實它能對社會造成相當大的傷害,而這傷害相信大多數人都承受過,可能是作為被害者,也可能是作為患者被症狀所困擾著。
Thumbnail
在情緒與選擇性接觸的研究裡,主要研究的是「憤怒」(angry)、「害怕」(fear)以及「焦慮」(anxiety)。翻了一些文獻,學者大致上的共識是:憤怒,是讓讀者視野變窄、並積極分享的主要原因。形塑目前網路政治言論基本風貌的,是「焦慮」。
Thumbnail
在情緒與選擇性接觸的研究裡,主要研究的是「憤怒」(angry)、「害怕」(fear)以及「焦慮」(anxiety)。翻了一些文獻,學者大致上的共識是:憤怒,是讓讀者視野變窄、並積極分享的主要原因。形塑目前網路政治言論基本風貌的,是「焦慮」。
Thumbnail
為何那麼多人會說人生成功的要素是「情商」?因為一個人的思考與行為模式會被情緒控制,而不是能控制情緒,如此一來,他的反應與做法容易被人預測,這會是非常明顯被人利用的弱點。相反的,一個人是可以洞察自己情緒,然後選擇情緒,而且不會過度壓抑情緒,更厲害的,是能夠觀察他人反應與行為,並可以預測對方的行動模式,
Thumbnail
為何那麼多人會說人生成功的要素是「情商」?因為一個人的思考與行為模式會被情緒控制,而不是能控制情緒,如此一來,他的反應與做法容易被人預測,這會是非常明顯被人利用的弱點。相反的,一個人是可以洞察自己情緒,然後選擇情緒,而且不會過度壓抑情緒,更厲害的,是能夠觀察他人反應與行為,並可以預測對方的行動模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