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不大追星,雖然我最愛的藝人是Taylor swift、Bruno Mars和Hebe田馥甄,但連超基本的去搶他們演唱會票這種我都不會做,就是追星界的躺平族😂 因此我也很難被圈粉,但史蒂文・巴利特(Steven Bartlett),我才認識他沒多久,只看他的 The Diary Of A CEO 節目幾集,我真的超快就被他圈粉了!不管是節目開頭的剪輯、編排、快速的進步等很多細節,都讓我覺得這人不容易,真是太卓越了!於是也立馬朝聖他的書,結果我記了超多頁筆記!其實書讀到後面你會常常看到類似的觀念,但Steven這本書還是給了我很多全新的思維,簡直太驚喜!
Steven Bartlett,是連續創業家,有間成功的社群媒體行銷公司Social Chain,後來又陸續創立了區塊鏈公司和整合行銷公司,在短短幾年間就成功帶領公司進行了多次併購與擴張。同時,他也是40多家公司的投資人,他還有一個歐洲最受歡迎的訪談Youtube和Podcast 節目「The Diary Of A CEO」,沒錯我就是被這頻道圈粉的。目前2025年一月,他的yt頻道就有約910萬的訂閱。不管節目,還是書,都是steven訪談各大企業家、頂尖運動員與領域專家,以及自己消化吸收實踐出來的事業與人生智慧。根本是金礦很欠挖啊。
再來這個聽到簡直會被嚇飛到宇宙欸,Steven竟然才31歲,身價就已破 30 億台幣!年紀跟我差不多欸這個時間管理大大大師!我已經無數次看著他,心裡會閃過,看看人家都在幹嘛你在幹嘛,但,沒沒沒,這時候是不是就要安慰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和花期(?)啊哈哈哈
這麼成功的他,其實出自弱勢家庭,因為是黑人,從小就備受歧視和霸凌,完全不是靠家裡雄厚背景資源出道的。而且他超有個性喔,他在中學被退學,上大學只聽了一堂課就老子不幹了直接輟學,年紀輕輕就開始創業,並在2開頭歲數就實現財富自由。
整本書 Steven 給了追求卓越的四大支柱,有他的成功心法、價值觀,也有很多的新穎的行銷技巧!總共33個人生法則,我挑了我最有共鳴的3個法則跟大家聊!
這也是為什麼我後來會說書的原因,以前我看完一本書,就覺得啊太有成就感,走路有風心滿意足,但被別人問你有什麼收穫,就喔作者很猛欸...他就是說了很多他怎麼成功的33個法則啊...然後說不出一朵花。有沒有有沒有也這樣?幾年前的我是這樣的。
後來看學習法的書才領悟到如果沒有內化再輸出的過程,輸入真的就像是沾沾豆油。
若你想學習某事,閱讀相關資料;若你想理解某事,撰寫相關文章;
若你想精通某事,教會別人。
已故的靈性大師暨瑜伽修行者巴蔣Yogi Bhajan
這就跟公司要你提案,你本來已覺得信心滿滿,十足信心對細節掌握了87成,但實際開始做簡報時,發現還有很多環節如何執行還是很模糊的,你就得趕快去跟工程師對開發可行性、跟BI要數據等等,確保那些腦中的想法是真的可行。
像我在錄每集podcast前,你以為我只是把書裡看到什麼講出來,但其實我還是需要google search和問AI很多問題確認資訊,寫讀書心得中途我常會突然想到曾經在哪裡也看過相似概念,但為了避免我跟你們都只能說欸...我記得在哪裡看過那個誰講過類似的概念但是誰我忘了名字應該是五個字,再加上我記憶實在不好使,萬一我亂引用說錯也是在人生經驗裡常發生的事。這樣我要怎麼對你們負責~所以輸出過程中會再幫你確認一次資訊正確性,幫你更深度認識你想表達的資訊,而這個動作其實也是在幫我鞏固一次記憶讓我真的學進去,學習法的書就是說,那種似忘非忘,又努力想辦法把它重新回想起來記住的,經歷這種過程的記憶最牢靠,就很難再忘記了。
所以我覺得理查費曼這句話說得真是太好了:「假如無法讓大一新生都聽懂一項知識,表示我自己都未真正弄懂它。」
像蘋果產品的目標就是,讓白痴也會用。就今天不管是小孩老人還是笨蛋,手上拿著蘋果手機,不大需要人家教、不用翻說明書,也都會用,這樣他們就成功了。所以你會發現一個好的產品基本上是不大需要學習成本的,你能快速上手,而這個過程就需要開發者化繁為簡的能力。簡單、極簡其實是最難的。像區塊鏈我覺得就超難的,所以經過一番學習,你要怎麼判斷自己真的懂區塊鏈了?就是去跟別人解釋區塊鏈是什麼,可能是你媽或你爸或小學生,如果他們也懂了,就代表你要馬已精通,要馬也已離精通不遠了。而在思考怎麼解釋過程中,是需要下功夫的。
所以原子習慣的作者 James Clear 才說:「老師永遠是教室裡最獲益良多的人。」
像我覺得這招套用在你學習投資、AI或讀完一本書後,強迫自己跟朋友分享,這就會讓你的輸出十分有效!
如果你是超級大I人,不想組織什麼分享會的話,hey現在不是有很多什麼脆的日更挑戰嗎?Steven就建議,你可以公諸於世,我要開啟『100天日更挑戰,每天講一點阿嬤都能懂的區塊鏈』,這就是一種社會契約,所有脆友或你社交媒體上的朋友都是監督者,你破了契約,大家就會judge你,說阿說好的戒飲料30天咧啊當初不是講得很滿?
Steven在21歲就開始做這件事了!他每晚7點會寫一篇X Twitter的貼文,或剪一個短影音,內容主要是分享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8點要發布,他說這個契約影響他極深,甚至改變了他的人生。如果各位想在自己的領域達到頂尖,成為領域裡的思想家、講者、作家或內容創作者,這招一定要用起來。
他還研究歷史上名垂青史的哲學家,全部都在搞這件每日大事:為自己建立義務、持續思考,寫作和分享思想。原子習慣 James clear、提出著名黃金圈理論的 Simon Sinek,甚至亞里斯多德、柏拉圖、孔子,都在強制自己去教導別人、公開講述自己的思想,就變成現在大家都記得的大師。
來吧!我們一起實施費曼學習法:想精通某事,就公開去做並持之以恆。你現在有沒有什麼想精通的事?
這個概念我真的有夠喜歡!
之前看過一句話,「想知道他是個什麼樣的人,就看他對待比他弱勢的人是什麼態度」就對了。鼎鼎大名得籃球教練John Wooden:「個人品格的真正考驗,在無人看見時的所作所為。」而據研究,個人品格也在無人看見時被建立和摧毀。
像是你獨自訓練時,是堅持下去,還是放棄?你在執行你的目標時,是選擇了自律,還是大多時候選擇走比較輕鬆的路?
我有一個非常敬佩尊敬的老闆,我默默觀察到,儘管他是一家知名企業的市場負責人,但他不管對待櫃檯小姐、打掃阿姨、服務生,甚至當初公司底層剛進社會的我小小專員,都是極致友善尊重,看到我們也常發自內心的關心,問「最近還好嗎~」,這不是客套問問,如果妳提出煩惱,他會認真給予建議和提供資源幫忙。你可能以為這樣的他可能就是個和藹的那種好好老闆類型?完全不是,他是不怒自威型,在商業談判非常有實力和影響力。我從來沒見過有人可以認識那麼多人、對待身旁的人如此真誠,這麼有人緣。
但我想說的是,你的人格很多時候是從這些無人知曉的時刻建構出來的。雖然現在是個很愛打卡、很愛公諸於世的社會氛圍,但當一件事當不會有人知道、不拿來打卡,你還會做嗎?早起、運動、公益、幫助行動不便的人?
來囉
研究顯示,最能準確預測能否成功,不是體力、智力或領導潛能,而是心理韌性,及實現長期目標的決心。
跟你們說一個超級M的真實故事,冠軍拳擊手 Chris Eubank Jr 小克里斯尤班克,拳擊手生涯期間有一度差點要放棄成為職業拳擊手,那時他去了一趟古巴,上擂台進行一場隨意的對打練習,接著古巴奧運重量級代表走入場內,Chris 心想:「wtf這傢伙的體型是我快三倍大,在開玩笑嗎?」旁人說,只是練練拳,隨意打就好。結果第一回合鐘聲一響,chris就被古巴選手猛攻,一下被擊落了四英尺的擂台,膝蓋撞擊水泥地板,雙腿直接麻痺。此刻他滿腦子想著喊停,他受傷了,而且對方實在太大隻了,根本打不贏啊!當時全場目光都盯著他,最後,小Chris拋棄放棄的念頭,我不會在眾目睽睽下放棄,否則我無法原諒自己,若我棄賽了,接下來的夜晚我將夜不成眠。於是他回到擂台,把該打的三場紮紮實實打完,像個男人一樣接受敗北。
神奇的是,小Chris說:這是他人生最糟糕的經歷,卻也是最好的祝福,因為從那天起,他再也不畏懼了。他知道自己有個不輕易放棄的決心。
各位聽眾你們聽出來了嗎?
這就是本節在講的:自我概念。
其實我會說是自我人設建立。
在不會有人譴責你、甚至沒人知道的時候,你大可以放棄會比較輕鬆的時候,你沒有選擇放棄。
小Chris 說有次他在跑步機上跑步訓練時,小腿突然抽筋,但他設定跑步要跑40分鐘,當時錶只到32分,還有8分鐘沒跑完。開始抽筋時,他真的用一條腿,一瘸一拐地跑完。是不是超M!放棄的念頭就如魔鬼,如果你經常妥協,往後便會有更多的輕言放棄。
我討厭訓練的每一分鐘,但我告訴自己別放棄,堅持這一時半刻,往後的人生才能當個冠軍。
_美國職業拳擊手 穆罕默德·阿里
《我可能錯了》這本超級暢銷書裡也有這個故事:
作者與僧人朋友阿姜一起參加家人親戚聚會。
阿姜的堂兄倒了一杯酒給他,並問:「你要喝一杯嗎?」
阿姜回答:「不了,謝謝。森林修行派的僧人禁酒。」
堂兄又再說「喔,喝啦!反正又沒人知道。」
阿姜沈靜又真誠地回答:「我會知道。」
1995有個叫 priming (促發)的研究超猛的,完美說明這種刻板印象對建立自我認知有多大的威脅。研究人員讓一組學生測驗高難度的詞彙考試,其中一部分同學在測驗開始前,請他們回答自己是哪個種族,白人或黑人。驚訝的結果來了,有被問到種族的黑人學生在測驗中得分較白人學生和未被問種族的黑人學生差。而沒被問及種族的那群學生,成績不相上下。
哇哇哇哇,你是不是覺得,欸賣騙笑欸,金欸假欸!?
再來另一組研究喔,這次是給男女大學生做數學測驗。
其中一部分的學生在測驗前,研究人員跟他們說,這個測驗男女的得分通常滿不同的。另一組人馬則被告知,這個測驗基本上男女測出來的成果差不多。
結果聽見研究人員負面資訊的女性,表現明顯較差。這個研究發現了,當受試者接觸到關於性別的評論,刻板印象就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其表現。
一名叫張申的研究員進一步做了個測試,這次所有學生在測驗前都被告知男性的數學比女性好。此外,部分人馬要用假名來完成測試,假名裡參雜一半男生的名字、一半女生的名字。結果顯示,男性普遍表現還是優於女性。不過,亮點來了!有使用化名的女性,不論使用男還女的化名,表現都比未使用化名的女受試者出色,而且而且,和男性不分軒輊。
心理學家法圖阿 Fatwa Tentama 表示:正向的自建人設會影響個人韌性。擁有正向自我故事的人更樂觀,在逆境中更堅忍,更能應對壓力和達成人生目標。
印尼日惹沒庫爾布雅那大學科學家艾卡對學生進行一項研究,試圖了解自我故事和個人韌性間的關係,研究發現:自建人設對學生心理韌性的影響高達40%,剩下60%才是取決於實際能力、家庭、社群。
用書裡一句被highlight的話做個結尾:
無論有沒有觀眾,你的一切作為都是在向自己證明:
你是個什麼樣的人,以及你有何能力。
學校從沒教過我們怎麼失敗。
IBM曾經的總裁Thomas J Watson,是20世紀上半年最有名的企業家之一,他的核心原則就是這條:若想提升你的成功率,就把失敗率加倍。
Booking.com、Amaz都有個快速失敗的公司文化。好啦雖然Bezos最近又有負面新聞惹,不,應該說一直以來都飽受很多爭議,但今天還是要拿他來舉例!哈哈哈
Bezos在他的股東信裡是這樣說:「失敗和發明密不可分,要想發明創造,就必須進行實驗。多數大企業都想獲得創新的成果,但卻不願承受實現創新必經的一連串失敗實驗。」
amazon的失敗墓地葬送很多屍體:搜尋引擎A9.com、購物機fire phone、鞋子網站endless.com等等,但只要一個實驗成功了,他帶來的收益將大大彌補過往的那些失敗,例如他們的成功寶寶:Amazon Prime、Kindle、雲端服務AWS。
有個爸爸和他的富二代,各有一間公司,都請了作者Steven Barlett做行銷。但兩個人的風格和授權失敗的程度卻大相徑庭。基本上父親作風保守,只打安全牌,但兒子放手讓Steven盡情失敗,基本上steven告訴son,他估計接下來的計畫:有33%會慘敗、33%普通失敗、33%成效不錯,只有1%成效卓越,但這1%帶來的獲利就足以cover所有損失。
Steven 就曾聽歐巴馬說:「要有自信的,讓比你聰明或持相反意見的人在你周圍,超重要!不僅衡量每個決定正確的機率,並考慮若他錯了,可能產生的影響。」例如是否要飛入巴基斯坦去突襲賓拉登。「重大決定不用100%確定,有51%的勝率,就去做。接著就坦然接受自己是根據當下掌握的資訊來決策的事實。」所謂的完美決策只是後見之明。白話一點就是:根本沒有完美決策,都是馬後砲啦~認知到這點後,在盡人事做了當下最好的決定後,後面就佛系吧。
反脆弱的塔雷伯也曾用一張曲線圖說明,需要經過無數個失敗的實驗,才能有一次大勝,但那個大勝,將勝過一切損失還有超額收益。
剛剛談的是鼓勵失敗。但再來要來個矛盾的喔^_^
如何避免失敗?
大家在做重大決定時,譬如說~大家工作搞一個大專案、甚至開一間公司,一定會思考怎樣才能成功嘛~那那那你會思考怎樣會失敗嗎?好啦這些可能還太抽象,貼近生活一點的例子好了,你在決定買房、買車、結婚、離職、投資加密貨幣等等等,應該很少人會問自己,怎麼做這些事會失敗?會怎樣的落敗?
這裡要推大家的一招是:事前驗屍法。
怎麼個驗屍?請創業團隊想像公司已死,要求解釋原因。也適用:職涯、結婚、投資。
Steven這個故事我真的覺得超猛,2021年時他原本想藉著執行長日記的成功,再搞一個podcast 網路。有一個30人的團隊搞這事,一年來精心策劃,見了一堆知名主持人,投入數十萬美元(幾百萬台幣),中間還獲得一個大佬及人物答應合作。一年過去,一個關鍵的決策時刻,這事到底要不要就這樣正式推出,他開了一個緊急會議,問團隊,「會不會這個專案是個壞主意?」那場會議非常不安,後來大家才紛紛提出認為如果會失敗,可能是因為什麼原因的意見。那刻,Steven認知到,之前他心中早已有些警鈴發出聲音,但因為一些心理學偏誤:樂觀偏誤、確認偏誤、自利偏誤、沈沒成本、團體迷思偏誤,讓他刻意忽視這個可能會失敗的直覺。這場會議的結局,雖然一小時前,所有人都支持這項專案,為此努力興奮,但一個簡單的問題:「如果失敗會是怎樣失敗?」卻改變了集體思維。是所有人一致投票決議葬送這專案,於是Steven的失敗墓地多了一具屍體。
事前驗屍法pre-mortem method,鼓勵人們在專案開始前,就先從失敗的角度思考。不只是問「哪裡可能出錯?」,而是要你想像這專案已死,現在要求你當個驗屍官,解釋為什麼他會死。
我也是在這段看到一句我覺得人生好重要好有智慧的話:
「觀察一個人處理不舒服對話的意願和能力,就可預測他在任何領域能否成功。」
我也真的在和我男友討論一個影響雙方的重要財務議題,但可能拿出來討論會很敏感、會不大舒服,但很重要。討論一開始我就跟他說,雖然坦開來討論這個不容易,但我們需要有處理不舒服對話的能力!一種信心喊話的感覺哈哈哈。現在回想,我很感謝我們每次理性、也願意互相理解的進行討論並得到結論。
最後,我必須說這本書真的很直得貢起來膜拜,光是聽他的podcast,你處處可以聽到、覺察到Steven是如何完全貫徹他的理念在這個節目上,更何況在他的公司和生活等一切大小事。這也是為什麼人家跟我同年,就如此成功。我真的信服的五體投地。其中,他在書裡就有說到:KAIZEN從小處下功夫,關注細節、持續改善的哲學。在這本書裡完全看得見。推爆啊~
執行長日記:關於事業與人生的33條法則
The Diary of a CEO:
The 33 Laws of Business and Life
如果你對 #人類學 #歷史 #社會現象 #趨勢 #AI #科技 有興趣,這本書推薦給你
作者|史蒂文.巴列特 Yuval Noah Harari
譯者|張嘉倫
出版社|悅知文化
延伸推薦(我看過的)|納瓦爾寶典、底層邏輯
更多 #閱讀 #職涯 #數位遊牧 分享 IG @yofish.read
ᴩᴏᴅᴄᴀꜱᴛ 搜尋【已讀】 | 30分鐘有找•聊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