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負著歷史的傷痛—我讀《穿條紋衣的男孩》與《那些破碎的地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書名:穿條紋衣的男孩【15週年純真相遇紀念版】
作者:約翰.波恩
譯者:趙丕慧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23/02/22
ISBN: 9789573339885
eISBN: 9789573339977
書名:那些破碎的地方
作者:約翰.波恩
譯者:謝靜雯
出版社:皇冠文化
出版日期:2023/02/22
ISBN: 9789573339892
eISBN: 9789573339960
(這兩本書可視為是套書,所以在此一併介紹)
1943年,一個九歲的德國男孩布魯諾,舉家搬遷到一個名叫「奧特—喂」的城市。他每天沿著城市的圍牆走,遇見了一個跟他生日一模一樣的小男生。唯一不同的是,這位名叫舒穆爾的人,瘦巴巴的,而且身上穿著條紋的睡衣。有一天,舒穆爾告訴布魯諾,他的父親不見了。布魯諾答應舒穆爾,要一起去幫他找父親。
雖然這本書從頭到尾,沒有提到「德國納粹」、「猶太」或是「集中營」等字眼,但是作者所用的敘述,讀者一看便明瞭,而且更能夠感受到當時寂寥殘酷的景象。就連地名「奧特—喂」都是在書末註釋的地方才能知道真確的地點。但是,男孩們之間的友誼讓人感到揪心,對於當時德國政府的政策手法感到不寒而慄。
至於後來他們發生了什麼事,就留給讀者慢慢去看了。
接著《那些破碎的地方》一書,就是續集了。主要是敘述大布魯諾三歲的姐姐,在布魯諾○○、德國戰敗,父親○○之後,與母親輾轉流連於法國、澳洲、後來到英國定居的故事。與《條紋》一書不同的是,這本幾乎從頭到尾都是由「過去 vs. 現在」的手法寫成,我讀的時候,有時會有被打斷思緒的感覺。但整體來說,不影響整本內容精彩好看的程度。
有關這段德國歷史的小說,真的不好寫。但是作者用一個非常成功的方式,以不同當事人的角度,敘述了身為德國人的不得已、猶太人的痛苦,以及如何背負著過去傷痛繼續往前行的心路歷程。非常推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奶酥麵包的沙龍
4會員
64內容數
藉由不超過一千字的書評或新書簡介,帶領讀者以最節省時間的方式了解書的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觀察這些在時間上相對接近的強人與動盪,或許有助於我們回望、理解過去的威權歷史,讓人重新體會民主的珍貴價值;而南蘇丹本身的特殊性,也能夠讓我們清楚看見國際政治的複雜交錯,以及我們極度依賴的美國和民主,其實也有其侷限性與盲點。
Thumbnail
 █ 你被制約了嗎?小心一不注意就被鳥籠關住! 本篇分享「鳥龍效應」對於每個人的行為,會產生什麼影響,甚至進行不必要的消費。此外,文章中還評析了賴婷婷的《複利領導》一書,探討如何藉由重複簡單的行為來培養領導力及個人成長。
Thumbnail
《我,要勇敢》是比利時插畫家克羅德杜柏創作的無字繪本,透過黑白插圖講述了一個名為阿金的孩子在戰爭中的逃亡故事。從平靜到恐懼,阿金經歷了家園的毀滅與與家人失聯的痛苦,卻也在困境中感受到人性善良的光輝。此書以精簡的文字與細膩的插畫讓讀者思考戰爭對孩子的影響,適合各年齡層共讀與反思。
Thumbnail
這個故事,曾經是一群少年的夢想,過了無數個春夏秋冬後,少年們一個個逐漸長大了,那個曾經熱血創作的夢想也被他們逐漸放在了內心的最深處,突然有一天,其中一名曾經的少年終於願意鼓起勇氣,用自己既生硬又不順暢的文筆和想像力,一步一步拼湊起這個自己與夥伴們過去的夢想。
Thumbnail
《地窖裡的男孩》是一個來自敘利亞的14歲非法移民和來自美國的13歲男孩之間的故事。從敘利亞一路漂流到比利時,阿罕在途中丟失了許多東西,其中也包括最重要的,他的家人。隨後,阿罕躲進了馬克斯家裡的地窖,與男孩相遇,友情便從中萌芽。誰能想到,故事最後,兩個未成年的小孩竟能冒險穿越國家,去見阿罕竟然還活著的
Thumbnail
當我們不練習主導自己的負面情緒時,負面情緒會來主導我們。在處理情緒時,後設認知能力至關重要,並可以透過觀察、記錄、回顧和找意義的方式來訓練和提升。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管理情緒,隨機應變,並從中學習,確保情緒不會導致有害的行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回溯課發現了自己潛意識中的罪惡感,並認識到這種感覺如何影響了他的生活和自我價值感。當一個人有深層的罪惡感,怎麼會容許自己能夠快樂,又怎麼會容許自己能夠變好呢?本文以個人自述的方式,表達了通過深入瞭解自己的內心,能夠開啟心靈的解放和自我成長。
Thumbnail
這是個閱讀改變人生的故事。《布魯克林有棵樹》描寫20世紀初期,德國移民家庭在紐約布魯克林的生活。故事從小女孩法蘭西的角度,講述諾蘭一家人在貧窮中享受快樂和自由的生活,展現了他們的個性和世界觀,淚中有笑,是美國知名的少年成長小說。
Thumbnail
這本書的作者波恩是寫下《#穿條紋衣的男孩》的人,沒想到在閱讀這本之前,我先遇見了 《#我哥的名字是潔西卡》,透過一名13歲的男孩山姆的眼睛,陪伴他一同經歷這場生活風暴,感覺自己心裡某處的空間又拓寬了一點點,也增添了一點溫度,有一處燒得暖呼呼的。 山姆,13歲,有閱讀障礙,出生時便擁有得天獨厚的
Thumbnail
前陣子在追蹤已久的社群名人徐閉的臉書上看到她寫下這麽一段話:「真的很看不起凡事都要裝中立的人,你沒有立場是當什麼意見領袖?KOL的原文是 Key Opinion Leader,望周知。」頓時有一種找到知音的感動,因為這個問題也是我這幾年一直在思考的—台灣到底有沒有真的「時尚KOL」?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觀察這些在時間上相對接近的強人與動盪,或許有助於我們回望、理解過去的威權歷史,讓人重新體會民主的珍貴價值;而南蘇丹本身的特殊性,也能夠讓我們清楚看見國際政治的複雜交錯,以及我們極度依賴的美國和民主,其實也有其侷限性與盲點。
Thumbnail
 █ 你被制約了嗎?小心一不注意就被鳥籠關住! 本篇分享「鳥龍效應」對於每個人的行為,會產生什麼影響,甚至進行不必要的消費。此外,文章中還評析了賴婷婷的《複利領導》一書,探討如何藉由重複簡單的行為來培養領導力及個人成長。
Thumbnail
《我,要勇敢》是比利時插畫家克羅德杜柏創作的無字繪本,透過黑白插圖講述了一個名為阿金的孩子在戰爭中的逃亡故事。從平靜到恐懼,阿金經歷了家園的毀滅與與家人失聯的痛苦,卻也在困境中感受到人性善良的光輝。此書以精簡的文字與細膩的插畫讓讀者思考戰爭對孩子的影響,適合各年齡層共讀與反思。
Thumbnail
這個故事,曾經是一群少年的夢想,過了無數個春夏秋冬後,少年們一個個逐漸長大了,那個曾經熱血創作的夢想也被他們逐漸放在了內心的最深處,突然有一天,其中一名曾經的少年終於願意鼓起勇氣,用自己既生硬又不順暢的文筆和想像力,一步一步拼湊起這個自己與夥伴們過去的夢想。
Thumbnail
《地窖裡的男孩》是一個來自敘利亞的14歲非法移民和來自美國的13歲男孩之間的故事。從敘利亞一路漂流到比利時,阿罕在途中丟失了許多東西,其中也包括最重要的,他的家人。隨後,阿罕躲進了馬克斯家裡的地窖,與男孩相遇,友情便從中萌芽。誰能想到,故事最後,兩個未成年的小孩竟能冒險穿越國家,去見阿罕竟然還活著的
Thumbnail
當我們不練習主導自己的負面情緒時,負面情緒會來主導我們。在處理情緒時,後設認知能力至關重要,並可以透過觀察、記錄、回顧和找意義的方式來訓練和提升。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管理情緒,隨機應變,並從中學習,確保情緒不會導致有害的行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回溯課發現了自己潛意識中的罪惡感,並認識到這種感覺如何影響了他的生活和自我價值感。當一個人有深層的罪惡感,怎麼會容許自己能夠快樂,又怎麼會容許自己能夠變好呢?本文以個人自述的方式,表達了通過深入瞭解自己的內心,能夠開啟心靈的解放和自我成長。
Thumbnail
這是個閱讀改變人生的故事。《布魯克林有棵樹》描寫20世紀初期,德國移民家庭在紐約布魯克林的生活。故事從小女孩法蘭西的角度,講述諾蘭一家人在貧窮中享受快樂和自由的生活,展現了他們的個性和世界觀,淚中有笑,是美國知名的少年成長小說。
Thumbnail
這本書的作者波恩是寫下《#穿條紋衣的男孩》的人,沒想到在閱讀這本之前,我先遇見了 《#我哥的名字是潔西卡》,透過一名13歲的男孩山姆的眼睛,陪伴他一同經歷這場生活風暴,感覺自己心裡某處的空間又拓寬了一點點,也增添了一點溫度,有一處燒得暖呼呼的。 山姆,13歲,有閱讀障礙,出生時便擁有得天獨厚的
Thumbnail
前陣子在追蹤已久的社群名人徐閉的臉書上看到她寫下這麽一段話:「真的很看不起凡事都要裝中立的人,你沒有立場是當什麼意見領袖?KOL的原文是 Key Opinion Leader,望周知。」頓時有一種找到知音的感動,因為這個問題也是我這幾年一直在思考的—台灣到底有沒有真的「時尚K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