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香港燈光師在台修練之路 (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安東不高大,但有明顯的肌肉線條,是典型燈光師的體態,加上留著小落腮鬍,我一開始以為他有些難以親近。
但沒想到安東不但帶著一個朋友來壯膽,迎面走來更不停的說著:
「哎呀...訪問讓我好緊張啊!」
有趣的反差萌劃破了初次見面含蓄的氣氛,我們三兩句聊了開來。
「在學校的時候每個學生都想當導演,但我就挑最沒人要做的燈光,
我想,或許不一樣的路也能走出一片天。」

「你說燈光師難道不重要嗎?有位前輩說過,當現場一片黑暗時能拍出什麼?
當畫面亮成一片慘白,好看嗎?那時我才體會到,燈光師也是重要的存在。」
安東的一番話,讓我驚覺,原來我對於燈光工作的認識非常粗淺,仔細一想,
那些會吸引目光的照片、咖啡店、書店...等等,在空間營造上的燈光細節,
往往都都是引起我注意,並讓我們進入空間氛圍的開始。

我想起一次的拍攝現場的觀察,燈光師與助理調整燈光的色溫和硬度,
像是調整柔光紙的角度或是在燈的前面放一些玻璃紙、水罐來營造紋路與肌理,或是在室外望著天空看雲的動向,確保每顆鏡頭間光線亮度的 *連戲,
這些細膩的觀察與改變,
轉化成數位訊號後呈現在螢幕上與肉眼所見有很大的差距。

「燈光師琢磨著的光線細微差距,對沒受過訓練的人來說應該很難辨識吧?」
「對呀,你看我們在燈光前遮遮弄弄,一些小調整,
在監看的螢幕上也會完全不同,所以要邊做邊實驗、邊討論。」
在許多拍攝現場待過後,我漸漸發現燈光師大概有兩種,
一種是聽命於攝影組或是導演,迅速調整、符合需求;
另一種是在現場討論與實驗燈光效果,同時達成任務。
緊湊的拍攝現場我總是很難有時間好好了解他們,
恰好趁這個機會問問安東他對於我的觀察有什麼想法?
「我認為,框取拍攝畫面的最後決定權雖然在攝影師身上,
但是燈光師本身要有想法才行,想法是影像產業的核心。具備技術是基本,
但我的想法來自於經驗觀察、思考、改進,盡量想想看有沒有方式或做法,
可以改善或替代目前工作流程?」
「我擔任助理時,當完成燈光師交代的工事後,就會試想,如果是我會怎麼做,還有沒有其他佈光的可能性?下次有機會時,強迫自己使用別的方式,
一樣的燈具不一樣的位置,看能不能做更好,腰包裡也有隨時記錄的小本。」
我眼前這位粗獷的男子,分享著許多工作上細微的學習小撇步。

我想在任何領域上想要有所突破,好像都要有這樣的特質,不斷嘗試,
在一些別人看不見的地方努力做調整,但這麼瑣碎龐雜的工作歷程之中,
我好奇他是否也有個類似職業生涯的導師的前輩存在?
而且,為什麼安東說起話來沒有香港腔調呢?
*註:連戲 -因為拍攝行程不是照著劇本故事順序,
在順序各種跳來跳去的拍攝中,畫面的每個細節都需要特別注意連貫,
戲與故事才能有邏輯的串連起來,包含燈光的強弱與方向等等

圖/文 - 謝振允
編輯 - 歐順
#外行人看臭拍片
avatar-img
4會員
47內容數
所謂的「幕後花絮」的主角,永遠都是「幕前」的演藝人員。在這裡,則是真正的幕後故事。 為什麼拍片人總愛稱自己是「臭拍片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當我們站在明亮的工廠車間或球場中,那充足而均勻的燈光為我們提供了清晰的視野和高效的工作環境。然而,你是否曾經想過,這些燈光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風險?高空燈具的安裝與維護,表面看似平常,實則是一項充滿危險的任務。 在沒有燈具升降器的情況下,每一次燈具的更換或維修,都意味著技術人員要攀登至高處
Thumbnail
別怪台灣缺少全英環境讓我們練英文口說,隨時隨地都可以逮住機會展開Small Talk,練英文也好、秀英文也不錯,總之,展現我們台灣人的友善熱情,從你我開始!
Thumbnail
《我心裡的太陽》新導演奧山大史向觀眾展現了「新事物中的新氣味」,影像裡獨有的清新氣息源自溜冰場上反射的光線,也是男孩凝視著溜冰女孩的視線,炯炯有神好似映射出多種的色彩,對於缺乏運動細胞的小男主角拓也來說,他被小櫻溜冰練習的模樣所吸引。如同課堂上朗誦的字句,該如何在這份新鮮事物中得到幸福?幸運的是荒川
Thumbnail
這是建模的練手感的作品,適合本次想說的「明燈」。 很多機會在你自己意想不到的狀態下來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價值,這時候開啟履歷,讓新公司來找,才發現,原來我的專業比自己想像中的好!?在目前的公司狀態,不上不下,大多不懂平面設計以及建模背後需要多少時間的累積,一心只想要快
Thumbnail
有一位年輕人,擁有一間房子。這間房子裡面,裝了很多的燈具。這些燈光讓這間房子在夜晚的時候充滿了光亮。 隨著使用時間越來越久,這些燈具,開始出現一些狀況。有的燈具有時候會一明一暗的閃爍,有時候又很正常。有些燈具有這些現象之後置之不理,過陣子就又恢復正常。有些燈泡則是會從忽明忽暗,變成永遠的不
Thumbnail
場景:大學電影學院的一個老舊攝影棚。主角阿輝,一位電影導演系的學生,正在為期末作品做準備。他的靈感來自於他與同班同學小樂的微妙關係。 阿輝(自言自語):「光,是所有影像的開始,也是我們故事的起點。」 小樂(輕聲):「那影呢?」 阿輝(轉身):「影,是光的追隨者,就像我對你的思念,永遠跟隨著你。
Thumbnail
光的關鍵字: ▪︎自然光 |Natural light ▪︎太陽光|Sunlight ▪︎晨光 | Morning light ▪︎暖光|Warm light ▪︎冷光 |Cold light ▪︎棚內光 |Studio light ▪︎電影光 | Cinematic light ▪︎賽博朋克光
Thumbnail
  「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二十四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   我想比陽光還公平的是,我們這一輩子不一定都能夠做到自己想要的職業,但我們都一定是他人的子女或父母。陽光有時炙熱、有時溫暖。正因為照射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溫度。片中阿文(陳以文 飾),是一位汽車駕訓班教練,同
Thumbnail
在20世紀70年代的臺北大稻埕,一位名叫阿政的少年在狹窄的巷弄中面對著種種挑戰。儘管受到身體行動的限制,卻擁有著豐富的內在世界和自身的堅韌和樂觀。本文描述了他與同學的交往、尋求清涼的冰果室和那位曾經欺負過他的少年之間的故事。藉由這些人物的互動,本文展現了善良、信仰和力量。
Thumbnail
燈火闌珊的後面,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光采。
Thumbnail
當我們站在明亮的工廠車間或球場中,那充足而均勻的燈光為我們提供了清晰的視野和高效的工作環境。然而,你是否曾經想過,這些燈光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風險?高空燈具的安裝與維護,表面看似平常,實則是一項充滿危險的任務。 在沒有燈具升降器的情況下,每一次燈具的更換或維修,都意味著技術人員要攀登至高處
Thumbnail
別怪台灣缺少全英環境讓我們練英文口說,隨時隨地都可以逮住機會展開Small Talk,練英文也好、秀英文也不錯,總之,展現我們台灣人的友善熱情,從你我開始!
Thumbnail
《我心裡的太陽》新導演奧山大史向觀眾展現了「新事物中的新氣味」,影像裡獨有的清新氣息源自溜冰場上反射的光線,也是男孩凝視著溜冰女孩的視線,炯炯有神好似映射出多種的色彩,對於缺乏運動細胞的小男主角拓也來說,他被小櫻溜冰練習的模樣所吸引。如同課堂上朗誦的字句,該如何在這份新鮮事物中得到幸福?幸運的是荒川
Thumbnail
這是建模的練手感的作品,適合本次想說的「明燈」。 很多機會在你自己意想不到的狀態下來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價值,這時候開啟履歷,讓新公司來找,才發現,原來我的專業比自己想像中的好!?在目前的公司狀態,不上不下,大多不懂平面設計以及建模背後需要多少時間的累積,一心只想要快
Thumbnail
有一位年輕人,擁有一間房子。這間房子裡面,裝了很多的燈具。這些燈光讓這間房子在夜晚的時候充滿了光亮。 隨著使用時間越來越久,這些燈具,開始出現一些狀況。有的燈具有時候會一明一暗的閃爍,有時候又很正常。有些燈具有這些現象之後置之不理,過陣子就又恢復正常。有些燈泡則是會從忽明忽暗,變成永遠的不
Thumbnail
場景:大學電影學院的一個老舊攝影棚。主角阿輝,一位電影導演系的學生,正在為期末作品做準備。他的靈感來自於他與同班同學小樂的微妙關係。 阿輝(自言自語):「光,是所有影像的開始,也是我們故事的起點。」 小樂(輕聲):「那影呢?」 阿輝(轉身):「影,是光的追隨者,就像我對你的思念,永遠跟隨著你。
Thumbnail
光的關鍵字: ▪︎自然光 |Natural light ▪︎太陽光|Sunlight ▪︎晨光 | Morning light ▪︎暖光|Warm light ▪︎冷光 |Cold light ▪︎棚內光 |Studio light ▪︎電影光 | Cinematic light ▪︎賽博朋克光
Thumbnail
  「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二十四小時從不間斷,明亮溫暖,陽光普照。」   我想比陽光還公平的是,我們這一輩子不一定都能夠做到自己想要的職業,但我們都一定是他人的子女或父母。陽光有時炙熱、有時溫暖。正因為照射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溫度。片中阿文(陳以文 飾),是一位汽車駕訓班教練,同
Thumbnail
在20世紀70年代的臺北大稻埕,一位名叫阿政的少年在狹窄的巷弄中面對著種種挑戰。儘管受到身體行動的限制,卻擁有著豐富的內在世界和自身的堅韌和樂觀。本文描述了他與同學的交往、尋求清涼的冰果室和那位曾經欺負過他的少年之間的故事。藉由這些人物的互動,本文展現了善良、信仰和力量。
Thumbnail
燈火闌珊的後面,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光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