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下群英傳-箭中有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李世民向來覺得自己反應過人,不過這一瞬間,高惠通的處理比他更快。

更好。

高惠通吹響的信號,是「部隊收束」。

聞聲者,需向號令來源集合。

如果今天李世民身旁的是任何一名將軍、參謀,都不可能下達這個指令。

一般的做法,肯定是先護送李世民撤退。但高惠通彷彿已經知道李世民在想甚麼。

「戰吧。」

高惠通一揮手,左近兵士已經集中,護衛在二人身邊。

作為主獵隊,李世民這邊有十組箭囊。

獵獸足矣。但面對成千上萬的敵軍……李世民才不管那麼多,拈箭開弓便射。

正在渡河的鄭軍,人馬均著鐵甲。雖然速度極慢,但只要騎士舉起手盾,唐軍這邊也難傷其分毫。

第一波射擊無功,設圍的士兵也已趕回。李世民一掃,應該還有兩百人左右。

「槍兵盾兵沿河列陣!弓手瞄準樹林,哪個賊子敢探頭,不待命令自行放箭!」

李世民連忙下令變陣,他知道,河對岸要開始射擊了。為了掩護渡河的騎兵,敵軍必然下令先放一波箭。

這邊的應對,就交給了高惠通。

高惠通率兵先是鞏固防禦,接著開始往河岸推進。在敵方騎兵上岸之前,終究是最有利的交戰區域。

若能阻得一時,待己方部隊到來,遣人通知壁壘,便無大礙。

但,河岸能支撐多久,就要看已經渡河的敵軍有多少了。

照理來說應該不多,但只要有個五百人,就不是李世民這邊應付得了的。

自行射擊雖然更能維持戰線,但箭支有限,李世民不得不下令,集中剩下的箭囊,準備短兵相交。

河岸邊,高惠通那裡也已經開戰。

局面越是緊張,李世民越是冷靜。他只是反覆的接過士兵遞上的利箭,開弓,射出。

李世民甚至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在瞄準,但箭無虛發。

所有的聲音,在李世民的腦海中迴盪,進而生成了整個戰場的情況。

哪邊有敵人,哪邊在苦戰。

李世民一清二楚。

這種眼睛看著前方,卻彷彿整個戰場都在掌握中的感覺,李世民還是第一次體會到。

一人,一弓,一箭射去,便能轉危為安。

李世民感覺自己主宰了整個戰場。

直到接空的那一瞬間。

李世民下意識轉頭一看,只見士兵搖了搖頭。

箭已射罄。

但李世民腦中浮現的並不是絕望。

而是箭支的位置。

地上的箭,樹上的箭,敵人屍體上的箭。

李世民二話不說,解去了戰甲,隨即衝出己方的防護陣型。

撿起地上的箭,射出。

拔出敵人屍首上的箭,射出。

若是拾箭時略有遲滯,李世民就不會立刻開弓。

他會撿兩支,三支,找到空隙便連珠射出。

甚至同時射出兩箭。

即使敵軍已殺至身旁,對戰場一切了然於胸的李世民,仍能行雲流水的拉弓,在他人看來間不容髮的時刻,射殺近在咫尺的敵人。

混戰中看上去,李世民與一般的士兵無異。

但人在樹林中觀看戰局的單雄信,就不這麼想了。

單雄信不知道這個輕裝兵士是何許人,但他已經發現了異常。他所帶的五百兵卒,本應佔據絕對的優勢……可這個箭手正在讓局勢逆轉。

一開始看起來像偶然。

但尋常人別說在戰場上如此穿梭,接連數十次的開弓放箭,早該沒了力氣才對。

這是一名稀世猛將啊。

單雄信皺了皺眉,取刀上馬,一聲不吭,便向李世民奔去。

但李世民還是聽見了,聽見了馬蹄的聲音。在僅有步兵對戰的戰場上,竟是如此的鮮明。

李世民轉身,拉弓。

嘣的一聲,李世民手上的強弓,終於受不住數百次的連續射擊,斷成兩截。

李世民一個踉蹌,退了兩步,方覺自己的右手,也抬不起來了。

那一點清明,更是隨之消散。

戰場上的聲音,是如此混雜,李世民再也感受不到什麼。只見敵方大將手持長刀,策馬往自己疾奔而來。

便在此時,橫裡殺出一將,手中長槍往單雄信面門遞去。

單雄信本見敵將兵器毀損,心中大喜,不虞竟有伏兵,連忙迴刀招架。

來人,卻是單雄信的老相識。

同為瓦崗寨出身的徐世勣,趕到了。

單雄信冷冷道:「你等果然加入了李唐。」

徐世勣道:「密公敗於王世充,轉投大唐,明暗自辨,單兄何苦執迷?」

單雄信呸了一聲,舉刀指向徐世勣:「李淵狼子野心,陷密公於不義而殺之。反觀王世充對我等禮遇有加,誰是明誰是暗?」

徐世勣聞言一愣,當初他是聽聞李密在唐軍,與鄭軍作戰時身亡,單雄信何出此言?

正要再問,單雄信已經攻了過來。

徐世勣馬上功夫本不如單雄信,加之心神已亂,頓時左支右絀,難以招架。李世民此時更是渾身疲軟,便連指揮徐世勣帶來的兵馬,亦不可得。

只聽一聲虎吼,李世民滿以為徐世勣就要敗下陣來,卻見單雄信撥馬調頭便去。

這時,李世民才注意到,身後不知何時,出現了一票整齊的兵士。

人數還在繼續增加。

為首將領趕到李世民身旁,拱手道:「秦王無恙否?敬德救援來遲,還請恕罪。」

來將面如凝墨,正是尉遲恭。

徐世勣更是吃驚。

尉遲恭並非出獵部隊一員,所帶兵士裝備,看上去亦非唐軍啊。


卻說李世民四天前安排五路出兵,自需以忠誠可靠者率軍。

徐世勣、尉遲恭等於晉汾戰時方降,並不在領軍名單之中。尤以尉遲恭與尋相,更是不受眾將待見。

五路軍才出發半日,屈突通所率部隊便折回,告知李世民,尋相意圖謀反,已誅。尉遲恭則被擒,但力稱冤枉,故交由李世民處置。

李世民二話不說,親自釋放了尉遲恭,更給了他一袋金子。

「此地兵將皆不服將軍,那是英雄無用武之地……故世民有一要務,需煩請將軍去辦。」

李世民的任務,是要尉遲恭持他印信,去接應吳軍。

日前,李世民收到李淵密函,表示吳王杜伏威願配合唐軍,討伐王世充。但事關機密,而且援軍會否抵達,也在未定之天。

李世民認為,尉遲恭此時留之無用,棄之可惜。若能順利接管吳軍,也能省下不力氣,故派與此任。

尉遲恭是綠林出身,更曾走遍江北各地,繪製地形圖。領了李世民的任務,他便盡揀小路南下。

恰巧,吳軍亦只派出一千人,輕裝簡行而來。

雖說只有千人,但包含領軍陳正通在內,盡是杜伏威的老弟兄。

杜伏威沒有傻到要在李淵這邊賭身家。他要看看,李淵有沒有能力跟王世充、竇建德一爭高下。

這千人精兵,既不違援軍之誓,假若李唐不敵,要化整為零撤回也是易如反掌。

而尉遲恭與陳正通在山道相遇,兩邊互不相讓,大打出手。陳正通一個失足,險些跌落山崖時,幸得尉遲恭捨命相救。

雙方不打不相識,待到尉遲恭表明身分,那更是一個皆大歡喜,眾人日夜兼程趕回新安。

尉遲恭本性自然不是甚麼熱血男兒,但就像李世民所說,如今唐軍之中,尉遲恭一無所有。如果能夠得到這盜匪團賣命,多少是點本錢。

只是不料這批看似混混的傢伙,便是吳軍罷了。

一行人來到左近,正好聽到高惠通的信號。

尉遲恭要求陳正通共往救援,先立功勞,吳軍便卸下包袱取出戰甲兵器,一番整裝後才推進至慈澗。

雖說來晚半步,但也算是趕上了。

徐世勣也來到李世民身邊,翻身下馬,要李世民上馬先撤。

但李世民搖了搖頭,急道:「快去救援刀人。」

尉遲恭見狀,便道:「請秦王賜馬,敬德必能退敵。」

不待李世民回話,尉遲恭已搶過徐世勣的馬匹長槍,便往河岸衝去。

陳正通雖然欠了尉遲恭一條命,可不莽撞,先上來拜見李世民。畢竟此時兵兇戰危,李世民打個招呼便算,就與徐世勣商量對策。

徐世勣不慌不忙,立刻召集了自己的打獵部隊與李世民的殘餘士兵,舉起旗號往河岸推進。

另外更派人通知壁壘,吳軍則留下護衛李世民。

要是讓吳軍跟上,只怕河岸唐軍以為腹背受敵,頓時潰散。

雖然看起來並無勝機,但只要再多撐一會,就可以開始撤退了。

正當李世民如此想著,前線奇變陡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95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03
陰陽互濟,缺一不可。若是任一方過盛,定然遭到另一方的反撲。 此消彼長,在時間的長河中,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隋唐演義篇到此結束,現在的我盡力了。
Thumbnail
2024/06/03
陰陽互濟,缺一不可。若是任一方過盛,定然遭到另一方的反撲。 此消彼長,在時間的長河中,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 隋唐演義篇到此結束,現在的我盡力了。
Thumbnail
2024/06/01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2024/06/01
對李元吉跟李建成來說,一個殺手的失利算不了什麼。但對李世民跟長孫夜而言,總是要有人為高惠通的逝去付出代價。 秦王府高調而又隱密的為反擊展開動作,只是下定決心的,究竟是李世民?還是長孫夜?
Thumbnail
2024/05/30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2024/05/30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投降,對羅士信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一開始,羅士信從軍,只是為了報父母之仇。他從沒想過什麼效忠朝廷之事。羅士信只知道,張須陀待他如子,秦瓊更以兄弟相稱。他們去哪裡,羅士信就去哪裡。 同樣的,當秦瓊不在,張須陀不在。該怎麼在軍伍中敷衍了事,羅士信也早有自己的一套。
Thumbnail
投降,對羅士信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了。 一開始,羅士信從軍,只是為了報父母之仇。他從沒想過什麼效忠朝廷之事。羅士信只知道,張須陀待他如子,秦瓊更以兄弟相稱。他們去哪裡,羅士信就去哪裡。 同樣的,當秦瓊不在,張須陀不在。該怎麼在軍伍中敷衍了事,羅士信也早有自己的一套。
Thumbnail
回說李世民一行人突破重圍,急往虎牢關趕回。 「開門!立刻點兵隨我前去救援!」李世民在虎牢關前勒馬立定,大聲吼道。 然而,城門之上,並無反應。脾氣暴躁的程咬金,旋又與士兵一同鼓譟起來。 不多時,裴矩出現在城門樓上,冷眼下瞧。那睥睨眾生的眼光,令死裡逃生,心頭焦躁的唐軍都打了個冷顫。 空氣,隨之凝結。
Thumbnail
回說李世民一行人突破重圍,急往虎牢關趕回。 「開門!立刻點兵隨我前去救援!」李世民在虎牢關前勒馬立定,大聲吼道。 然而,城門之上,並無反應。脾氣暴躁的程咬金,旋又與士兵一同鼓譟起來。 不多時,裴矩出現在城門樓上,冷眼下瞧。那睥睨眾生的眼光,令死裡逃生,心頭焦躁的唐軍都打了個冷顫。 空氣,隨之凝結。
Thumbnail
絕境。 在羅士信生平大小數百戰中,很少陷入這樣的絕境。 上一次是什麼時候呢? 是了。 羅士信的嘴角,微微的向上揚了一下。 那一年,跟裴行儼那小子,一起試圖突破王世充的包圍。 兩個人,都死了一回。 如今,裴行儼已不復在。 身旁的李道玄,同樣的年紀彷彿。 同樣的,勇猛異於常人。
Thumbnail
絕境。 在羅士信生平大小數百戰中,很少陷入這樣的絕境。 上一次是什麼時候呢? 是了。 羅士信的嘴角,微微的向上揚了一下。 那一年,跟裴行儼那小子,一起試圖突破王世充的包圍。 兩個人,都死了一回。 如今,裴行儼已不復在。 身旁的李道玄,同樣的年紀彷彿。 同樣的,勇猛異於常人。
Thumbnail
李世民決定的戰術,是奇襲。 抵達鄭州之後,果不其然,夏軍展開了包夾攻勢。自虎牢關登陸的部隊,向東推進。從山東而來的軍勢,更是一點不慢。 管城、考城……原本隸屬王世充,在入冬前投降唐軍的縣城,開始向夏軍靠攏。就連先前只打算觀望,王世充所轄徐州行臺,也對夏軍提出了支援。
Thumbnail
李世民決定的戰術,是奇襲。 抵達鄭州之後,果不其然,夏軍展開了包夾攻勢。自虎牢關登陸的部隊,向東推進。從山東而來的軍勢,更是一點不慢。 管城、考城……原本隸屬王世充,在入冬前投降唐軍的縣城,開始向夏軍靠攏。就連先前只打算觀望,王世充所轄徐州行臺,也對夏軍提出了支援。
Thumbnail
李建成,按兵不動。 手裡緊握的,是魏徵的來信。 他未曾想過,一年前失勢的自己,竟能再次統領大軍,鎮守一方。所倚靠的,卻是這個僅有一面之緣的魏徵? 不同於晉汾戰時的半信半疑,李建成對於魏徵的算無遺策,那是盡心佩服的。 但這並不表示,李建成就沒有半點防備。
Thumbnail
李建成,按兵不動。 手裡緊握的,是魏徵的來信。 他未曾想過,一年前失勢的自己,竟能再次統領大軍,鎮守一方。所倚靠的,卻是這個僅有一面之緣的魏徵? 不同於晉汾戰時的半信半疑,李建成對於魏徵的算無遺策,那是盡心佩服的。 但這並不表示,李建成就沒有半點防備。
Thumbnail
高惠通一邊指示著士兵對抗鄭軍,同時也注意到了背後的騷動。 「第五隊!讓開!跟著將軍上!」 前線的長槍兵讓開了一條通路,但不等敵人靠近,尉遲恭已乘馬衝了出來。 尉遲恭手上馬槊矯捷靈動,眨眼間便刺倒了兩名敵方騎兵。唐軍隨即擁上,五槍同出結果了落馬的敵人。
Thumbnail
高惠通一邊指示著士兵對抗鄭軍,同時也注意到了背後的騷動。 「第五隊!讓開!跟著將軍上!」 前線的長槍兵讓開了一條通路,但不等敵人靠近,尉遲恭已乘馬衝了出來。 尉遲恭手上馬槊矯捷靈動,眨眼間便刺倒了兩名敵方騎兵。唐軍隨即擁上,五槍同出結果了落馬的敵人。
Thumbnail
李世民向來覺得自己反應過人,不過這一瞬間,高惠通的處理比他更快。 更好。 高惠通吹響的信號,是「部隊收束」。 聞聲者,需向號令來源集合。 如果今天李世民身旁的是任何一名將軍、參謀,都不可能下達這個指令。 一般的做法,肯定是先護送李世民撤退。但高惠通彷彿已經知道李世民在想甚麼。 「戰吧。」
Thumbnail
李世民向來覺得自己反應過人,不過這一瞬間,高惠通的處理比他更快。 更好。 高惠通吹響的信號,是「部隊收束」。 聞聲者,需向號令來源集合。 如果今天李世民身旁的是任何一名將軍、參謀,都不可能下達這個指令。 一般的做法,肯定是先護送李世民撤退。但高惠通彷彿已經知道李世民在想甚麼。 「戰吧。」
Thumbnail
整齊劃一,精神抖擻的軍隊,走進了洛陽城。 曾為大隋東都,繁華一時的洛陽城,如今街上竟是空無一人。領軍的魏隱感到很是奇怪,不過,此時他的任務,還是得先入宮面聖。 對於皇上來說,沒有比跟竇建德達成協議,更重要的消息了。 一如魏隱所料,王世充聞訊大喜過望。
Thumbnail
整齊劃一,精神抖擻的軍隊,走進了洛陽城。 曾為大隋東都,繁華一時的洛陽城,如今街上竟是空無一人。領軍的魏隱感到很是奇怪,不過,此時他的任務,還是得先入宮面聖。 對於皇上來說,沒有比跟竇建德達成協議,更重要的消息了。 一如魏隱所料,王世充聞訊大喜過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