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下群英傳-箭中有神】

2023/03/14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李世民向來覺得自己反應過人,不過這一瞬間,高惠通的處理比他更快。
更好。
高惠通吹響的信號,是「部隊收束」。
聞聲者,需向號令來源集合。
如果今天李世民身旁的是任何一名將軍、參謀,都不可能下達這個指令。
一般的做法,肯定是先護送李世民撤退。但高惠通彷彿已經知道李世民在想甚麼。
「戰吧。」
高惠通一揮手,左近兵士已經集中,護衛在二人身邊。
作為主獵隊,李世民這邊有十組箭囊。
獵獸足矣。但面對成千上萬的敵軍……李世民才不管那麼多,拈箭開弓便射。
正在渡河的鄭軍,人馬均著鐵甲。雖然速度極慢,但只要騎士舉起手盾,唐軍這邊也難傷其分毫。
第一波射擊無功,設圍的士兵也已趕回。李世民一掃,應該還有兩百人左右。
「槍兵盾兵沿河列陣!弓手瞄準樹林,哪個賊子敢探頭,不待命令自行放箭!」
李世民連忙下令變陣,他知道,河對岸要開始射擊了。為了掩護渡河的騎兵,敵軍必然下令先放一波箭。
這邊的應對,就交給了高惠通。
高惠通率兵先是鞏固防禦,接著開始往河岸推進。在敵方騎兵上岸之前,終究是最有利的交戰區域。
若能阻得一時,待己方部隊到來,遣人通知壁壘,便無大礙。
但,河岸能支撐多久,就要看已經渡河的敵軍有多少了。
照理來說應該不多,但只要有個五百人,就不是李世民這邊應付得了的。
自行射擊雖然更能維持戰線,但箭支有限,李世民不得不下令,集中剩下的箭囊,準備短兵相交。
河岸邊,高惠通那裡也已經開戰。
局面越是緊張,李世民越是冷靜。他只是反覆的接過士兵遞上的利箭,開弓,射出。
李世民甚至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在瞄準,但箭無虛發。
所有的聲音,在李世民的腦海中迴盪,進而生成了整個戰場的情況。
哪邊有敵人,哪邊在苦戰。
李世民一清二楚。
這種眼睛看著前方,卻彷彿整個戰場都在掌握中的感覺,李世民還是第一次體會到。
一人,一弓,一箭射去,便能轉危為安。
李世民感覺自己主宰了整個戰場。
直到接空的那一瞬間。
李世民下意識轉頭一看,只見士兵搖了搖頭。
箭已射罄。
但李世民腦中浮現的並不是絕望。
而是箭支的位置。
地上的箭,樹上的箭,敵人屍體上的箭。
李世民二話不說,解去了戰甲,隨即衝出己方的防護陣型。
撿起地上的箭,射出。
拔出敵人屍首上的箭,射出。
若是拾箭時略有遲滯,李世民就不會立刻開弓。
他會撿兩支,三支,找到空隙便連珠射出。
甚至同時射出兩箭。
即使敵軍已殺至身旁,對戰場一切了然於胸的李世民,仍能行雲流水的拉弓,在他人看來間不容髮的時刻,射殺近在咫尺的敵人。
混戰中看上去,李世民與一般的士兵無異。
但人在樹林中觀看戰局的單雄信,就不這麼想了。
單雄信不知道這個輕裝兵士是何許人,但他已經發現了異常。他所帶的五百兵卒,本應佔據絕對的優勢……可這個箭手正在讓局勢逆轉。
一開始看起來像偶然。
但尋常人別說在戰場上如此穿梭,接連數十次的開弓放箭,早該沒了力氣才對。
這是一名稀世猛將啊。
單雄信皺了皺眉,取刀上馬,一聲不吭,便向李世民奔去。
但李世民還是聽見了,聽見了馬蹄的聲音。在僅有步兵對戰的戰場上,竟是如此的鮮明。
李世民轉身,拉弓。
嘣的一聲,李世民手上的強弓,終於受不住數百次的連續射擊,斷成兩截。
李世民一個踉蹌,退了兩步,方覺自己的右手,也抬不起來了。
那一點清明,更是隨之消散。
戰場上的聲音,是如此混雜,李世民再也感受不到什麼。只見敵方大將手持長刀,策馬往自己疾奔而來。
便在此時,橫裡殺出一將,手中長槍往單雄信面門遞去。
單雄信本見敵將兵器毀損,心中大喜,不虞竟有伏兵,連忙迴刀招架。
來人,卻是單雄信的老相識。
同為瓦崗寨出身的徐世勣,趕到了。
單雄信冷冷道:「你等果然加入了李唐。」
徐世勣道:「密公敗於王世充,轉投大唐,明暗自辨,單兄何苦執迷?」
單雄信呸了一聲,舉刀指向徐世勣:「李淵狼子野心,陷密公於不義而殺之。反觀王世充對我等禮遇有加,誰是明誰是暗?」
徐世勣聞言一愣,當初他是聽聞李密在唐軍,與鄭軍作戰時身亡,單雄信何出此言?
正要再問,單雄信已經攻了過來。
徐世勣馬上功夫本不如單雄信,加之心神已亂,頓時左支右絀,難以招架。李世民此時更是渾身疲軟,便連指揮徐世勣帶來的兵馬,亦不可得。
只聽一聲虎吼,李世民滿以為徐世勣就要敗下陣來,卻見單雄信撥馬調頭便去。
這時,李世民才注意到,身後不知何時,出現了一票整齊的兵士。
人數還在繼續增加。
為首將領趕到李世民身旁,拱手道:「秦王無恙否?敬德救援來遲,還請恕罪。」
來將面如凝墨,正是尉遲恭。
徐世勣更是吃驚。
尉遲恭並非出獵部隊一員,所帶兵士裝備,看上去亦非唐軍啊。
卻說李世民四天前安排五路出兵,自需以忠誠可靠者率軍。
徐世勣、尉遲恭等於晉汾戰時方降,並不在領軍名單之中。尤以尉遲恭與尋相,更是不受眾將待見。
五路軍才出發半日,屈突通所率部隊便折回,告知李世民,尋相意圖謀反,已誅。尉遲恭則被擒,但力稱冤枉,故交由李世民處置。
李世民二話不說,親自釋放了尉遲恭,更給了他一袋金子。
「此地兵將皆不服將軍,那是英雄無用武之地……故世民有一要務,需煩請將軍去辦。」
李世民的任務,是要尉遲恭持他印信,去接應吳軍。
日前,李世民收到李淵密函,表示吳王杜伏威願配合唐軍,討伐王世充。但事關機密,而且援軍會否抵達,也在未定之天。
李世民認為,尉遲恭此時留之無用,棄之可惜。若能順利接管吳軍,也能省下不力氣,故派與此任。
尉遲恭是綠林出身,更曾走遍江北各地,繪製地形圖。領了李世民的任務,他便盡揀小路南下。
恰巧,吳軍亦只派出一千人,輕裝簡行而來。
雖說只有千人,但包含領軍陳正通在內,盡是杜伏威的老弟兄。
杜伏威沒有傻到要在李淵這邊賭身家。他要看看,李淵有沒有能力跟王世充、竇建德一爭高下。
這千人精兵,既不違援軍之誓,假若李唐不敵,要化整為零撤回也是易如反掌。
而尉遲恭與陳正通在山道相遇,兩邊互不相讓,大打出手。陳正通一個失足,險些跌落山崖時,幸得尉遲恭捨命相救。
雙方不打不相識,待到尉遲恭表明身分,那更是一個皆大歡喜,眾人日夜兼程趕回新安。
尉遲恭本性自然不是甚麼熱血男兒,但就像李世民所說,如今唐軍之中,尉遲恭一無所有。如果能夠得到這盜匪團賣命,多少是點本錢。
只是不料這批看似混混的傢伙,便是吳軍罷了。
一行人來到左近,正好聽到高惠通的信號。
尉遲恭要求陳正通共往救援,先立功勞,吳軍便卸下包袱取出戰甲兵器,一番整裝後才推進至慈澗。
雖說來晚半步,但也算是趕上了。
徐世勣也來到李世民身邊,翻身下馬,要李世民上馬先撤。
但李世民搖了搖頭,急道:「快去救援刀人。」
尉遲恭見狀,便道:「請秦王賜馬,敬德必能退敵。」
不待李世民回話,尉遲恭已搶過徐世勣的馬匹長槍,便往河岸衝去。
陳正通雖然欠了尉遲恭一條命,可不莽撞,先上來拜見李世民。畢竟此時兵兇戰危,李世民打個招呼便算,就與徐世勣商量對策。
徐世勣不慌不忙,立刻召集了自己的打獵部隊與李世民的殘餘士兵,舉起旗號往河岸推進。
另外更派人通知壁壘,吳軍則留下護衛李世民。
要是讓吳軍跟上,只怕河岸唐軍以為腹背受敵,頓時潰散。
雖然看起來並無勝機,但只要再多撐一會,就可以開始撤退了。
正當李世民如此想著,前線奇變陡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23會員
803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