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股價總在高估與低估間波動

2023/03/1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整體上市櫃企業前二月的營收年減近一成,多數個股呈現衰退,如果投資股票要找營收獲利成長的企業,從去年底開始就變得相對不容易,但是當企業的營收衰退越來越明顯,股市行情卻是不跌反漲,從基本面營收角度來看,投資的風險相對較高,或其實市場認為現階段雖然營收衰退,但預期已是景氣谷底,後續景氣可以逐漸好轉,所以股價合理?
如何評斷股價是否合理?由預估的每股獲利乘上合理的本益比?這是一種方式,但有缺點,因為預估值有很大的變異空間,而主觀認定的合理本益比未必符合市場的觀點,預估及合理值都隱含著對未來的想像或期待,有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性,市場心理樂觀的時候,對於前景正面看待,股價會被高估,市場心理悲觀的時候,股價則會被低估,實際不存在所謂的合理本益比或股價,多數時候是在高估與低估之間來回波動,投資的機會與風險則在股價低估與高估時出現。
經過近幾個月的上漲,股價還算合理?低點止跌時出現的投資機會,是市場心理悲觀而造成股價被低估所出現的機會,但經過近期的漲勢,很難再認為股價被低估,較好的投資機會恐怕已不存在,要考慮的已是股價是否存在被高估的風險。
股價的高估或低估(風險與機會)除了參考企業營運狀況與獲利水準之外,也和市場心理有,尤其在年初企業的營運狀況還不太明朗,市場心理對股價具有更大的影響力,不過市場心理是難以定義的概念,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026,收錄於此專題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在電子產業當過工程師,曾經投資開過咖啡館,寫過兩本書,《王俊忠的小股民投資日誌》與《股票這樣買賺很大》。過去看似是不同領域的打雜工,但背後都同樣需要觀察思考,不同領域的觀察,正好提供豐富多元的角度,讓我觀察產業需求,思考供應鏈運作,了解商業與資本社會。
在這裡,你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吸收我的畢生精華,找到正確的理財關鍵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