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了一次段考的規劃自學課程,面臨了一件挑戰:興趣所生的動力與學習進步如何並進?
課程隨著還自身狀況去規劃自己想學的繪畫題材,相當程度的解決了學習動機的問題,但另一個問題隨之而來:隨著畫著自己喜歡的東西時,該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進步?如何去比對?
繪畫這門課相對學科來說,並沒有標準答案,很多學生只會覺得自己「好像」有進步,卻不知道是否有基準去判斷進步狀況,而陷入困擾,如果能給學生判斷標準,也許能利用這些標準,開始學習「後設認知」,跳脫出來站在鳥瞰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學習。
以前在大學修教育學分的時候,學到「後設認知」這個詞彙,又稱認知的認知,簡單說便是判斷自己學習的成效如何,而不只是一股腦一直學習,適時的跳出來確認自己學習策略的成果,修正後再進行學習,這有助於我們安排自己的學習,也有很大的程度影響最後的學習成果。
有許多人都認為從事藝術需要有天份,確實,真的到要成為藝術家時,大家比拼的確實有一點天份的因素存在,但如果將專業美術訓練定義為描繪,卻只是一種技術,也就是描繪的能力,那便同許多技術一樣,靠練習其實可以達到相當程度的進步與水準。
但之前都針對學科這樣的知識性的後設認知做學習,當今天是技術性的學習時,該怎麼引導學生去做後設認知呢?
我目前思考了幾點:
1. 從常見項目思考:
可從常見的三要素:型態、色彩、材質去比較,自己是否更加有能力去抓準描寫物的型態呢?對於材質描繪是否更加熟練、或是畫出更有該材質感覺的作品呢?單色描繪(素描)時,是否有將明暗深淺確實做到?
2. 與自己以前比較:
學生最容易看到其他人畫的多好,對自己卻沒有自信,所以在一年級時便幫他們建立概念:「今天看到其他人畫的很厲害,是因為這可能是他人生畫的第100張畫,而你可能才第1張,一定會有差的,但能不能藉由多練習減少差距甚至超越,我認為是有可能的。」
3. 會爆的不爆了:
本來容易畫壞的東西,隨著時間技巧的累積,不再容易畫壞了,也是用來觀察進步的一個指標。
後設認知以往我只習慣用在知識學習範圍內,由於學生自學的實驗與引導,讓我思考到後設認知可以用到學習技術時,能以哪些方式來自我衡量,以期達到自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