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17:孝經與六經,好多經

2023/03/24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Photo/pexels
孝經通 四書熟 如六經 始可讀 詩書易 禮春秋 號六經 當講求
通達了《孝經》也熟讀了四書後,才可以開始讀六經。《詩經》、《書經》、《易經》、《禮記》、《春秋》稱為六經,每一個學習者都應該探究其中的義理。
本段說明經典學習的次第應依照《孝經》、《四書》、《六經》由淺入深。
《孝經》的完成咸認為是孔子向曾子講授孝道功行,曾子記錄後又有再傳弟子參與整理而成。受秦代焚書之禍,漢朝時出現今文和古文孝經兩種版本,孔安國為古文孝經二十二章作注,鄭玄為十八章的今文孝經作注,後宋朝邢昺作疏而成今日所見的十八章通行本。
《孝經》全文十八章,一千七百九十九個字,開宗明義章即說道:『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修齊治平就是從小孝到大孝,在《孝經》中一一分別說明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的盡孝之要,和各種行孝之道與孝的宗義,以各種面向完整地說明孝道。因此《孝經》受到歷朝帝王的重視,梁武帝、唐玄宗、雍正皇帝都曾為親自為之作注,不但科舉取士要考,多位皇帝也曾下詔鼓勵百姓讀誦《孝經》,因為《孝經》可以修身、可用以引導子弟、建立淳良風氣。孝是為人的根本,因此讀書先從孝經始,通達孝道後再進入四書,之後不論習誦哪一部經典,都能以孝道為學聖學賢的根基。
《六經》應為詩、書、易、禮、樂、春秋,但樂經早已失傳,從漢代以後,傳世的實則只有五經,但根據三字經的前後文,作者應是把《詩》、《書》、《易》、《周禮》、《禮記》和《春秋》列為六經,接下來將分別說明六經的內容。
有連山 有歸藏 有周易 三易詳
夏朝的《連山》、商朝的《歸藏》、周朝的《周易》,分別為三個朝代的易經,易經到了周朝已經詳盡完備了。
相傳上古時期伏羲氏畫八卦,此為易經的初始。夏代的易稱為《連山》,是以艮卦起首; 商朝的易稱為《歸藏》,是以坤卦為首。伏羲氏的八卦有畫而無文辭。周文王作卦辭以文字說明八卦的內涵,分六十四卦為上下篇,又稱上下經,周公作爻辭,周代的易經稱為《周易》。
研讀易經就要學習由八卦變化出的六十四卦的變化,易經的內容包羅萬象,天地人物萬事的變通之理俱在其中。孔子晚年好易,讀易經讀到韋編三絕,因此作繫辭十翼以解釋易經。孔子的學生商瞿學易又傳易,到了秦朝,因為將《易經》視為卜筮之書,因此倖免於焚書之禍而能代代傳授。
有典謨 有訓誥 有誓命 書之奧
尚書的文體有典、謨、訓、誥、誓、命六種,這是《尚書》的精深奧妙之處。
夏商周三代時期的官方文件皆名為書,《尚書》的內容多為古代的公文,所以先秦時期稱此書曰《書》,到了漢朝初年才有《尚書》之名,尚是時間上的高古久遠之義。後來因為此書名列群經之一,故又稱《書經》
《尚書》的內容保留了西周初期的文字語法,和後來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之學大不相同,以至於到了戰國後期,能理解《尚書》的人日趨減少,《尚書》的傳抄自然也出現了問題。秦朝焚書坑儒,《尚書》因此幾近失傳。
《尚書》在漢朝以後的流傳有各種說法,皆各有所依,在此僅略作整理以為參考。
漢文帝時向天下尋求《尚書》,找到了當時已經九十歲的伏生,伏生年輕時曾經將百篇《尚書》藏在牆壁中以躲避焚書之禍,經過秦末漢初之亂後,伏生取出《尚書》時發現只剩二十九篇,於是以此二十九篇教授生徒。也有一說是漢文帝向天下尋求《尚書》,尋得尚能背誦二十九篇文的伏生老人,因此派鼂錯向其學習。不論何種說法,這二十九篇由伏生流傳下來的《尚書》以漢代文字重新抄錄後被稱為《今文尚書》。
漢景帝時,魯恭王想拆掉孔子舊宅,卻在牆壁中發現多篇以古老文字抄寫的典籍,這些珍貴的典籍後來由孔子後裔,同時也是漢代儒學大家孔安國進獻給漢武帝,其中在魯壁發現的《尚書》比伏生老人的版本還多了十六篇,因為是用先秦文字寫就,所以稱為《古文尚書》。然而,孔安國所獻的《古文尚書》並未得到朝廷重視,當時的五經博士仍然以伏生版尚書為依據,以至於到了西晉永嘉之亂時全部散佚消失了。而我們今天普遍所見的版本則是東晉年間豫章內史梅賾上呈朝廷的五十八篇《尚書》,梅賾版除了保留伏生的二十九篇,其餘的篇章一直以來有真偽之辯,歷代不休。
《尚書》文辭精煉典雅、文義精妙深奧,現存的版本分為三個部分:虞夏書、商書及周書。文體有六,說明如下:
典:說文解字:『典,大冊也』記載帝王事蹟,例如堯典、舜典記載堯舜二帝的命官任職、嘉言善政,足以為後世施政典範,所以稱為典。。
謨:謨,謀也,記述君臣間商議政事的言辭。例如皋陶謨,即是記載皋陶和禹兩位臣子和帝舜對國事的謀議。
訓:訓是教誨,例如伊訓中記錄了大臣伊尹對商王太甲的說教言論。
誥:誥,告也。例如周公欲東征討伐管蔡之亂時作大誥以普遍告知天下人其出兵的用心與目的。
誓:誓是戰爭誓師之辭,例如湯誓即為商湯伐夏桀時的誓師之辭。
命:命是任使的意思,例如《顧命》乃周成王臨終時的命令,及成王駕崩後的喪禮和康王即位時的儀節。
我周公 作周禮 著六官 存治體
周公制定《周禮》,分設六官,劃分執掌,保存治國的體制。
《周禮》的主旨是治國的禮制。關於其作者有三種說法: 一是周公,二是戰國時期的綜橫權謀之士,三是漢代劉歆偽作。究竟真實的作者是誰,歷代各有爭論。但制禮作樂非位居高位的聖賢難以完善,周公在周武王駕崩後輔佐成王,制禮作樂,建立國家的體制並奠定教化的基礎,開啟周朝八百年的歷史。《周禮》的內容在於分示六官的的職掌權責,六官如下:
天官冢宰:掌邦治(吏),掌管官吏的升遷降調和銓敘。
地官司徒:掌邦教(戶),掌管稅收及國家財政。
春官宗伯:掌邦禮(禮),掌管禮制及考試事宜。
夏官司馬:掌邦政(兵),掌管軍事國防。
秋官司寇:掌兵禁(刑),掌管刑罰。
冬官司空:掌邦事(工),掌管百工技藝,但冬官一文早已散失,後人遂以考工記補之。
六官各由所司,只要六官皆能適才用任,天子就能垂拱而天下治。
因此《周禮》的價值可歸納有三:
1. 為後世政府組織之借鑑。
2. 為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及政教、社會制度的重要史料。
3. 為考古學者之重要參考文獻。
大小戴 註禮記 述聖言 禮樂備
漢代的戴德和戴聖註解《禮記》而有《大戴禮記》和《小戴禮記》,書中傳述聖人的言論以及完整記錄各種關於禮樂的儀節。
《周禮》、《儀禮》、《禮記》合稱三禮。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不學禮就不知如何立身,孔子的教育是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禮是立身處事的關鍵。禮經即是《儀禮》,《儀禮》的作者有一說是孔子和弟子所作,也有人說出自春秋戰國時期學者之筆。記是記傳,乃經之附庸,記錄經文不備足之處,兼記載經外遠古之言。《禮記》就是一部專記禮事之散篇雜文的叢編,內容主要是解釋《禮經》。
秦朝以後,漢初魯地高堂生傳有《儀禮》十七篇,後於魯壁又發現五十六篇,但後來還是散佚了。在漢朝時《禮記》則有一百三十一篇。
前述的《周禮》和《儀禮》記載的都是先秦時期的禮儀制度和政治制度,經過時間和朝代的變遷,逐漸和人們的生活愈顯疏遠。。禮的傳承四傳至后倉,后倉再傳給弟子戴德、戴聖這對叔姪,後來戴德(大戴)講解《儀禮》時,取《禮記》一百三十一篇中的八十五篇,編訂為《大戴禮記》做為上課教材。而戴聖(小戴)則取了四十九篇編纂了《小戴禮記》。後來《大戴禮記》和《小戴禮記》成為《禮記》的普遍稱呼。東漢以後,由於鄭康成註解、傳續的是《小戴禮記》,因此研究《大戴禮記》的人愈來愈少,後來逐漸沒落、散失,現存僅餘四十篇。是以,我們今日所接觸到的《禮記》多為《小戴禮記》。
曰國風 曰雅頌 號四詩 當諷詠
國風、大雅小雅、頌是《詩經》的四種體裁,應當諷誦吟詠。
《詩經》是中國文學的精華,也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選集,收錄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約五百年間的各國詩歌共三百零五篇。早期僅稱為《詩》,約在戰國到漢朝之間出現了《詩經》之名,後由於其被列為六經之一,而廣稱為《詩經》。據傳《詩經》原有三千多篇,經孔子刪定之後留下三百零五篇,另有六篇有目無詩,若取整數,則稱"詩三百"。
孔子曾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詩,便不知言語之道。孔子在鼓勵弟子學詩時,也說過詩可以興起志向、指物說情,可以觀民風之厚薄,可以和合眾人的志向,可以記載民怨,從近處說可以行孝道,從遠處說可以事君,又能記得很多鳥獸草木的名稱。《禮記 經解篇》:『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可見溫柔敦厚就是詩的教化的效用。孔子多次論詩,在論語為政篇中,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經三百篇皆無虛意,全為真情流露之作,正合《尚書 堯典》中提到『詩言志』,詩可以抒發情感、表達志向,毫無虛偽。
《詩經》的內容有風雅頌三類,但因為雅分大雅和小雅所以是四種體裁。
風:周朝及其諸侯國的民間歌謠,采詩官採集各地歌謠上貢給天子,天子透過這些歌謠即能得知各地的民風,及政治狀況。共為十五國風,一六O篇,時間橫跨西周至春秋中葉。
雅:雅,正也,是正式場合演奏的詩歌。
大雅:諸侯朝見天子時所吟唱的詩歌,共三十一篇,多為西周時期作品。
小雅:天子宴饗賓客時的詩歌,也有反映朝政缺失喪亂的詩,共七十四篇,時間從西周到東周初年。
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三類,是祭祀宗廟的詩歌,除了《周頌》作於西周初年,餘二皆作於春秋年間。
詩既亡 春秋作 寓褒貶 別善惡 三傳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穀梁
停止采詩後,孔子作《春秋》,一字褒一字貶,明辨善惡。但《春秋》微言大義,因此有了解釋《春秋》的三傳,分別是《公羊傳》、《左傳》和《鼓梁傳》。
『詩既亡,春秋作』典出《孟子 離婁下》論孔子之作《春秋》:『 王者之迹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
周朝自平王東遷後,雖名為周天子卻已無實權,政教不興、號令不行,周天子對各地的民風無能為力,樂師也不再呈送詩,因此『風』亡了。諸侯不再朝見天子,『大雅』無用 ,天子也不須宴饗諸侯,『小雅』也雖之而亡。天子祭祀,諸侯不再來助祭,『頌』也亡了。風雅頌俱亡,詩的教化功能自然隨之湮滅。
《春秋》是魯國的史記名,中國史書的記載必定先寫年,以說事情的開始,每年有四季,所以取四季中的春秋為名,也有一說是因為春秋二季是諸侯朝聘王室的時節,朝廷大事多發生在這兩季,且春生秋殺、春賞冬罰,故名《春秋》。孟子說過楚國史記叫《檮杌》,晉國的史記稱《乘》,魯國的史記叫《春秋》,名稱不同,事實上就是各國史記。
孔子推展王道難行,周遊列國後回到魯國而作《春秋》,意欲以《春秋》撥亂反正。孔子整理魯國史,上從魯隱公元年,下至魯哀公十四年西狩獲麟,孔子感嘆『吾道窮矣』,於是絕筆,因此孔子的《春秋》又稱為《麟經》。
孔子的《春秋》記載魯國上下242年的史事,字數僅有一萬六千多字,內容借褒貶以示法,為天下儀表、微言大義,所以司馬遷說:「《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但也因為孔子的《春秋》字數少內涵指涉深遠,因此後人想讀懂,不能不仰賴春秋三傳: 左傳(又稱左氏春秋)、公羊傳、穀梁傳。
《春秋左傳》相傳是魯國史官左丘明依據魯國史所寫,內容長於敘事,故事性豐富,史事鋪陳完整、人物刻劃生動,深具文學價值,因此被譽為歷史散文之祖。《左傳》並非為解釋孔子的《春秋》所作,其記載的內容史事超出《春秋》的範圍,直到西漢末年,劉歆改編《左傳》使之和孔子的《春秋》相對應,方才成為《春秋》的傳。
《春秋公羊傳》作者為戰國時齊國人公羊高,學於子夏。《公羊傳》於漢初被列為官學,因此盛行。好褒貶,不重述事,重釋義,自設問答,裁斷是非。
《春秋穀梁傳》作者為戰國時人魯國人穀梁赤,學經於子夏,並為經作傳。漢宣帝時極力崇尚《穀梁傳》而大行於世。《穀梁傳》多用自問自答的方式解詞設問,層層剖析,東漢鄭玄在六藝論中評價如下:『穀梁善於經』即是長於解釋經文的義例。
經既明 方讀子 撮其要 記其事 五子者 有荀揚 文中子 及老莊
明白了六經的義理後,才可以讀子書,摘取其中的要旨,記下各家的言行學說。諸子百家何其多,三字經中建議可以讀荀子、揚子、文中子、老子和莊子這五家。
子:子是對有德行與學問者的尊稱。子書,指古代思想家的著作,《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子部,總敘》:『自六經以外立說者,皆子書也。』
諸子學說起自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王道衰微,諸侯爭霸,因此出現各家學說,百家爭鳴。各家學說各樹一格皆有所長,但由於子書太多,或有可取之處卻也或有不盡正確處。因此讀書作學問須講究學習次第,明白了四書和六經後才可以開始接觸子書,因為學子必須從經學基礎和高度,建立自己的觀點來閱讀子書,如此才能作正確的判斷。
《三字經》中列舉了五個建議可涉獵的子書,茲說明如下:
荀子:戰國時人,學習孔子之道,但提出『人性本惡』
揚子: 漢代的揚雄,模仿易經而作《太玄經》,模仿論語而寫有《法言》。
文中子: 隋朝王通,著有《中說》。
老子: 周朝李聃,孔子曾向老子問禮,並形容老子如遊龍之莫測高深,著作《道德經》。
莊子: 戰國時人,受老子學說影響,著有《南華經》。
以上五子,若以時代順序排列,應為老子、莊子、荀子、揚子及文中子,前三者皆是先秦時人,其中老子和莊子崇尚自然、無為而治的學說開創道家,影響力遍及今日。
10會員
79內容數
裏千家茶道,茶道不只為飲一杯茶或看茶人點茶,要賞書畫、讀禪語、看花、品茶具、吃和菓子、還要觀心.要學會做茶主人也要懂作客之道.在寂靜緩慢的步調中,體會清 靜 和 寂之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