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煩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煩惱只是沒事找事的無聊之舉

前言

晚飯後,鄉間散步時,內子提到好像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煩惱,接著歷數親友及熟人的各項難解課題,有的是年老父母的健康;有的是成年子女的工作,有的是年幼子女的教育;有的是兄弟;有的是妯娌;有的是婆媳;有的是職業;有的是健康…;還真的吔,好像每個人都面臨著或多或少的棘手難題,而每個家戶也好像都有本難唸的經…結論是:如果沒有這些麻煩或煩惱多好…

臥輪的修為

前不久剛好看過《六祖壇經》中臥輪和尚的偈以及惠能大師的回應,試著背給內子聽(回來後一比對,嗯,一個字都沒錯喔。給自己比個讚吧。)並請她試著解釋看看,我也表述了自己的看法。回來查了一下資料,它的原文和出處是: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云:「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機緣品〉第七

什麼意思

什麼意思?煩惱事來,心就因而動盪起伏,難以安寧,所以臥輪就有點得意的告訴人家說,他的修心養性已經達到極為高深的程度,他可以阻絕五感所可能引發的想法,以及因此想法而產生的情緒。碰到外界事物他的內心都不起波瀾,覺醒的智慧日日都在增長。

臥輪的問題

問題是心如止水,沒有任何波瀾,與行屍走肉何異?(記得曾經看過憂鬱症患者的說詞,發作時對任何事都沒有反應,也沒有任何的情緒,只感覺自己像是行屍走肉一般,印象深刻。)什麼事都不會讓他起心動念,那他還是人嗎?而且還沒發生你就已經劍拔弩張的時刻在防患著了,思想一出現,你馬上一刀砍去把它斬斷掉,對外界事物所可能引發的想法和情感你都費心費力的去壓抑去提防,並且認為這樣子做法,使得你的智慧日日在增長。如此做法不累嗎?不煩嗎?


raw-image



惠能為何高?

所以惠能才會另示一偈,意思是面對所碰到的外界事物,他多少也會起心動念,但,我去管覺醒的智慧有沒有增長幹嗎?

什麼意思呢?為什麼這樣子修為更高呢?

首先惠能不必處在緊張兮兮的狀態,不必時刻提心吊膽的防著想法的產生,因為越防著越容易發現它的層出不窮,也就越形緊張了;其次,臥輪是有目的在增長菩提,所以每天都必須去查核:我的菩提有在增長嗎?增長了多少?惠能則根本不在意菩提不菩提,他,活在當下,餓了,吃飯;渴了,喝水;事情來了,處理;事情走了,放下。孰高孰低,一目瞭然。

解讀和想法

外界事物來來去去,來,你就隨他來,去,你就隨他去;來,你就接納、處理;去,你就接納、放下。所以問題不在你會不會起心動念?不在你有沒有煩惱?而在你不會糾結、陷溺在煩惱當中。就像湖水一樣,雲朵來了,它如實映照出來;五彩夕陽出現了,它如實映照出來…它們走了,湖水恢復平靜,彷彿什麼都沒出現過。人心也應該像這樣。

同樣的道理,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有多多少少,大大小小的問題,問題來了,你就承認並接納這問題,然後盡己所能的加以處理;處理過後,就把這問題所產生所帶來的煩惱輕輕放下,或留在原地,不再去糾結。

結論

糾結的煩惱是自找的。問題已經盡力處理了,無愧也無悔了。為什麼還不放下?煩惱對問題沒有任何幫助,只是在自找罪受,自討苦吃的無聊舉動而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73會員
946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煩惱的心,帶動我們身、口、意三種惡業的行為,除煩惱就要用智慧,來幫助我們、指導我們,那是用佛的智慧、菩薩的智慧來幫助我們,也就是用佛所說的法和菩薩修行的法門;然後呢,自己開智慧之後,又用智慧來破除自己的煩惱,從此以後,煩惱再也不起,這就是修學佛法的目的了。所以智慧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煩惱的心,帶動我們身、口、意三種惡業的行為,除煩惱就要用智慧,來幫助我們、指導我們,那是用佛的智慧、菩薩的智慧來幫助我們,也就是用佛所說的法和菩薩修行的法門;然後呢,自己開智慧之後,又用智慧來破除自己的煩惱,從此以後,煩惱再也不起,這就是修學佛法的目的了。所以智慧
Thumbnail
以下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最近早上去游泳後頭很暈,開始頭痛欲裂,整個頭像是被籠罩住一般,還吐了兩次,精氣神耗弱,思緒無法集中,真的好難受,昏睡之後也沒比較好。後來向精舍求救,處理完之後,身體好很多,終於可以正常睡覺了,非常感謝佛菩薩與師兄姐的幫忙。 我請示佛菩薩為何外靈會一直來干擾我?開示為我的
Thumbnail
以下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最近早上去游泳後頭很暈,開始頭痛欲裂,整個頭像是被籠罩住一般,還吐了兩次,精氣神耗弱,思緒無法集中,真的好難受,昏睡之後也沒比較好。後來向精舍求救,處理完之後,身體好很多,終於可以正常睡覺了,非常感謝佛菩薩與師兄姐的幫忙。 我請示佛菩薩為何外靈會一直來干擾我?開示為我的
Thumbnail
煩惱只是沒事找事的無聊之舉 前言 晚飯後,鄉間散步時,內子提到好像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煩惱,接著歷數親友及熟人的各項難解課題,有的是年老父母的健康;有的是成年子女的工作,有的是年幼子女的教育;有的是兄弟;有的是妯娌;有的是婆媳;有的是職業;有的是健康…;還真的吔,好像每個人都面臨著或多或少的棘手難題,
Thumbnail
煩惱只是沒事找事的無聊之舉 前言 晚飯後,鄉間散步時,內子提到好像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煩惱,接著歷數親友及熟人的各項難解課題,有的是年老父母的健康;有的是成年子女的工作,有的是年幼子女的教育;有的是兄弟;有的是妯娌;有的是婆媳;有的是職業;有的是健康…;還真的吔,好像每個人都面臨著或多或少的棘手難題,
Thumbnail
張開一雙清明眼,能捨的愈大,智慧存在的空間也就愈大,自能遠離煩惱,那才是真正的大自在、大解脫。人生於世,守得住大是大非是真學問,可也得學著適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能以愚蠢解釋的,就不要以為是惡意啊!
Thumbnail
張開一雙清明眼,能捨的愈大,智慧存在的空間也就愈大,自能遠離煩惱,那才是真正的大自在、大解脫。人生於世,守得住大是大非是真學問,可也得學著適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能以愚蠢解釋的,就不要以為是惡意啊!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工作上不時起煩惱心,歸結於團隊下屬跟不上我的腳步。一些向下交辦的事項,執行成效不彰,不是打折就是掉鏈子。此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難免上火,但明知這不是好的理由,我試著放軟並改變姿態,調整自己的管理方式,不要執著於舊有思維套路,試著從經典中找出對治方法。 (分享完畢)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工作上不時起煩惱心,歸結於團隊下屬跟不上我的腳步。一些向下交辦的事項,執行成效不彰,不是打折就是掉鏈子。此時正值盛夏,天氣炎熱難免上火,但明知這不是好的理由,我試著放軟並改變姿態,調整自己的管理方式,不要執著於舊有思維套路,試著從經典中找出對治方法。 (分享完畢)
Thumbnail
當煩惱來襲,凡夫都會本能的想忘掉他,或逃避他,好讓自己可以繼續過日子。然而,這種「活埋煩惱」和「自欺」的方式,並不是降伏煩惱,反而是讓靈識吞下更多「無明業因」的傻事...
Thumbnail
當煩惱來襲,凡夫都會本能的想忘掉他,或逃避他,好讓自己可以繼續過日子。然而,這種「活埋煩惱」和「自欺」的方式,並不是降伏煩惱,反而是讓靈識吞下更多「無明業因」的傻事...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工作地因耐震補強整日施工,我們辦公室前後都是工地,整日轟隆隆的噪音在耳邊作響,我的主管幾日就受不了,覺得精神耗弱。但我沒感覺,因專注在工作和度眾事務上,每日都覺得時間不夠用。某天我中午經過施工處,看到一位工人滿頭白髮、滿身髒塵灰隨處坐在樓梯間吃午餐,突然覺得心酸,感嘆
Thumbnail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近來工作地因耐震補強整日施工,我們辦公室前後都是工地,整日轟隆隆的噪音在耳邊作響,我的主管幾日就受不了,覺得精神耗弱。但我沒感覺,因專注在工作和度眾事務上,每日都覺得時間不夠用。某天我中午經過施工處,看到一位工人滿頭白髮、滿身髒塵灰隨處坐在樓梯間吃午餐,突然覺得心酸,感嘆
Thumbnail
我們在這世間的生活接觸,充滿各式各樣的罣礙,因為各種罣礙,都會帶來生活上的苦惱,所以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會有苦惱的經驗,只是苦惱的對象不同而已。苦,就是煩惱,在佛法中.煩惱有多種名稱。 譬如:煩惱能障蔽我們內心中原有的真如佛性,所以煩惱在佛法名相中,又稱作「蓋」或「障」;又煩惱盤纏在我們的心中,就像是重
Thumbnail
我們在這世間的生活接觸,充滿各式各樣的罣礙,因為各種罣礙,都會帶來生活上的苦惱,所以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會有苦惱的經驗,只是苦惱的對象不同而已。苦,就是煩惱,在佛法中.煩惱有多種名稱。 譬如:煩惱能障蔽我們內心中原有的真如佛性,所以煩惱在佛法名相中,又稱作「蓋」或「障」;又煩惱盤纏在我們的心中,就像是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