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禮》簡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禮」是指人與人之間正確的相處之道,「有禮」和「無禮」的判斷在於對待他人是否合宜。「禮儀」則是對某種特定場合的規定和程序,這些規定告訴我們應該做什麽、不應該做什麼。

這次要介紹的三《禮》,是指儒家經典中三部與禮儀、官制有關的三部書,分別是《儀禮》、《周禮》和《禮記》。

周朝的社會階級大略分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儀禮》主要記載的是卿、大夫和士的禮儀,例如婚禮、喪禮、飲酒禮儀、宴會禮儀等,少數記載諸侯的外交禮儀。內容包括各種禮儀所用的器具、程序、主人賓客該如何行進等等。

《周禮》又稱為《周官》,內容是把國家官員分成六個部門:天官輔助周天子、地官負責教育、春官主理禮儀、夏官掌管軍事、秋官處理刑法、冬官負責工程建設,分工仔細。經過不少學者研究後發現,《周禮》中的官員制度有一部份能與春秋戰國時的歷史相對應。《周禮》固然有其理想性的構思成份,但也有記錄實際狀況。

《禮記》是「《禮》之記」的意思,「記」有「補充、補記」的意思,主要是孔子弟子和後來的儒者所作,內容有不少是孔子與孔門弟子的對話和行為記錄,以及一些對禮儀制度的詮釋。後來的《四書》便是從《禮記》中抽出〈大學〉和〈中庸〉兩篇,與《論語》和《孟子》結合而成。

現今研究這三部禮儀書不只有史學價值,其實在一些民間禮儀和習俗中仍保留了一些古代禮儀的精神,研究古代禮儀可以讓我們反省及了解現代禮儀的意義。當我們理解禮的意義和核心精神,才能裏外合一地表現出完整的禮儀。

推薦參考書:
〔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 :學海出版社,1985年。
〔清〕孫詒讓︰《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漢〕鄭玄、〔唐〕賈公彥:《儀禮注疏》(十三經註疏整理繁體本),北京:北京大學,2000年。
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經學通論》,臺北:學生書局,2017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稽古齋
71會員
175內容數
以儒學、古文字、武俠評論以及書法為主的文化普及工作。
稽古齋的其他內容
2023/07/06
講到孝道故事,往往引用的都是「曾子耘瓜」、「子路負米」、「戲彩娛親」之類的例子。可是有一句話大家不止聽過,也許還會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它正是出自《孝經》。
Thumbnail
2023/07/06
講到孝道故事,往往引用的都是「曾子耘瓜」、「子路負米」、「戲彩娛親」之類的例子。可是有一句話大家不止聽過,也許還會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它正是出自《孝經》。
Thumbnail
2023/05/30
簡介《說文解字》及其作者許慎。
Thumbnail
2023/05/30
簡介《說文解字》及其作者許慎。
Thumbnail
2023/05/21
簡介《爾雅》的書名來源以及其作用。
Thumbnail
2023/05/21
簡介《爾雅》的書名來源以及其作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六 下面兩個例句比較嚴謹一點,用的是實指界說 (即用例子說明)﹕ [現代漢語翻譯﹕所謂禮,就是用來確立人際間的親疏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4 之乎者也 — 者 六 下面兩個例句比較嚴謹一點,用的是實指界說 (即用例子說明)﹕ [現代漢語翻譯﹕所謂禮,就是用來確立人際間的親疏
Thumbnail
《論語·述而》篇中提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裡的「藝」一般都解釋為六藝。 《周禮》是古代的一部重要典籍,主要記載了周代的官制、社會制度、法律制度以及各種禮制規定。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六藝,分別為禮、樂、射、御、書、數。這六門學科在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對古代文化的發展和演
Thumbnail
《論語·述而》篇中提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這裡的「藝」一般都解釋為六藝。 《周禮》是古代的一部重要典籍,主要記載了周代的官制、社會制度、法律制度以及各種禮制規定。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六藝,分別為禮、樂、射、御、書、數。這六門學科在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對古代文化的發展和演
Thumbnail
介紹與禮儀、官制有關的《儀禮》、《周禮》和《禮記》。
Thumbnail
介紹與禮儀、官制有關的《儀禮》、《周禮》和《禮記》。
Thumbnail
※《禮記》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記》說:[建立、治理國家、領導人民百姓,教育人民學習聖賢之道為第一優先,才能有太平盛世。] 辦教育是政府之責, 那政府應當辦什麼樣的教育,使人民能夠有足夠的知識、能明辨是非善惡,進而提升國力呢? 看看古聖先賢如何說!!
Thumbnail
※《禮記》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記》說:[建立、治理國家、領導人民百姓,教育人民學習聖賢之道為第一優先,才能有太平盛世。] 辦教育是政府之責, 那政府應當辦什麼樣的教育,使人民能夠有足夠的知識、能明辨是非善惡,進而提升國力呢? 看看古聖先賢如何說!!
Thumbnail
經學家相信儒家經書的內容是可以落實在個人修養生活和現實施政之中,那麽他們所根據的經書有哪些呢?
Thumbnail
經學家相信儒家經書的內容是可以落實在個人修養生活和現實施政之中,那麽他們所根據的經書有哪些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