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簡介〉

2023/07/0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講到孝道故事,往往引用的都是「曾子耘瓜」、「子路負米」、「戲彩娛親」之類的例子。可是有一句話大家不止聽過,也許還會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它正是出自《孝經》。
《孝經》成書時,作者已經有意識地把它當作一本經典,因此書名自稱為「經」。《孝經》雖然是儒家的作品,但很有可能只是託名於孔子,就如上面所舉「身體髮膚」等十六字,也是託名為孔子所說。
顧名思義,《孝經》針對孝道加以闡述,並把孝當作是治理國家、教育人民最基本的道理,從孝的根源談到孝的社會作用,最終提出以孝道來治理天下。正因為《孝經》與治理國家、安定社會息息相關,歷代吸引了不少皇帝為《孝經》作註,包括東晉的晉孝武帝和晉元帝、南朝的梁武帝和梁簡文帝,以及唐代的唐玄宗和清代的順治帝。
時至今日,孝道已經很少用於治國,而在一般的華人家庭倫理中,亦不會過度強調孝道。《孝經》之所以不受重視,甚至被當作迂腐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它提倡的孝道以及論述孝道的作用,經過誇大而且不近人情。也許,回歸到《論語》裏的「敬」、「無違」來實行孝道,才能使人真誠地盡孝,發揮孝道本來的作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5會員
150內容數
以儒學、古文字、武俠評論以及書法為主的文化普及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