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認知都是正確的嗎?--談談光譜式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一些有關知名人物的爭端基本上沒有停過,比如館長的便當怎麼賣,韓團來台售票問題等,在這些消息的底下通常會出現「(某人)就是在(某行為)啦」的類似語句,而且數量還不少。這樣的言論通常能夠很快地為當前的事情提出一個看似很合理的解釋,讓大家有種撥雲見日的感覺。但當我看到這樣的言論,會感到不太舒服,因為這樣的說法容易單純的把一件事與另一件事牽上因果,而忽視了其餘可能影響決定的因素,且若接受了這樣的論點,就等於放棄去思考其他的可能性。在事件還在一團迷霧當中時,這樣的斷章取義其實是相當危險的。更可怕的是若一個人斷章取義的論點發佈在網路上,使一些道聽塗說來的資訊橫行於我們的視野中,這樣可能降低我們判斷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就容易習慣甚至成為其中的一員。

其實我們天生思考就有一種慣性,會傾向簡單的邏輯、因果或感覺,而在分辨事物時,也會傾向以簡單的對錯這類二元分割法去判斷。但其實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相當複雜的,一種結果很可能由幾百種甚至更多的因素影響而產生,但我們的腦袋沒辦法支撐我們分析這麼複雜的事物,所以生物機制為了讓我們不要分析資訊過度而無法行動,才會有上述的慣性思維。

不知各位讀者們有沒有發現上文解釋的慣性思維也是一因一果呢?或許事實並非只有這個因而已,但透過適合的一因一果解釋,容易讓人快速理解,同時知道在某個狀況中影響最大的因子是甚麼,並藉此幫助我們做出決定,這便是此種慣性思維的優點。

我們現在面臨的是資訊爆炸的時代,過量的資訊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看起來這樣的判斷方式對現在的我們來說相當適合呢。但事實是,我們透過慣性思維做出的決定常常是不那麼恰當的,所以我們會需要一些人幫助我們整理資訊,媒體就是做這件事的角色。但我們不能保證媒體整理出來的資訊是較完整與公正的,又尤其現在媒體為了利益而製造假新聞的案例層出不窮,所以在這個時代下,直接利用這樣的判斷方式其實是不太適合的。

那麼要怎麼讓自己跳出慣性思維呢,首先可以試著想想光譜中到底包含了幾種顏色?


答案是無窮種顏色,而套用到我們的判斷上,某人做的事情一定只有對與錯這兩種對應到光譜上的最左與最右的極端嗎?不見得;某人做出某事絕對是因為某原因,如黃色一定是單純黃色構成,而不可能由其他顏色組成嗎?不見得。所以只要我們意識到,很多事情並非簡單的對錯或單一的邏輯可以衡量時,便可以試著用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件事,或許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這樣便可以降低慣性思維為我們帶來錯誤決定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灰階思考

但上面說到的方法需要耗費不小的心神,若我們每件事都用這樣的方法去判斷的話,很可能自己先累死了。所以在時間與精力有限的情況下,我認為不需要每件事都弄得清清楚楚,一些比較不重要的事可以先下簡單的判斷,但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判斷是經由慣性思考而來,是可能出錯的。當我們有需要更進一步理解這些事時,再來運用上述提及的方法細細思考與尋找適當的佐證,我想或許會是一個相對適合的方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紅衣不主教的沙龍
2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大部分人遇到事情時,會立刻判斷好壞、真或假或是黑或白。而擁有一流心智的領導人,在聽到所有相關事實和論點之前,能判斷出一個狀況的內在灰色地帶,且能夠在行事之餘,還持有兩種相反想法的能力。 灰色思維讓你有耐心的延後做決定,可以避免驗證性偏誤,能夠更接近客觀事實,真相可能是介於黑與白兩者之前的灰色地帶。
Thumbnail
大部分人遇到事情時,會立刻判斷好壞、真或假或是黑或白。而擁有一流心智的領導人,在聽到所有相關事實和論點之前,能判斷出一個狀況的內在灰色地帶,且能夠在行事之餘,還持有兩種相反想法的能力。 灰色思維讓你有耐心的延後做決定,可以避免驗證性偏誤,能夠更接近客觀事實,真相可能是介於黑與白兩者之前的灰色地帶。
Thumbnail
生活中喜歡說對錯嗎?常常說出「就是」、「一定」這類型的詞語嗎?常常覺得自己是為別人好,但別人都感受不到嗎? 這篇文章或許可以帶給你一些不一樣的思考方向。
Thumbnail
生活中喜歡說對錯嗎?常常說出「就是」、「一定」這類型的詞語嗎?常常覺得自己是為別人好,但別人都感受不到嗎? 這篇文章或許可以帶給你一些不一樣的思考方向。
Thumbnail
你所看到的不完全是事實
Thumbnail
你所看到的不完全是事實
Thumbnail
阿崴閱讀-真確 獨立思辯,問題解決。大概是這時代不會被淘汰的軟實力。但有更多的行為學告訴我們,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我們有非常大量的行為與決策其實都是直覺!直覺會不會有偏誤呢?
Thumbnail
阿崴閱讀-真確 獨立思辯,問題解決。大概是這時代不會被淘汰的軟實力。但有更多的行為學告訴我們,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我們有非常大量的行為與決策其實都是直覺!直覺會不會有偏誤呢?
Thumbnail
“我是說,其實是” 偷換概念的核心意思是 把錯的觀念「偷渡」到 一個「通順」的邏輯中 那樣的行為,就叫做『偷換概念』 這種行為,”經常“ 不是出於惡意(當然偶爾也會有) 而是來源於”感官“上 對「真實」體驗的缺乏 對錯 這世上沒有必然的事 沒有絕對 只有相對 所以 沒有絕對的存在 也必然 人 有序
Thumbnail
“我是說,其實是” 偷換概念的核心意思是 把錯的觀念「偷渡」到 一個「通順」的邏輯中 那樣的行為,就叫做『偷換概念』 這種行為,”經常“ 不是出於惡意(當然偶爾也會有) 而是來源於”感官“上 對「真實」體驗的缺乏 對錯 這世上沒有必然的事 沒有絕對 只有相對 所以 沒有絕對的存在 也必然 人 有序
Thumbnail
在黑白思維裏,答案大於過程,所有思考就只是得到選擇題最終答案的方法。這種模式善用同一思維概括所有事情,把不同問題設置爲只有兩個選項的選擇題,為答案建造捷徑,為事件找出結論,為思考設下框架。
Thumbnail
在黑白思維裏,答案大於過程,所有思考就只是得到選擇題最終答案的方法。這種模式善用同一思維概括所有事情,把不同問題設置爲只有兩個選項的選擇題,為答案建造捷徑,為事件找出結論,為思考設下框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