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換概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人


“我是說,其實是”

偷換概念的核心意思是

錯的觀念「偷渡」到

一個「通順」的邏輯

那樣的行為,就叫做『偷換概念』

這種行為,”經常“

不是出於惡意(當然偶爾也會有

而是來源於”感官“

「真實」體驗的缺乏




對錯

這世上沒有必然的事





沒有絕對


只有相對


所以


沒有絕對的存在


也必然


不會有相對



其實,這是一個聽起來很像詭辯,實際上,是個滿真實的「邏輯」,現在許多人談論”邏輯“二字時,都有一個根本性錯誤,就是,任何事物一定都有個”從屬關係“,以及「前因後果」


但,當他們談到邏輯時卻不自覺的,把『邏輯』的”根本性質“,也就是屬於這件事的「屬性」給徹底忘掉,甚至是否定,尤其是,說到”社會議題“,政治,人文相關領域時特別容易這樣




路






這是我最怕



也最愛談論的議題



事實是,許多時候

不能把人當人看,而是要看做是一個問題

並且,不是”議題“

『題目』


這個東西更深層的是

往往會牽扯到宗教,靈性

至少是哲學


其實,要給它什麼標籤不重要

畢竟,名字”都是人取的“


關鍵是

求甚解,或是「敢犯錯」

很多東西,不可能”沒有脈絡“的去講它


因為,如果沒有一個”支點“

基本上,怎麼講都是「亂想」

也根本”無規則“可言




人類

人類



小灰人





這是灰人的陰謀



灰人只是打個比喻,或是玩笑,實際上是,千萬不要『被自己的聰明才智所愚弄事情永遠,都是有一個範圍的定則,從微積分,到“博弈論”,從古典西方哲學,到心經


一切的一切,最終,講的都是一個“絕對”的“對應”關係,在理解不深時,會因為,剛從“非黑即白”的領域,跳入相對的維度,而驚為天人的認定,這世上,並沒有絕對真理,絕對角度,絕對定則


這種東西,一般有念點書的人都很容易接受,但實際上,如果,再從“相對”的領域,往後退一步,會發現「無限」的存在,而這某方面,接近於混沌,也就是”無序“


但,如果,又再想下去會發現



無序的相對就是



有序



有序裡面,有一切最早被拋棄的”是非黑白“

也有著,完全屬於每個人

自我所定義

「絕對領域」


所以,任性的”我就是如此“

其實,也是真理的一部分


然後,也必然的

那會被否定

否定一件事的同時,也必然肯定了兩件事

事情原先存在的真實性


以及




那個否定它的



必然性



不然一切何以成立



又為什麼發生




路


我非常清楚,這已經聽起來

像是“胡言亂語”了

感受是簡單的,它存在於我的身心

但要描述出來,就很考驗表達能力

所以說,偷換概念

其實之所以能存在

就是靠一種“飄渺感“

表面上,是以一種「謙卑」

出現在世人面前

但實際上,骨子裡是一種





打死


不為自己的結論


乃至行動負責


的一種東西




運動

運動



快樂



快樂是什麼



有些事情,我很同意,也很確定每個人看出去的世界都不一樣感官感知到的事情,都會有所落差,但是,如果下一句接的是,”所以 沒有什麼事是一定的“,我就無法同意


我認為,感知當然是主觀的,就像我的體驗,也影響我的理解,說這代表所有人事物的感受嗎,我覺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但我還是會講


為什麼




因為



又不知道別人的眼中



是不是看見路上有恐龍




101

101


事實是,早想不一定就是對

想得多,又何嘗不是”雜念紛飛“

回到眼前,專注此刻

難道,有那麼多“揣測”嗎

事情的本質善惡,邏輯

其實,再清明不過

”從屬關係“是程式語言架構裡的東西

每個子類別,都會繼承”父類別“屬性





類別從屬




很多概念,就是自從認識了電腦之後,才發現,在至少軟體的世界裡每個東西,都是有規則的,如果判斷式不過,根本無法進迴圈


加上我本身,一直覺得,”無規矩“,「何以定方圓」

並且,心底很明白

生仰賴死,無也依賴”有“而存


如果扯到人,每件事都會變得“講不完,甚至連「談」,都無法開始

我個人覺得,這樣的結果,就是一個”停滯“

甚至是「死亡」的生命


只可惜,一切絕不是死亡的




因為





你正在看文字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世紀糟糕戰士的沙龍
14會員
32內容數
我要幫助人,因為那些人需要正確的學習資源,我有些方法能終結人類身心方面的痛苦,雖不見得完整,但稱得上很有用
2023/06/15
在這個世界上 許多時候,我們會下意識,習慣性的將符合「受害者」形象的人“自動歸類” 為弱者,而武斷的,以刻板印象來看,將表面上「看起來」較為強勢的人,定義為壞蛋,或加害者 這本質很扭曲,但卻極端符合人性,某種程度上,甚至非常「直覺」,就像強尼戴普的離婚案,多數人在一開始「傾向」認定安柏才是對的一方,
Thumbnail
2023/06/15
在這個世界上 許多時候,我們會下意識,習慣性的將符合「受害者」形象的人“自動歸類” 為弱者,而武斷的,以刻板印象來看,將表面上「看起來」較為強勢的人,定義為壞蛋,或加害者 這本質很扭曲,但卻極端符合人性,某種程度上,甚至非常「直覺」,就像強尼戴普的離婚案,多數人在一開始「傾向」認定安柏才是對的一方,
Thumbnail
2023/05/20
你必須學著去適應它 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你要學會去適應這個環境」,學著 “融入” 大家,但實際上,對於任何人,任何一個有獨立意識的生命個體而言,究竟,是讓他毫無保留的做自己比較好,還是要委曲求全,逼迫自己去迎合這個大環境 這篇一樣要延續「身心健康系列」這個主題,我大概再寫個一兩篇,就會暫時結束這
Thumbnail
2023/05/20
你必須學著去適應它 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你要學會去適應這個環境」,學著 “融入” 大家,但實際上,對於任何人,任何一個有獨立意識的生命個體而言,究竟,是讓他毫無保留的做自己比較好,還是要委曲求全,逼迫自己去迎合這個大環境 這篇一樣要延續「身心健康系列」這個主題,我大概再寫個一兩篇,就會暫時結束這
Thumbnail
2023/05/16
看醫生 這其實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話題 不得不說,生活中,大多數的疾病或症狀,我們還是必須求助專業醫生,也只有這樣做,才是最正確的,但是,關於身心症方面,應該如何去「看醫生」,其實,不少人都不是真的清楚 一樣先聲明,這一切都僅是我的個人經驗,無需負責,也只要參考就行,關於身心症,我曾經因緣際會去過三
Thumbnail
2023/05/16
看醫生 這其實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話題 不得不說,生活中,大多數的疾病或症狀,我們還是必須求助專業醫生,也只有這樣做,才是最正確的,但是,關於身心症方面,應該如何去「看醫生」,其實,不少人都不是真的清楚 一樣先聲明,這一切都僅是我的個人經驗,無需負責,也只要參考就行,關於身心症,我曾經因緣際會去過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今天在tiktok看到一個影片,他談到如何看穿事物本質。看到這個影片,我就想到以前上課時,老師有跟我們說,它就是現象背後的現象。 我們每個人都會說話,可是,在說話的過程當中,它有兩種意義,一個叫做語言,一個叫語意。語言是指說話的表面,而語意是它的意思。 比如說,你有一天找對方一起吃飯,但是,對方回答
Thumbnail
今天在tiktok看到一個影片,他談到如何看穿事物本質。看到這個影片,我就想到以前上課時,老師有跟我們說,它就是現象背後的現象。 我們每個人都會說話,可是,在說話的過程當中,它有兩種意義,一個叫做語言,一個叫語意。語言是指說話的表面,而語意是它的意思。 比如說,你有一天找對方一起吃飯,但是,對方回答
Thumbnail
很遺憾的 結論是,當你縱身跳入 去探討過往,並試著從中理清思緒 你什麼東西也不會得到 並且,還會越看越混亂 同樣的,當我集中精力 用心,想辦法,讀懂各式各樣的論點 卻也忽然發現 我根本什麼都看不懂 現實 光是什麼是現實 就難以定義 或是辨認 甚至看出 這句話 本身就是鬼話一句 這種東西,又會不自覺陷
Thumbnail
很遺憾的 結論是,當你縱身跳入 去探討過往,並試著從中理清思緒 你什麼東西也不會得到 並且,還會越看越混亂 同樣的,當我集中精力 用心,想辦法,讀懂各式各樣的論點 卻也忽然發現 我根本什麼都看不懂 現實 光是什麼是現實 就難以定義 或是辨認 甚至看出 這句話 本身就是鬼話一句 這種東西,又會不自覺陷
Thumbnail
看到一篇整理邏輯謬誤的文章,覺得很不錯。翻成中文分享。 原文是英文的,原文在此 「Logical Fallacies」。 為什麼我會覺得這篇文章很有趣? 主要我們日常接觸到非常多的信息,很多時候這些信息是特意被編輯過,想要誤導我們來達成某些目的。若信息接收方沒有多加思考,有可能就被騙。 杭特
Thumbnail
看到一篇整理邏輯謬誤的文章,覺得很不錯。翻成中文分享。 原文是英文的,原文在此 「Logical Fallacies」。 為什麼我會覺得這篇文章很有趣? 主要我們日常接觸到非常多的信息,很多時候這些信息是特意被編輯過,想要誤導我們來達成某些目的。若信息接收方沒有多加思考,有可能就被騙。 杭特
Thumbnail
“我是說,其實是” 偷換概念的核心意思是 把錯的觀念「偷渡」到 一個「通順」的邏輯中 那樣的行為,就叫做『偷換概念』 這種行為,”經常“ 不是出於惡意(當然偶爾也會有) 而是來源於”感官“上 對「真實」體驗的缺乏 對錯 這世上沒有必然的事 沒有絕對 只有相對 所以 沒有絕對的存在 也必然 人 有序
Thumbnail
“我是說,其實是” 偷換概念的核心意思是 把錯的觀念「偷渡」到 一個「通順」的邏輯中 那樣的行為,就叫做『偷換概念』 這種行為,”經常“ 不是出於惡意(當然偶爾也會有) 而是來源於”感官“上 對「真實」體驗的缺乏 對錯 這世上沒有必然的事 沒有絕對 只有相對 所以 沒有絕對的存在 也必然 人 有序
Thumbnail
理所當然 變成沒有一定 雖然這樣講很奇怪 不是本來就是多元 且事情有很多角度嗎 這種事情,其實「是」,也不是,怎麼說呢? 其實,問題的主要核心,從不再於『武斷』與否 以及,是否有很多角度 亦或是,「要不要包容」的問題 而是,事情的『本質』「基礎」邏輯是什麼 這種東西,或許要從比較理科 事實 是
Thumbnail
理所當然 變成沒有一定 雖然這樣講很奇怪 不是本來就是多元 且事情有很多角度嗎 這種事情,其實「是」,也不是,怎麼說呢? 其實,問題的主要核心,從不再於『武斷』與否 以及,是否有很多角度 亦或是,「要不要包容」的問題 而是,事情的『本質』「基礎」邏輯是什麼 這種東西,或許要從比較理科 事實 是
Thumbnail
新世界 就某方面來說 如果一個單位,組織,要進行真正的「洗腦」,以及『認知作戰』,通常不會只僅限於政治領域,或是只站在自己的立場講話,這個大前提,雖然看似簡單,基礎,甚至有些人會說『本來就是這樣』,但實際上,它卻容易被「忘記」 就已經,某種程度達成它的階段性任務了 就算,你不認同劇情所傳達的價值觀
Thumbnail
新世界 就某方面來說 如果一個單位,組織,要進行真正的「洗腦」,以及『認知作戰』,通常不會只僅限於政治領域,或是只站在自己的立場講話,這個大前提,雖然看似簡單,基礎,甚至有些人會說『本來就是這樣』,但實際上,它卻容易被「忘記」 就已經,某種程度達成它的階段性任務了 就算,你不認同劇情所傳達的價值觀
Thumbnail
“ 存在即是合理,可存在或者不存在,始終是個問題。 ” 一個饒舌中同時符合邏輯與文字遊戲成立的條件句,經展開層層的排列組合之後通透成明。 就從表達者的闡述邏輯必不受限於接收者的既成認知開始,在意識自由的前提下,出現多發性衝突視為可預期又不可避免的必然。周知道真實世界根本不存在什麼理所然後當然,畢竟就
Thumbnail
“ 存在即是合理,可存在或者不存在,始終是個問題。 ” 一個饒舌中同時符合邏輯與文字遊戲成立的條件句,經展開層層的排列組合之後通透成明。 就從表達者的闡述邏輯必不受限於接收者的既成認知開始,在意識自由的前提下,出現多發性衝突視為可預期又不可避免的必然。周知道真實世界根本不存在什麼理所然後當然,畢竟就
Thumbnail
顛倒 云何審慮所緣-我們是怎麼樣思及、詮解導致某一結果的種種因果、因緣途徑?
Thumbnail
顛倒 云何審慮所緣-我們是怎麼樣思及、詮解導致某一結果的種種因果、因緣途徑?
Thumbnail
刑法上的錯誤,就是指「客觀情狀與主觀想像的不一致」。其實錯誤的種類有很多種,除了之前提過的「事實面錯誤」和「法律面錯誤」之分類外,事實面錯誤又可進一步區分為:發生在構成要件上的「構成要件錯誤」,和發生在阻卻違法事由的「容許構成要件錯誤」;再者,依照行為人想像之不同,又有一般跟反面錯誤之別。
Thumbnail
刑法上的錯誤,就是指「客觀情狀與主觀想像的不一致」。其實錯誤的種類有很多種,除了之前提過的「事實面錯誤」和「法律面錯誤」之分類外,事實面錯誤又可進一步區分為:發生在構成要件上的「構成要件錯誤」,和發生在阻卻違法事由的「容許構成要件錯誤」;再者,依照行為人想像之不同,又有一般跟反面錯誤之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