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發掘我的總編輯,和生養我的媽媽一樣,名字中都有個「春」字。她們帶給我的感受,也都是春天獨有的,譬如一掃陰霾的旭日、也譬如涼暖拂面的清芳。

我和總編輯只見過兩次面、我和我媽每次會面,雙方都禁不住心底的懷疑:真是不如不見。神奇的是,她們對我的了解,彷彿從第一面起,就深深穿透了虛張的表象,而直達我遮掩的心房。

原本我是想要晚一點再寫這個故事,直到最近在解讀諮詢時,遇上了一些朋友,他們既有創作才情,也耕耘不輟。然而,路途總是不盡理想、彎彎繞繞,感覺比被人生丟包更絕望的事是,自己守護多時的心血結晶,恐怕乏人問津、有行無市。

這使我回想起和總編輯交付第一篇初稿的情景。

總編輯是我見過最尊重創作的守門人,請我不必拘泥於自己提出來的大綱,因為文字有它的生命和去向,她經手過很多創作者,當文字的自主意識甦醒,其實會附予敘事全新的架構和面貌。

我很躊躇、也很洶湧。想寫的章回,有好多好多。

遠在那時,總編輯就斷言,「我有預感,妳會把這本書寫成文學小說。」我當時不明白書市的艱難和規矩,只當總編輯神機妙算。「妳放開懷來寫,到時我們會和通路溝通上架的書目類別。」

挑燈夜戰了兩周多,反覆增刪,無數字眼改了又改,結構也跟著重組變換。我寫了一個跟我真實姓名有關的故事。老實講,我從來沒有喜歡過自己的中文名字,儘管它是家族破格給予我的禮物。當中卻有太多事與願違、名不符實。

幾天後,收到總編輯的回覆,那天冷得凍骨,還飄著細雨。

信件一開頭,總編輯就為她的晚回而道歉。因為掙扎的緣故。看到這裡,我的心臟嘎然靜止,就這樣傻愣在路口,遲遲沒有往下看的勇氣。直到停在對街的先生,對我鳴放了兩聲清脆的喇叭。

上了車,還是孬得不敢揭曉謎底。嘴裡不斷叨唸著完了完了完了,心裡的想法是,被總編輯退稿,我可以去死了。

先生看不下去,替我讀完那封信。臉上的表情如同摩西分海,一邊是展現「人家專業的啊,我認為總編輯講得很對」的正義之聲,一邊是想要安慰家裡河東獅「無論如何,我覺得妳寫得很好」的求生意志。

那封信,如今看來,還是讓我感念萬分。總編輯的意思,使我看清了書寫的本質,也讓我重新檢視初衷。

就書寫的調性而言,我有著極強的文學性筆觸,這是很好的天賦。但是,市場對於文學書的胃納量不大,想要跨過這個門檻,得先從別條路開始經營,爭取文學獎項、好建立起自己的知名度。

「市場的現實如此,但,如果妳確定想要出一本文學書,我們絕對支持妳。」信末,總編輯下了這個令我咋舌的結論。她思量再三,不想屈撓我的原始意志,也許前路漫漫,很難賣座,出版社仍然願意支持。

換我陷入了長考。說是思考,頭腦介入的成分不高,更多的時候,是自己和自己的對話。我很感謝這個過程,幫助我揭開夢想的紅蓋頭,看看自己想嫁出去的,究竟是甚麼樣的新婦。

文學,確實是我的畢生追求。我創作的標的,因為人類圖的學習與探索而生根。和在文壇上聲名大噪相較,我更希望自己能夠細水長流。我渴望的不是大眾的關注,而是透過這一本書,讓大家重視內在的關照。

所以,我願意以文學的筆觸,揭發自己更多不曾在此言說和碰觸的真實。但我沒有想要炫示自己的文筆,證明可以在文壇立足。

確立這個定調之後,迎接我的,是對我這樣一個臉皮薄、耳根硬、自信心嚴重不足的創作者,最重磅的衝擊。

是的,我又被退了很多次稿。簡直難以置信,這可是我仰賴半生、唯一的一點本事了呀。總編輯一度擔心我心碎滿地、就此封筆。我邊哭邊笑地回信,我不會放棄的。請放心。但心裡對自己的本事直打問號,每一天,進入寫書模式時,都要鼓起吃奶的力氣,不斷拍打雙頰雙手,告訴自己,要堅持下去。這是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儘管有些過程很討厭,也是因為這樣,更顯現出真正的喜歡,可以不辭勞苦、抵死不退。

總編輯的退稿,亦每一次都有巧思。她訓練我成為一個夠格的創作者。有些盲點,是我過去從來不曾思考過的。我以為,會寫,就是最大的資格。

我錯了,總編輯優先替我打掉「想寫出令人驚艷的文章」的刻意心態,而是充分表達個人的情感和感動,「若要讓讀者感受到溫暖,那必然也是你對自己有愛、同情、憐憫與理解」。我很佩服總編輯的洞燭入微,她對人類圖未有太多涉獵,偏偏一眼就點出我修習得還不夠透徹的功課。

再者,總編輯也要求我的精準與實誠,如果耗去太多篇幅描述細節和過程,不僅讀者容易喪失耐心,也顯見我還沒做好心理準備,袒誠面對曾經發生的事。所謂的下筆練達,是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悠遠,不必費心臨摹山岳險阻,關鍵是掌舟人如何心隨境轉,覺昨非而今是。

經過了個把月的練筆,我發現自己有了一些進步。能夠兩百字寫完的段落,絕不拖延到五百字。懂得在鋪陳和斷點之間,給予讀者喘息和期待的空間。當總編輯回信說我寫的故事好好看,令她目不轉睛、甚或有淚時,我趴在桌子上大哭特哭,覺得自己逐漸履行書寫的初心,打動了一顆原本對我、也對這門知識陌生的人,願意心同此感。

這篇文章,寫給替我帶來春天的總編輯,也寫給正在找尋春天的創作人。春天,總是不易,披掛著厚重的冬雪,迎面偶晴時雨的節氣,身心越是感受涼薄,越是提醒我,唯有抱持著對自己深切的愛、相信、理解、悲憫,我的創作,才能穿越苦寒,讓讀者感受到四季盡皆春的好時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裡的人類圖的沙龍
183會員
286內容數
2025/04/19
這一陣子,養成了一個新的習慣,全拜最新閱讀的〈我得了不想上班的病〉一書所賜。 因為上班的時間比較彈性,早上,等先生孩子出門之後,我會利用清洗早餐杯盤的零碎時間,來替自己準備午餐和晚餐的便當。
2025/04/19
這一陣子,養成了一個新的習慣,全拜最新閱讀的〈我得了不想上班的病〉一書所賜。 因為上班的時間比較彈性,早上,等先生孩子出門之後,我會利用清洗早餐杯盤的零碎時間,來替自己準備午餐和晚餐的便當。
2025/04/11
「今天,成為自己」,是我籌備多時的podcast節目,也是歷經去年震盪起伏之後,我認真想為自己做的一件事。 開始時,我對這個節目抱持許多期待,就像是寫書一樣,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幫助到類似處境的朋友,更渴盼第一本書大賣特賣。
Thumbnail
2025/04/11
「今天,成為自己」,是我籌備多時的podcast節目,也是歷經去年震盪起伏之後,我認真想為自己做的一件事。 開始時,我對這個節目抱持許多期待,就像是寫書一樣,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幫助到類似處境的朋友,更渴盼第一本書大賣特賣。
Thumbnail
2025/04/05
每回看崇義老師 李崇義/Charles Lee的書,總是會勾起許多深埋在往事裡的談話記憶。那些談話,都不是很愉快,最後也直接或間接導致關係的崩解及離散,隨著時間過去,變成不願觸碰的傷痂。
2025/04/05
每回看崇義老師 李崇義/Charles Lee的書,總是會勾起許多深埋在往事裡的談話記憶。那些談話,都不是很愉快,最後也直接或間接導致關係的崩解及離散,隨著時間過去,變成不願觸碰的傷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前兩天,我在圖書館巧遇一位媽媽朋友,他們全家一起出來借書。當時,我正曲著我的右膝,左邊大腿上頭疊著一落書,是從文學類的年度新書架上抽取出來的,我想挑幾本散文集帶回家,作為近日寫作困頓處境的提神醒腦劑吧。朋友輕輕出聲喚我,我一抬頭,便驚喜地笑了,怎麼能夠這麼巧啊。座位移到她身旁去,她跟我說起早上聽即將
Thumbnail
前兩天,我在圖書館巧遇一位媽媽朋友,他們全家一起出來借書。當時,我正曲著我的右膝,左邊大腿上頭疊著一落書,是從文學類的年度新書架上抽取出來的,我想挑幾本散文集帶回家,作為近日寫作困頓處境的提神醒腦劑吧。朋友輕輕出聲喚我,我一抬頭,便驚喜地笑了,怎麼能夠這麼巧啊。座位移到她身旁去,她跟我說起早上聽即將
Thumbnail
在寫的過程中覺察到的,我就寫下來,也標註了日期: ●我有被愛,只是我自己不知道、不承認 在寫【三】原生,「媽媽」的時候,突然想到,媽媽是愛我的,只是她的動作、行為、說的話不妥當,意思是不友善的,就是「不正確」,所以我只注意到她這點,也一併將她的愛一起抹除掉。其實,她的愛是愛,動作、行為怎樣是另一回事
Thumbnail
在寫的過程中覺察到的,我就寫下來,也標註了日期: ●我有被愛,只是我自己不知道、不承認 在寫【三】原生,「媽媽」的時候,突然想到,媽媽是愛我的,只是她的動作、行為、說的話不妥當,意思是不友善的,就是「不正確」,所以我只注意到她這點,也一併將她的愛一起抹除掉。其實,她的愛是愛,動作、行為怎樣是另一回事
Thumbnail
發掘我的總編輯,和生養我的媽媽一樣,名字中都有個「春」字。她們帶給我的感受,也都是春天獨有的,譬如一掃陰霾的旭日、也譬如涼暖拂面的清芳。
Thumbnail
發掘我的總編輯,和生養我的媽媽一樣,名字中都有個「春」字。她們帶給我的感受,也都是春天獨有的,譬如一掃陰霾的旭日、也譬如涼暖拂面的清芳。
Thumbnail
今年,是豐收的一整年,各種豐收。 上半年,原本我任職於某大學,專任心理師的工作豐收無比,一大堆計畫與評鑑接踵而來,永遠處理不完的代辦清單,只是這豐收我招架不住,讓我家庭與工作兩頭燒,只好一鍵刪除了這份工作。 下半年,我離開了專職工作,進入兼職接案工作的生涯,發生了許多好事,迫不及待與大家分享: 出版
Thumbnail
今年,是豐收的一整年,各種豐收。 上半年,原本我任職於某大學,專任心理師的工作豐收無比,一大堆計畫與評鑑接踵而來,永遠處理不完的代辦清單,只是這豐收我招架不住,讓我家庭與工作兩頭燒,只好一鍵刪除了這份工作。 下半年,我離開了專職工作,進入兼職接案工作的生涯,發生了許多好事,迫不及待與大家分享: 出版
Thumbnail
這是開點評直播時遇到的事情。 有一位來自香港的作者,在點評活動投稿了一篇短篇作品,雖然因為直播時間有限的關係,沒能看完,但從賞析到的部分,已經充分感受到作者對於現實的無奈與憤慨。 作者想將現實中難以實現的展望,在創作的世界中成真,也正因為如此,劇情之中有些展現部分就顯得過於殘酷,讓當時的我頓時不知該
Thumbnail
這是開點評直播時遇到的事情。 有一位來自香港的作者,在點評活動投稿了一篇短篇作品,雖然因為直播時間有限的關係,沒能看完,但從賞析到的部分,已經充分感受到作者對於現實的無奈與憤慨。 作者想將現實中難以實現的展望,在創作的世界中成真,也正因為如此,劇情之中有些展現部分就顯得過於殘酷,讓當時的我頓時不知該
Thumbnail
這不是一個「人人都是了不起的文學家」的年代,言之無物能擁有大量粉絲,隨便寫個食記、貼張貓照寫三行字,都有人抖內、有熱度的人多的是。一旦一遇到「我到底寫得好不好」這個問題,要不拿那些賣弄文字能力的來比,要不就老拿那些有人氣沒內容的嚇自己,「自己」都被拋到外太空去了。
Thumbnail
這不是一個「人人都是了不起的文學家」的年代,言之無物能擁有大量粉絲,隨便寫個食記、貼張貓照寫三行字,都有人抖內、有熱度的人多的是。一旦一遇到「我到底寫得好不好」這個問題,要不拿那些賣弄文字能力的來比,要不就老拿那些有人氣沒內容的嚇自己,「自己」都被拋到外太空去了。
Thumbnail
「文章和人生都需要『校正』。」 出社會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出版社擔任編輯,至今約有兩年半的時間。經歷了諸多磨練,這幾天心有所感,便梳理一下這份工作對我個人而言的心得體會。
Thumbnail
「文章和人生都需要『校正』。」 出社會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出版社擔任編輯,至今約有兩年半的時間。經歷了諸多磨練,這幾天心有所感,便梳理一下這份工作對我個人而言的心得體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