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編輯絮語|校對的修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出社會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出版社擔任編輯,至今約有兩年半的時間。經歷了諸多磨練,這幾天心有所感,便梳理一下這份工作對我個人而言的心得體會:

校對的修行


完美主義者作為編輯,鐵定很常崩潰,一旦看見沒有發現的錯字或版面、圖片上的錯誤,又或者看見作者或譯者交來「完全不行啊這什麼東西」的內容,經常是「無語問蒼天」或者「(在心中)抱頭吶喊貌」。
有一陣子過不了「自己」這關──當自己的能力、技術還不足以達到完美的時候──便對自己喪失自信,沮喪的樣子甚至讓不少要好的同事很擔心我。不過,我最近也漸漸體認到:敗也,完美主義;成也,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者作為編輯,在每一次的校對過程中,多發現一個錯誤並予以改正,或者為了讓一本書更有價值而與美編一起在細節上努力,那樣的喜悅和滿足也是不言而喻的。可說真的,一本書不可能完美,正如人不可能完美一樣,而「完美主義」就是會讓我想要「趨近完美」,覺得那樣「明知不可而為之」的全力以赴的過程與境界很美,而我是那樣全神關注地投入於所做之事,那樣對所做之事如同匠人一樣要求在乎。
總會長牧師說過一句箴言:「文章和人生都需要『校正』。」
其他人看了也許只是無奇地頷首,可是我看了,感受就像公主隔著好幾層厚棉被依然感受得到豌豆造成的異物感一樣。說實話,我讀到這句箴言最先的反應是難受,因為實際上,無論是文章還是人生,都是校正不完的。
不過,也是在最近,我體會到:就是在這樣反覆、不斷的校正過程中,我慢慢變得越來越理想,換言之──是過去那些很大的缺點慢慢縮小了。比如我徹頭徹尾是個浪漫、感性、隨興而有一身傲骨的人,偏偏「編輯」這個身分、這種職業,就是不容許「應該、大概、可能、我感覺、自以為……」
因為我自己犯過「書籍印錯」的錯誤,便更深刻地體認到「白紙黑字」的重量;一旦沒有發現錯誤,一旦得過且過,哪怕是一個部首或一個標點的錯誤,付印之後就沒有「返回」的餘地。完全沒有。而且一印就是數以百、千計的印量……
當自己開始要求精準或完全,發現錯誤率隨之明顯減少的時候,我自己好像多了另外一種面貌,好像本來只能在水裡游的生物突然多了肺可以在陸地生活一般(生存能力變強了?),人生或將隨之開闊起來。
日劇《校對女王》劇照。(網路圖片)

以文為生


在出版社工作,我才意識到我這輩子與「文字」脫離不了關係;以文為生,不只是我憑藉著文字相關的能力賺錢,有時候我感覺「文字」猶如氧氣,我生活之運作高度仰賴於它。
我直到大學畢業以前,其實不怎麼把自己在文學的特質放在心上。長期以來有一種誤解,覺得多數人只要多寫、願意寫、認真寫,也能寫出與我相當的文章或句子。不過當我回顧過往種種:
為什麼國小某師願意利用午休時間特別指導我寫作,而不是別人?
為什麼國中作文比賽,派我參加而不是別人?
為什麼高中考作文,同學們寫得那麼痛苦,我卻樂在其中?
為什麼大學寫報告,明明規定寫三千字就好,我卻能非常樂意地寫破一萬字、直到把所思所想都寫盡了?
為什麼牧師看到我在臉書上隨意發表的生活感想文,就邀請我加入團契的網路宣傳部門幫忙寫文案?
為什麼我寫文案總是可以寫得比別人快?
為什麼會被不同的人問:「你怎麼寫得出那種句子」「你怎麼想得到可以那樣寫」?為什麼總有一種感覺,只要想寫,只要去寫,就好像可以寫出一個宇宙?……
寫這段話並沒有自大的意思。我只是加倍體認到,我珍惜自己才華的唯一方式,就是更「使用」它,如此才不枉費上帝賜予我的銀子。
所以,即使社畜生活遠比學生時代受限和忙碌,我反而更勤勞地筆耕。我在兩年內寫的文章,加起來比我大學四年寫的都還要多,而且文類跨越散文、新詩,甚至寫起小說來。
「文字是橋梁,也是媒介,會將傳遞正念與善意作為一生志業。」──近日寫給教授的回信上如此厚顏寫道。
我想自己會寫到生命終了那一刻,直到再也提不了筆,直到再也敲不下一個鍵。
我回報上帝賜予此天賦的唯一方式,就是終其一生都不浪費這個才能。

理性與感性與君子不器


既然我能寫作,同時也是編輯,就意味著我時常要切換不同的頭腦做事。前者可以在「常識」的疆界內,盡其所能地發揮想像力;後者卻必須講究邏輯和正確性。
我覺得在感性的天性上,讓自己的理性也慢慢發展、成熟起來,並期待有朝一日可以切換自如,非常有趣而值得期待。
說「編輯」可以不用事事專精,但好像需要什麼都知道一點、都會一點似乎不為過。我特別喜歡《論語.為政》說「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學識淵博,不會像器物一樣,只有一種用途;比喻人多才多藝。
如果未曾在出版社工作,我不會知道我也可以做到如下事情(姑且不論做得好不好哈哈):
上廣播和直播說書(從一開始非常緊張到現在可以淡定對答)、說故事給小朋友聽(從一開始不知道如何跟小朋友相處,到現在就算故事亂講一通也能跟孩子交流)、苦力搬書開發票倉庫盤點(從一開始時常開錯發票算錯錢,到不會出太大的簍子;從一開始不會用手推車,到現在可以像漢子一樣搬書,甚至可以勉強在倉庫裡飛簷走壁)、辦活動籌備主持樣樣來(雖然還是會怯場,行政的事情還是有點苦手)……如果我因為畏難、畏苦而不去做,最後就不會知道其實自己其實做得到耶。
作為編輯,也會有一些有趣的體驗,比如有時候很像作者的經紀人,或是心理諮商師……因為什麼事情似乎都要會一點、做一點,要是被人忘記自己的本業其實是「編輯」的話,好像可以理解而露出「ˊUˋ」這種安詳、寬容的表情。
過程真的像在沖瀑布一樣。
不過,不管怎麼樣,還是好好歷練了一番,因而有種「圓滿」的感覺,好像收一收包袱往肩上一扛,就可以啟程邁向下一座山。
寫於2021.10.29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5會員
10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鴿白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家店可以不花大錢裝潢,也不需要頂級的用料,偏偏有一些細節讓我很在意。比如一家店的菜單,我認為菜單幾乎就是第二門面,會給客人留下非常直接、鮮明的印象。比起菜單上的選擇,我更注意菜單呈現的邏輯、版面設計,還有最重要的──菜單的紙質。
好奇怪,總覺得自己看待和衡量世事的標準好像板塊一樣悄然不覺地位移,碰撞再碰撞。 碰撞再碰撞。 這興許是一件好事也說不定?
拖稿N年,今年一定得寫出來。難產的原因並非沒有靈感,也不是因為與爸爸感情疏遠,而是因為薛家父女相處的模式也許跟一般家庭不大一樣,以致我一直無從下筆,或者要面對這樣的事實至今還是感到有一點難為情。               關於爸
往返家鄉與城市,隨車速不停變換的風景總是提醒著我時空的變化,在這段過程裡,同時也進行著我「變身」的儀式,關於:「我」以怎樣的姿態經營生活,又如何待人接物,還有每天的目標是什麼。雖然這樣的感受對於家鄉就在城市裡的人,或逕自在家鄉求學與工作的人有些陌生,然而空間的轉換,一向是我重新定義自己的機會。
「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這是目睹此景,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句話。然後,我感受到死亡身側的生之美。
媽媽不在家,這幾天我入主主臥房。昨天晚上,我躺在主臥房的雙人床上,聽著夜裡呼嘯的風雨聲,既睡又醒,在黑暗中恍恍惚惚。眼睛閉著,忽然感受到身側有動靜,卻不知道從何而來。 我以為自己是在做夢。 眼睛閉著,好像有走獸經過,其鬆厚的毛髮與我擦身,呼呼地噴著鼻息,非常靠近。我以為自己是在做夢。
一家店可以不花大錢裝潢,也不需要頂級的用料,偏偏有一些細節讓我很在意。比如一家店的菜單,我認為菜單幾乎就是第二門面,會給客人留下非常直接、鮮明的印象。比起菜單上的選擇,我更注意菜單呈現的邏輯、版面設計,還有最重要的──菜單的紙質。
好奇怪,總覺得自己看待和衡量世事的標準好像板塊一樣悄然不覺地位移,碰撞再碰撞。 碰撞再碰撞。 這興許是一件好事也說不定?
拖稿N年,今年一定得寫出來。難產的原因並非沒有靈感,也不是因為與爸爸感情疏遠,而是因為薛家父女相處的模式也許跟一般家庭不大一樣,以致我一直無從下筆,或者要面對這樣的事實至今還是感到有一點難為情。               關於爸
往返家鄉與城市,隨車速不停變換的風景總是提醒著我時空的變化,在這段過程裡,同時也進行著我「變身」的儀式,關於:「我」以怎樣的姿態經營生活,又如何待人接物,還有每天的目標是什麼。雖然這樣的感受對於家鄉就在城市裡的人,或逕自在家鄉求學與工作的人有些陌生,然而空間的轉換,一向是我重新定義自己的機會。
「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這是目睹此景,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句話。然後,我感受到死亡身側的生之美。
媽媽不在家,這幾天我入主主臥房。昨天晚上,我躺在主臥房的雙人床上,聽著夜裡呼嘯的風雨聲,既睡又醒,在黑暗中恍恍惚惚。眼睛閉著,忽然感受到身側有動靜,卻不知道從何而來。 我以為自己是在做夢。 眼睛閉著,好像有走獸經過,其鬆厚的毛髮與我擦身,呼呼地噴著鼻息,非常靠近。我以為自己是在做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寫作過程中遭遇的挑戰,特別是與編輯相關的經驗。作者分享了對於編輯工作的看法,指出這是一門需要不斷培養的技藝,並且強調了堅持創作的重要性。文章中提到,即使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創作者仍需透過行動來解決問題,並且借鑒他人的經驗來提升自我。這不僅是寫作的過程,也是文化傳承的延續。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改稿真的不是一件需要太多情緒的事,把錯的挑出來、改掉,就這麼簡單!很少有什麼「大錯」需要去爭執誰對誰錯。不過真的滿多時候鬼遮眼或是偶爾真的會發生某種「明明前一版是對的,這一版居然是錯的」的鬼故事,把問題找出來解決就好!
  貴安,這篇來簡單推廣「校稿」這件事。   校稿,不單單只是「抓錯」、「校正」、「修潤」、「閱讀」的行為,而是一種轉換作者與讀者視角的思考、一種全方位的分析、一種精益求精的過程、一種吹毛求疵的堅持。   如果要我說,校稿的缺點是什麼,那我能想到的唯一,即是「很花時間」。   作品非一日可成,
據我的觀察,一個有強烈企圖心又有組稿和撰稿能力的編輯,在離開出版社以後,他們多半會嚐試編纂或編譯工作,以此克服眼高手低的困境。與此同時,如果真能實現意到筆到如意所至的話,那麼這位編書高手其實力已不遜於普通的作家了。   毋需贅言,這種說法只是普通常識,不過,我知道好鬥和投機者仍要提出反駁的。文友
Thumbnail
完美主義者在職場中常常遇到因為對自己的成品有太高要求而造成拖延的問題。然而,職場需要的是團隊合作而非個人秀,並且時代的快速變遷要求我們適時完成並不斷改進。學會放下完美主義執念,給自己一個截止時間,在此之前不斷優化,並接受不盡如人意的成果,這樣能讓完美主義者克服拖延並不斷成長。
Thumbnail
編輯,真的不是只要看得懂字就可以當滴!
Thumbnail
校稿是圖書編輯中的重要工作,本文探討校對的意義、方法以及工作流程。內容涵蓋文字訂正、標點符號辨析、排版錯誤、統一體例、內容查核及校對的流程。文章強調了校對工作的瑣碎性,以及其對出版品質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有時候,人們會嘲笑我們國家竟有這麼多過剩的書籍。可是,如果我還年輕有幹勁,我會選擇當編輯,從事出版事業。我們有責任讓智慧一直延續下去,絕對不可以把它當作炒熱門,卻罔顧良心的工作,因為那些粗製濫造的新書對於世界文學的危害程度,可能要遠大過戰爭帶來的後患。」~赫曼.赫塞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寫作過程中遭遇的挑戰,特別是與編輯相關的經驗。作者分享了對於編輯工作的看法,指出這是一門需要不斷培養的技藝,並且強調了堅持創作的重要性。文章中提到,即使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創作者仍需透過行動來解決問題,並且借鑒他人的經驗來提升自我。這不僅是寫作的過程,也是文化傳承的延續。
Thumbnail
我當了記者、新聞主管、廣播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十多年,文字、口說、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常常會興起寫部落格的想法,但都是註冊後 貼個幾篇文章,然後就不了了之 如果連我職涯一開始當記者,後來當過上市公司的公關、行銷、企業高階主管,都不知道該分享什麼給別人,我相信有更多人也會覺得「我要寫什麼?」
Thumbnail
改稿真的不是一件需要太多情緒的事,把錯的挑出來、改掉,就這麼簡單!很少有什麼「大錯」需要去爭執誰對誰錯。不過真的滿多時候鬼遮眼或是偶爾真的會發生某種「明明前一版是對的,這一版居然是錯的」的鬼故事,把問題找出來解決就好!
  貴安,這篇來簡單推廣「校稿」這件事。   校稿,不單單只是「抓錯」、「校正」、「修潤」、「閱讀」的行為,而是一種轉換作者與讀者視角的思考、一種全方位的分析、一種精益求精的過程、一種吹毛求疵的堅持。   如果要我說,校稿的缺點是什麼,那我能想到的唯一,即是「很花時間」。   作品非一日可成,
據我的觀察,一個有強烈企圖心又有組稿和撰稿能力的編輯,在離開出版社以後,他們多半會嚐試編纂或編譯工作,以此克服眼高手低的困境。與此同時,如果真能實現意到筆到如意所至的話,那麼這位編書高手其實力已不遜於普通的作家了。   毋需贅言,這種說法只是普通常識,不過,我知道好鬥和投機者仍要提出反駁的。文友
Thumbnail
完美主義者在職場中常常遇到因為對自己的成品有太高要求而造成拖延的問題。然而,職場需要的是團隊合作而非個人秀,並且時代的快速變遷要求我們適時完成並不斷改進。學會放下完美主義執念,給自己一個截止時間,在此之前不斷優化,並接受不盡如人意的成果,這樣能讓完美主義者克服拖延並不斷成長。
Thumbnail
編輯,真的不是只要看得懂字就可以當滴!
Thumbnail
校稿是圖書編輯中的重要工作,本文探討校對的意義、方法以及工作流程。內容涵蓋文字訂正、標點符號辨析、排版錯誤、統一體例、內容查核及校對的流程。文章強調了校對工作的瑣碎性,以及其對出版品質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有時候,人們會嘲笑我們國家竟有這麼多過剩的書籍。可是,如果我還年輕有幹勁,我會選擇當編輯,從事出版事業。我們有責任讓智慧一直延續下去,絕對不可以把它當作炒熱門,卻罔顧良心的工作,因為那些粗製濫造的新書對於世界文學的危害程度,可能要遠大過戰爭帶來的後患。」~赫曼.赫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