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帶著家族的愛,活出真正的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在東方的傳統觀念裡,興旺家族一直都是重要的理想,而培育出優秀的子女更是大部分家庭的願望!

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華人社會中,絕大部分的家長都以子女為優先,而整個家族也為下一代投注了不少的關注與心力,這從每年節慶團聚時,遠房近親皆熱情關心彼此下一代的教育與發展可見一般。 而身為在這個系統裡最末端的子女,在主動或被動的接受家族的關愛與資源挹注的同時,也承受了隨之而來的責任與壓力,一般君子之交的人尚且懂得「受人點滴,湧泉以報」的道理,何況是來自於血濃於水的父母家人,當他們傾注自己的所有在子女身上時,往往讓子女難以拒絕父母對自己的期待與要求,當父母的期待與自己想走的路相左時,往往就產生了矛盾與對立,如此長久發展,不是帶著愧疚難以面對家人父母,就是壓抑自己將就度日...不管是哪種結局,都留有一半的遺憾。

raw-image

針對這樣的狀態,我們是否存在著更好的選擇呢?我們是否能夠讓愛變得更純粹,讓它對家庭裡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夠帶來滋養與助益呢?從系統排列(Systemic Constellation)的角度來看,家族成員所有的互動其實都有它深層的規律與牽連,藉由大量個案的觀察、整理與歸納,我們得到了一些洞見與解套的方法,以下,就把這些發現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在這些洞見裡得到一些領悟,在家族/家庭的愛中活出真正的自己!

raw-image

1.謹守序位法則:

在系統排列裡觀察到,人只有在他自己的真正的位置上時,才能趨吉避凶,成就自我。在華人家庭裡,孩子可能因為家人或家族的過度寵愛與錯誤誘導,而混淆了自己的位置;例如祖輩寵愛金孫,允許孫子忽略父母,產生了序位的失當;家族中重男輕女,結果兒子的地位大於年長的女性手足甚至超越母親,在系統排列的個案觀察中,這類型的錯位對於家庭與當事人的發展往往是不利的,例如在一些無法創造成功(事業、財富)的個案裡,發現最初的起因是指向缺乏對母親的連結和尊重;而當孩子的序位大過父母時,也出現了不良的影響與效應,例如家庭關係失調及個人發展的阻礙。 因此看見自己正確的序位,然後回歸這個適當的位置,是讓愛重回正軌的第一步,即使家族或家人在不理解法則運作的狀態下給予了失衡的愛與位置,我們仍可以選擇只在對的位置上接收適當的愛,這便確保了愛的純粹與正當性,當這份愛來到我們身上時,產生的便是助益而不會是傷害了。

了解更多:我們的成功從母親開始


raw-image

2.善用平衡法則:

有時候家族或家庭的愛,會產生了 ”獨佔“ 的狀態,如果是家中的獨子,這無可厚非。但若是在擁有其他兄弟姊妹的狀態下,這份獨佔就容易為家庭帶來影響,因為平衡法則無時無刻都在家族的良知系統與潛意識裡運作著。 接受得多的,也意味者回報的多,接受到無以回報的程度時,往往造成個人生命的失衡,也可能產生犧牲式的人生發展。因此,我們要去覺察到生命中的施予受,並時時保持它的平衡,例如獨得厚愛的人,可以將所得到的也分享給自己的手足,這樣不但讓手足間感情升溫,也避免個人在潛意識裡獨攬過多的家族動力;而當我們接受到家族成員給我們的好的時候,也要能適時的用正確的方式來回應與回報,讓這份愛能充份流動,不會因單向的累積而成為個人生命的壓力。

raw-image

3.昇華“愛”的方式:

在華人的家庭裡,孩子被教導回應愛的方式經常受到侷限,例如“愛我就聽我的話”、“愛我就照我説的去做”...之類,即使成年後長輩們不再這樣要求約束,但在我們的意識底層裡,已習慣&認同了這樣的協議與邏輯,以為愛就是去滿足我們所愛的人的願望,例如成為父親想成為的醫生/律師,或是嫁給母親理想中合格的對象,但這只是眾多回應方式的其一,在更大的生命法則之下,我們其實有擁更多不同的選擇,可以來回應與平衡我們所得到的愛。 拿最簡單的來說,為身邊的人做一些好事,就是回應愛的好方法!讓自己過得開心成功,也是回應愛的好方法,如果你能力夠大,能世界做出貢獻,更是回應愛的好方法。

以宏觀的角度來看,生命與愛,祂透過我們的先祖,來到我們的父母,然後來到我們身上,選擇以回報偉大的整體生命來表達愛,也不啻是一個好的選擇,不一定需要委曲求全、犧牲自我,才能對愛做出回應與平衡,當瞭解到這一點,人生的路就變得更寬廣,選擇也更多了,事實上,讓自己的生命有能盡情發揮,並展現出獨獨一無二的價值,正是每個人被創造出來的真正意義所在,當我們能夠以更好的方式去愛,並讓自己的生命發光發熱時,我們就是真正的與整體生命和諧共振了。

raw-image

做自己,一直都是這幾十年來熱門的話題,但只有當我們真正了解到在關係系統下,人與人、意識與意識之間是如何牽連運作的,才能夠開始找到著力點、真正的做自己;愛也是一樣,並不是有愛就好,因為正確地愛是滋養,錯誤的愛則是傷害。透過生命法則了解愛的運作方式,以及如何去愛,能協助我們創建一個更幸福的家庭,以及和諧美麗的世界,而這篇分享的文章只是一個淺顯的開端,關於系統與生命的法則,誠摯歡迎您繼續深入下面所提供的延伸閱讀,讓這些美好的資訊,能為你未來的人生,打開一個新的視野。

延伸閱讀 (1) - 序位法則

延伸閱讀 (2) - 平衡法則

延伸閱讀 (3) - 什麼是系統排列

學習推薦:系統排列專業課程

個案諮詢推薦:系統排列諮詢個案預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周道石的沙龍
4會員
16內容數
孩子是家庭的的鏡子,真實的反射出整個家族的未竟之事,傾聽孩子的一舉一動,我們將能找到創造家庭幸福的線索!
周道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03
前陣子去旅遊,在旅館的電梯裡遇見了年輕的一家三口,當時三個人進了電梯之後,小夫妻約莫6歲的孩子似乎心情不好,腳抬起來就一直踢他的爸爸,這時候媽媽開口了:你不可以踢他,他是你爸爸,你要尊重他!你忘了他昨天半夜還煮泡麵蛋給你吃,他很愛你,你要懂得尊重他、和他說聲對不起...
Thumbnail
2023/09/03
前陣子去旅遊,在旅館的電梯裡遇見了年輕的一家三口,當時三個人進了電梯之後,小夫妻約莫6歲的孩子似乎心情不好,腳抬起來就一直踢他的爸爸,這時候媽媽開口了:你不可以踢他,他是你爸爸,你要尊重他!你忘了他昨天半夜還煮泡麵蛋給你吃,他很愛你,你要懂得尊重他、和他說聲對不起...
Thumbnail
2023/06/01
針對現在人手一機的手機時代,瑪莉安老師給出了對應方針:即使孩子沈迷在虛擬當中,記得孩子還是有身體的,父母和孩子的身體連結是重要的,不管是散步還是游泳,在身體的經驗上有越多的在一起,越能經驗父母與他們的同在與連結,幫助孩子喚醒在身體上與生命連結的記憶。
Thumbnail
2023/06/01
針對現在人手一機的手機時代,瑪莉安老師給出了對應方針:即使孩子沈迷在虛擬當中,記得孩子還是有身體的,父母和孩子的身體連結是重要的,不管是散步還是游泳,在身體的經驗上有越多的在一起,越能經驗父母與他們的同在與連結,幫助孩子喚醒在身體上與生命連結的記憶。
Thumbnail
2023/05/12
很多人對於創傷的概念,都是關於童年、青少年時期,甚至是成年時期所遭遇的深刻事件,而事實,上當母親還在懷胎時期,創傷就有可能發生了。 在創傷療癒的個案研究裡,發現羊膜穿刺、剖腹生產,都可能對嬰兒帶來影響,而當胎兒離開母親的子宮,從產道出來到剪斷臍帶,也有機會產生分離創傷...就此部分,國外近年來已有學
Thumbnail
2023/05/12
很多人對於創傷的概念,都是關於童年、青少年時期,甚至是成年時期所遭遇的深刻事件,而事實,上當母親還在懷胎時期,創傷就有可能發生了。 在創傷療癒的個案研究裡,發現羊膜穿刺、剖腹生產,都可能對嬰兒帶來影響,而當胎兒離開母親的子宮,從產道出來到剪斷臍帶,也有機會產生分離創傷...就此部分,國外近年來已有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在愛中昇華」【父母與子女】助人原型  第一種助人發生在父母和子女之間,此種助人形態於母親和孩子之間最早發生。父母給予,子女接受。父母是大的、優越的、豐盛的;孩子是小的、缺乏的、貧窮的。 
Thumbnail
「在愛中昇華」【父母與子女】助人原型  第一種助人發生在父母和子女之間,此種助人形態於母親和孩子之間最早發生。父母給予,子女接受。父母是大的、優越的、豐盛的;孩子是小的、缺乏的、貧窮的。 
Thumbnail
家庭的根源對於婚姻的塑造有著深遠的影響。原生家庭,即一個人在成年前所成長的家庭環境,對於個人的婚姻觀念和行為模式有著複雜而深奧的作用。讓我們深入探討這個主題,探索原生家庭如何影響我們的婚姻生活。   在談論這個議題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原生家庭的價值觀和信仰體系如何轉化為婚姻中的期望和價值觀。這些價
Thumbnail
家庭的根源對於婚姻的塑造有著深遠的影響。原生家庭,即一個人在成年前所成長的家庭環境,對於個人的婚姻觀念和行為模式有著複雜而深奧的作用。讓我們深入探討這個主題,探索原生家庭如何影響我們的婚姻生活。   在談論這個議題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原生家庭的價值觀和信仰體系如何轉化為婚姻中的期望和價值觀。這些價
Thumbnail
「重男輕女」是中國傳統社會的普遍現象。歷年來雖有許多各界人士呼籲或認為,身為父母親者應對子女們一視同仁,不該有性別的分別心;但重男輕女此種陋習,一直無法根除,並且流傳至今。即使二十一世紀的現今台灣社會,仍有許多的父母是「偏愛」兒子。
Thumbnail
「重男輕女」是中國傳統社會的普遍現象。歷年來雖有許多各界人士呼籲或認為,身為父母親者應對子女們一視同仁,不該有性別的分別心;但重男輕女此種陋習,一直無法根除,並且流傳至今。即使二十一世紀的現今台灣社會,仍有許多的父母是「偏愛」兒子。
Thumbnail
任何曾經的存在 日子久了 還是會逐漸被淡忘 但 在心中的某個角落還是保有專屬的位置 以記錄存在的曾經... 是否曾被其他家人說過 和父母或是某些家族成員很像? 這個「像」可能包含長相 說話的語氣或口吻 類似的思考模式 擇偶條件 又或是看待社會&金錢的價值觀 甚至是生活習慣等等 總是會有些小線索能發現
Thumbnail
任何曾經的存在 日子久了 還是會逐漸被淡忘 但 在心中的某個角落還是保有專屬的位置 以記錄存在的曾經... 是否曾被其他家人說過 和父母或是某些家族成員很像? 這個「像」可能包含長相 說話的語氣或口吻 類似的思考模式 擇偶條件 又或是看待社會&金錢的價值觀 甚至是生活習慣等等 總是會有些小線索能發現
Thumbnail
呼應此篇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607110868109835&set=a.411227291031528 接續討論 在原生關係中,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親密關係,他們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與人格塑造。如果父母年輕時對待自己的孩子不尊重、不信
Thumbnail
呼應此篇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607110868109835&set=a.411227291031528 接續討論 在原生關係中,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親密關係,他們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與人格塑造。如果父母年輕時對待自己的孩子不尊重、不信
Thumbnail
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華人社會中,絕大部分的家長都以子女為先,整個家族也為下一代投注了不少的關注與心力,這從每年節慶團聚時,遠房近親皆熱情關心彼此下一代的教育與發展可見一般。 。 而身為在這個系統裡最末端的子女,在主動或被動的接受關愛與資源挹注的同時,也承受了隨之而來的責任與壓力...
Thumbnail
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華人社會中,絕大部分的家長都以子女為先,整個家族也為下一代投注了不少的關注與心力,這從每年節慶團聚時,遠房近親皆熱情關心彼此下一代的教育與發展可見一般。 。 而身為在這個系統裡最末端的子女,在主動或被動的接受關愛與資源挹注的同時,也承受了隨之而來的責任與壓力...
Thumbnail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教養方式承襲於父母,尤其是認為自己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有負面的影響,請不需自責或愧咎,這不是薩提爾女士的目的,她說:「父母在任何時候都是竭盡所能而為的」,這裡說的父母,不只是指你本身作為父母,還包括你的父母,以及歷代的父母,你們都已經盡力而為了,這不是誰的錯,而是一種代代相傳的家庭動力。
Thumbnail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教養方式承襲於父母,尤其是認為自己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有負面的影響,請不需自責或愧咎,這不是薩提爾女士的目的,她說:「父母在任何時候都是竭盡所能而為的」,這裡說的父母,不只是指你本身作為父母,還包括你的父母,以及歷代的父母,你們都已經盡力而為了,這不是誰的錯,而是一種代代相傳的家庭動力。
Thumbnail
      孝順是許多古老文化及宗教的教導,也是普遍社會或甚至是傳統國度運用法律約制的教條,因此孝順理應是好事,也就應該是施與授之間快樂的事,但為什麼卻會演變成有些人的憾事呢?       尤其在面對東方文化的成長背景下,社會或長輩習慣以倫理道德的架構,評價或甚至苛責下一代不順從或溝通不良的作為是不
Thumbnail
      孝順是許多古老文化及宗教的教導,也是普遍社會或甚至是傳統國度運用法律約制的教條,因此孝順理應是好事,也就應該是施與授之間快樂的事,但為什麼卻會演變成有些人的憾事呢?       尤其在面對東方文化的成長背景下,社會或長輩習慣以倫理道德的架構,評價或甚至苛責下一代不順從或溝通不良的作為是不
Thumbnail
嗯~我爸爸與媽媽有著依存與排斥的關係,他們現在分開住了,媽媽一步步如願以償,她是值得如此。 在疫情之中我回到台灣,跟家人在一起了很長時間,我明白了幾件事: 在媽媽心裡,首先是弟弟、然後是妹妹,最後是我。 媽媽、弟弟、妹妹從小一起睡一間房長大,他們一直在一起;抵禦丈夫的欺壓、面對生活的困難,看著彼
Thumbnail
嗯~我爸爸與媽媽有著依存與排斥的關係,他們現在分開住了,媽媽一步步如願以償,她是值得如此。 在疫情之中我回到台灣,跟家人在一起了很長時間,我明白了幾件事: 在媽媽心裡,首先是弟弟、然後是妹妹,最後是我。 媽媽、弟弟、妹妹從小一起睡一間房長大,他們一直在一起;抵禦丈夫的欺壓、面對生活的困難,看著彼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能當兄弟姐妹是緣份,不論相聚的因緣為何,不要常吵架,要珍惜今生的緣分;人的生命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要孝順父母,也要友愛兄弟姊妹,圓滿人生,需從圓滿家庭開始。」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能當兄弟姐妹是緣份,不論相聚的因緣為何,不要常吵架,要珍惜今生的緣分;人的生命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要孝順父母,也要友愛兄弟姊妹,圓滿人生,需從圓滿家庭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