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翻譯所上榜心得】幸運和努力剛好踫上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前面幾篇說過,準備考翻譯所是我人生中最倉促的決定之一,我大約是十月中旬才決定的,算一算大概只有三個多月的時間可以讀書,所以希望這以下可以幫助到同樣是時間所剩不多的考生。

一、考試成績

師大翻譯所 口筆譯組
  • 中文寫作與英譯中測驗 78.00=27.30
  • 英文寫作與中譯英測驗 65.00=22.75
  • 口試:85.00=25.50
  • 換算後總分:75.55
結果:正取 (最低錄取標準 71.00)
師大翻譯所 會議口譯組
  • 中文寫作與英譯中測驗 78.00=11.70
  • 英文寫作與中譯英測驗 65.00=9.75
  • 口試:82.00=57.40
  • 換算後總分:78.85
結果:備取1已備上 (最低錄取標準 82.15)
台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 筆譯組
  • 中文寫作與英譯中 50.00
  • 英文寫作與中譯英 78.00
  • 筆譯基本議題 42.00
  • 口試 80.00
  • 總分:198.00
結果:備取2 (最低錄取標準 204.06)

二、考生背景

五專英文科+二技應外系畢業,多益985分,工作是英語教學。
但套一句師大老師說的,翻譯所沒有所謂本科系,考上翻譯所的人來自各行各業,學歷或是考試成績並不能代表什麼。

三、讀書計畫

沒有很固定的讀書計畫,沒有按表操課,不過因為晚上都要上班的關係,我基本上都是白天讀書。初期一個禮拜會至少找一篇長篇文章來練習,英譯中與中譯英各一(其實多數時候超出這數量很多),翻譯長篇的好處是可以來回探究語境與用字,ㄧ邊練習的過程,就一邊整理字彙表,我的字彙表大致分四類:金融、醫學、運動,以及其他,前三類是我比較弱的領域、剩下的字彙我就全部列在一起了,加一加應該逼近兩千字,不過當然我記得的可能不到一千。
若說實際翻譯是練習產出,那吸收新知的部分也很重要,前中期我基本上所有的娛樂時間都拿來看文章、新聞和書籍了,真的很痛苦,不過這些東西能讓你比較進入備考的狀態,也能多少對於中英文句型、搭配詞更加熟悉。(但老實說,讀的單字片語一個也沒在考試時派上用場)
另外,很多人都會將考古題一字排開,規劃好什麼時候要寫幾篇,還要計時,但我偏偏懶得做這套(不要學我)。我每次寫考古題都是一大題一大題分開做,計時也是很隨意大概看一下時鐘而已,不過我還是把106以後的考古題都寫過一次,寫完隔一兩個禮拜也會再回頭檢討一下,只能說考古題真的是摧殘信心的東西,當你覺得你已經很厲害,都準備好了,那就去寫寫考古題吧(誤
其中我覺得很重要的是重述以及總結的能力,不管是師大還是台大都有考到summary,我的做法是在讀的同時將打算使用的句子畫線,下筆時就針對畫線的句子去重述整理。
作文部分則是架構很重要,可以先花2-3分鐘構思大綱,會比抓了筆就亂寫好,如果不是很熟悉英文作文架構的,要先複習一下academic writing的格式跟類型。
另外不要一味追求詞藻華麗,以用法道地,文法零失誤為目標比較實際。
但不得不說今年考題偏短、偏簡單,真的很幸運~

四、 台大筆譯議題

這科特別隔出來講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科目應該是大魔王,台大大概12月會公布指定書目,我的做法是讀三次,第一次只看懂三成,第二次看懂五至六成,第三次把內容全部整理成筆記,再翻成中文,確定自己有懂八成(應該吧?),最後考前一週把每一章節寫成summary+examples,全部背下來,果不其然考試的時候真的派上用場,我基本上是把背的東西全部寫上去而已。
不過我相信應該有更好的做法啦,畢竟我也才拿42分。

五、參考書籍

  • 字彙計畫 眾文圖書公司:裡面很多很難的單字、例句和短文用法
  • 決勝英語搭配力 所以文化:有點老的書了,可能不好找
  • 專業新聞英文搭配詞 日月文化集團:真的都是很常見的用法,必收
  • 英中筆譯 2 眾文圖書公司:著名的小綠,可以簡單了解翻譯理論與策略
  • 中英筆譯 眾文圖書公司:少見以中譯英為主的書
  • 翻譯進修講堂 眾文圖書公司:程度較基礎,但可了解教授喜歡的口味
  • Sound and Sense Wadsworth Cengage Learning:英詩的課本,偶爾挑個幾首來翻
  • 經濟學人2023 年刊:今年的年刊老實說不特別難讀,但因為11月就出版,資訊會有點過時,主要學習其寫作用語
理論的部分,可能還是要找一本你看得下去的理論書或論文期刊,因為申論題的部分難免會用到。
另外我不像別人有讀什麼平行文本,中英對照的部分我主要看網路資源。

六、其他資源

  • 紐時中文網:中英對照,但要注意中文翻譯腔極重,剛好可以當回譯或是負面教材,不過英文部分紐時的文筆真的好
  • CNN:受眾比較偏全球,所以用字遣詞算是外媒中簡單的,建立信心用
  • NPR: 受眾較偏美國人,除了網站新聞外,也推他們的Podcast(雖然美國人好像很喜歡拿NPR來開玩笑)
  • Reuter:財經方面的新聞當然要看Reuter來摧殘一下信心?
  • 光華雜誌:中英對照雜誌文章,題材偏人文,但要注意他的英文翻譯策略比較偏編譯,甚至重寫的感覺,常常會有省略的地方(這出版社應該要給翻譯所考生一點credit吧,大家都幫你宣傳)
  • Ludwig:語料庫網站,在檢查中翻英時很有幫助,可以看寫出來的搭配詞道不道地
  • Oxford Collocation Dictionary: 搭配詞的字典,非常實用
  • ChatGPT:(這是我準備到一半才冒出來的),他的厲害之處應該不用講了,翻完的文章丟給他幫你檢查,甚至還可以幫你優化選字
  • Podcast:我常聽的包括The Economist, The Journal, WSJ What’s News, The Daily, Up First...
  • 各教授、前輩的部落格、網站、論文研究:讓你更了解這行之外,也可以知道他們關注的議題,喜歡的文章風格,我有不少申論題的靈感都來自這點

七、口試

套一句翻譯所考生都知道的,筆試結束就要開始準備書審和口試。
台大(英文讀書計畫1000字和中文研究報告3000字)
中文研究報告我其實到現在還是有點不太知道他們要的是研究「計畫」,抑或是完整的「報告」,總之我最後是發想了一個關於翻譯與教學的「計畫」,英文讀書計畫部分則是遵照Statement of Purpose的寫法。還有台大多要了大學成績單,這要趁早準備好。
口試當天:
  1. 英文自我介紹
  2. 研究計畫是怎麼發想的,覺得可行度有多少?
  3. 口譯和筆譯比較喜歡哪一個?
  4. 台大和師大的感覺有什麼差別,如果都上會去哪間?
共12分鐘,時間一到準時滾人(但據說口譯組當天delay很久)
師大(中英文讀書計畫各1000字)
英文部分和台大大同小異,針對課程與學校特色去修改,中文讀書計畫則是有利用一個簡單圖表呈現短中長期的修課與生涯目標。
口試當天:
口筆譯組:
  1. 兩分鐘英文自我介紹
  2. 最什麼想讀翻譯所而非英語教學所?
  3. 你是否還記得筆試中文作文題目?用兩分鐘以英文重述你寫了什麼
  4. 線上教學的優缺點
共7分鐘,一樣時間到就滾人
會議口譯組:
  1. 英文段落重述與回答問題,每題作答時間只有20-30秒,題目也都在螢幕上,要自己讀
  2. 英中文朗讀與克漏字,作答時間一樣只有20-30秒,要一邊朗讀,一邊想出合適的字填入空格直接唸出來,可以是單詞也可以是一串字,中文部分甚至還有出現詩詞。
  3. 教授發問:教學對於口譯有什麼幫助?我的Podcast在講什麼?(因為前面考題中有一題講到對Podcast的看法,我提到我也有自己的Podcast)在移民署實習遇到的困難?
共13分鐘,一樣時間到就滾人
說真的師大的口試完之後,只有一種完蛋了的感覺,教授臉上看不出任何情緒,尤其會口組的考題是個腔調很重的英國人,時間又很少,我答得超爛,竟然還有備取1,只能說教授很佛心?
台大則是氣氛較活絡,但他們好像很在意你會去台大還是師大,我跟他們說我會去台大,他們還一臉甘阿捏。

八、總結

準備過程中可以讓你再次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在哪,包含對文字敏感度、對知識的渴望、對事情的理解與表達能力,這些應該也都是專業的譯者具備的。
心理方面,這三個月真不知道怎麼過的,每天都是讀書工作的無限迴圈,考翻譯所真的要有強大的心理,強大的自制力,常常都會覺得自己大學太混了,當初怎麼沒多背一點書,多學一些單字,老實說得失心會很重,所以要不段說服自己,即使沒上就繼續工作就好,有上的話,就當作是天大的良機,讓你再一次認真學習(唉我真的不會講這種正經八百的話)。
然後最後真的上了啊~~~真的是幸運和努力剛好踫上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enHsun L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時常在想,考上翻譯所的人都是什麼樣的人?他們的的個性、能力、夢想是什麼?而是不是一定要和他們一樣才能擠進這個小圈子?而我又為什麼想擠進這個小圈子呢?
決定報考翻譯研究所絕對是我人生中做過最倉促的決定之一,不過我的個性向來如此,需要點衝動,才能為人生翻開不同的篇章。備考的過程中,我不斷夢想是不是明年三、四月時,我也能有資格寫一篇上榜心得?但同時又怕到時寫是落榜心得,所以想著想著,何不來寫篇備考心得,順便磨練一下自己生鏽多時的中文文筆。
我時常在想,考上翻譯所的人都是什麼樣的人?他們的的個性、能力、夢想是什麼?而是不是一定要和他們一樣才能擠進這個小圈子?而我又為什麼想擠進這個小圈子呢?
決定報考翻譯研究所絕對是我人生中做過最倉促的決定之一,不過我的個性向來如此,需要點衝動,才能為人生翻開不同的篇章。備考的過程中,我不斷夢想是不是明年三、四月時,我也能有資格寫一篇上榜心得?但同時又怕到時寫是落榜心得,所以想著想著,何不來寫篇備考心得,順便磨練一下自己生鏽多時的中文文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現在寫這篇心得的時間點是升碩二,其實推甄結果出來後就該寫了,不過想說隔一段時間好像比較可以反省當時哪些事情做得好或不好(肯定不是因為拖延症)。下面會先介紹我的個人背景,接著分別分享審查資料的準備和口試筆試的情形,最後再附上在城鄉所第一年的一些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分享雅思(IELTS)首戰的準備之旅與實戰經歷。
我從長年翻譯教學的經驗中發現,中日筆譯班學生們多半是天資聰穎,而且都認真解讀文本,以期得出正確流暢優美的譯文。在此,還必須說,秉持這種態度與熱情很重要,因為這關係到譯者將來能否保持穩定優質的譯作產出。不過,對學生來說,他們受限於我在課堂給予的截稿壓力,有些段落文句分明可以理解和讀懂,因缺乏實際操練(
Thumbnail
這絕對是申請時的大大大工程,雖然不難但很麻煩呀 前言:由於輔大審查的機制是:「50% 在校歷年平均成績」與「50% 語言能力」,所以準備備審上我並沒有太大的壓力(但若積分相同,就會採納書審成績嘍!),網路上有非常非常多優秀學長姊的參考,這邊供各位看看就好
Thumbnail
目標就是透過4/17起至6/30的時間,讓多益分數能達到860分以上,不過我大學的免修標準是750,其實750也ok啦(預防針)。還有另一個目標就是每週更新一篇學習進度,目的是督促自己學習也能保持寫作平台的更新,這邊也歡迎各位一起跟著我唸書、互相督促。
Thumbnail
  分享我在1~7月份專輔初試的準備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現在寫這篇心得的時間點是升碩二,其實推甄結果出來後就該寫了,不過想說隔一段時間好像比較可以反省當時哪些事情做得好或不好(肯定不是因為拖延症)。下面會先介紹我的個人背景,接著分別分享審查資料的準備和口試筆試的情形,最後再附上在城鄉所第一年的一些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分享雅思(IELTS)首戰的準備之旅與實戰經歷。
我從長年翻譯教學的經驗中發現,中日筆譯班學生們多半是天資聰穎,而且都認真解讀文本,以期得出正確流暢優美的譯文。在此,還必須說,秉持這種態度與熱情很重要,因為這關係到譯者將來能否保持穩定優質的譯作產出。不過,對學生來說,他們受限於我在課堂給予的截稿壓力,有些段落文句分明可以理解和讀懂,因缺乏實際操練(
Thumbnail
這絕對是申請時的大大大工程,雖然不難但很麻煩呀 前言:由於輔大審查的機制是:「50% 在校歷年平均成績」與「50% 語言能力」,所以準備備審上我並沒有太大的壓力(但若積分相同,就會採納書審成績嘍!),網路上有非常非常多優秀學長姊的參考,這邊供各位看看就好
Thumbnail
目標就是透過4/17起至6/30的時間,讓多益分數能達到860分以上,不過我大學的免修標準是750,其實750也ok啦(預防針)。還有另一個目標就是每週更新一篇學習進度,目的是督促自己學習也能保持寫作平台的更新,這邊也歡迎各位一起跟著我唸書、互相督促。
Thumbnail
  分享我在1~7月份專輔初試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