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流水落花》│人生無常,愛會長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流水落花》這個片名看來落寞(並繼續近年港產新導演的四字文青風) ,實際上是個溫暖的小品故事!是一家大細都會有點得著的溫情電影!

(下有劇透)


陳天美(鄭秀文 飾)和何彬(陸駿光 飾)透過莫姑娘(談善言 飾)申請成為寄養家庭,夫婦倆很用心,迎來各有問題的小孩在他們人生不同階段出現。天美在小孩身上看到了父母、同學、社會造成的傷痕,她用盡方法讓眾人重拾希望,成為大家依靠、好好相處的家人。別人都讚天美偉大,但她知道,是這班孩子拯救了她。因為一直無法磨滅喪兒傷痛的天美,直到遇上寄養孩子後,她早已掏空了的心才有所寄託,重拾做母親的感覺;本來有缺陷之家,也暫時得到填補。父母養育孩子,其實很多時候,是孩子拯救了父母。

1.
片中有許多流水和落花的畫面,配以大自然的水聲蟬鳴,象徵片中的人和事猶如流水與落花一樣來去匆匆,寄養孩子和主角兩夫婦都是彼此人生中短暫的過客

人生無常,但愛會長存

Sammi飾演的天美姨遭逢親生兒子夭折,她將失落的母愛投放於一個又一個敏感、反叛和缺愛的小孩子;初時忽然又要跟寄養小孩離別,難免感覺震驚和不捨,但後來也逐漸處之泰然,只想讓孩子知道,即使將來還是要面對崎嶇又無常的人生,也記得曾經有這樣一份愛


2.
導演是記者出身,劇本更是夫婦檔合寫,不知是否因而總要連繫社會議題,例如依賴年邁婆婆照顧的「人球」、兔唇及歧視、對成年人失去信任等等,幸好重點放於寄養父母和寄養孩子之間愛的互動,動之以情

劇情發展一直自然及真情流露,可惜收尾突然流於老舊,導演是想以天美姨突然病逝來再強調人生本無常、匆匆數十載嗎?但在她心臟病發死後或彌留之際,「看見」一個個寄養小孩和夭折的親生兒子輪流出現探望自己,這種安排比較像是強行煽情……


3.
片中兩夫婦同樣面對失去兒子的傷痛,妻子選擇全副心機投放於照顧孩子,丈夫彬叔叔表示感到備受冷落而行差踏錯,差點釀成「妻離子散」;天美姨最初聲稱要滿足寄養家庭的要求,要求維持婚姻關係,實際上缺乏這位「神隊友」對寄養孩子影響有多大?彬叔叔傾向以輕鬆自在的態度跟小朋友相處,跟他們玩水鬥快喝汽水玩遊戲,這種慈父嚴母、恩威並重亦所謂一個做白臉一個做黑臉的配合,即使未100%接近理想的家庭養育方式,但仍相輔相成

不過片中天美姨丈夫出軌的情節,對比現實真是有點老尷


4.
Sammi在片中洗盡鉛華,活脫脫是一個帶著傷痛去愛的路邊阿姨(褒義),而首次主演電影的陸駿光飾演Sammi老公彬叔叔,表現自然不俗,所以當傳出當初劉華對這個角色有興趣時,我實在想像不到官仔骨骨的天王演繹市井中年男人的效果lol

另一個驚喜當然是花姐客串飾演花姐www


5.
電影的剪接時常黑幕sharp cut,片段式呈現天美姨彬叔叔跟每個孩子的經歷,大概(又)是象徵事物總是戛然而止、霎然而去?看得多便習慣了(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WI's FILM MURMUR
28會員
259內容數
🇭🇰閒來無事,偶爾留下自我流的電影小嘮蘇 歡迎DM聊電影或其他合作~ 📧filmiwi@outlook.com
IWI's FILM MURMUR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19
兩套電影都有我很感興趣的哲學思辯主題,但一套過於娛樂化,一套虎頭蛇尾,有點可惜呢…… (下有劇透)
Thumbnail
2025/04/19
兩套電影都有我很感興趣的哲學思辯主題,但一套過於娛樂化,一套虎頭蛇尾,有點可惜呢…… (下有劇透)
Thumbnail
2025/04/08
《粗獷派建築師》的片長看來非常驚悚,但上半場實測(笑)節奏明快且易入口,儘管戰後移民/異鄉人的故事在影史上皆有,還是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不穩定的鏡頭、仰目的攝影角度、尖銳的配樂構成了不安的張力,彷如體驗主角生活於異鄉的戰戰兢兢;至於下半場……便要出動畫馬meme圖了(喂) (下有劇透)
Thumbnail
2025/04/08
《粗獷派建築師》的片長看來非常驚悚,但上半場實測(笑)節奏明快且易入口,儘管戰後移民/異鄉人的故事在影史上皆有,還是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不穩定的鏡頭、仰目的攝影角度、尖銳的配樂構成了不安的張力,彷如體驗主角生活於異鄉的戰戰兢兢;至於下半場……便要出動畫馬meme圖了(喂) (下有劇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流水落花》這個片名看來落寞(並繼續近年港產新導演的四字文青風) ,實際上是個溫暖的小品故事!是一家大細都會有點得著的溫情電影! (下有劇透)
Thumbnail
《流水落花》這個片名看來落寞(並繼續近年港產新導演的四字文青風) ,實際上是個溫暖的小品故事!是一家大細都會有點得著的溫情電影! (下有劇透)
Thumbnail
這是一部大時代下造成的悲劇的戲劇,男女主角都是那個時代下面子的犧牲品。問問自己:「犧牲了自己的幸福只為了滿足別人的眼光!你願意嗎?」
Thumbnail
這是一部大時代下造成的悲劇的戲劇,男女主角都是那個時代下面子的犧牲品。問問自己:「犧牲了自己的幸福只為了滿足別人的眼光!你願意嗎?」
Thumbnail
我去年才開始接觸到鍾孟宏導演,近日看完「瀑布」覺得本片很不鍾孟宏(註一),直到看到一段訪談,才知道原來是為了實現老婆的願望,她說:「你可不可以拍一個沒有人死掉、沒有告別式、沒有人被斷手斷腳的電影?」於是成就了這部以女性視角的電影。
Thumbnail
我去年才開始接觸到鍾孟宏導演,近日看完「瀑布」覺得本片很不鍾孟宏(註一),直到看到一段訪談,才知道原來是為了實現老婆的願望,她說:「你可不可以拍一個沒有人死掉、沒有告別式、沒有人被斷手斷腳的電影?」於是成就了這部以女性視角的電影。
Thumbnail
最近看了兩套同樣說親情的電影(不知為何會想起親子丼裡的三文魚和魚子的關係XD),分別是林嘉欣主演的《美國女孩》和賈靜雯、王淨主演的《瀑布》(影後感正在絞盡腦汁寫作中),很想分享一下以前看過的以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家庭/家族歷史、傳統母親與現代或西化的女兒跨代關係、中西文化差異的家庭為題材的電影。
Thumbnail
最近看了兩套同樣說親情的電影(不知為何會想起親子丼裡的三文魚和魚子的關係XD),分別是林嘉欣主演的《美國女孩》和賈靜雯、王淨主演的《瀑布》(影後感正在絞盡腦汁寫作中),很想分享一下以前看過的以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家庭/家族歷史、傳統母親與現代或西化的女兒跨代關係、中西文化差異的家庭為題材的電影。
Thumbnail
鍾孟宏首部以女性為主體的電影《瀑布》,許多人覺得結尾有點突兀和多餘。其實回看導演以往的作品,或許可以找到線索。那些最後微小的陽光和希望,背後都還有被我們忽略的事。
Thumbnail
鍾孟宏首部以女性為主體的電影《瀑布》,許多人覺得結尾有點突兀和多餘。其實回看導演以往的作品,或許可以找到線索。那些最後微小的陽光和希望,背後都還有被我們忽略的事。
Thumbnail
這部電影最好的部分,就是以母親的愛情為主體,講了一個跟愛情好好告別的故事。 母親常以母愛和奉獻的形象出現,但是卻很少將焦點放在「愛情」上,而孤味的女主角卻是以一位年邁的母親觀念,與自己和解,與前夫告別的過程,女性細膩的心理轉折,描寫真實且令人觸動。 電影所有參演演員的演出水準都非常整齊,沒有過度渲染
Thumbnail
這部電影最好的部分,就是以母親的愛情為主體,講了一個跟愛情好好告別的故事。 母親常以母愛和奉獻的形象出現,但是卻很少將焦點放在「愛情」上,而孤味的女主角卻是以一位年邁的母親觀念,與自己和解,與前夫告別的過程,女性細膩的心理轉折,描寫真實且令人觸動。 電影所有參演演員的演出水準都非常整齊,沒有過度渲染
Thumbnail
今年短片有不少單親家庭的故事,而且多以「父親與女兒或兒子」作為主角,母親在短片中近乎神隱。這是因為中年女性演員較難找到?或者比起母親,編導們更想要挖掘性格較為悶騷且不愛展露情感的父親心事?由於父親需求量大增,幾位擁有鮮明父親形象的演員皆參與演出,包括蔡明修、游安順、陳以文,以及今年不幸過世的吳朋奉⋯
Thumbnail
今年短片有不少單親家庭的故事,而且多以「父親與女兒或兒子」作為主角,母親在短片中近乎神隱。這是因為中年女性演員較難找到?或者比起母親,編導們更想要挖掘性格較為悶騷且不愛展露情感的父親心事?由於父親需求量大增,幾位擁有鮮明父親形象的演員皆參與演出,包括蔡明修、游安順、陳以文,以及今年不幸過世的吳朋奉⋯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大概就是女版的《花甲男孩轉大人》吧!一樣是從南部去台北,一樣從台北回到南部,一樣被問著婚姻、未來,一樣有著許許多多其實就是日常的家族親友間往來的故事,但《俗女養成記》多了從女性的角度,從小比男性社會化的社交往來、察顏觀色,依循卻不完全遵守著應有的規矩,在其中掙扎、反抗、辨證中有了陳嘉玲
Thumbnail
《俗女養成記》大概就是女版的《花甲男孩轉大人》吧!一樣是從南部去台北,一樣從台北回到南部,一樣被問著婚姻、未來,一樣有著許許多多其實就是日常的家族親友間往來的故事,但《俗女養成記》多了從女性的角度,從小比男性社會化的社交往來、察顏觀色,依循卻不完全遵守著應有的規矩,在其中掙扎、反抗、辨證中有了陳嘉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